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玄元太子修道录 > 第12章 悟胎息法

玄元太子修道录 第12章 悟胎息法

作者:玄同道友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06 06:50:2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净乐国的春夜,总带着雨后泥土的腥气。坤宁宫偏殿的窗棂半开着,月光顺着雕花的木格淌进来,在青砖地上铺成一片碎银。玄元九岁这年,案头的书册又添了新的——除了《道德经》《周易》,还多了本泛黄的《周易参同契》。

这书是麻衣子托人送来的,说是“丹道之祖”,里面尽是些“铅汞”“坎离”“火候”之类的话,晦涩得像天书。刘学士看了头疼,说“殿下年纪尚幼,不必读这等深奥的书”,玄元却看得入迷,常常捧着书坐到深夜,指尖划过那些古奥的字句,像在触摸某种沉睡的秘密。

这夜,他又读到“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忽然觉得眼皮发沉。案头的烛火明明灭灭,映得书页上的字仿佛活了过来,“坎为水,离为火”的字样在眼前旋转,渐渐化作黑白两色的鱼,首尾相衔,正是太极图的模样。

“倦了。”玄元揉了揉眼睛,将书合上,走到窗边的蒲团上坐下。这是他每日的习惯——读完书,便打坐片刻,像宫里的道长教的那样,闭目凝神,让心沉静下来。

往常打坐,他总觉得思绪像脱缰的野马,一会儿想起演武场的弓,一会儿想起贫民窟的雪,难以安定。可今夜,或许是《周易参同契》的字句在心里生了根,他刚闭上眼,便觉得丹田处微微发热,像有颗小小的太阳在缓缓跳动。

“这是……”玄元心中一动,想起书中说的“铅在炉中,火动则水沸”,不由得屏住呼吸,专注地感受那股暖意。

暖意顺着经脉缓缓流淌,像初春解冻的溪水,流过手腕时,能感觉到脉搏与它同频;流到眉心时,眼前仿佛浮现出母亲腹中的景象——黑暗中,一团金光包裹着小小的自己,不需要呼吸,却能感受到天地间的清气,顺着毛孔一点点渗进来,滋养着每一寸肌肤。

“胎……”一个字忽然跳进脑海。

他想起降生那日,青玄童子说“托身”;想起母亲说,他在腹中十四个月,安稳得像颗沉睡的宝珠;想起《周易参同契》里“胎从伏气中结”的话——原来,人在母体中时,不需要口鼻呼吸,全凭“气”来滋养,那便是“胎息”。

念头刚起,丹田的暖意忽然变得浓郁,周身的毛孔仿佛都张开了,窗外的夜气带着草木的清香,顺着皮肤渗进来,与体内的暖意交融。他下意识地想吸气,却觉得胸口发闷;试着屏住呼吸,反而觉得气息更顺畅——那气不是从口鼻入,而是从周身八万四千个毛孔来,轻轻盈盈,无拘无束。

“气从有胎中息……”玄元默念着这句话,忽然明白了。胎是形,气是神,胎儿借气而生,气因胎儿而息,就像鱼在水中,水养鱼,鱼依水,本是一体。人出生后,口鼻呼吸取代了胎息,就像鱼离开了水,虽能活,却失了最本初的滋养。

他试着让心神沉淀,不去想“呼吸”二字,只专注于丹田的暖意。渐渐地,口鼻的气息越来越微弱,仿佛与天地的呼吸同步——有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远处荷塘的水汽,他便觉得气入肺腑,清清凉凉;月光移过窗棂,落在他手背上,他便觉得气入经脉,温温润润。

“气入身来谓之生……”是啊,气是生的根本。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这气不是简单的呼吸,是天地间的生机,是能让草木发芽、让冰雪消融的力量。他想起贫民窟冻死的流民,他们不是死于寒冷,是死于“气”的断绝——心灰了,意冷了,生机便散了。

念头流转间,丹田的暖意忽然化作一股清流,顺着脊椎往上涌,直达头顶。玄元只觉眉心一亮,仿佛有光照进来,眼前不再是黑暗,而是一片混沌的白光,像极了书中说的“天地未分,太极未判”的景象。

