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玄元太子修道录 > 第13章 道心初萌

玄元太子修道录 第13章 道心初萌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06 06:50:2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净乐国的秋夜,总带着澄澈的凉意。皇城西北角的观星台,是玄元常去的地方。这座台子是按钦天监的图纸所建,青砖铺地,四周立着十二根石柱,刻着十二地支,中央摆着一架青铜制的浑天仪,能观测星象流转。十岁的玄元,常披着件薄披风,独自在这里坐到深夜。

这夜的星空格外清朗,墨蓝色的天幕像被水洗过,连最细微的星尘都看得分明。银河横亘天际,像一条流淌的光带,而北方的天空,玄武七宿正隐隐浮现——斗宿如勺,牛宿似牛,女、虚、危、室、壁五宿连成一条蜿蜒的线,合起来像一只龟蛇交缠的巨兽,在星海中缓缓舒展。

玄元坐在浑天仪旁的石阶上,指尖划过冰冷的青铜刻度。自悟了胎息法后,他总觉得自己与天地的联系近了些——风过时,能听见草木的私语;月圆时,丹田的暖意会格外浓郁;而此刻望着玄武七宿,竟有种“见了故人”的亲切感。

“原来你们一直都在。”他轻声自语,像是在对星辰说话。

降生那日,铜镜映出的玄武星象;周岁时,清风道长说的“与道门有缘”;八岁在贫民窟,老丈说的“唯大道可安”;还有那本《周易参同契》里“坎离匡廓,运毂正轴”的字句……无数片段在脑海里流转,像散落的珠子,忽然被一根线串了起来。

他想起自己拒饮乳汁、独爱晨露的异状,想起听经声则笑、闻杀伐则哭的本能,想起胎息时与天地同频的安宁——这些或许都不是偶然。就像玄武七宿总在北方值守,他的生命里,似乎也藏着一份注定的“使命”。

“可这使命,是什么呢?”玄元抬头问星空。

风从观星台边缘吹过,带着远处太液池的水汽,拂过他的脸颊。他忽然想起贫民窟那个冻裂手掌的孩童,想起抱着孩子啃麦饼的妇人,想起老丈说“商不囤粮,官不贪财,这日子才能安稳”——安稳,对他们来说,是一口热粥,一件棉衣,是不必在寒夜里担心冻死;而对这天下来说,安稳该是怎样的?

或许是没有战乱,没有灾荒,没有苛政;或许是老有所养,幼有所依,人人都能守住自己的“神气”,不被贪念裹挟,不被苦难摧折。可这样的“安稳”,靠帝王的圣旨能换来吗?靠粮仓里的粮食能填满吗?

玄元摇摇头。他见过大臣们在朝堂上争论,为了一亩地、一两银就能面红耳赤;见过商人把发霉的粮食掺进赈灾粮里,只为多赚几个钱;见过侍卫对流民挥鞭子,只因觉得“他们低人一等”。这些不是缺粮,不是缺钱,是缺了那份“大道”的清明——缺了“见素抱朴”的纯粹,缺了“上善若水”的慈悲,缺了“功成弗居”的谦卑。

“父王说,我是太子,将来要继承王位。”他望着玄武七宿,声音轻得像叹息,“可王位能管住人的手,管不住人的心啊。”

就像那浑天仪,能测星象的运行,却测不了人心的流转;能定四时的更迭,却定不了**的滋生。帝王能制定律法,却消不了心底的贪嗔痴;能开仓放粮,却填不满欲壑难平。

那什么能呢?

玄元想起《道德经》里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或许,真正的“济度”,不是居高临下地施舍,是先修己身,让自己成为“大道”的镜子——你清静,百姓便会跟着安宁;你慈悲,百姓便会跟着向善;你守着“虚无”,百姓便会放下贪念。

就像玄武七宿,从不说话,却指引着夜行人的方向;从不强求,却让万物循着四季生长。它们只是“在”那里,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便已是守护。

一股暖流忽然从丹田涌遍全身,比胎息时的暖意更盛。玄元站起身,走到观星台边缘,望着脚下的皇城——宫灯如星,映着巍峨的宫殿,也映着远处贫民窟微弱的灯火。他知道,那里有无数双眼睛,在期盼着安稳,期盼着光明。

