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逸霄 > 第517集:材料突破

逸霄 第517集:材料突破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9 11:32: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蜜蜡裹龙鳞

实验室的通风橱还在嗡嗡作响,风痕盯着培养皿里那截泛着冷光的糖龙尾,眉头拧成了疙瘩。透明的纳米涂层在灯光下像层薄冰,可凑近一闻,那股若有若无的化学试剂味,还是让他把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第三十七次了。”他拿起镊子,轻轻夹起糖龙尾,指尖传来的黏腻感比前几次轻了些,却没完全消失。上周在湿度65%的恒温箱里放了48小时,糖龙表面只析出了少量白霜,防潮效果确实比传统工艺好上三倍,可这异味——他把糖龙尾凑到鼻尖,苦涩中带着点塑料燃烧后的余味,哪怕稀释了十倍,还是不符合食品标准。

“还没成?”温如霜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怀里抱着本蓝布封皮的书,书页间夹着几张泛黄的便签。风痕回头时,正看见她把书放在实验台上,指尖划过封面烫金的“齐民要术”四个字,那是她托图书馆馆长从善本库借来的影印本,边角都用牛皮纸包了边。

“纳米涂层的透气性还是没调好,要么防潮差,要么有味道。”风痕把糖龙尾放回培养皿,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分析图,“你看,这组数据是昨天加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防潮效果最好,但异味也最明显。”

温如霜俯身盯着屏幕,长发垂落在风痕的胳膊上,带着点淡淡的墨香。她没说话,只是翻起了手里的《齐民要术》,指尖在“果脯篇”那一页慢慢滑动。书页上的字迹是竖排的,她用红笔在“以蜂蜡涂之,可延月余”那行画了条横线,便签上写着密密麻麻的注释:“蜂蜡,味甘,性温,古籍多用于果脯、蜜饯防潮,《本草纲目》载‘蜂蜡,甘温无毒,主下痢脓血’。”

“试试蜂蜡怎么样?”她把书推到风痕面前,指尖点着那行注释,“我查了,现在食品级蜂蜡的纯度能到99%,而且古籍里用它防潮的记载不少,比如蜜饯、果干,既能锁住水分,又不会有异味。”

风痕盯着书页上的字迹,眼睛亮了亮。他之前满脑子都是纳米技术,倒把老祖宗的法子抛到了脑后。他伸手拿起培养皿里的糖龙尾,又看了眼便签上的“延月余”,突然笑了:“你这是帮我开了个后门啊,要是早想到古籍,我也不用熬这么多夜。”

“科技是翅膀,传统才是根嘛。”温如霜把便签撕下来递给风痕,“我已经问过食品学院的李教授了,他说食品级蜂蜡熔点在62到67摄氏度,融化后涂在糖制品表面,冷却后会形成一层保护膜,透气性比纳米涂层好,还能保留糖龙本身的香味。”

当天下午,风痕就从食品添加剂供应商那里订了5公斤食品级蜂蜡。送货上门时,温如霜特意带着那本《齐民要术》过来,两人在实验室里搭起了简易的熬蜡台。风痕把蜂蜡切成小块,放进不锈钢锅里,温如霜则拿着温度计,按照古籍里“蜡融而不焦”的说法,把温度控制在65摄氏度。

“你看,这蜡融化后是透明的,一点杂质都没有。”温如霜用玻璃棒蘸了点蜡液,冷却后放在鼻尖闻了闻,只有淡淡的蜂蜜香。风痕已经做好了新的糖龙——比之前的迷你款大了些,龙身刻着云纹,龙鳞用细刀刻得层层叠叠,是按照老匠人阿松的“九转糖龙”技法做的。

他戴着一次性手套,拿起糖龙,在熬好的蜂蜡里轻轻蘸了一下。蜂蜡液像流水一样裹住糖龙,多余的蜡顺着龙尾滴回锅里,冷却后,糖龙表面多了层温润的光泽,原本有些脆的龙鳞,摸起来也多了点韧性。温如霜赶紧把糖龙放进湿度70%的恒温箱,又在旁边放了个没涂蜂蜡的糖龙作对比。

接下来的三天,两人每天都去实验室看两次。没涂蜂蜡的糖龙,第二天就开始表面发黏,第三天龙尾已经融成了一团;而涂了蜂蜡的糖龙,除了龙角边缘有点泛白,整体形状完好,拿出来闻,还是原来的焦糖香,没有一点异味。

“成了!”风痕把糖龙举到灯光下,龙鳞上的蜂蜡像层薄纱,透着暖黄色的光。温如霜翻到《齐民要术》的“果脯篇”,在便签上又加了一行字:“2024年,试以蜂蜡涂糖龙,防潮效佳,无异味,承古法制新用。”

消息传到糖龙展馆时,老匠人阿松正坐在院子里熬糖。他听说风痕用古籍里的法子解决了防潮问题,赶紧让徒弟把自己那套传了三代的铜制糖龙模具搬出来:“走,去实验室看看!我倒要瞧瞧,这老法子配新技艺,能做出什么样的糖龙。”

到了实验室,阿松拿起涂了蜂蜡的糖龙,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又放在鼻尖闻了闻,突然哈哈大笑:“好!这味道对了,是老糖龙的香味!之前那纳米涂层,总觉得少了点烟火气,现在加了蜂蜡,就像把糖龙裹进了蜜里,又润又香。”

