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 第200章 好吃懒做之人的发明!

第200章好吃懒做之人的发明!

洮阳镇云谷城主府大门外,支了一个长桌,立着摆了几支粗糙的钢笔。说是钢笔、也不能完全算,这些笔中用到的钢和铁并没多少,关键笔尖是用铜片做的,其它的部位多是木材。

一堆闲人围在长桌附近叽叽喳喳的讨论着展出的钢笔,以及城主府刚刚发布的关于钢笔的悬赏令。

若是能制出比展出产品更好用的钢笔就能领一笔厚赏,还能在城主府的资助下开一个制笔的作坊,并且会有大笔的采购定单。听这个意思,只要弄出来这玩意,就能发笔大财啊。

可惜围着看热闹的不少,真正想动心试一试的没多少。想发财咱得有那个本事啊,最常见的匠人活也不见得人人都会来两下,更何况那钢笔一看都是个精细活,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做出来的。

围观的人群中,有一名叫沈三的,被人称为沈喇叭,因为他自称是个会做唢呐的匠人。还凭着做喇叭的手艺,在洮阳镇的工坊区,免费租得了一处院子。

挤在人群中,看着展示的钢笔、沈三的眼神四处乱转。这钢笔看着好像不难做的样子啊?比跟着师父学做唢呐时的簧片之类的貌似容易。

沈三对洮阳镇管工坊区的人说他是个唢呐匠,实际上他制唢呐的手艺并没有出师。在长安城跟着一个制唢呐的师傅做了三年多学徒,后来由于好吃懒做,被师傅给赶了出来。

手艺没学成,反倒是养了不少游手好闲习惯的沈三在长安城瞎混了几年后混不下去,跑到了秦州给戏乐班子吹唢呐混饭吃。

当吹鼓手,其实也是个混饭吃的办法,好的吹鼓手、收入不低的。只是沈三好吃懒做的毛病,自成为吹鼓手后更严重了。这行业本就生活不规律、收入不稳定,沈三毛病又不少,干着干着,便朝不保夕、吃了上顿没下顿。

吃不饱饭怎么办?穷则思变的沈三将主意打到了盗窃上,这行当来钱快啊。好死不死、刚做了两手买卖,就惹了大麻烦,他很没眼力见的偷了秦州知府公子的钱包,全城的衙役像得了失心疯一般全城缉拿这个大胆的小贼。

万幸、得手后的沈三还没来得及销赃,他刚入行不久与秦州街面上的同行交往不多,还没有露出马脚。绕是如此、秦州这地方也是没胆子再待了。揣着从秦州知府公子身上偷得的钱包,沈三赶紧跑路。云谷离秦州不算特别远,又是治外之地,自是沈三跑路的首选。

跑到了云谷后,沈三见只要是匠人就能在工坊区白租一院房子,便动了心思,谎称是制唢呐的匠人,骗得了管工坊区吏人的信任入住了工坊区。

管工坊区的吏人能被沈三哄骗,一方面是由于这家伙能说会道,另一方面是觉得在这事上没法骗人啊。没有手艺、你开的个毛线工坊,迟早会露馅。殊不知、还有沈三这种为了沾便宜啥都不顾的人。

住进了工坊区后,刚开始的时候,感觉一切良好,一个人住着大院子,一分钱不用花,比在长安和秦州的生活好多了。

可时间一长,就出了问题,人家别的匠人陆陆续续有活做、开始做活挣钱了,门前人来人往的。唯有自己这边,入住一个多月了,还啥活都没有。前几天、甚至有云谷军中的人找上门来,说要从他手里定些唢呐以供军用。

根本就做不出来唢呐的沈三,只得找理由搪塞过去。能搪塞一两次,总不能一直搪塞吧?另外、从秦州带过来的钱包已经被他花的差不多了。再没进账,他的日子都没法过下去了。

“沈掌柜、可是对做这钢笔有了兴趣?”正当沈三看着展出的钢笔摊子想着要不要试着做个这玩意糊弄一下事的时候,同样跑过来看热闹的邻居凑过来搭起话来。

“那是自然、城主大人开着重赏哪,咱做匠人的怎能不动心?我那唢呐行定活的人少,至今还没开张哪,若是能做出让城主老爷看上眼的活计,也算是一个出路不是。就是不知有没有那个本事领到老爷的赏钱。”沈三很不知耻的装成一个老匠人的模样,对邻居吹起了大话。反正这玩意谁都没做过,到时候做的不好,也露不了底,沈三真打算做一个钢笔试试。

钢笔的样品已经展出好几日了,陆陆续续有样品出现在了宋应奎的案头。看着不同系统的匠人们做出来的钢笔,宋应奎很有耐心,一一拿出来试用。令人满意的并不多,要吗就是手艺太过粗疏,要吗就是完全仿照自己的思路和式样。尤其在吸水性上,基本上都不过关。

沾水式钢笔虽然不用像自吸水钢笔那样要吸储大量的墨水,但总得有一定的吸水能力才行,不然就没法写字啊。从物理原理上来说,沾水式钢笔也得有毛细管虹吸效应的应用。

哎?这个有点意思啊。突然、宋应奎对一支钢笔的样品来了兴趣。这支钢笔、不同于别的钢笔之处首先在于材质很简单,它没有用加工木料或者铜铁材料做笔管的方式。而是直接用了狄道这边一种很常见的叫珍珠杆的材料。珍珠杆有点类似于竹子,中间是絮状物可以掏空。空心的珍珠杆直接做笔杆,接着在前端做了个小铜箍。而后就是用铜片和水去柳木做的笔尖和笔头。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并没有多令人惊艳。关键是在笔管上,它有一个吸水的活塞装置,能通过笔头将水吸进笔管里,然后就可以压着笔后边的活塞杆往出吐水。这个想法很像自吸水钢笔啊?材质和工艺不算复杂,但想法独到实用性强,书写的感觉很好,很令人心喜。

“应孝、找到这三支笔的匠人,给他们每人二十块银元的赏钱,并给他们下单子,让他们在此基础上再各给城主府精制一百支钢笔过来。告诉他们一定要用心,若是这一百支笔做的好了,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地定单。”除了最令人满意的一支钢笔外,宋应奎又选了两支工艺相对精湛的笔,给做这三支笔的匠人下了定单。

最令宋应奎满意的一支钢笔,就是沈三做的。他之所以选珍珠杆做笔杆,主要因为加工方便、工艺简单。害怕因为太过简单,被城主老爷惦记上,他联想到小时候用竹杆做喷水玩具的场景,画蛇添足的弄了个吸水装置,以示自己在做这玩意的时候是有巧思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