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逸霄 > 第452集:技艺分级

逸霄 第452集:技艺分级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9 11:46:56 来源:全本小说网

双脉

双生谷的晨雾还没散,阿栀就听见后院传来“哐当”一声——是祖父阿柏的铜锅摔在了青石板上。她攥着刚修订好的《糖龙技艺分级教学大纲》跑出去,正看见祖父蹲在地上,枯瘦的手指抚过锅沿的凹痕,像在摸一道陈年旧伤。

“祖父,您这是……”阿栀的声音放轻。铜锅是阿柏年轻时跟着阿竹学手艺的物件,锅底刻着“守正”二字,是糖龙传承人的信物。

阿柏没抬头,指腹蹭过锅底的字:“创意级?允许用代糖?还能加水果丁?”他突然抬头,眼里的红血丝像爬满了蛛网,“阿栀,你忘了阿竹祖师爷的话?糖龙的魂在‘真’——真糖、真手艺、真心意,你这是要把魂拆了啊!”

阿栀捏紧手里的大纲,指节泛白。这不是第一次争执了。自从去年糖龙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来双生谷学手艺的人越来越多:有想靠短视频吸粉的年轻人,嫌古法熬糖太费时间;有开甜品店的店主,想把糖龙做成能量产的伴手礼;还有学校的老师,希望教孩子做些简单的造型。可祖父始终守着“一锅糖、一把刀、一整天”的规矩,上个月有个学生想在糖龙眼睛上镶颗食用钻,都被他赶了出去。

“祖父,没人要拆魂。”阿栀蹲下来,把大纲摊在祖父面前,“您看,古法级我们一点没改——还是用当年阿竹祖师爷传下的荆溪甘蔗,熬糖要守‘三火两凉’的规矩,造型也得是‘鹿角、鱼鳞、鹰爪’的古制。但创意级是给那些不想当传人的人学的,他们能把糖龙带到更多地方去啊。”

阿柏的目光扫过大纲上“古法级”三个字,指尖微微顿了顿,却还是别过脸:“要学就学真的,学那些花架子有什么用?”

这时,院门外传来汽车喇叭声。阿栀抬头,看见林小满从面包车上跳下来,怀里抱着个大纸箱,身后跟着七八个穿校服的孩子。林小满是城里实验小学的美术老师,上个月来考察,说想把糖龙课引进校园,今天是带学生来体验的。

“阿栀姐!”林小满跑进来,看见地上的铜锅,又看了看阿柏的脸色,赶紧把纸箱往身后藏了藏,“我们……我们带了点自己做的糖胚,想跟阿柏师傅学学造型。”

阿柏站起身,拍了拍衣角,没说话,转身往作坊走。阿栀给林小满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别提创意级的事,自己赶紧跟了上去。

作坊里弥漫着焦糖的甜香,墙上挂着历代传承人制作的糖龙照片,最中间是阿竹祖师爷的画像——他手里拿着一尊糖龙,龙角挺拔,龙鳞分明,是最标准的古法样式。阿柏从货架上取下一个陶瓮,倒出里面的甘蔗汁,浑浊的汁液在晨光里泛着琥珀色。

“熬糖要先滤渣,用纱布滤三遍,不能有一点杂质。”阿柏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沉稳,像是在给阿栀上课,“火要先用松针引,等锅边起小泡了,再换枣木柴,火不能太旺,不然糖会苦。”

阿栀一边听,一边往灶里添柴。她知道,祖父不是固执,是怕——怕那些简化的步骤、新奇的材料,会让后人忘了糖龙本来的样子。就像去年,有个网红来学手艺,把熬糖的过程加速剪辑,还说“古法都是噱头”,气得祖父躺了三天。

外面传来孩子们的笑声,阿栀探头一看,林小满正带着孩子们用彩色糖泥捏小龙。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自己的作品跑过来:“阿栀姐姐,你看我的彩虹龙!”小龙的身子是粉蓝相间的,龙尾还缀着一颗粉色的糖珠。

阿柏也看见了,眉头又皱了起来。阿栀赶紧把小女孩拉到身边,轻声说:“你的彩虹龙真好看,但是你知道吗?以前的糖龙都是琥珀色的,因为用的是最纯的甘蔗汁,熬出来像玉一样。”她指了指锅里的糖液,“你要不要等会儿看看,真正的糖龙是什么样子的?”

