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孙二娘的包子铺 > 第270章 好汉临门辨伪瓷

孙二娘的包子铺 第270章 好汉临门辨伪瓷

作者:凌霄异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07 08:09:2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郓城县的冬阳斜斜地照在陈家窑的场院上,陈阿狗正蹲在晾坯架前,用细布擦拭刚出窑的“清白瓷”盘。盘沿的冰裂纹里泛着淡淡的青,是用黑风岭的冬水调的釉,比往常用的泉水多了几分凛冽。

“师父,东京来的镖车停在街口了!”小徒弟捧着个铜炉跑进来,炉里烧着松木,烟气带着股清苦,“李员外的管家说,新科状元的庆功宴要得急,让咱把一百只盘碗赶紧装车。”

陈阿狗直起身,后腰的旧伤被冷风激得发疼——是当年在旧窑救冯某时被落砖砸的。他拍了拍手上的瓷粉,往场院外走,刚到门口,就见辆黑漆镖车停在那里,车辕上插着面“威远镖局”的旗子,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镖师们正往车上搬瓷箱,为首的大汉转过身,脸上的络腮胡像丛黑针,手里的朴刀在阳光下闪着冷光。陈阿狗心里“咯噔”一下——那刀鞘上的虎头纹,分明是梁山好汉的记号!

“这位可是陈师傅?”大汉抱拳笑道,声如洪钟,“俺是戴宗,奉宋押司之命,护送这批瓷去东京。顺便……给孙二娘带坛好酒。”

陈阿狗这才认出,眼前的正是神行太保戴宗,只是没穿那身甲胄,换了件青布短打,倒少了几分杀气。“原来是戴头领,”他赶紧作揖,“快请进,孙婶刚蒸了肉包,热乎着呢。”

戴宗大笑一声,迈步进院,脚底板在青石板上踩出“咚咚”响:“俺在梁山就听说了,陈家窑的瓷比郓城的石头还硬,今儿倒要见识见识。”他指着晾坯架上的瓷盘,“这盘要是从镖车上掉下去,能碎不?”

陈阿狗拿起只盘子,往地上一摔,盘底在石板上磕出个白印,却丝毫无损:“戴头领请看,这胎土里掺了黑风岭的铁砂,寻常磕碰伤不了它。”

戴宗眼睛一亮,刚要再说些什么,街口突然传来马蹄声,三匹快马踏起的尘土裹着个人影,那人滚鞍下马,嘶声道:“陈阿狗!你这奸商!竟敢用假瓷骗俺们状元爷!”

一、状元府的疑

来人身穿锦袍,腰系玉带,却是副气急败坏的模样,正是新科状元的管家赵福。他身后跟着两个家丁,手里各捧着只碎瓷片,釉色发灰,胎质疏松,与陈家窑的“清白瓷”判若云泥。

“赵管家这话从何说起?”陈阿狗捡起碎瓷,指尖捻了捻,“这瓷的胎土是黄河淤土,釉料里掺了铅粉,不是俺陈家窑的手艺!”

赵福把碎瓷往地上一摔,碎片溅了陈阿狗一裤腿:“不是你的是谁的?盘底刻着‘陈’字!状元爷昨儿用这盘盛酒,刚一碰就碎了,划伤了手,这要是怪罪下来,你担待得起?”

戴宗蹲下身,捡起块碎片凑到鼻尖闻了闻,突然“嗤”了一声:“这釉里有股脂粉气,是东京官窑的手法,故意仿了陈家窑的‘陈’字,想栽赃嫁祸罢了。”他站起身,朴刀往地上一戳,“赵管家,你老实说,这瓷是不是状元府里的人换的?”

赵福脸色一白,后退半步:“你……你是何人?敢管状元府的事?”

“俺是梁山戴宗,”戴宗拍了拍腰间的令牌,“别说是状元府,就是皇亲国戚,敢做这龌龊事,俺也敢替天行道!”

正说着,孙二娘挎着竹篮从包子铺赶来,篮里的肉包还冒着热气:“戴头领来得正好,尝尝俺的新馅。”她瞥见地上的碎瓷,突然“咦”了一声,“这釉色像极了前几日柳画师徒弟冯五卖的瓷,他说在东京开了家‘仿陈窑’,专做假瓷赚钱。”

陈阿狗心头一震:“冯五?他不是被判流放了吗?怎会在东京?”

