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那年那时的青春 > 第366章 大宝不做作业2

那年那时的青春 第366章 大宝不做作业2

作者:尘埃焰火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9-09 14:34:16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三)约定“优先级”和“弹性时间”,让计划更灵活

制定计划时,还要和孩子约定好“作业和玩耍的优先级”,以及“弹性时间”,避免计划太死板,让孩子觉得“被束缚”。

1. 明确“先作业后玩耍”的优先级,但给孩子“选择权”

很多家长纠结“到底是让孩子先玩还是先写作业”,其实核心不是“顺序”,而是“约定好后要遵守”。但从培养习惯的角度来看,“先完成作业再玩耍”更有利于让孩子明白“责任优先”——先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再享受娱乐时间。

不过,家长可以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比如:“宝贝,你今天想先写作业,再玩积木;还是先玩10分钟积木,再专心写作业呀?”大多数孩子会选择“先玩一会儿”,家长可以同意,但要明确约定:“好,那我们就先玩10分钟,10分钟后闹钟响了,就马上过来写作业,好不好?”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又建立了规则感。

2. 预留“弹性时间”,避免计划被打乱时孩子放弃

孩子的注意力和状态会有波动,比如写作业时突然想上厕所、遇到难题卡住,这些都可能导致计划延迟。因此,制定计划时,家长要预留10-15分钟的“弹性时间”,告诉孩子:“如果今天作业有点难,没在预计时间内写完,我们还有15分钟的时间可以用,不用着急。”

比如,原本计划晚上7点到8点完成作业,家长可以把截止时间放宽到8点15分。如果孩子在8点前完成了,就可以用多余的时间玩;如果没完成,也不会因为“超过时间”而焦虑,从而放弃继续做。这种“弹性”能让孩子感受到计划的“人性化”,而不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命令”,从而更愿意坚持执行。

(四)家长做好“监督者”,但不做“控制者”

计划制定好后,家长的角色是“监督者”,而不是“控制者”。比如,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可以在旁边看书、做家务,而不是一直盯着孩子“你怎么又走神了”“快写,别浪费时间”。当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这道题你再仔细看看题目,想想老师上课讲的方法,说不定就能做出来了”,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

如果孩子中途想放弃,家长可以提醒他:“我们之前约定好,做完这10道口算就能休息,现在已经做了8道了,再坚持一下就能完成了,你可以的!”通过温和的提醒,帮助孩子坚持完成计划,而不是强迫他“必须做完”。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计划时,内心会产生“我能做到”的自信,这种自信会成为他下次主动写作业的动力。

三、用“正向反馈”强化习惯:让孩子在鼓励中爱上写作业

很多家长在孩子写作业时,习惯“挑错”:“你这道题又做错了!”“字写得这么潦草,重写!”但长期的批评和否定,只会让孩子觉得“我怎么写都写不好”,从而越来越抗拒写作业。相反,“正向反馈”——即及时、具体地表扬孩子的进步,能让孩子感受到“我的努力被看到了”,从而更愿意主动写作业,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正向反馈的核心:“具体表扬”而非“笼统夸赞”

很多家长表扬孩子时,会说“你真棒!”“你真乖!”,但这种笼统的夸赞,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棒在哪里”“乖在哪里”,时间久了会觉得“家长在敷衍我”,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正向反馈的关键是“具体表扬”——明确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让孩子知道“我因为什么被表扬”,从而愿意继续保持。

比如,孩子今天比昨天提前10分钟完成了作业,家长可以说:“宝贝,今天你只用了40分钟就把作业写完了,比昨天快了10分钟,而且写的时候没有玩橡皮,特别专心,妈妈为你感到开心!”而不是说“你今天真棒!”。

再比如,孩子之前数学口算经常做错,今天20道题只错了2道,家长可以说:“你今天数学口算只错了2道,比上次少错了5道,看来你上课认真听老师讲方法了,进步真不小!”这种具体的表扬,能让孩子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产生“我能做得更好”的动力。