小女孩点点头,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锅。阿栀心里一动,转头对祖父说:“祖父,今天不如让孩子们体验两种做法?您教他们古法造型的基础,我来教他们用创意糖胚做小装饰,最后让他们自己组合,好不好?”

阿柏沉默了一会儿,看了看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锅里慢慢冒泡的糖液,终于点了点头。

熬糖的过程很慢,孩子们从一开始的兴奋,渐渐变得安静,只盯着锅里的糖液从浑浊变清澈,再从清澈变琥珀色。阿柏拿着长勺,时不时搅一下,动作缓慢却精准。“熬糖最忌急,”他对孩子们说,“就像做人,得慢慢熬,才能出味道。”

等糖液熬好,阿柏把它倒在青石案上,等温度降下来,又用特制的木槌反复捶打。糖块在他手里渐渐变得柔韧,他捏起一小块,用剪刀飞快地剪出龙首的形状,再用细竹刀刻出龙鳞——不过几分钟,一尊小巧的古法糖龙就成型了,阳光透过糖龙的身体,能看见里面细密的纹路,像有光在流动。

孩子们发出一阵惊叹。刚才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小声说:“阿柏爷爷,您做的糖龙好像会飞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阿柏的嘴角难得露出一丝笑意。这时,林小满拿着一个盒子走过来,打开里面是她昨晚做的创意糖龙——龙身是用抹茶味的糖做的,龙角用的是杏仁片,龙尾还缀着一颗冻干草莓。“阿柏师傅,我这是结合了我们学校孩子的口味做的,他们平时爱吃抹茶和草莓。”林小满有点紧张,“我知道这不太符合古法,但我想让孩子们先喜欢上糖龙,再慢慢了解它的历史。”

阿柏拿起那尊创意糖龙,仔细看了看。抹茶的绿色很清新,杏仁片做的龙角也很别致,冻干草莓的红色点缀在尾端,确实很讨孩子喜欢。他沉默了一会儿,把创意糖龙和自己做的古法糖龙放在一起,对孩子们说:“你们看,这两尊糖龙,一个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样子,一个是新做的样子。哪个好?”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古法糖龙好看,有的说创意糖龙好吃。阿柏笑了笑,对林小满说:“你这龙,龙角的形状不对,古法里龙角要像鹿角,你这太尖了。还有龙鳞,得一片压一片,你这刻得太浅了。”

林小满眼睛一亮:“那您能教我改改吗?我想把古法的细节融到创意里!”

阿柏点了点头,拿起细竹刀,在创意糖龙的龙角上轻轻刻了几刀,又加深了龙鳞的纹路。原本有些粗糙的创意糖龙,瞬间有了古法的韵味。阿栀看着这一幕,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她知道,祖父其实早就松口了,只是需要一个台阶。

接下来的几天,双生谷热闹起来。阿柏带着想学古法的人在作坊里熬糖、塑形,严格遵守“三火两凉”“九捶三捏”的规矩;阿栀则带着想学创意的人,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芒果味的糖、巧克力做的龙爪、甚至用可食用糯米纸做的龙翼。有人把糖龙做成钥匙扣,有人把糖龙融进蛋糕装饰,还有人用3D打印技术先做出模具,再用古法糖液浇筑——阿栀一开始担心祖父会反对,没想到祖父只是说:“模具可以用,但糖必须是古法熬的,不然没那股子香味。”

这天,有个叫陈默的年轻人来学手艺。他是做文创产品的,想把糖龙做成盲盒。“阿栀姐,我觉得创意级可以再放开一点,比如龙的造型,不一定非要拘泥于传统,我们可以做Q版的、拟人化的。”陈默拿出自己画的设计图,上面的糖龙有的戴着斗笠,有的拿着毛笔,还有的骑着自行车。

阿栀有点犹豫,这些设计确实离古法太远了。她正想跟陈默解释,阿柏走了过来,拿起设计图看了看。陈默紧张地说:“阿柏师傅,我知道这可能有点离谱,但我想让年轻人喜欢上糖龙,他们平时就喜欢这种可爱的造型。”

