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87章 活久见,前线的军将居然在做生意

第87章活久见,前线的军将居然在做生意!

从海石堡到宁西卫城要走三天路,这一路上没有什么能驻扎大队人马的场所,只有零零星星几个小的无人常驻的小驿所。运粮队每天走五六十里路,差不多能碰见这么一个驿所。

将运粮车拉到院里,大家伙在车底下铺开毡衣就地而睡。晚上寒风一吹,十分不好受。附近能拣来烧的柴火全被其它押粮队给拣完了,想生篝火都没办法。硬撑着到了第二天早上,带着队伍走了半饷,感觉身上的寒气才散去。

“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得想个办法再多弄些毛毡,要给队伍里配齐毡帐,如此晚上扎营的时候大家才会好过一些。”牵着马与杨顺安一起走在路上的时候,宋应奎说出了昨晚挨了一夜冻之后的感悟。

其实带着队伍往这边赶的时候,大家也露宿了几晚,可哪时候还想着到了地方后条件会好一些。谁能想到,到了地方后条件更差。往后露宿几乎会成为常态,逼得人不得不想长久的解决之道。

现在的天气至少没下雪,走在路上遇到一场雪,哪还不把人冻死在这荒郊野岭的?

“前线缺衣少物的,想凑够供大家都能使的毡帐用料怕是不容易。再说,咱们的队伍没有军饷,即使遇到毡,也没钱买这玩意。”杨顺安的脸被风吹的通红,说这话的时候,通红的脸上流露着愁字。他爷爷曾经说兵不好带,这回正经经历了军旅生活后,感觉似乎比爷爷说的更难。

是啊,三百多人的队伍哪,即使能买到毡,钱从哪儿来?这种自干五的活,真不是人能干的。穿越这才几年时间?已经干了两回这活了,真是够倒霉的。

再难也得想办法解决,既然已经把队伍带了出来,哪就得保障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回去。

架子车的车轮不给力,一个人要拖着三百多斤的东西赶路,一天下来消耗非常大。伙食除了糜面等粗粮,再无其它的东西,宋应奎算了一下,一人一天吃三斤粮都未必打住。照这个吃法,本来就比预算少的粮食,很可能更不够吃。

队伍里的消耗除了人吃的外,还有四十多匹骡马,它们的消耗量更大,关键是还要占人的口粮。不用骡马更不行,行进过程中需要派出一定的哨探,以防西蕃游骑突然出现在路上,遇到陡坡还得用骡马来牵车。

艰难的走了三天,总算是到了宁西卫城。到了宁西卫城的所见,又一次超出了宋应奎的想象。

本来他以为前线大军都会驻扎在城里,但现场并非如此。宁西卫城外边,扎了七八个郑军大营,起码有一半的军队是驻扎在城外的。

而西蕃大军驻扎的地方,也在宁西卫城外边,只不过离宁西城稍微远一点。两军的驻地,有些地方甚至是近在咫尺、犬牙交错。

运粮队一出现在宁西城外,西蕃的游骑,大郑的游骑都向这边围了过来。双方绕着运粮队,互相缠斗起来,一路走到宁西城下,西蕃的游骑才散去。这段路走的宋应奎哪叫一个战战兢兢,生怕射过来的散箭伤着人。

到了宁西城下,交割了文书和关照后,负责后勤的军官带着人称过粮,签了回执,这趟活基本算完成了。

果然汩没两成粮食是潜规则,收粮的军官并没有难为宋应奎,并将本身属于运粮队的结余分文不少的留了下来。就这事来说,大家办事还是讲规矩的。

送到前线的六万多斤粮食听着很多,但**千大军吃用的话,吃不了几天的。大郑给前线作战的队伍定的伙食标准是一人每天三斤粮,六万多斤粮食也就吃个两三天而已。

后世的人再怎么能吃,一天也吃不了三斤主粮。可在精神和体力高度消耗,又没油水和其它辅食的前线,一天三斤粮未必够吃,战争果然是个烧钱的事。

“今晚,我们的队伍就找个军营挨着扎营吧。现在天时已晚,赶路的话走不了多长,容易被西蕃兵辍在后边,太过危险。”主力兵马都不能完全驻扎进宁西城,运粮的义勇就更没资格进城住。宁西城没法完全堵住西蕃军进入湟水谷地,一旦他们有几十人咬住回返的义勇队,哪就麻烦了。所以宋应奎决定靠着军营住宿,白天的时候再往回赶。

大郑军还好说话一些,选了一处军营派杨顺安去商量,很快就给了答复,同意五营义勇队在他们军营旁边驻扎。

“同意咱们安营的是哪里来的队伍?”哪怕是一晚上的邻居,也得简单的将根脚打听清楚。

“他们是从河西甘州城过来的,是高家的兵马。我爷爷当年从军的时候,与高家的先祖有过袍泽之谊。刚盘了一下道,他们还能认这个交情。”杨顺安不无自豪说出了他家在军中的关系。

河西的情况比较特殊,四郡的军政大权基本上全被将门世家给把持,在大郑算是小蕃镇般的存在。在大郑,大蕃镇基本上没有,也就河西、一些北方边地等特殊地域有几个小的军头蕃镇,相对来说中枢朝廷的权势还是相当大的。

高家就是甘州城的军头,他们家已经把持甘州有三四代人了。

将运粮的空车围成圈,侧立起来顶风,义勇队简单的布置了一个营区,此时天已经快黑了。就在这时,只见远处来了数百西蕃的骑兵。

怎么回事?莫非他们还要搞夜袭不成?宋应奎赶紧让义勇拿出武器备战!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亮瞎了宋应奎的狗眼。

就见高家军营区走出来了一两百背粮食的人,双方在营前像商人一样打起了招呼。最后高家军放下了粮食,西蕃军队伍里的人赶过来了十来头羊。还往地下扔了些其它东西后,就有人下马将高家军的粮食放到马身上,牵着马驮着粮食消失在了夜幕里。

他们在阵前做生意?眼前发生的事,让宋应奎大脑宕机了半天才想明白。谁TM能想到,白天打生打死的两支队伍,在晚上的时候居然像没事人一样做起了以货换货的生意?这还真是活久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