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孙二娘的包子铺 > 第269章 窑烟牵出旧债单

孙二娘的包子铺 第269章 窑烟牵出旧债单

作者:凌霄异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07 08:09:2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郓城县的秋阳懒懒散散地趴在陈家窑的青砖上,陈阿狗蹲在晾坯架前,正用细毛刷给“桃花红”瓷瓶补釉。釉料是新调的,掺了黑风岭的山泉水和九月的野菊汁,在阳光下泛着点暖红,像阿姐当年画在瓷盘上的晚霞。

“师父,孙婶送包子来了!”小徒弟抱着个竹篮跑进来,篮里的猪肉大葱包还冒着热气,油汁把草纸浸得透亮,“她说东京来的李员外又派人了,这次要订一百只‘清白瓷’碗,说是给新科状元做庆功宴用的。”

陈阿狗放下毛刷,指尖沾着的釉料在裤腿上蹭出点红痕。他接过竹篮,刚要掰开包子,就见篮底压着张纸条,是孙二娘的字迹,歪歪扭扭却有力:“柳七余党在画坊地窖藏了账册,似与陈家窑旧债有关。”

“旧债?”陈阿狗的手猛地收紧,包子馅里的汤汁溅在纸条上,晕开了“债”字的三点水。他想起十年前阿姐临终前的呓语:“柳贼欠咱三窑瓷,抵他贪的秘方钱。”当时只当是胡话,如今想来,怕是另有隐情。

张青扛着扁担从窑外进来,扁担头上还挂着捆刚割的马齿苋:“阿狗,孙二娘让你去趟包子铺,说朱都头带了个老窑工来,认得你爹当年的账房先生。”

陈阿狗往晾坯架上盖了块粗布,把纸条往怀里一揣:“这就去。”他回头望了眼窑顶的烟囱,青烟在秋阳里拉得老长,像根扯不断的线,一头拴着现在的窑火,一头拴着十年前的旧事。

一、账房先生的疤

孙二娘的包子铺里,蒸笼“呼哧呼哧”地喘着气,白汽在窗上凝成层薄雾。朱都头坐在灶门前的矮凳上,手里捏着个没吃完的包子,旁边的老汉穿着件打补丁的蓝布衫,左手背有道扭曲的疤,像条僵死的蜈蚣——是被窑火烫伤的旧伤。

“阿狗,这是周先生,”朱都头往嘴里塞了口包子,“当年在你爹的窑上当账房,柳画师烧窑前,他是最后一个见过账册的人。”

周先生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在陈阿狗脸上转了两圈,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指腹在他虎口的老茧上摩挲:“像,真像你爹。他当年烧窑时,虎口也有这么块茧子,是常年捏窑铲磨出来的。”他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这是俺当年偷偷藏的账页,你看看就明白了。”

油布包了三层,里面是张泛黄的麻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字,墨迹被水洇过,有些地方已经模糊。陈阿狗凑近了看,最上面一行写着:“柳某借陈家窑三窑瓷,抵秘方钱,月息三分,逾期以窑契相抵。”落款日期正是十年前腊月初七,离那场大火只差一日。

“这……这是真的?”陈阿狗的声音抖得像风中的坯子,“柳贼当年不是抢的秘方?是借瓷抵债?”

周先生往灶里添了把柴,火苗舔着锅底,映得他脸上的皱纹像老树皮:“是抢也是借。你爹当年不肯把‘桃花红’釉方给他,他就说借三窑瓷去梁府打点,说定年后还五窑,还不上就用窑契抵。没承想……”他突然抹了把脸,“俺那天送账册去窑上,正撞见他往釉料房倒煤油,嘴里还念叨‘抵不上债,就一把火烧干净’!”

孙二娘往周先生碗里舀了勺热汤:“您咋不早说?”

“俺怕啊!”周先生的声音发颤,“柳贼放话,谁敢说出去,就把谁扔进窑里烧了。俺连夜卷了铺盖跑回乡下,这十年,天天做噩梦,梦见你爹在火里喊俺还账……”

二、画坊地窖的秘

往柳记画坊去的路上,秋风吹得路边的杨树叶“哗哗”响,像有人在身后数数。画坊的门早就被官府封了,朱都头用刀挑开贴在门上的封条,铁锈“吱呀”一声刮过木门,露出里面黑洞洞的天井。

“周先生说账册在东厢房地窖,”张青举着火折子往里面照,火光里浮动着无数灰尘,“当年他看见柳七往地窖里搬过个大木箱,锁是黄铜的,上面刻着朵莲花。”

东厢房的地砖果然有块是松动的,陈阿狗用铁棍一撬,砖下露出个黑窟窿,一股霉味混着墨香扑面而来。张青把火折子往下递,照亮了地窖里的景象——角落里堆着些破画框,中间的木箱上了把大铜锁,锁上的莲花纹在火光里闪着冷光,正是阿姐当年画在瓷盘上的样式。

“是这箱子!”陈阿狗的心跳得像打鼓,他想起阿姐的瓷谱里夹着把小铜钥匙,说是“开莲花锁的信物”。他从怀里摸出钥匙,往锁眼里一插,“咔哒”一声,锁开了。

箱子里铺着层红绸,上面摆着本蓝布账册,还有三只用棉纸包着的瓷碗。打开棉纸,碗底的“陈”字赫然在目,正是当年陈家窑的手艺,碗沿还留着阿姐特有的冰裂纹。

“这是第一窑的瓷!”陈阿狗的指尖抚过碗沿的裂纹,“阿姐说过,第一窑‘桃花红’烧裂了三只,柳贼非说要赔,原来是藏在这儿了!”

