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706章 秋阳里的豆荚(2012年10月25日)

中原小城的深秋,阳光褪去了盛夏的锋芒,沉淀为一种温煦、醇厚的金黄,如同上好的蜜糖,浓稠而缓慢地流淌。它无声地漫过青砖灰瓦的老屋屋顶,倾泻在静谧的院落里。几棵年岁久远的老柿子树,枝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像无数盏小巧的红灯笼,在湛蓝得没有一丝杂质的天空背景下,燃烧着生命最后的绚烂,鲜艳得几乎要滴下汁液来。墙角下,一丛丛秋菊开得正盛,白的如雪,黄的似金,紫的若霞,在微凉的空气中吐露着清冽的芬芳。空气里浮动着晒得蓬松的棉花被散发出的暖融融的太阳味,混杂着干燥泥土特有的、带着点微腥的清新气息,以及一丝若有若无、从堂屋飘散出来的草药微苦。一只毛色斑驳的老猫,蜷缩在墙根下阳光最充足的地方,将身体团成一个松软的毛球,惬意地打着盹,发出轻微的呼噜声。时间在这里仿佛被拉长了,流淌得格外缓慢、静谧。

王秀芹坐在堂屋门槛旁一张磨得油亮的旧藤椅上,身上搭着一条半旧的薄毛毯,毛毯边角已经有些磨损起球。比起前些日子因思念女儿、怨恨儿子而形销骨立的枯槁,她的脸颊似乎被这连日的秋阳晒得丰润了一点点,虽然底色依旧是失血般的苍白,缺乏鲜活的血色。但那种曾经刻在眉宇间、深入骨髓的哀戚与怨愤,如同被这持续不断的温暖融化了些许冰壳,沉淀下来,化作一种更深沉、更厚重的沉默。她的眼神不再像过去那样,总是直勾勾地、空洞地望向虚空,或是充满冰冷刺骨的怨恨。更多的时候,她只是安静地望着院子里那几棵缀满“红灯笼”的柿子树,目光悠远,仿佛穿透了层层叠叠的时光;或是专注地看着自己布满岁月褶皱的双手,以及手中正在剥着的、翠绿饱满的毛豆荚。她的目光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平静,却又似乎藏着万水千山。

“吱呀”一声轻响,虚掩的院门被推开。一个身材微胖、穿着碎花棉袄、面容慈祥的老太太挎着个小竹篮,熟门熟路地走了进来,正是邻居刘婶。她人未到声先至,洪亮的嗓门带着乡音特有的、泥土般的亲切暖意,瞬间打破了小院的宁静:

“秀芹妹子!今儿个这天儿,啧啧,真是老天爷赏脸!暖和得跟小阳春似的!快别在屋里闷着了,出来晒晒!这秋阳啊,顶得上十全大补汤!” 她一边说着,一边熟稔地走到门槛边,把竹篮往地上一放,一屁股就坐在了门槛另一侧早就预备好的小板凳上,动作利落得像在自己家。

王秀芹抬起眼皮,看了刘婶一眼,没有应声,只是微微挪动了一下盖着毛毯的身体,算是回应。阳光落在她花白的鬓角,几缕银丝在光线下闪着微弱的光。

刘婶也不在意王秀芹的沉默,自顾自从竹篮里捧出一大把带着新鲜豆荚梗的毛豆,翠绿的豆荚饱满鼓胀。“来,秀芹妹子,搭把手,把这豆子剥了,晚上煮盐水毛豆吃,香得很!” 她说着,已经开始利索地撕开一个豆荚。

王秀芹迟疑了一下,还是伸出手,从刘婶递过来的豆梗上,摘下一个豆荚。指甲有些颤抖地掐进豆荚边缘的筋络,轻轻一掰,“啪”的一声脆响,豆荚裂开,几粒圆滚滚、碧绿莹润的豆粒滚落到她手心,带着一股生豆特有的青涩气息。她将豆粒放进脚边一个洗刷得干干净净的白瓷碗里。刘婶剥开的豆粒也“噼噼啪啪”地落进碗中,清脆的声响在安静的院落里此起彼伏,形成一种单调却又奇异地令人心安的韵律。

刘婶是个天生的“故事篓子”,肚子里装着十里八乡的陈年旧事,嘴巴更是闲不住。她的话题像村头蜿蜒的小溪,从东家长李家短的琐碎,很自然地就流淌到了遥远的过去。

“秀芹啊,”刘婶剥开一个特别饱满的豆荚,声音带着回忆的悠远,“你还记不记得那年…咱村发大水?老天爷像是漏了底,那雨下得,昏天黑地,沟满河平!水都漫到咱这门槛边儿了!” 她用手比划着门槛的高度,眼神里带着后怕,“别家那些半大孩子,吓得跟鹌鹑似的,抱着爹娘的腿哇哇哭。可你家玄策呢?” 刘婶的语气陡然拔高,充满了赞叹,“那会儿他才多大?顶多也就七八岁吧?小萝卜头一个!嘿,人家可好!小脸绷得跟个小大人似的,一声没哭!踩着水,一趟一趟帮你把怕潮的粮食袋子往阁楼上扛!那水冰凉刺骨啊,他小腿肚子都在打颤,可愣是咬着牙,一趟都没落下!那劲儿头,啧啧…我这老婆子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这孩子,了不得!”