(二)反馈要“及时”,在孩子完成任务后马上表扬

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延迟反馈”的感受不深。因此,正向反馈要“及时”——孩子完成一项作业、取得一点进步时,家长要马上给予表扬,让孩子把“完成作业”和“获得表扬”快速关联起来,从而强化“认真写作业就能得到肯定”的认知。

比如,孩子刚写完10道数学口算,家长就可以说:“哇,你这10道口算都做完了,而且只用了15分钟,速度真快!来,我们一起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全对。”即使孩子有几道题做错了,家长也可以先表扬他的努力:“你今天写口算的时候特别认真,没有走神,这一点特别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做错的题目,下次注意就能做对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那年那时的青春请大家收藏:()那年那时的青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及时的反馈能让孩子感受到“我的每一点努力都被家长看到了”,从而更有积极性继续完成剩下的作业。如果家长等孩子全部作业做完后再表扬,孩子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中途的努力,表扬的效果会差很多。

(三)用“多样化奖励”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避免“物质奖励依赖”

除了口头表扬,适当的奖励也能帮助孩子养成写作业的习惯,但奖励要“多样化”,避免孩子只依赖“物质奖励”(比如金钱、玩具),而是逐步引导孩子产生“内在动力”——因为“写作业能让我学到知识”“完成作业能让我有成就感”而主动写作业。

1. 奖励可以是“精神奖励”,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精神奖励往往比物质奖励更能打动孩子,比如:

- 孩子完成作业后,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一个点赞,说“妈妈为你骄傲”;

- 让孩子当“小老师”,教家长做一道今天学的题目,满足孩子的成就感;

- 周末带孩子去公园玩、看一场他喜欢的电影,作为“一周认真写作业”的奖励。

这些精神奖励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和认可,从而从“为了奖励写作业”转变为“为了获得成就感和家长的认可而写作业”。

2. 物质奖励要“适度”,避免过度依赖

如果用物质奖励,要注意“适度”,比如:

- 孩子集齐3张作业打卡贴纸,奖励一颗糖果、一本他喜欢的绘本;

- 一周都按时完成作业,奖励一个小玩具(价格不要太高)。

避免用“大额物质奖励”(比如“你考100分就给你买游戏机”),否则孩子会把“写作业”和“赚钱/要玩具”绑定,一旦没有物质奖励,就会拒绝写作业,反而不利于培养内在动力。

3. 逐步减少奖励,引导孩子关注“作业本身的价值”

当孩子逐渐养成主动写作业的习惯后,家长可以慢慢减少奖励的频率,比如从“每次完成作业都奖励”变成“一周完成得好奖励一次”,再到“不需要奖励也能认真写作业”。同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关注“作业本身的价值”,比如:

- 孩子写完语文生字后,家长可以说:“你今天写的生字真工整,以后你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就能自己读绘本、讲故事了”;

- 孩子做完数学题后,家长可以说:“你学会了这道题的方法,以后去超市买东西,就能自己算价格了”。

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明白“写作业不是为了得到奖励,而是为了提升自己”,从而真正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内在动力。

四、应对“长期抗拒作业”的特殊情况:及时沟通,避免问题积累

如果孩子只是偶尔不做作业,通过“共情沟通”“制定计划”“正向反馈”就能解决,但如果孩子长期抗拒作业——比如每天都要家长催促很久才动笔,甚至故意不写作业,家长就需要警惕:是否存在“作业量不合理”“知识没掌握”“学习兴趣缺失”等深层问题,这时候需要及时和老师沟通,共同调整,避免问题积累。

(一)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调整作业难度和量

家长可以主动联系老师,了解以下信息:

- 孩子在学校的听课状态:是否认真听讲,是否能跟上老师的进度;

- 作业的难度和量:是否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是否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调整;

- 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是否和同学相处融洽,是否有其他情绪问题影响学习。

喜欢那年那时的青春请大家收藏:()那年那时的青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