他对着北方的玄武七宿,对着漫天星辰,缓缓跪下。小小的身影在空旷的观星台上,显得格外单薄,却又异常坚定。披风被风吹起,猎猎作响,像一面小小的旗帜。

“弟子玄元,”他的声音清朗,穿透夜色,带着孩童的真诚,也带着超乎年龄的郑重,“愿求大道,悟透生死,勘破迷障。”

“若得道,当护佑苍生,使饥者有食,寒者有衣,劳者有息,怨者有解。”

“若得道,当荡尽妖邪,使贪者知止,恶者知悔,迷者知返,乱者知安。”

“不求王位尊荣,不求长生不死,唯愿以我道心,换天下安宁;以我性命,济度众生苦厄。”

每说一句,他便对着星空叩首一次。额头触碰到冰凉的青砖,却仿佛能感受到星辰的回应——玄武七宿的光芒似乎亮了些,斗宿的“勺柄”微微转动,像是在颔首;银河的光带流淌得更急,像是在应和。

风停了,夜静了,连远处的虫鸣都低了下去,仿佛天地都在倾听这个十岁孩童的誓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玄元太子修道录请大家收藏:()玄元太子修道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他第三次叩首起身时,忽见一颗流星从玄武七宿旁划过,拖着长长的尾焰,坠入东方的天际。按钦天监的说法,这是“瑞星”,主“有道者出世,苍生得福”。

玄元望着流星消失的方向,眼中闪烁着泪光,却笑了。他知道,这誓言一旦说出口,便再也回不了头。或许将来会有质疑,会有阻碍,会有无数艰难险阻,但此刻,他的道心像被星光照亮的种子,已经破土而出。

“从今日起,我不只是净乐国的太子。”他轻声说,仿佛在对自己承诺,“我还是求道者玄元。”

他转身走下观星台,脚步比来时沉稳了许多。月光洒在他的披风上,镀上一层银边,远远望去,竟像是与星空连在了一起。路过演武场时,赵虎正带着侍卫巡逻,见他深夜独行,连忙上前:“殿下,夜深露重,怎么还在外面?”

“赵将军,”玄元停下脚步,望着他,“你说,人这一辈子,做什么最有意义?”

赵虎愣了愣,挠挠头:“保家卫国,战死沙场?”

玄元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只是挥挥手,继续往坤宁宫走去。赵虎望着他的背影,总觉得今夜的太子,和往常不一样了——那背影里少了些孩童的稚气,多了些说不清的东西,像山,像星,像某种不会轻易动摇的信念。

回到宫中时,善胜皇后还没睡,正坐在灯下为他缝制冬衣。见他回来,连忙放下针线:“怎么去了这么久?冻着了吧?”

玄元走到她身边,忽然抱住她的腰,把脸埋在她的衣襟里。那熟悉的香气让他觉得安稳,也让他更清楚自己要走的路。

“娘,”他闷闷地说,“将来我若做了让你和父王为难的事,你会怪我吗?”

善胜皇后愣了愣,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发,指尖触到他微凉的耳廓。她看着这个从出生起就与众不同的孩子,看着他额间那颗越来越亮的朱砂痣,忽然明白了什么。

“只要是你觉得对的事,”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娘都不怪你。”

玄元抬起头,望进母亲温柔的眼睛,那里有不舍,有担忧,却更多的是信任。他笑了,用力点了点头。

窗外,玄武七宿依旧在北方闪耀,像一座永恒的灯塔。十岁的玄元知道,自己的路才刚刚开始。这条路上,或许要舍弃很多,要背负很多,但只要那颗道心还在,只要那句“济度众生”的誓言还在,他便不会迷失方向。

夜渐渐深了,东宫的灯熄了,观星台的浑天仪在月光下沉默着,只有北方的星空,依旧明亮,仿佛在守护着一个孩童与天地的约定。而那颗初萌的道心,正像玄武七宿旁最亮的星,在时光的长河里,等待着绽放出足以照亮天下的光芒。

喜欢玄元太子修道录请大家收藏:()玄元太子修道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