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玄桢记 > 第738章 杖责当庭明律法,帝心观望意难休

卷首语

《大吴会典?军律》卷二十七《营规篇》明载:“凡京营将士,无论职阶贵贱、出身世胄,皆需遵营规、守军法,违令者按罪论处:轻则杖责,重则削职,甚者斩立决,勋贵子弟亦无例外。” 萧栎为察团营改革实效,亲御銮驾临校场 —— 彼时团营经谢渊整饬半载,正待检验战力,却逢定国公世子恃其 “开国勋贵嫡脉” 身份抗命不遵。

世子非但拒不参与神机营佛郎机炮操练,更纵容麾下三百亲兵迟至一炷香时长;被谢渊诘问时,非但不俯首认过,反扬言说 “勋贵子弟岂与士卒同罚”,当众顶撞,引得校场士卒私议纷纷。谢渊深知 “军法一松,则改革全废”,为正纲纪、安士卒心,当机立断下令按军法当众杖责。

萧栎虽心存顾虑 —— 既恐此举触发动辄联结的勋贵集团,致京师防务暗生波澜,又忧 “杖责世子” 传扬开去,落得 “薄待开国功臣后裔” 之名,却终以沉默默许处置。此番 “直臣持法不避权贵、帝王权衡以顾大局” 之态,暗合前朝 “严明军律以固营防” 的治军方略,实为大吴治军史上 “以律破特权” 的典型公案。

御驾亲临校场秋,世子骄横抗军筹。

杖责当庭明律法,帝心观望意难休。

勋贵私权凭祖荫,直臣铁律护营周。

莫道朱门能避罪,军威岂容特权蹂。

只为边尘他日靖,敢将斧钺对王侯。

巳时初刻,团营校场的黄土被晨露浸得微湿,五千余名士卒列阵整齐,甲胄在晨光中泛着冷光。谢渊身着绯红官袍,外罩轻便铠甲,立于高台上,手中捧着《团营操练章程》,正亲自督查神机营火器操练 —— 按改革新规,每日巳时需完成 “佛郎机炮装填射击” 三回合,凡迟到、懈怠者,无论身份,皆按军法处置。

“报 ——” 一名玄夜卫校尉快步跑至台前,低声道:“大人,定国公世子未按令入列,其麾下三百亲兵也迟到近一炷香,此刻还在营门外喧哗。” 谢渊眉头微蹙 —— 定国公世子自上月编入神机营任 “游击”,便以 “勋贵嫡子” 自居,多次借故缺席操练,此前碍于团营初改,谢渊暂未深究,今日萧栎御驾将至,他竟愈发放肆。

“传他来见。” 谢渊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片刻后,定国公世子身着锦缎内衬的铠甲,摇着折扇慢悠悠走来,身后跟着一群歪戴头盔、甲胄不整的亲兵。“谢大人唤我何事?” 世子语气轻佻,折扇在掌心敲出声响,“不就是晚来一会儿?至于这么小题大做?”

谢渊走下高台,目光扫过他身后的亲兵:“《团营操练章程》第三条:‘卯时三刻集结,巳时操练,迟到者杖责二十’,你身为游击,不仅自身迟到,还纵容亲兵懈怠,可知罪?” 世子嗤笑一声,收起折扇指向自己的铠甲:“我乃定国公嫡子,太祖皇帝亲封的勋贵之后,你敢动我?” 周围的神机营总兵、副将皆面露难色 —— 定国公与吏部尚书、礼部尚书交好,谁也不愿得罪,兵部侍郎想上前打圆场:“大人,今日御驾将至,不如先让世子入列,此事过后再议?”

谢渊瞥了眼兵部侍郎 —— 此人昨日刚收了定国公府的 “贺礼”,此刻求情不过是官官相护。他摇头道:“军法无‘过后再议’之说,若今日纵容,明日便有更多勋贵子弟抗命,团营改革何谈成效?” 他转向定国公世子,语气加重:“即刻率亲兵入列操练,且你需代亲兵领一半杖责,以儆效尤。”

“你敢!” 世子脸色骤变,后退一步,高声道:“我父定国公随先帝征战多年,立下汗马功劳,你一个文官,也敢对我用刑?信不信我奏请陛下,罢你的官!” 他身后的亲兵也跟着起哄:“世子说得对!谢大人凭什么打我们?” 校场顿时骚动起来,前排的士卒纷纷侧目,连负责维持秩序的玄夜卫校尉也有些犹豫 —— 毕竟是勋贵世子,真要动手,恐难收场。

