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逸霄 > 第515集:国际交流

逸霄 第515集:国际交流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19 11:32: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糖龙跨洋:非遗展上的中西合璧

巴黎的秋意裹着塞纳河的湿润,飘进国际非遗展的展厅。风痕蹲在展台前,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屏幕里三维建模的糖龙正随着指令调整姿态,龙尾处那抹融合了法式洛可可卷草纹的弧度,在暖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灵动。

“风老师,设备都调试好了吗?还有半小时开展。”传承基地的负责人老周走过来,手里攥着参展手册,语气里藏着难掩的紧张。这是糖龙技艺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大展,能不能让海外观众看懂这份东方非遗的魅力,全看接下来几天的展示了。

风痕抬起头,眼底映着屏幕里的糖龙模型:“没问题,3D打印机预热完毕,AR扫描系统也测试过了,等会儿只要把熬好的糖料倒进定制模具,再配合数字演示,应该能让大家直观看到制作过程。”他顿了顿,看向不远处正在整理资料的温如霜,“倒是如霜那边,文化讲解的内容要不要再简化些?怕太复杂的历史背景,海外观众不好理解。”

正说着,温如霜抱着一摞图文展板走过来,听到这话笑着摇头:“我准备了中英双语的讲解稿,还把糖龙的历史脉络做成了时间轴漫画,重点突出‘祭祀-民俗-创新’三个阶段,再结合咱们带来的‘中西合璧糖龙’实物,应该能讲清楚。”她指了指展柜里那条半成品糖龙——龙身是传统的五爪造型,龙鳞却刻成了巴黎圣母院玫瑰窗的纹路,龙角处还点缀着小小的埃菲尔铁塔剪影,“你看这细节,都是咱们在来之前,查了当地的建筑和纹样资料改的,就是想让观众觉得亲切。”

风痕望着那条糖龙,想起半个月前在传承基地熬夜修改设计的日子。当时温如霜翻遍了关于法国民俗的书籍,找出最具代表性的洛可可花纹、哥特式玫瑰窗元素,风痕则用3D建模软件一点点将这些元素融入传统糖龙造型,光是调整龙鳞的弧度,就反复修改了二十多版,只为让中西元素衔接得自然不生硬。

开展铃声响起时,展厅里渐渐热闹起来。起初,路过糖龙展台的观众只是好奇地瞥一眼,直到风痕启动3D打印机,透明的机身里,融化的琥珀色糖料在喷头下缓缓流动,逐渐勾勒出龙身的轮廓,人群才慢慢围拢过来。

“这是在做什么?是艺术品吗?”一位金发女士指着打印机,用英语问道。

温如霜立刻迎上去,笑着递上宣传册:“您好,这是中国的传统非遗技艺——糖龙制作。我们正在用数字技术辅助制作,您看展柜里这条,是我们结合法国传统花纹设计的‘中西合璧糖龙’。”她指向糖龙身上的玫瑰窗纹路,“这种纹样源自巴黎圣母院,我们把它融入龙鳞,既保留了中国糖龙的吉祥寓意,也加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

女士凑近展柜,眼神里满是惊叹:“太神奇了!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结合,这条龙看起来既古老又现代。”

这时,风痕的3D打印部分已经完成,他取出打印好的龙身雏形,放在操作台上,开始用小刻刀精细雕琢。温如霜则趁机展开讲解:“中国的糖龙技艺有上千年历史,最早是用于祭祀的礼器,后来逐渐融入民俗,比如婚礼上的‘喜字糖龙’、节日里的‘生肖糖龙’。现在我们用数字技术,既能还原传统技法,也能像这样创新设计,让老手艺适应新时代。”

人群中发出阵阵赞叹,有人拿出手机拍照,还有人举手提问。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先生问道:“请问制作这样一条糖龙,需要多长时间?传统技法和数字技术的比例是怎样的?”

风痕放下刻刀,接过话茬:“传统纯手工制作,一条复杂的糖龙需要两天时间;现在用3D打印辅助塑形,再手工雕琢细节,大概四小时就能完成。数字技术占比约30%,主要负责基础造型和精准复刻,核心的纹样设计、糖料调配还是靠手工,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不会丢失手作的温度。”他边说边打开平板电脑,展示传统手工制作与数字辅助制作的对比视频,“您看,这是老匠人纯手工熬糖的场景,温度全靠经验把控;这是我们用传感器记录的温度数据,能帮助新手更快掌握技巧,但最终熬出的糖料口感,还是需要靠匠人自己判断。”

老先生频频点头,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我是当地一所艺术学校的老师,很想把这种技艺介绍给学生,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教学资料可以分享?”

