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88章 我在前线开工坊

第88章我在前线开工坊

草原的寒风吹进湟水谷地,宋应奎躺在板车车厢,看着天空的星星。厚重的毛毡裹在身上,但依然抵挡不了寒风的侵袭。

这场战争大郑官军能赢吗?寒风和寂静的夜空以及傍晚看到的一切,刺激着他胡思乱想起一些宏大的事。

作为一个升斗小民,战争的胜负似乎不该自己来考虑,他考虑也是闲的。然而、这场战争的胜负好像又与自己息息相关。

身处前线,战争胜负直接关系到身家性命。再一个,宁西卫城是大郑顶在青蕃草原的桥头堡,有宁西卫城在手,青蕃草原上的西蕃主力就会被牢牢的被钉在草原里。这地方一旦出事,西蕃主力就会直面黄河,从河州到瓦州这一线的黄河他们可选择的渡河地可就多了。

之前河州、洮州闹的蕃乱只不过是西肃的半蕃子在作乱。若是宁西卫城失守,西蕃军主力就能随时从河州一线渡河杀到西肃腹地了,也就是说五营等地将真正成为边地。这个后果让人不寒而栗!

算了、想太多,自己也是无力影响大局,此刻最应该关心的是让带出来的这三百义勇活的好一些,能多些在战场上活下去的倚仗。

前几天,宋应奎还想着在前线很难发挥主动性。但见到高家军与西蕃军做生意的场面后,他觉得在前线似乎也是有办法可想的。

第二天早上,义勇队拔营回返之时,高家那边的人找到了杨顺安。说义勇队既然经常往来与海石堡和宁西城之间,两家就可以合作一下,义勇队在运粮的时候,夹带一些他们需要的物品,如此大家都有好处捞。

在前线搞运输贸易捞好处?这事对大郑来说不是啥好事,但对高家军和义勇队来说似乎全是好处?宋应奎又不是大郑的主人,有啥不能干的?

不过高家让夹带的东西,义勇队未必能搞到。茶叶、蔗糖、酱菜、甚至连宋家先做出来的腐竹,高家军的采购名单里都有提到。只是这些东西,义勇队从哪儿去搞?海石堡那边,应该是有这些货的渠道,但毫无关系的义勇队掺不上行,没有那个资格上桌分蛋糕。

回去的路上,宋应奎琢磨了一路,也没琢磨出一个门道出来。在前线毫无根基的义勇队,想发个财,还真不容易。

到了海石堡,找文吏交割条呈的时候,听到了几个文吏之间的谈话。

“魏大刀这贼货真是爱挑理,非要拣装了好车轮的车运粮!现在一副好车轮都涨到四两银子往上了,我们上那儿去给他想办法?要不、就将配给其它义勇的好车都收上来,转拨给魏大刀?”一名文吏骂骂咧咧的与同事说着闲话。

“唐爷、收其他义勇的好车,怕是会引来他们的非议。”旁边的文吏摇了摇头,感觉这事有些难办。

“先顾着紧吧!魏大刀不好惹,其他的泥腿子好打发。”被称为唐爷的文吏不以为然的回应着同僚的顾虑。

“过来的义勇都是三五百号人,凭啥他魏大刀就不好惹?可不能小看别的义勇队。我听人说,榆原那边好像有那个义勇队都正经打败过蕃子。”

“听哪些胡话!他们能和魏大刀带的人比?魏家川的人在瓦州城都有势力哪,你看人家哪队伍,七八十头骡子,三四十匹马哪。战力可能抵上正经的一营兵马了,再有那个义勇队能跟他们比?”

车轮?这事宋应奎熟啊。吏员的谈话让他有了灵感,忙腆着脸凑了过去开口道:“两位官爷,车轮之事,鄙人应该能帮上忙,不知可否听鄙人说几句话?”

姓唐的文吏蹬了一眼凑过来说话的宋应奎,开口道:“你熟个什么?乱插话!”

热脸遇冷语,宋应奎并没在意,继续说道:“鄙人不才,正是做出新车轮的匠人。海石堡板车上装的轴承车轮,我看了一下都是从我家铺子里出来的。”

“啥?都是从你家铺子里出来的?伱开啥玩笑?现在市面上都买不到带珠承的轮子了,怎么会是你家铺子里出的?”姓唐的被宋应奎的言语惊的声音都高了一调。

“官爷可知轴承车轮出自何地?”

“好像出自榆原县一个叫五营镇的地方?哎呀!你不就是五营镇义勇的令官吗?莫非五营做车轮的匠人与你有干系?”经宋应奎提醒,文吏一下想到出车轮的地方正好和眼前这名义勇领队来的地方是一处。这么一说,此人说不准还真有办法?

“小民刚刚不是说了吗!带轴承的车轮正是鄙人做的。最近几月市面上的好车轮缺货,正是因为我家的铺子由于蕃乱关了一段时间,现下鄙人又率乡勇到宁西前线助战,车轮自然是没人做了!”

“你说的话可是真的?不是胡言诳骗我等?”

“鄙人诓骗你们干什么?此事很容易对验出来的。”

“好,我问你,可否在前线为军中制些新式的车轮出来?若是可以,短不了你的好处。”

“制肯定是能制出来,不过得五六日的准备时间,我等先做些专门做车轮的工具。当然,还得将做车轮所用的铁料和木料等物解决了才行。”

“这算什么难事,我先批个条子,你们五营义勇队最近这段时间就不要运粮了,专门负责做车轮。至于材料,你要什么尽管找我来要就是!丑话说到前边,做不出好用的车轮来,军法可饶不了你。”姓唐的文吏简单一思索,就有了主意。若是能直接在前线做出车轮来,解决的可不只是运军粮的事,还能谋上其它利哪。至于宋应奎说的话是不是诳他,这事其实用不着太怀疑。

没想到怎么扩开在前线倒卖物资的渠道,却打开了在前线开车轮加工厂的门路,也算是歪打正着。不管是做车轮还是倒卖物资,核心不就是让义勇队在这里生存的好一些吗?

别人上前线是来打仗和运粮,自己上前线居然做起了开工坊的老本行,这事有点吊轨,不过却是好事。给军中做车轮,赚钱是别想了,但其它方面的好处不是运粮队能比的。比如伙食供应就不用发愁了,不像运粮队那样纯靠跑运输的绩效来维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