此时,礼部尚书匆匆赶来,他是定国公的姻亲,昨日已提前得知世子要 “给谢渊难堪”,此刻特意赶来护短:“谢大人,世子年幼无知,冲撞了您,老夫替他赔罪。今日陛下要来,若真动了刑,恐让陛下见了不悦,不如卖老夫一个面子,此事就此揭过?” 吏部尚书也随后赶到,帮腔道:“是啊谢大人,勋贵子弟难免骄纵,稍加训诫即可,杖责太过了。”

谢渊心中冷笑 —— 二人一唱一和,无非是想借 “御驾将至” 施压。他看向二人:“二位大人说‘训诫即可’,那去年定国公世子纵容亲兵私吞军粮、殴打士卒,也是‘训诫即可’?今年三月,他故意损坏三门佛郎机炮,也是‘训诫即可’?” 他抬手示意,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立刻递上一本账册,“这是玄夜卫核查的记录,世子的劣迹条条在册,若今日不罚,便是军法形同虚设!” 礼部尚书、吏部尚书见他早有准备,一时语塞,只能恨恨地瞪着定国公世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定国公世子见靠山说不过谢渊,索性耍起无赖,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哭喊:“谢渊恃权欺人!我要见陛下!我要告你!” 他麾下的亲兵也跟着骚动,有的甚至拔出了佩刀,校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谢渊眼中闪过厉色,对玄夜卫校尉道:“拿下!” 校尉们立刻上前,将骚动的亲兵按倒在地,佩刀尽数收缴。

“谢渊你敢!” 世子挣扎着喊道,“我父定国公不会放过你的!” 谢渊走到他面前,俯身道:“军法面前,别说定国公,便是陛下,也需遵规。今日你若认罚,杖责二十,既往不咎;若再抗命,便按‘扰乱营规、意图谋反’论处,押往诏狱署!” 世子被他的气势震慑,哭声渐止,却仍嘴硬:“我就不认罚,看你能奈我何!”

巳时三刻,远处传来 “陛下驾到” 的唱喏声,明黄的御驾仪仗已出现在校场入口。礼部尚书、吏部尚书顿时来了精神,吏部尚书道:“陛下到了,谢大人,此事该由陛下定夺,你不可擅动!” 定国公世子也立刻爬起来,整理了一下铠甲,准备上前哭诉 —— 他笃定萧栎会看在定国公的面子上护着他。

谢渊却未停手,对玄夜卫校尉下令:“按军法,杖责三十!行刑!” 校尉们不敢迟疑,取来刑杖,将定国公世子按在长凳上,“啪” 的一声,第一杖落下,世子疼得惨叫出声。校场上的士卒们皆屏住呼吸,目光齐刷刷投向御驾方向 —— 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的反应,将决定团营改革的生死。

萧栎的御驾行至校场中央,恰好看到刑杖落下的瞬间。他立刻抬手:“住手!” 御驾旁的内侍高声传旨:“陛下有旨,暂停行刑!” 校尉们停下动作,定国公世子哭得更凶,连滚带爬地跑到御驾前,跪倒在地:“陛下救命!谢渊不分青红皂白,当众杖责臣,他是想打压勋贵,独揽兵权啊!”

萧栎没有立刻说话,目光扫过校场 —— 士卒们列阵整齐,却个个面露紧张;谢渊立于高台下,手中仍握着《团营操练章程》,神色平静;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也跟着跪倒:“陛下,谢大人此举太过鲁莽,恐寒了勋贵之心,求陛下做主!” 萧栎的眉头微微蹙起 —— 他既想支持谢渊严明军法,推进团营改革,又担心定国公等勋贵因此联合反扑,毕竟京营仍有部分兵权在勋贵手中。

谢渊上前一步,躬身奏道:“陛下,定国公世子多次抗命,纵容亲兵懈怠,损坏军器、私吞军粮,此前臣已多次训诫,今日御驾亲临,他仍不知悔改,若不按军法处置,日后恐有更多勋贵子弟效仿,团营改革将功亏一篑,军法也将沦为摆设!” 他递上玄夜卫的核查账册,“此乃世子劣迹记录,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句句属实!”

萧栎接过账册,快速翻看,见上面详细记录了世子 “损坏佛郎机炮三门”“私吞军粮五百石”“殴打士卒三人” 等劣迹,甚至还有定国公暗中包庇的证据。他沉默片刻,对定国公世子道:“你可知错?” 世子见皇帝语气冷淡,心中一慌,却仍嘴硬:“臣…… 臣只是一时疏忽……” 萧栎厉声喝道:“一时疏忽?多次抗命也是疏忽?军法岂容你这般轻慢!”