温如霜立刻从包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教学手册,里面详细记录了糖龙的基础制作步骤、材料配比,还有数字工具的使用指南:“这是我们整理的资料,中英双语版本,您可以带回去给学生参考。如果有需要,我们也可以通过线上会议,给学生们做一次远程教学。”

老先生接过手册,连声道谢,还留下了联系方式,说后续要和传承基地对接合作事宜。

展会进行到第二天时,糖龙展台已经成了展厅里的“热门打卡点”。风痕每天会安排两场数字糖艺演示,从3D建模到3D打印,再到手工雕琢,全程公开,不少观众会站在旁边,跟着步骤在纸上画糖龙造型。温如霜则每小时做一次文化讲解,她还准备了小份的传统糖龙样品,分给观众品尝,甜而不腻的口感,让不少人竖起了大拇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天下午,一位穿着传统服饰的非洲女士来到展台,手里拿着一张画满花纹的纸:“您好,我是来自尼日利亚的手工艺人,我们部落也有类似的糖艺制作,但造型比较简单。我能不能把我们部落的图腾花纹,融入你们的糖龙里?”

温如霜和风痕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风痕立刻拿出平板电脑,让女士在屏幕上画出图腾花纹——那是一种由曲线和圆点组成的几何图案,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风痕快速将图案扫描进建模软件,尝试将其融入糖龙的腹部,温如霜则在一旁建议:“可以把圆点图案改成鳞片的一部分,曲线刚好可以作为龙腹的装饰,这样既保留图腾的特点,也不破坏龙的整体造型。”

半小时后,屏幕上出现了一条新的糖龙模型——龙身是传统造型,腹部刻着尼日利亚图腾花纹,龙尾处还加了一小段非洲鼓的轮廓。女士看着模型,激动得眼眶发红:“这就是我想要的!太完美了!我能不能跟着你们学习制作,回去教给部落里的人?”

“当然可以!”温如霜立刻拿出教学手册,还额外加了几页关于图腾融入设计的笔记,“我们不仅可以教你制作技巧,还可以把这个新设计的糖龙模型发给你,你回去后可以用3D打印机辅助制作,这样能更快上手。”

风痕也补充道:“我们传承基地有线上教学平台,上面有详细的数字工具使用教程,你注册后可以随时观看,遇到问题也能在线提问,我们会尽快回复。”

女士紧紧握着手册,不停地说着“谢谢”,还邀请他们有空去尼日利亚,感受当地的手工艺文化。

展会最后一天,主办方举办了“非遗创新成果评选”,糖龙展台的“中西合璧糖龙”毫无悬念地获得了“最佳融合奖”。颁奖时,主持人念出获奖词:“中国糖龙技艺,用数字技术激活传统,用文化融合连接世界,让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的无限可能。”

站在领奖台上,风痕握着奖杯,看向台下的温如霜,想起这次巴黎之行的点点滴滴——从最初担心海外观众不理解,到后来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甚至有人主动提出融合本国文化元素,这不仅是对糖龙技艺的认可,更是对“非遗无国界”理念的最好诠释。

温如霜在台下看着他,手里拿着观众留下的厚厚一沓联系方式,有艺术学校的老师、手工艺人、文化机构的负责人,还有不少普通爱好者。这些联系方式,就像一条条纽带,将中国的糖龙技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连接起来,也为糖龙的海外传承埋下了种子。

返程的飞机上,风痕靠在窗边,看着下方逐渐缩小的巴黎城,对温如霜说:“下次再参加国际展,咱们可以准备更多国家的文化元素,比如把埃及的金字塔、日本的樱花都融入糖龙设计,让糖龙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化使者’。”

温如霜笑着点头,翻开笔记本,上面已经写满了新的计划:“我还想整理一份‘全球糖艺纹样数据库’,把这次收集到的各国花纹都存进去,方便以后的创新设计。对了,尼日利亚的那位女士,已经给我发消息说,她开始尝试制作图腾糖龙了,还发了照片,做得特别好。”

风痕凑过去看照片,屏幕里,一条带着非洲图腾的糖龙摆在桌子中央,周围围着一群孩子,脸上满是好奇和欢喜。他忽然觉得,这次巴黎之行最大的收获,不是奖杯,而是让糖龙技艺走出了国门,走进了更多人的心里,让这份甜蜜的传承,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飞机穿过云层,阳光透过舷窗洒进来,落在两人手中的糖龙设计图上。图纸上,一条融合了各国文化元素的糖龙正蜿蜒盘旋,仿佛要冲破纸面,飞向更广阔的世界。而风痕和温如霜知道,这只是糖龙海外传承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故事等着他们去书写,更多的文化等着他们去连接,让这条承载着千年智慧的糖龙,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