阿柏没说话,转身从货架上取下一个木盒,打开里面是一尊很小的糖龙——龙身很短,龙角圆圆的,看起来有点憨。“这是我年轻时做的,当时觉得古法太严肃,想做个好玩的。”阿柏的声音很轻,“阿竹祖师爷看见后,没骂我,只是说‘糖龙是活的,只要魂在,样子变变也无妨’。”

陈默愣住了,阿栀也很惊讶——她从来没见过这尊糖龙。阿柏把木盒递给陈默:“你的设计很好,但是有一点——不管造型怎么变,龙的神韵不能丢。比如这龙的眼睛,古法里要画得有神,你这Q版的,也得让它看起来有灵气,不能只是个卡通形象。”

陈默点点头,赶紧拿出笔,在设计图上修改起来。阿栀看着祖父,突然明白:祖父守的从来不是“样子”,而是“神韵”——是糖龙里蕴含的匠心,是代代相传的文化底气。

两个月后,双生谷举办了第一场“双脉糖龙展”——一边是古法级的作品,琥珀色的糖龙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每一尊都严格遵循古制,龙角挺拔,龙鳞分明;另一边是创意级的作品,有抹茶味的Q版龙,有巧克力龙爪的飞天龙,还有用糯米纸做翅膀的“天使龙”,甚至还有一个用古法糖液浇筑的3D打印龙,龙身上刻着二维码,扫码就能看到熬糖的过程。

来参观的人很多,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对着古法糖龙啧啧赞叹;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在创意糖龙前拍照;还有不少文创从业者,围着陈默的盲盒设计图讨论。林小满带着学校的孩子们来了,他们手里拿着自己做的“彩虹龙”,和展台上的作品比着看。

阿柏站在古法级展区,给参观的人讲解每一尊糖龙的做法——“这尊用的是荆溪甘蔗,熬了四个小时,龙鳞刻了八十七片”“这尊的龙角用的是枣木模具,是阿竹祖师爷传下来的”。阿栀走过去,递给祖父一杯茶:“祖父,您看,这样是不是很好?”

阿柏接过茶,看向展区里的人群——一个小男孩指着创意区的Q版龙,对爷爷说:“爷爷,我也想学做这个,等我学会了,再跟阿柏爷爷学做真正的糖龙。”老人笑着点点头,眼里满是欣慰。

阿柏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转头对阿栀说:“你说得对,路要一步一步走。先让他们喜欢上,再让他们懂。”他顿了顿,又说,“下次修订大纲,把‘神韵’加上——不管是古法级还是创意级,都得有糖龙的神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阿栀点点头,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双脉”不是分裂,而是共生——古法是根,扎在土地里,守住糖龙的魂;创意是枝,伸向天空,让糖龙的生命更茂盛。就像双生谷的两棵古樟树,一棵守着老宅,一棵向着远方,却始终根脉相连。

展会快结束时,陈默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刚做好的盲盒样品——里面是一尊Q版糖龙,龙身上刻着“守正”二字,龙尾缀着一颗小小的琥珀色糖珠,是用古法熬制的。“阿柏师傅,阿栀姐,你们看,我把古法的元素融进去了!”

阿柏拿起盲盒,仔细看了看,点了点头:“好,这样好。”他把盲盒递给身边的小男孩,“拿着吧,好好学,以后也做一尊真正的糖龙。”

小男孩接过盲盒,高兴地跑开了。阿栀看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身边的祖父,突然觉得,糖龙的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坚守,而是一群人的接力——有人守着过去,有人奔向未来,而那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线,就是糖龙不变的神韵,是代代相传的匠心。

夕阳西下,双生谷的炊烟袅袅升起,作坊里的焦糖香飘得很远。阿柏和阿栀站在门口,看着展台上的糖龙在余晖里泛着光——古法的琥珀色与创意的彩色交相辉映,像一条跨越时空的龙,正向着更远的地方飞去。

需要我补充某个角色的背景故事,或者增加创意级糖龙的具体制作案例,让小说内容更丰富吗?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