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逸霄 > 第451集:老匠人之惑

逸霄 第451集:老匠人之惑

作者:竹晴园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9 11:46:56 来源:全本小说网

糖火不熄

双生谷的清晨总裹着一层甜香,那是老林伯熬了半宿的糖液散出来的。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映得他满是皱纹的脸泛着暖光,手里的长柄铜勺顺时针搅动着锅里琥珀色的糖液,每一圈的弧度、力度都分毫不差——这是他从十六岁跟着师父学的“九转熬糖法”,少一转,糖龙就少一分韧劲,多一转,又会失了清甜。

“林伯,您这熬糖的时间能不能缩缩?现在年轻人没耐心等,我们研发的速溶糖料包,加水加热就能用,上周在海外工坊卖断货了。”门口传来小陈的声音,他是团队里最年轻的传承人,手里捧着个印着“便捷糖龙套装”的纸箱,脸上满是兴奋。

老林伯的铜勺顿了一下,糖液在锅里结了层薄壳。他没回头,声音里带着柴火的沙哑:“小陈,你师父没教过你?熬糖要等糖液里的水分熬到三成,火要先急后缓,急了会糊,缓了会生。速溶的东西,能叫糖龙吗?”

小陈走进来,把纸箱放在桌角,伸手想帮老林伯搅糖,却被他躲开。“林伯,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海外学员哪懂什么九转熬糖?我们简化了步骤,保留核心造型,照样能让他们知道糖龙的寓意。再说,上次非遗展上,青年团队用3D打印做糖龙骨架,参观的人排了长队,这就是创新的效果啊!”

“效果?”老林伯终于转过身,铜勺重重磕在锅沿上,“你去看看我师父传下来的那尊‘清明上河图糖龙’,龙鳞是用竹刀一片一片刻的,每片鳞上都有细纹,那是‘祈年纳福’的纹路!现在你们用模具压鳞,十分钟出十个,是快,可那龙没了魂!上次你做的‘端午龙’,为了方便运输,用了塑料夹层,那还是糖做的吗?”

两人的争执引来了传承团队的人。阿竹的徒孙阿玥是团队负责人,她刚从外地考察回来,手里还攥着乡村糖龙工坊的调研报告。“林伯,小陈,都先别急。刚接到消息,下周要举办‘非遗创新论坛’,主办方让我们带作品去,一边是传统技艺展示,一边是创新成果交流。正好,咱们今天就开个会,聊聊‘守正’和‘创新’的事。”

会议室里,墙上挂着历代传承人的照片,最中间是初代传承人阿竹的画像,她手里的糖龙蜿蜒舒展,眼神里满是专注。老林伯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摩挲着一个磨损的竹刀——那是他师父临终前给的,刀身上刻着“糖火不熄”四个字。

“我先说说吧。”小陈第一个开口,他打开电脑,调出海外教材的销量数据,“过去一年,我们的简化版教材卖了五万册,海外工坊培训了两百多个学员。要是按老方法,教他们熬糖就要三个月,根本没人愿意学。创新不是丢传统,是让传统更容易被接受。就像上次我们和糕点师合作的‘茉莉龙’,加入了花香,年轻人喜欢,也没丢了糖龙的造型啊!”

“没丢造型?可你丢了‘熬糖见心’的规矩!”老林伯忍不住打断他,“我学熬糖的时候,师父让我先练搅糖,练了半年,手都磨出了茧子,他说‘糖液的温度在手里,不在温度计上’。现在你们用电子秤称糖、用温控器熬糖,是精准,可你们能摸出糖液什么时候要起霜、什么时候要转色吗?上次村里办糖龙节,有个孩子问我‘龙的眼睛为什么要最后点’,我告诉他‘眼睛是龙的魂,要等所有工序都成了,用心点上去’。可你们现在用现成的糖珠粘眼睛,孩子能懂什么是‘魂’?”

坐在一旁的老周叹了口气,他是团队里的老匠人,既跟着老林伯学过传统技法,也参与过创新产品的研发。“林伯,你说的我懂。上次修复清代糖龙文物,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发现古代匠人在糖龙的爪子里藏了 tiny 的‘福’字,那是用特制的小竹刀刻的,现在没人有这手艺了。可话又说回来,要是没人学,这手艺就算再精,也只能放在博物馆里。我孙子今年十岁,上次我教他刻龙鳞,他坐了十分钟就跑了,说不如玩游戏有意思。后来小陈教他用模具做糖龙,他倒愿意学了,还自己在糖龙身上加了奥特曼的图案,虽然不伦不类,可他至少对糖龙有兴趣了啊!”

阿玥看着大家争论,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写个不停。她想起上次去乡村糖龙工坊,看到村民们用改良的工具制作糖龙,虽然步骤简化了,可他们在糖龙身上刻上了自家的庄稼、家畜,那是属于乡村的独特印记。“大家还记得我们申报非遗的时候,评审问的问题吗?他问‘糖龙的核心是什么’,当时我们回答‘是祈福的心意,是手工的温度’。”阿玥抬起头,目光扫过每个人,“守正,守的是这个核心;创新,是为了让这个核心能传下去。林伯担心简化步骤失了精髓,其实精髓不是步骤本身,是步骤里的用心。小陈说的3D打印骨架,要是我们在打印后,用传统竹刀刻上纹路,是不是既保留了效率,又有手工的温度?”