王秀芹剥豆子的手,极其轻微地顿了一下。那枚翠绿的豆荚在她指尖停留了一瞬。她没有抬头,长长的睫毛低垂着,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遮住了眼底瞬间翻涌的波澜。但坐在她对面的刘婶,是何等眼尖心明的人?她敏锐地捕捉到了王秀芹那紧抿的、几乎成一条直线的嘴角,极其细微地、不易察觉地松动了一下。那是一种被强行压抑,却依旧从灵魂缝隙里泄露出来的情绪波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婶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她的“回忆杀”,声音放得更缓,更柔,像在抚摸一件易碎的瓷器:“还有一回,我记得更清楚。是你病得厉害那次,躺在炕上起不来,烧得人都迷糊了。玄策那孩子,放了学书包一扔,就趴到你炕沿上写作业。写完了,也不出去玩,就捧着你给他买的那个掉了漆皮的旧课本,趴在你枕头边儿上,给你念课文…‘春天来了,冰雪融化,种子发芽…’哎哟,那小声音,脆生生的,像清晨林子里的鸟儿叫。” 刘婶模仿着童音,眼中带着温暖的笑意,“他一边念,一边还用小手指着字,生怕念错了。他说:‘娘,我给你念书,书里有仙气儿,能把病气儿都赶跑!’…秀芹妹子啊,”刘婶的声音带着深沉的感慨,“打小我就看出来了,这孩子,心善,仁义,更知道上进用功!是个能成大事、也懂得疼人的好孩子啊!”

王秀芹依旧沉默着。那枚豆荚在她手中被无意识地揉捏着,绿色的汁液染上了她枯瘦的指节。她握着豆荚的手指关节,不再像刚才那样因为用力而泛着死白。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用肉眼分辨的柔和气息,如同初春时节从冻土下悄然渗出的第一滴雪水,无声无息地浸润了她眼中那片冻结了多年的坚冰。冰层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极其缓慢地融化了一点点。她的眼前,仿佛真的浮现出那个小小的、单薄却倔强的身影,在昏暗的油灯下,趴在炕沿边,用稚嫩而认真的声音念着课文。那声音,穿过漫长的、充满怨怼与隔阂的岁月,微弱却清晰地,敲打在她冰封的心门上。

儿子…玄策… 这个名字,像一枚早已生锈、却依旧尖锐的针,深深地、长久地扎在她心口最柔软的那块地方。每一次触碰,每一次想起,都带着撕心裂肺的痛楚。怨恨他吗?恨!怎能不恨?恨他当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那条布满荆棘、远离家乡的路,恨他让这个原本完整的家变得支离破碎,恨他…让她失去了唯一的依靠女儿月竹,更恨他让老伴李长庚带着无尽的遗憾和未解的谜团,永远消失在了那片冰冷的海域!这恨意,是她支撑自己活下去的支柱,是她对抗无边孤寂的武器。

可是…刘婶絮絮叨叨翻出来的这些陈年旧事,却像一阵不知从何处吹来的、带着暖意的微风,轻轻拂开了记忆深处堆积的厚重尘埃。那些被怨恨掩埋了太久的、模糊却无比温暖的底色,猝不及防地显露出来。那个聪明懂事、会在她生病时给她念课文、会在洪水来时帮她扛粮食的小小身影,那个眼神清澈、满心满眼都是依赖和孺慕的孩子…难道真的被京城里那个身着笔挺制服、面容冷峻、位高权重的“李副部长”彻底覆盖、取代了吗?这个念头,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她沉寂多年的心湖里,激起了剧烈的、无声的波澜。矛盾的情绪在她苍老的胸膛里无声地冲撞、撕扯,让她的沉默显得更加沉重,更加复杂难言。她只是更用力地、近乎机械地剥着手中的豆荚,仿佛要将这无处安放的情绪,都倾注到这简单的动作里。

----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京城,国家安全部常务副部长的办公室。

窗外的夕阳正竭力燃烧着最后的辉煌,将天空晕染成一片壮丽的橘红与金紫,瑰丽的云霞如同打翻的调色盘,肆意泼洒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剪影之上。然而,这绚烂的光华透过宽大的落地窗,却无法驱散室内凝重的氛围。李玄策刚刚在一份标注着“特急”的关于西疆某重点区域反恐部署的批示文件上签下名字。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放下笔,指尖似乎还残留着文件纸张特有的冰冷触感,以及那字里行间透出的硝烟气息。

就在这短暂的、高强度工作间隙的喘息时刻,毫无预兆地,一股强烈的思念和更深的愧疚,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攫住了他。他的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老家小院的景象:那几棵挂满红灯笼般柿子的老树,那堵爬满岁月痕迹的青砖墙,还有…门槛旁,母亲王秀芹在秋阳下那单薄、沉默、透着无尽孤寂的侧影。