“神去离形谓之死……”神是什么?是念头,是意识,是那束照亮混沌的光。神在,形便活;神离,形便灭。就像烛火,火在,烛便有光;火灭,烛便成了死物。

他忽然想起七岁时问赵虎的话——“箭可射妖邪,何以射人心”。如今才懂,人心的妖邪,是“神”的散乱;射走妖邪,是让“神”归位。就像此刻,神定了,气便顺了;气顺了,身便安了。

“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玄元的嘴角微微上扬。虚无不是空无一物,是没有杂念的清明,像平静的湖面,能映照天地。守住这份虚无,神便不会散乱,气便不会耗损,就像园丁守着花,不去攀折,不去惊扰,它自会慢慢绽放。

他试着让神与气同步——神往丹田聚,气便往丹田涌;神往四肢散,气便往四肢流。果然如书中所说:“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神是统帅,气是士兵,统帅在哪里,士兵便在哪里,步调一致,才能所向披靡。

“若欲长生,神气相注……”长生不是活千年万年,是让神气永远相合,不分离,不散乱。就像日月交替,永不相失;就像草木枯荣,循环不息。人若能做到神气相守,便不会被病痛侵扰,不会被衰老困扰,因为那根本的生机,从未断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玄元太子修道录请大家收藏:()玄元太子修道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鸡叫了第一声。玄元缓缓睁开眼,只觉神清气爽,仿佛洗了个通透的澡。案头的烛火已经燃尽,只剩下一点残蜡,天边泛起了鱼肚白,荷塘的青蛙开始鸣叫,一切都带着新生的活力。

他抬手摸了摸丹田,那里的暖意还在,像揣着颗温玉。再感受呼吸,口鼻的气息轻得像羽毛,而周身的毛孔,却仿佛在与晨光、与蛙鸣、与远处的炊烟共鸣,吸进清,呼出浊,自然而然,不费力,不刻意。

“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玄元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天边的朝霞。原来,最根本的“道”,就在这“不动”里——心不动,神便定;神定,气便住;气住,生命便如星辰般,自然常住,不必强求。

他想起老丈说的“大道可安”,忽然懂了——大道不仅是公平,是善意,更是每个人与自身神气的和谐。若人人都能守住神气,心不乱,意不狂,便不会有贪念,不会有纷争,天下自然安稳。

这日清晨,碧月进来收拾时,见玄元站在窗边,晨光洒在他身上,竟像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晕,额间的朱砂痣亮得像颗小太阳。

“殿下,您站了一夜?”碧月惊道。

玄元转过身,笑了笑,声音清朗:“没有,只是悟了个道理。”

他走到案头,取过纸笔,提笔写下:“胎息者,非闭口鼻,乃合神气;非求长生,乃守本真。”

字迹比往日沉稳了许多,笔画间仿佛有气流淌,带着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

自那日后,玄元每日都会打坐片刻,不是为了“修行”,是为了找回那份“神气相合”的本真。他依旧读经,依旧练武,依旧出宫看望流民,只是眼神里多了份沉静——见了苦难,不再只觉心痛,会想“如何让他们神气安定”;论起道法,不再只说字句,会说“你且静下心,感受丹田的暖意”。

赵虎见他打坐后射箭更稳了,笑道:“殿下这是‘以静制动’?”

玄元点头:“神定了,手自然稳;气顺了,力自然足。”

刘学士见他批注《周易参同契》,字字通透,叹道:“殿下是真懂了。”

玄元只是笑:“不是懂了书,是懂了自己。”

净乐国的春天,花开得越来越盛。御花园的牡丹开得比往年大,荷塘的荷叶绿得发亮,仿佛都沾了些生机。没人知道,那个九岁的太子,在一个春夜,从一本古老的书中,悟透了生命最本初的秘密——那不是高深的法术,不是玄妙的玄机,只是“神气相守”的简单道理,是每个生命与生俱来的能力。

而这,或许就是他修道之路的真正开端——不从外在求,只向内在寻;不与天地争,只与自己和。就像《周易参同契》最后说的:“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玄元望着窗外的春光,知道这条路很长,但他不急。因为他已经找到起点——就在每一次呼吸里,每一次心跳里,每一个不起杂念的瞬间里。

喜欢玄元太子修道录请大家收藏:()玄元太子修道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