定国公世子被萧栎的怒喝吓得浑身发抖,再也不敢狡辩,只能磕头求饶:“陛下饶命!臣知错了!臣愿受罚!” 萧栎看向谢渊,语气缓和了些:“谢卿,军法虽重,但若当众杖责勋贵世子,恐引发非议,不如将他押入营中,私下处置?” 这是帝王的折中 —— 既认可军法处置,又想给勋贵留些体面,避免矛盾激化。

谢渊却摇头:“陛下,军法需公开处置,方能让全体将士信服。今日若私下处置,士卒们会认为‘勋贵子弟仍有特权’,日后再难服众;唯有当众杖责,才能彰显‘军法面前人人平等’,让团营上下一心,早日形成战力。” 他顿了顿,又道:“臣知道陛下担忧勋贵反扑,但臣已备好应对之策 —— 定国公若敢因此事生事,臣便将他包庇世子、私吞军饷的证据呈给陛下,依法论处!”

萧栎看着谢渊坚定的眼神,又扫过校场上士卒们期待的目光 —— 那些士卒多是普通出身,最恨勋贵子弟恃权欺人,今日若谢渊能成功杖责世子,定会让他们对改革更有信心。最终,萧栎轻轻点头:“准卿所奏,按军法处置,但需留有余地,不可伤及性命。” 说罢,他转身走向观礼台 —— 虽未明说 “支持”,却以行动默认了谢渊的做法。

谢渊躬身领旨:“臣遵旨!” 他对玄夜卫校尉道:“继续行刑,杖责三十,不得徇私,也不得过界!” 校尉们再次动手,刑杖落在世子身上,惨叫声响彻校场,定国公世子起初还哭喊,后来渐渐没了力气,只能趴在长凳上发抖。礼部尚书、吏部尚书见皇帝默认,再也不敢求情,只能面色铁青地站在一旁。

巳时五刻,杖责完毕,定国公世子被打得皮开肉绽,由两名亲兵抬着退下。谢渊走上高台,手持《团营操练章程》,对全体士卒朗声道:“诸位将士!今日处置定国公世子,非为针对勋贵,只为严明军法!日后无论何人,只要违令抗命,哪怕是国公、侯爵,也必按军法论处!你们只需安心操练,朝廷定不会让有功者受屈,让违法者逍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校场上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欢呼,士卒们齐声高喊:“谢大人万岁!大吴万岁!” 声浪震得观礼台上的萧栎也微微点头 —— 他终于明白,谢渊的 “铁腕”,是为了让团营真正凝聚战力,而非故意打压勋贵。玄夜卫指挥使走到谢渊身边,低声道:“大人,定国公府已派人去吏部、礼部求援,恐怕后续会有动作。” 谢渊点头:“我知道,你继续盯着定国公府,收集他私吞军饷的证据,以防不测。”

午时初刻,萧栎在观礼台检阅完火器操练,对谢渊道:“卿治军严明,团营战力已初见成效,朕很满意。只是…… 日后处置勋贵子弟,若事非紧急,可先奏报朕,再行处置,免得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这是帝王的隐晦提醒 —— 他支持改革,却也希望谢渊把握 “分寸”,别把勋贵逼得太紧。

谢渊躬身道:“陛下教诲,臣谨记在心。但今日之事,若臣先奏报,定国公世子定会提前得知消息,要么逃脱,要么煽动更多勋贵子弟抗命,反而误事。日后臣会酌情区分,紧急之事先处置后奏报,非紧急之事则先奏报再处置,绝不让陛下为难。” 他的回答既表达了对帝王的尊重,又坚持了 “军法不可延误” 的原则,萧栎听后,满意地点头:“卿能权衡,甚好。”

此时,户部侍郎送来军饷调拨清单,低声对谢渊道:“定国公暗中打过招呼,若今日你处置了世子,京营本月的军饷可能会延迟拨付。” 谢渊冷笑:“他敢!你回复户部尚书,若军饷延迟,臣便奏请陛下查户部粮饷账目,看看是谁在背后作梗!” 户部侍郎脸色微变,连忙点头:“下官这就去催办。”

午时三刻,萧栎起驾回宫,临走前特赐谢渊 “尚方剑” 一柄,道:“卿持此剑,若遇抗命不遵者,可先斩后奏,朕为你做主!” 这既是对谢渊的信任,也是对勋贵的警告 —— 别再试图阻挠改革。谢渊接过尚方剑,躬身谢恩:“臣定不负陛下信任,誓死守护团营,守护京师!”