风痕笑着递过一把细刀:“阿松师傅,您要是觉得行,咱们明天就用您的铜模做一批大的,涂了蜂蜡后,正好赶上周末的非遗体验活动,让游客也尝尝老法子做的糖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阿松接过刀,在糖龙的龙鳞上轻轻划了一下,蜂蜡层裂开一道细缝,露出里面的焦糖色糖体:“不仅要做,还要教游客怎么涂蜂蜡!让他们知道,咱们糖龙的防潮法子,不是只有机器能弄,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照样好用。”

周末的非遗体验活动,实验室改成了临时的“糖龙工坊”。风痕负责熬糖塑形,阿松坐在旁边教游客涂蜂蜡,温如霜则拿着《齐民要术》,给大家讲古籍里的糖渍果脯故事。一个小姑娘拿着自己涂好蜂蜡的小糖龙,举到温如霜面前:“温老师,这蜂蜡是蜜蜂做的吗?是不是就像给糖龙穿了件蜂蜜做的衣服?”

温如霜蹲下来,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对呀,这是蜜蜂采蜜后做的蜡,既能保护糖龙不融化,又不会有怪味道。就像古代的人,用蜂蜡保护果脯一样,咱们现在用它保护糖龙,是把老祖宗的智慧,用到了新的地方。”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糖龙放进盒子里:“我要把它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告诉他们糖龙有件蜂蜜衣服,不会化掉。”

活动结束时,风痕统计了一下,当天做的80个涂蜂蜡的糖龙,没有一个因为湿度大而融化。阿松把那本《齐民要术》借了回去,说要让徒弟们都看看,“别总觉得机器比老法子厉害,有时候回头看看古籍,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晚上,风痕和温如霜坐在实验室的窗边,看着窗外的月光。风痕拿起白天剩下的一块蜂蜡,在手里揉成小球:“没想到困扰我这么久的问题,最后是靠一本古籍解决的。之前总想着用科技突破,却忘了传统里藏着这么多宝贝。”

温如霜靠在窗边,手里翻着那本《齐民要术》,书页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其实科技和传统不是对立的,就像蜂蜡和糖龙,蜂蜡是老法子,糖龙的塑形用了你的3D建模,两者结合,才让糖龙既保留了原来的味道,又能长久保存。”

风痕把蜂蜡球放在桌上,又拿起一个涂了蜂蜡的糖龙,龙身在月光下透着温润的光泽:“以后我研发新技术的时候,得先跟你借本古籍看看,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老祖宗的智慧。”

温如霜笑着把书递给他:“没问题,我的书随时给你看。不过下次再遇到问题,可别忘了先想想,咱们的老技艺里,是不是藏着答案。”

风痕点点头,把糖龙和《齐民要术》放在一起,拍下了一张照片。照片里,暖黄色的糖龙裹着蜂蜡,旁边是蓝布封皮的古籍,月光洒在书页上,像是在诉说着传统与创新的故事。他想,这大概就是糖龙传承的意义——不是守着老法子不变,也不是盲目追求新技术,而是让老智慧遇上新技艺,让糖龙在时光里,既不融化,也不褪色。

接下来的一个月,风痕和温如霜一起,把蜂蜡涂层的工艺写进了《糖龙制作技术规范》。他们还在糖龙展馆里设了个“古籍与新技”展区,把《齐民要术》的影印本、涂蜂蜡的糖龙,还有之前试验用的纳米涂层样品放在一起,旁边配着文字:“从古籍中的蜂蜡,到实验室的纳米技术,糖龙的防潮之路,是传统与创新的同行。”

很多游客来展区参观时,都会停下脚步,拿起涂了蜂蜡的糖龙闻一闻,再翻一翻《齐民要术》的书页。有人说,原来非遗不是老古董,是能跟着时代走的;也有人说,没想到老祖宗的法子,现在还能用得上。

阿松每次带徒弟来展馆,都会在展区前站一会儿,指着《齐民要术》对徒弟们说:“你们看,这就是咱们的根。不管以后用什么机器,都不能忘了这些老东西,因为它们里藏着糖龙的魂。”

风痕和温如霜则继续忙着研发,他们计划用蜂蜡和纳米技术结合,做一种更轻薄的涂层,既能让糖龙保存更久,又能让龙鳞的纹路更清晰。温如霜还在翻阅更多的古籍,希望能从里面找到更多和糖龙有关的智慧,比如古代的糖料配方,或者不同朝代的糖龙纹样。

有天晚上,风痕在实验室里熬蜂蜡,温如霜坐在旁边翻一本清代的《糖谱》。突然,温如霜指着书页上的一行字,对风痕说:“你看,这里写着‘以蜜蜡混松香,涂于糖兽表面,可防蛀虫’。咱们是不是可以试试,在蜂蜡里加一点食品级的松香,既能防潮,又能防虫?”

风痕停下手里的活,凑过去看了看:“这个主意好!明天我就去买食品级的松香,咱们试试这个老法子。”

月光又一次洒进实验室,熬蜡的锅里冒着淡淡的热气,古籍的书页在手里轻轻翻动。风痕和温如霜知道,糖龙的传承之路还很长,还有很多老智慧等着他们去发现,很多新技术等着他们去尝试。但只要他们记得,传统是根,创新是翼,糖龙就会一直鲜活,在时光里,绽放着属于它的光芒。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