账册里的字迹比周先生那页工整,记着柳画师借瓷的来龙去脉:第一窑抵他给梁府画样的工钱,第二窑换前知府不追查仿官窑的事,第三窑竟写着“抵陈阿翠半年饭钱”——墨迹被指甲抠得发毛,像是写的时候动了肝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畜生!”张青一拳砸在箱子上,木屑溅了满脸,“他竟把阿翠姑娘当抵债的物件!”

孙二娘翻到最后一页,上面贴着张纸条,是柳七的字迹:“父债子偿,陈家窑现归柳家,陈阿狗若敢索回,烧其新窑。”纸条边缘沾着点窑灰,是陈家新窑特有的青灰色——他们竟早就去过新窑踩点!

三、窑前对峙

回到陈家窑时,日头已经偏西。陈阿狗把三只瓷碗摆在窑门前的石桌上,碗里盛着新酿的米酒,酒液在碗里晃出圈红,像阿姐当年流的血。

“爹,阿姐,”他往地上洒了碗酒,酒渗进土里,冒出些细小的泡,“柳贼的债,今儿该清了。”

话音刚落,窑门外就传来马蹄声,五个汉子骑着马冲进来,为首的脸上有道刀疤,正是柳七的师弟,人称“刀疤刘”。他手里举着把砍刀,刀尖指着石桌上的瓷碗:“陈阿狗!把账册交出来!那是柳家的东西,轮不到你个野种来占!”

“野种?”陈阿狗霍地站起来,抓起只瓷碗往地上一摔,碎片溅起的瓷碴划破了刀疤刘的手背,“俺爹是陈窑主,俺阿姐是陈阿翠,这窑里的每块砖都刻着‘陈’字,轮得到你来说话?”

刀疤刘身后的汉子们举着刀围上来,其中一个瘦猴似的家伙突然喊道:“师父说了,陈家窑的秘方本就该归柳家,是你们父女霸着不撒手,才落得家破人亡!”

“放屁!”周先生从窑后钻出来,手里举着根烧火棍,“当年是柳贼用刀逼着你师父画押借瓷,如今倒成了你们的理!”他往地上啐了口唾沫,“俺这就带朱都头去拿你们藏在黑风岭的第二窑瓷,看你们还嘴硬!”

刀疤刘的脸瞬间白了,他挥刀就砍:“先杀了这老东西!”刀风扫过晾坯架,刚上好釉的瓷坯碎了一地,釉浆混着瓷片,像摊开的血。

陈阿狗抱起块半吨重的窑砖,砸向刀疤刘的马腿,马受惊直立起来,把刀疤刘甩在地上。张青抡起扁担,把两个汉子扫倒在地,孙二娘抓起灶边的铁钳,夹住瘦猴的手腕,疼得他嗷嗷直叫。

正混战间,朱都头带着衙役赶来了,弓上的箭对准刀疤刘:“放下刀!你们藏在黑风岭的瓷窑和账册,俺们都搜出来了!”

刀疤刘看着衙役抬来的第二窑瓷,突然瘫在地上,嘴里喃喃道:“完了,全完了……”

四、清账

三日后,济州府衙的告示贴满了郓城县的大街小巷。上面写着柳七余党如何霸占陈家窑财产、藏匿借瓷账册的罪状,还附上了柳画师当年的借据和周先生的证词,红印盖得清清楚楚。

陈阿狗在窑前摆了桌酒,请来周先生、朱都头和孙二娘夫妇。石桌上摆着三只新烧的“桃花红”瓷碗,碗底刻着“清账”二字,酒倒进去,红釉在酒里漾开,像朵盛开的花。

“周先生,这碗您得收下,”陈阿狗给周先生斟满酒,“当年您护着账页,是救了陈家窑的根。”

周先生端起碗,手还在抖:“该谢的是你啊,阿狗。这十年的噩梦,总算醒了。”他喝了口酒,突然笑了,“你爹当年总说,好瓷得经三窑火,第一窑烧形,第二窑烧色,第三窑烧魂。你这窑瓷,魂全烧出来了。”

张青往灶里添了把柴,窑火“噼啪”响着,映得满院红光:“往后啊,再没人敢提陈家窑的旧债,只有人说,郓城有个烧‘桃花红’的陈阿狗,瓷里烧着骨气。”

孙二娘往陈阿狗碗里夹了块红烧肉:“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李员外的庆功宴碗还等着烧呢,可别误了时辰。”

陈阿狗看着窑顶的青烟在暮色里渐渐淡去,突然想起阿姐说的“债”。原来有些债,不是用银钱能还的,得用十年的光阴、滚烫的窑火,还有不肯弯的脊梁,一点点烧干净,才能在烟火里,长出新的日子来。

夜渐深,窑里的“清白瓷”碗渐渐透出莹白的光,像落了满窑的星星。陈阿狗往窑里添了最后把柴,火光里,他仿佛看见阿姐站在窑门口,笑着对他说:“阿狗,咱不欠谁的了。”

他笑着应了一声,声音轻得像风:“嗯,阿姐,咱不欠了。”

(全文约字)

喜欢孙二娘的包子铺请大家收藏:()孙二娘的包子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