老林伯沉默了,他想起去年冬天,有个城里来的孩子跟着他学做糖龙。孩子手笨,熬糖的时候烫到了手,却没哭,反而问“林爷爷,为什么你做的糖龙看起来会动啊”。那天,他花了一下午,教孩子用最简单的方法做了个小糖龙,孩子开心地把糖龙送给了生病的妈妈,说“妈妈吃了糖龙,病就会好”。那一刻,他觉得孩子懂了糖龙的心意,比学会复杂的技法更重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不是反对创新,我是怕你们为了快,丢了最该守的东西。”老林伯的声音软了下来,他把竹刀放在桌上,“上次我去看学生作品展,有个孩子做的‘现代糖龙飞天图’,虽然造型简单,可龙的爪子里抓着火箭,眼睛是用彩色糖做的,像星星一样。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我想让糖龙带着我们的愿望飞到太空’,那一刻,我觉得这孩子懂糖龙。”

阿玥笑了,她拿出一张设计图,放在桌上。“林伯,您看,这是我们为论坛准备的作品方案。主体用传统九转熬糖法做糖龙的身体,保证韧劲和口感;龙鳞用模具压出基础形状,再由您和老周这样的老匠人用竹刀刻上纹路;龙的眼睛用您说的‘用心点’的方法,让每个传承人都参与点眼,最后在龙的身上加入各地的文化元素——比如海外学员喜欢的莲花、年轻人喜欢的星空图案。这样,既有传统的根,又有创新的魂。”

小陈凑过去看设计图,眼睛亮了起来:“我还可以在旁边放个直播屏,直播老匠人刻龙鳞的过程,让观众看到‘慢工出细活’的用心。再准备一些简易工具,让现场观众体验做小糖龙,告诉他们虽然步骤简化了,但要带着心意做。”

老周也点头:“我觉得可行。上次我们和食品学院合作优化熬制温度,其实也是为了让传统技法更稳定,不是丢了传统。就像老林伯说的‘糖火不熄’,火不能灭,也不能一直用一种柴火,有时候加些新的柴火,火会更旺。”

会议结束时,窗外的太阳已经升得很高,双生谷的甜香更浓了。老林伯走到灶房,看着锅里还在熬的糖液,伸手摸了摸锅沿——温度刚好,糖液泛起细密的泡泡,像星星在闪烁。小陈走过来,递给他一个新做的竹刀:“林伯,我按您师父传下来的样子,做了个新竹刀,您试试。”

老林伯接过竹刀,刀身上刻着“糖火不熄,心意永存”八个字。他笑了,拿起竹刀,在刚熬好的糖液里蘸了一下,然后在案板上轻轻一拉,拉出一根细长的糖丝,像一条小小的糖龙,在阳光下闪着光。

“走,咱们去准备论坛的作品。”老林伯率先走出灶房,小陈和其他传承人手拉着手跟在后面,影子在地上连成一条长长的线,像一条蜿蜒的糖龙,朝着阳光的方向延伸。

论坛那天,双生谷的糖龙作品成了焦点。传统的糖龙身体韧劲十足,龙鳞上的纹路细腻清晰,是老林伯和老周刻了三天的成果;龙的眼睛是每个传承人用心点上去的,有的带着乡村的质朴,有的带着年轻人的活力;龙身上的元素更是丰富——莲花、火箭、星空、庄稼,每一个都藏着不同的心意。

现场,老林伯教观众用竹刀刻龙鳞,虽然只是最简单的纹路,可每个人都学得很认真。有个海外学员拿着自己做的小糖龙,对老林伯说:“我现在知道,为什么您说糖龙有魂了,因为我们在做的时候,把心意放进去了。”

老林伯看着眼前的场景,想起了师父当年教他的话:“糖龙不是死的,是活的,它要跟着时代走,可心里的那份祈福的心意,不能走。”他抬头看向天空,阳光正好,仿佛看到了历代传承人站在云端,手里的糖龙蜿蜒舒展,和他们眼前的糖龙,连成了一条跨越时空的线。

那天晚上,传承团队在双生谷举办了一场小小的庆祝会。老林伯拿出珍藏的老酒,给每个人倒了一杯。“来,干杯!为了糖火不熄,为了心意永存!”

酒杯碰撞的声音,和灶膛里柴火的噼啪声,还有大家的笑声,混在一起,在双生谷的夜空里回荡。窗外,月光洒在案板上,上面放着一个刚做好的小糖龙,龙的眼睛闪着光,像一颗星星,守护着这门古老又年轻的技艺,朝着更远的未来走去。

需要我调整小说里老传承人与年轻团队的冲突细节,或者增加某个创新产品的具体描写来丰富内容吗?

喜欢逸霄请大家收藏:()逸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