“上月就听说有人在东京见着他了,”孙二娘往灶里添了把柴,火苗舔着锅底,“据说投靠了太师蔡京的小舅子,专做些以假乱真的勾当。”

戴宗往地上啐了口唾沫:“这伙贼子,在郓城没讨着好,竟跑到东京作祟!赵管家,你要是识相,就说出是谁让你来的,不然俺这朴刀可不认什么状元府!”

赵福被戴宗的气势吓得腿肚子发软,嗫嚅道:“是……是太师府的王都管,他说只要把这事闹大,让官家厌弃陈家窑,就把官窑的差事给俺们状元爷……”

二、冯五的局

戴宗当即决定,带着陈阿狗和赵福往东京去,当面拆穿冯五的阴谋。临行前,孙二娘往陈阿狗包里塞了袋包子,又把那本蓝布瓷谱给他带上:“这谱里记着‘桃花红’的真迹,冯五仿得再像,也画不出你阿姐那笔‘松三针’。”

东京的上元节刚过,朱雀大街上还挂着残灯。冯五的“仿陈窑”开在琉璃塔下,门脸不大,却挂着块“御赐官窑”的匾额,看得陈阿狗心头火起——那匾额上的字迹,竟是仿了官家给陈家窑的“窑火照心”匾额!

戴宗一脚踹开大门,冯五正坐在案前画瓷样,见了陈阿狗,手里的笔“啪”地掉在瓷坯上,青花料在素白的坯子上晕成个黑团:“你……你怎么来了?”

“来讨个公道!”陈阿狗把瓷谱往案上一摔,“你仿俺的瓷,坏俺的名声,真当没人治得了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冯五突然怪笑起来,拍了拍手,从后堂走出个穿官服的汉子,正是蔡京的小舅子王仁:“陈阿狗,你以为带个梁山贼寇来,就能翻案?这东京可不是郓城,容不得你撒野!”

戴宗的朴刀“噌”地出鞘,刀光在瓷样上晃出冷影:“王仁,你勾结流放犯造假瓷,还想栽赃状元府,这账俺们得好好算算!”

王仁往地上指了指,那里摆着几十只仿造的“清白瓷”,每只盘底都刻着“陈”字:“这些瓷都入了光禄寺的库,官家明日就要用,你说要是被查出是假的,谁的罪过更大?”

陈阿狗拿起只仿瓷,往案角一磕,瓷盘应声而碎:“冯五,你学不来俺的铁砂胎!”他又从包里掏出只真瓷,同样往案角一磕,只听“当”的一声,案角被撞掉块木茬,瓷盘却完好无损。

“你!”冯五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他没想到陈阿狗竟带了真瓷来。

三、金殿辨瓷

次日清晨,金銮殿上果然出了乱子。光禄寺呈上来的“清白瓷”被官家一碰就碎,划伤了手指,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彻查。王仁趁机进言,说是陈家窑以次充好,该查封窑厂,严惩陈阿狗。

就在这时,戴宗带着陈阿狗闯进殿来,手里捧着那本蓝布瓷谱:“官家息怒!此乃冯五仿造的假瓷,真瓷在此!”

陈阿狗将真瓷奉上,官家拿起端详,见盘底的“陈”字笔画里藏着极小的“松三针”,与瓷谱里的图样分毫不差:“这针痕是何意?”

“回官家,”陈阿狗跪在地上,声音朗朗,“这是家姐陈阿翠的记号,每笔都藏着黑风岭的山石纹,仿造者绝难看出。冯五的假瓷虽像,却少了这股山水气。”

官家让内侍取来冯五的仿瓷,果然不见“松三针”,再看釉色,假瓷发灰,真瓷泛青,对比之下立见分晓。王仁还想狡辩,戴宗已将赵福的供词呈上,上面记着王仁如何威逼利诱,让冯五造假瓷。

“好个奸佞!”官家将供词往地上一摔,“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做这勾当!来人,把王仁、冯五拖下去,秋后问斩!”

冯五被拖走时,突然喊道:“陈阿狗!俺就是不服!凭啥你的瓷能进金殿,俺的就不行?”