萧栎走后,谢渊立刻召集兵部侍郎、都督同知、玄夜卫北司指挥使议事。他将尚方剑放在案上,道:“定国公不会善罢甘休,定会联合其他勋贵反扑,我们需提前准备。杨侍郎,你加快修订《团营军法细则》,明确‘勋贵子弟违法加重一等’的条款,明日便颁布;岳将军,你从边卫调两千名精锐士卒,编入团营,以防定国公煽动旧部作乱;秦飞,你即刻派人查封定国公府的粮庄,核查他私吞军饷的账目,若有证据,立刻呈给陛下。”

“属下遵令!” 三人齐声领命。兵部侍郎犹豫片刻,道:“大人,定国公与英国公、魏国公交好,若他们联合递请愿书,陛下恐会再次犹豫,我们是否要先联络御史台,让他们帮忙说话?” 谢渊点头:“你说得对,我这就去御史台,让御史们提前准备奏疏,若勋贵反扑,便联名上奏,陈述定国公的劣迹,支持军法处置。”

未时初刻,谢渊前往御史台,与御史大夫商议后,决定由御史台牵头,联合六部中的正直官员,起草《严明团营军法疏》,疏中详细列举定国公世子的劣迹,以及定国公包庇、私吞军饷的证据,恳请萧栎 “坚持军法,不姑息勋贵”。御史大夫道:“大人放心,御史台定会站在你这边,若勋贵敢反扑,我们便以‘欺君谋私’弹劾他们!”

未时三刻,谢渊返回团营,得知定国公世子已被定国公府接回,定国公还对外宣称 “谢渊故意刁难,杖责世子致重伤”,试图煽动舆论。谢渊立刻命人将世子 “损坏军器、私吞军粮” 的证据公示于营门,同时让参与操练的士卒现身说法,讲述世子平时的跋扈行径。百姓们看到证据后,纷纷指责定国公父子 “恃权欺人”,定国公的舆论攻势瞬间破产。

此时,玄夜卫北司指挥使送来密报:“大人,定国公已联系英国公、魏国公,计划三日后递联名请愿书,要求陛下罢黜你的兵部尚书之职,恢复勋贵对团营的控制权。” 谢渊道:“知道了,你继续盯着他们,若他们有勾结旧党、意图作乱的证据,立刻上报。”

申时初刻,谢渊在团营召开将领会议,会上,他将尚方剑悬挂在营中,道:“陛下赐我尚方剑,是为了让我们严明军法,推进改革。日后若有将领敢勾结勋贵、抗命不遵,无论是谁,这尚方剑都不会留情!” 将领们见状,纷纷躬身道:“属下定遵军法,绝不敢抗命!” 此前有些动摇的将领,此刻也彻底坚定了立场 —— 他们知道,谢渊有皇帝支持,还有尚方剑在手,跟着他走,才是正确的选择。

申时三刻,谢渊巡查至神机营,见士卒们正在认真操练火器,装填、射击的动作整齐划一,比往日快了许多。一名老卒上前道:“大人,您今日处置了世子,我们都觉得解气!以后再也没人敢欺负我们了,我们定会好好操练,为大吴出力!” 谢渊拍了拍老卒的肩膀:“这是你们应得的,只要你们好好操练,朝廷定不会亏待你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片尾

夕阳把校场的黄土染成一片暖金,晚风卷着士卒操练的呐喊声掠过甲胄,溅起细碎的尘粒,又缓缓落在谢渊的官袍下摆。他立在高台之上,掌心按着凉下来的木栏 —— 那栏上还留着白日日晒的余温,以及经年累月被将士们摩挲出的浅痕,像极了这团营百年来积下的沉疴与新生的希望。

手中的《团营操练章程》被攥得发紧,册页边缘早已因反复翻阅而卷了毛边,上面密密麻麻的朱批还带着墨香:有昨夜挑灯修订 “勋贵子弟违法加等” 的笔迹,有今早记录定国公世子劣迹的墨痕,还有方才杖责前,他特意圈出的 “军法面前,无分贵贱” 那句规章。指尖抚过那些字迹,白日里的画面又清晰浮现在眼前 —— 世子拍着大腿撒泼的蛮横,礼部尚书、吏部尚书轮番说情的圆滑,刑杖落下时士卒们屏息的寂静,还有萧栎蹙眉时那声未说出口的犹豫,以及最终递来尚方剑时的默许。

