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86章 明目张胆克扣了两成军粮,大郑的

第86章明目张胆克扣了两成军粮,大郑的官员真会玩!

二舅爷到底是个什么官,这两天宋应奎总算是打听清楚了。照磨相当于后世省里审计厅的一个实权处长。负责工作的权限比后世审计厅的权限还大一点,一省的财物、功赏之类的审计、查验、监督工作都归他们管。

官职不大,但实权相当大,尤其是像转运司衙门这种与财物打交道的部门,最怕的就是被照磨们拿捏。

二舅爷虽然没管达河口转运司的审计业务,但他衙门里的同事肯定是有人在管这个口子,想要拿捏一个小小的文吏还不是抬抬手的事?除非这地方的官吏是清清白白的履职,话说天下有清清白白的官吏吗?有谁能经得起细查!

咱既然有这层关系,不显摆一下,让一个小小的转运司文吏给欺负了像什么话?二舅爷知道了都会怪罪给他丢脸哪。

吓唬了一番文吏领了工作分配文书后,宋应奎带着义勇队又走了一天多的路程,赶到了海石堡。

海石堡也是一个河口,是湟水与一条小支流的汇合处。这里是离宁西卫城最近的军事物资转运点。

过了海石堡后就算是半个前线了,海石堡距离宁西卫城近两百里,运送物资的话要三天的路程。这段路可以说是宁西卫城前线的生命线,西蕃人自然知道重要性,所以想尽办法派出小股游骑,穿过群山来骚扰这条生命线。

省里调了四千多河西兵赴宁西作战,加上之前的三四千瓦州兵,小小的宁西城聚集了**千大军,后勤供应压力空前增大。这就是征招瓦州等地的义勇前来助战的意义,没有两三千武装民夫保障后路,顶在最前线的战兵就会很危险。

从山道上窜过来的西蕃游骑规模不会很大,一般都是三四十人的小股部队,三百人以上的义勇队小心一点的话应该能够应付。

到了海石堡后,义勇队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搭建驻地。海石堡狭小,容不下太多的人在其中驻扎,最关键的是大量的物资要堆在堡里,所以民夫队只能在堡外自己想办法解决驻地。

砍了些树枝,挖了一些土坑,宋应奎安排义勇队搭建了三四十个地窝子作为驻地。在地窝子内,将毡甲铺在地上就能当床。不得不说毡这玩意是个好东西,既能当甲又能当床,现在是寒冬腊月,若是没有带足够多的毡,冻都能把人冻死。

“尔等义勇听令,运粮六日时间需要从宁西卫城往返一次,运送的军粮火耗是一成,但有失期和运粮数目不合者,军法从事!”驻地还未收拾妥当哪,海石堡守备手底下的差人就跑过来宣布了任务和纪律。

六天时间之内要向宁西成送一次粮,按人头分架子车运物资。摊到人头上,差不多每人一趟要运三百斤粮。其中三十斤粮,是义勇往来途中的伙食粮。六天时间三十斤两,一天就是五斤粮,这待遇可以啊?一个人饭量再大,一天五斤粮也妥妥的够了。

然而账不是这么算的,运粮的活不可能一趟接一趟的干,中间还有间歇期。大约十来天时间才能跑一趟运粮的活,按十来天的伙食量来算的话,这部分火耗也就堪堪够义勇吃用。

就这账,还是宋应奎没有经验算出来的。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

第一次接运粮任务的时候,宋小白就被上了一课。五营镇义勇队本来领的粮应该是九万多斤,开的条子也是九万多斤的条子。然而领到手的却是七万多斤。啥意思,意思就是一路上不吃不喝,运过去的粮也不够数。

这怎么办?宋应奎赶紧去找转用所的经历对数。

“你这贼货,对什么数,从转运所里起出去的粮食分毫不差,你找的个什么麻烦?”经历拿着出货账本,睁着眼睛说起了瞎话。

“条子上分明写着九万多斤,我这边装车的才七万多斤,有两成粮食凭空消失了不成?我告诉你,我们义勇赴前线助战不领朝廷一文军饷,但伱也不能让我们搭粮进去填这个坑。要是这么坑人,咱就将官司往省上打,自有人会为我等说公道话。”条子上开的是九万多斤粮,到了前线人家军将们要这九万多斤粮,上哪儿讲理去。再有能耐,你也不可能把人家拿刀把子的人讲服。宋应奎可不想吃这个哑巴亏!

“你这贼货,原来是个不识字,你没看条子上明明白白写的是折支吗?汩没两成,这是朝廷的定制,那里有短你粮的事?前线正在打大战,我等能有几个胆短了给前线军粮?休要胡找麻烦了,赶紧运粮启程,平安将粮饷送到宁西前线才是正事。”

文书上写的折支两个字的意思原来是打八折?而且这还是朝廷的定制?经历的一番话让宋应奎长了大见识。

能把贪污和克扣弄的如此明目张胆,大郑的官员真会玩。

既然这是朝廷的定制,文书上也有专门的标注,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灰头土脸的告别了经历带着义勇队拉着粮食出发。

走在路上,突然算明白了一个账,粮食的总量被汩没了两成,归属于运粮队的一成火耗,不就也打了八折吗?本来还说跑一趟宁西城,每人能结余下三十斤粮食,可实际上结余的粮食最多有二十四斤,整整少了六斤粮食。六斤粮食是什么概念,那是一个人两三天的口粮。

少了这两三天的口粮,运粮的活若是衔接出了问题,义勇队就有饿肚子的危险,这事影响还是挺大的。自己必须得有一个预案,以防义勇队本身发生短粮危机。人是铁饭是钢,行军带队伍,最忌讳的就是缺粮,一旦大家吃不上饭,队伍就会散!

“奎娃、军中用的这架子车,没有咱家做的好用,很多用的轮子还是没有装珠承的老轮子,人拉起来太过费劲了。”宋学良骑马到了侄子身边,向自家侄子反应自己在队伍里看到的问题。

架子车这玩意普及速度还挺快,宁西前线运军粮的主力车已经由牛车、独轮车、甚至是马车全变成了架子车。没办法,相对独轮车来说架子车的载重量更大,相对牛车和马车来说,这玩意对路况的要求低,不用蓄力纯靠人力也能行!凡是能行军的官路,基本上都能通行架子车,所以军中大量出现这种车不奇怪。秦州军不就订购了五百辆架子车供军中使用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