陈阿狗看着他,缓缓道:“因为俺的瓷里烧着良心,你的瓷里只有贪心。”

四、归窑

从东京回来时,陈阿狗的马车上多了块新匾额,是官家亲笔写的“真瓷传家”。戴宗陪他走到郓城门口,突然笑道:“俺在梁山替你留了个位置,啥时候想入伙,就来寻俺。”

陈阿狗摇了摇头,指着远处的窑烟:“俺的根在这儿。这瓷烧不尽,俺就不能走。”

孙二娘和张青在包子铺前等着,蒸笼里的肉包香气漫了半条街。“可算回来了,”孙二娘往他手里塞了个热包子,“朱都头说,冯五的仿窑被抄了,搜出的假瓷都堆在黑风岭,烧了三天三夜,那火比你阿姐当年烧的还旺。”

陈阿狗咬了口包子,肉汁在嘴里漫开,混着淡淡的松针香——是戴宗从梁山带来的松子,孙二娘特意加在馅里的。他望着窑顶的青烟在冬阳里渐渐散开,突然明白,有些东西比官窑的瓷更金贵,比如不弯的脊梁,不灭的窑火,还有这热腾腾的人间烟火。

张青往灶里添了把柴,火苗“噼啪”响着,映得“真瓷传家”的匾额泛着暖光。远处的黑风岭在薄雾里若隐若现,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看着这窑火如何烧尽污浊,看着这清白如何在烟火里代代相传。

冯五被押走时那声嘶吼,像根刺扎在陈阿狗心头。他站在金銮殿的丹陛之下,望着官家亲笔题的“真瓷传家”匾额,突然觉得眼眶发烫。这四个字烫得他指尖发颤——阿姐当年总说,好瓷要烧三遍:一遍烧土,二遍烧釉,三遍烧心。原来她早把道理藏在了窑火里。

戴宗拍了拍他的肩膀,朴刀在鞘里轻颤,像是在替他应和冯五的质问:“你当梁山好汉凭啥服众?不是能打,是心里有杆秤。陈阿狗,你这瓷里的‘心’,比俺们的刀还硬。”

回郓城的马车跑得稳,车帘被风掀起一角,能看见道旁的杨柳抽出了新芽。陈阿狗把那本蓝布瓷谱按在膝头,谱子里夹着片干花,是阿姐生前最爱的野菊,被他压了十年,颜色褪成了浅黄,却还带着点涩香。

快到郓城地界时,远远望见黑风岭的方向飘着浓烟。陈阿狗心里一紧,催着车夫快些赶车,近了才看清,是朱都头带着窑工在烧假瓷。那些仿造的“清白瓷”堆在空地上,火苗舔着瓷片,发出“噼啪”的脆响,烧出的烟是灰黑色的,和陈家窑烧出的青白色烟完全不同。

“陈师傅回来啦!”朱都头举着火把跑过来,脸上沾着黑灰,“这些假瓷留着害人,烧了干净!”

火堆旁围着不少乡亲,有人举着自家的陈家窑瓷碗,七嘴八舌地说:“你看这真瓷,烧起来烟都是香的!”“俺家那只碗用了五年,摔在地上都没裂,假的能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阿狗跳下车,从怀里掏出块刚在东京买的素面瓷坯,扔进火堆。火光里,坯子渐渐透出青白色,烟丝袅袅升起,带着股松木香。他忽然懂了阿姐的话——烧心的瓷,连烟都是干净的。

孙二娘和张青在村口等着,蒸笼里的肉包还冒着热气。孙二娘往他手里塞了个烫手的包子:“刚出笼的,就等你了。”张青拎着两坛酒,眼睛笑得眯成了缝:“官家赐的御酒,得就着包子喝才够味。”

陈阿狗咬了口包子,肉汁混着御酒的醇香在舌尖炸开。他抬头望向陈家窑的方向,窑顶的青烟正袅袅升起,青白色的烟柱在蓝天下舒展,像条干净的带子,一头系着阿姐的瓷谱,一头系着乡亲们手里的碗。

夜里,他坐在窑边看火。新和的瓷泥在案上泛着润光,他拿起竹刀,在坯子底部轻轻刻下“松三针”——第一针藏着黑风岭的石纹,第二针卷着郓城的河沙,第三针带着东京的尘土。刻完最后一笔,他往窑里添了块松柴,火苗“腾”地窜高,映得坯子上的针痕明明灭灭,像阿姐在窑火里对他笑。

冯五的嘶吼仿佛还在风里飘,陈阿狗望着窑口跳动的火光,突然笑了。有些东西确实仿不来——比如阿姐捏在瓷泥里的黑风岭土,比如娘揉在面里的郓城水,比如他刻在坯底的这三针,一针是根,二针是骨,三针是扯不断的人间烟火。

窑火渐旺,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忽长忽短,像个被瓷谱记下来的、安安稳稳的日子。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