他心中清楚,杖责世子不过是撕开了勋贵特权的一道口子,真正的博弈还在后面。定国公府此刻定然在连夜联络英国公、魏国公,那些私吞的军饷、藏匿的账册、安插在营中的旧部,都不会轻易浮出水面;户部那边,或许还会借着 “军饷调度” 的由头拖延,想给他一个 “下马威”。可每当目光扫过台下操练的身影,这份顾虑便会淡去几分 —— 神机营的士卒正反复演练佛郎机炮的装填,动作比昨日又快了半拍,汗水顺着黝黑的脸颊滴在地上,晕开小小的湿痕,却没有一人停下;五军营的骑兵列着整齐的阵形,马蹄踏在地上的声响如惊雷般规整,那是此前从未有过的精气神。

方才巡查时,一名扛着长矛的老卒攥住他的袖口,粗糙的手掌带着老茧,声音发颤却坚定:“大人,您今日为我们出了气,往后我们定然好好操练,绝不给您丢脸!” 那掌心的温度,此刻仿佛还留在他的手腕上;还有方才散操时,士卒们路过营门公示栏,围着世子 “损坏军器、私吞军粮” 的证据低声议论,眼中燃起的那团 “公道还在” 的光,比夕阳更让人踏实。

萧栎的支持或许带着帝王的权衡,既想借他整肃积弊,又怕逼反勋贵动摇根基,但那柄尚方剑的分量,那句 “朕为你做主” 的承诺,已是此刻能握住的最坚实的依靠。只要守住 “军法无特权” 这六个字,只要手中的章程不偏不倚,只要这些士卒的信任不凉,哪怕日后勋贵联手反扑,哪怕户部刁难、吏部掣肘,他也能一步一步把改革推下去 —— 让那些空领饷的 “影子兵” 彻底消失,让世袭的纨绔子弟要么练出真本事,要么退出营伍,让这团营真正变成有战力、有骨气的铁军,变成能挡得住瓦剌铁骑、护得住京师百姓的铜墙铁壁。

晚风又起,吹得《团营操练章程》的册页轻轻翻动,“操练”“军法”“考核” 这些字眼在夕阳下格外清晰。谢渊望着远处渐渐沉下去的落日,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浅淡却坚定的笑意 —— 路还长,但方向已明,只要心不偏、法不松,这团营的明天,定会如这夕阳后的星空一般,清亮而稳固。

卷尾语

团营杖责世子案,以巳时世子抗命始,以申时谢渊稳固军心终,短短四个时辰,浓缩了 “军法与特权”“改革与观望” 的双重博弈。谢渊的 “铁腕” 并非鲁莽 —— 他早有核查证据在手,深知 “当众杖责” 是震慑勋贵、凝聚士卒的唯一办法;萧栎的 “观望” 也非软弱 —— 他既需维护谢渊的改革权威,又需平衡勋贵势力,避免朝堂动荡,帝王的权衡与直臣的坚定,共同促成了 “军法胜诉” 的结局,暗合明代 “景泰帝在于谦与勋贵间寻求平衡” 的历史逻辑。

从心理与策略维度观之,谢渊的行动展现了 “刚柔并济” 的精准:对世子的 “刚”(当众杖责)是为了明法;对帝王的 “柔”(接受 “酌情奏报” 的提醒)是为了获支持;提前收集证据、联合御史台是为了防反扑,每一步都围绕 “推进改革、严明军法” 的核心,无半分疏漏。萧栎的观望则暗藏 “帝王心术”—— 既不公开支持谢渊,以免彻底得罪勋贵;也不斥责谢渊,以免打击改革积极性,最终以 “赐尚方剑” 的方式表露出信任,既稳住了谢渊,又警告了勋贵。

《大吴名臣传?谢渊传》载:“渊杖定国公世子于团营,帝观望而许之,军法始明,士卒振,勋贵不敢复轻军规。” 此案印证了 “改革需铁腕,更需分寸” 的真理 —— 封建王朝的军法常因特权而废弛,谢渊的实践证明,唯有 “手握证据、获帝王信任、得民心支持”,才能打破特权垄断,让军法真正成为 “治军之纲”。

团营的校场上,刑杖落下的痕迹早已被黄土覆盖,但 “军法无特权” 的理念,却深深印在每一名士卒心中。定国公世子的惨叫声渐渐被遗忘,但谢渊手持尚方剑、严明军法的身影,却成为大吴军政史上的不朽画面。这场因 “抗命” 而起的杖责,终将以 “军法胜利、改革推进” 的结局,载入大吴史册,为后世治国者提供 “如何在特权与律法间守护公平” 的永恒镜鉴。

喜欢玄桢记请大家收藏:()玄桢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