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199章 发赏征集改进钢笔工艺的匠人!

第199章发赏征集改进钢笔工艺的匠人!

将要开办的三所学校,定位应该是介于后世的中专和大专之间的学校,至于说办正经的大学,哪现在还没那个条件和水平。能将大中专办好,已经够用了。

师范学校和商事学校相对来说好办一点,师范学校就是在现有小学的基础上再将语文和数学知识加深一点,顶多再设置个介绍简单自然物理常识的课程,而后让小学教育内容由两科升级为三科就成。商事学校,主要是是为了培养账房和财务知识,主要的课程是数学和会计常识。体系越来越大,财务人员的需求就越来越大,这个学校出来的毕业生,现阶段来说不愁解决结业的问题。

工业学校就比较麻烦了,除了学徒班外,很难再找到合格的师资。匠人们有技术不识字,读书人识字但不懂技术。尽管这几年,一直很重视对匠人的扫盲教育,可要从中选出能当老师的匠人还是很难。

机械、化工、冶炼、数学、绘图,在纸上写出了五个工业学堂将要分的学科,宋应奎又反复考量了一番,应该说现阶段这么分方向差不多是合理的吧?

机械科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几何学、数学、材料、制器、常识、绘图、以及一部分冶炼和化工知识,应该说是工业学校的核心班规模可以大一些。其它几科哪、相对细分一些,有些课程和机械科是相交的。数学单独设科、是为往后开办更深层次的学校打基础。

坦白说、就是宋应奎本人,对能不能将数学这门学科办好都很没信心。真正的数学不是算数、也不是几何和代数,哪玩意的核心思维是用已知来解决未知之事,岂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机械本科生能染指的?

至于将绘图单独设科,主要是现实需求所迫,工厂系统需要大量懂绘图的人来衔接实际生产与设计。这门学科不会局限于机械制图、还会向工程制图和地理测绘方向延伸,为将来土木工程、地理学奠定基础。

目前设置的这五门分科,就是将来更大规模更专业办理工大学的种子!

“城主、将要开设三所高级学堂,招多少生员合适?何时正式招生?行政厅这边好尽早拟定公告!”虽然办学的设置与姜云瑾理解的大为不同,但其是选拔性教育的内核还是与科举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给社会提供上升和进入统治体系内的通道,所以姜云锦对这是很上心。他知道、只要这玩意实行开来,云谷系统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会有质的改变。

“恩、就定到八月初旬吧,具体的时间行政厅商议着定就行。招生考试采用的方式是统一出题,提前报名的方式。凡是参考之人,在报名之时,要提前确定所报的学校。考试的时候,报不同的学校放在不同的考场,阅卷后、依成绩由高到低录取就行。至于说招录多少,今年每校录个百人左右吧?具体多少、其实取决于参报人数,人少的话适度缩减规模、人多的话也可扩大规模。”

首次招生,能有多少人报名,人还真心里没底。云谷和五营两所小学堂今年不受学习时间的限制,都能报名参考,不过能参考的加在一起也就三百左右,总不能将他们全录到高级学堂里吧?除了这两学校外,目前治下可能还能出个两三百有识字基础的生员?剩下的就只能靠域外来客了,有多少人对此感兴趣,招生信息能传到多少域外读书人的耳中,一切都是未知。

“要招三百人?人数会不会过多了!”大郑那么大的摊子,一年通过科业的学生都没多少,姜云瑾觉得云谷系统刚刚起步,迈的步子有些大了。

三百人还算多啊?咱云谷现在好歹也有十好几万人口哪,比例能有多大!再说、人才就是生产力,有什么担心的。要不是考虑到师资力量不足、生员质量不高,招七八百人才好哪。没搭理二舅爷的疑问,让他先按这个准备就是。

组织招考、首先要确定考试内容和形式,这次就直接用刻印好的卷子来考吧,判卷和打分会方便一些。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的识字和算术上,语文出些填空、判断、造句和写作题,算术就集中在加减乘除的基础运算,再加几道应用题就行。就是个针对三年学龄的考试,没必要做的太难,不过可以设置少量有难度的题,以方便拉开分差。

洮阳工坊区有两个刻印的工坊,印卷子的活可以交给他们来做。想一想、接下来几年会在普及教育上用力,纸墨笔研等耗材的需求量会加大,得加快对这些行业的扶持进度,并要引导他们提高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对了、目前通用的毛笔书写手段也是限制教育普及的阻力,得想办法弄出更便于书写的硬笔。没有橡胶、自吸式钢笔搞不出来,不过可以研制沾水式钢笔。

做出简单的沾水式钢笔难度不大,但要想弄出精制好用的钢笔却不容易,这是一个细制活,需要精湛的工艺和很多小巧思在其中。宋应奎自己没那个时间在这上面下功夫,安排给机械研制所的人来做,效率也未必跟的上。

“按我做的这个样式,仿制出二十支钢笔出来,然后将其放到城主府大堂前边的小广场上,张榜告知。征集巧匠,能做出与本官制的钢笔类似但比其更适用的钢笔,城主府会有重赏,并会下单子大量采买让其多制钢笔!”钢笔的生产门槛并不高,为了尽快促进其工艺成熟,宋应奎准备采用群策群力的方式。自己亲自到研制所做个样品后,发赏征集改进工艺的匠人,看看治下能不能有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最好是能通过研制钢笔、带动起全境匠人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创新的氛围不是单打独斗就能形成的,也不是弄一个研制所就能办到的事,只有人人都动脑子创新,技术进步才能百花齐放。时至今日、创造力依然是云谷系统最缺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