他能运筹帷幄,调动千军万马,布下天罗地网,守护万里河山的安宁;他能洞悉千里之外的阴谋暗涌,于无声处化解惊涛骇浪。可唯独…唯独无法抚平母亲心中那道因他而起的、深可见骨的伤口。他甚至能“听”见刘婶那熟悉的大嗓门,在老家院子里絮絮叨叨地说着他童年的点滴——那些被母亲深埋心底,或许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温暖记忆。而母亲,只是沉默。那长久的、无言的沉默,比任何激烈的指责和怨恨的哭诉,都更让他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刺痛和无力。

他下意识地伸手,拿起办公桌一角那个擦拭得一尘不染的木质相框。相框里,是一张年代久远、已经有些泛黄模糊的黑白全家福。照片上的父亲李长庚,年轻英俊,笑容爽朗,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母亲王秀芹依偎在父亲身边,怀里抱着还是婴儿的他,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那笑容纯净、温暖,没有一丝阴霾。那时的母亲,眼里有光。他用指腹,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温柔,轻轻摩挲着相框冰冷的玻璃表面,仿佛隔着时空,触摸着照片上母亲年轻温暖的脸庞。锐利如鹰隼的眼神深处,此刻只剩下外人绝难窥见的、浓得化不开的疲惫与柔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巴哈尔·艾力刚回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喝口水,放在贴身口袋里的那部加密手机就急促地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的号码,来自阿依努尔大妈。他的心微微一沉,立刻接通。

电话那头,阿依努尔大妈的声音压得很低,却清晰而急切:“巴哈尔江!快!快到幸福小区三号楼这边来!艾力江和小赵家的孩子吵起来了!动静很大!旁边还有几个不三不四的人在煽风点火,眼看就要动手了!弄不好要出大事!”

巴哈尔眼神一凛。艾力江是社区里一个性格有点冲动的维吾尔族小伙子,小赵是几年前搬来的汉族住户。他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小事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点燃民族情绪的导火索,后果不堪设想!

“阿帕,稳住他们!我马上到!”巴哈尔言简意赅,抓起外套就冲出了办公室,甚至没来得及叫上随行人员。他跳上车,只对司机说了一句:“幸福小区三号楼下!快!”

车子一路疾驰。赶到现场时,三号楼前的空地上已经围了不少人。人群中心,艾力江和一个年轻汉族小伙(小赵)正脸红脖子粗地互相推搡着,嘴里激烈地争吵着,情绪激动。艾力江身后站着几个他的朋友,同样怒气冲冲;小赵身边也有几个邻居在拉架。更让巴哈尔警惕的是,人群外围,果然有几个眼神闪烁、穿着流里流气的陌生面孔,正抱着胳膊看热闹,脸上带着唯恐天下不乱的表情,嘴里还在阴阳怪气地煽动着什么。

“让开!都让开!巴哈尔书记来了!”有人认出了巴哈尔,喊了一嗓子。围观的人群下意识地让开了一条通道。

巴哈尔没有立刻呵斥,他分开人群,大步流星地走到剑拔弩张的两个年轻人中间。他的出现,自带一种沉稳的气场,让喧嚣的现场瞬间安静了几分。他没有看煽风点火的那几个人,目光先落在情绪激动的艾力江身上。

“艾力江!”巴哈尔用流利的维吾尔语,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怎么回事?慢慢说!先把手放下!” 他伸手,不是去拉架,而是安抚性地拍了拍艾力江紧绷的肩膀,传递着“我在这里,别冲动”的信号。

艾力江看到巴哈尔,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又像是被那沉稳的目光看得有些心虚,喘着粗气,指着旁边一小块被踩踏得乱七八糟的菜畦,用维语快速而愤怒地说:“巴哈尔大哥!他…他冤枉我!他非说是我家的羊跑出来啃了他家的菜!我早上明明把羊圈关得好好的!他凭什么赖我?!”

巴哈尔的目光随即转向小赵,眼神平和而专注,用同样流利、带着本地口音的汉语问道:“小赵兄弟,你说说,是怎么回事?”

小赵看着巴哈尔,眼圈有点红,指着那片狼藉的菜苗,声音带着委屈和心疼:“巴书记!您看看!这是我妈辛辛苦苦种的菠菜和小葱!就指着这点新鲜菜下饭呢!今天早上起来一看,全被啃成这样了!不是羊啃的是什么?这附近就他家养了羊!不是他家的羊跑出来,还能是谁家的?”

巴哈尔没有急着下判断。他蹲下身,仔细察看着那片被糟蹋的菜地。菜苗确实被啃噬得七零八落,断口处还残留着清晰的齿痕和湿漉漉的唾液痕迹。他伸手拨开泥土,看了看菜根,又捻了捻地上散落的几粒黑色羊粪蛋,心中已经有了数。

他站起身,先看向艾力江,语气平和但带着理解:“艾力江,我知道你爱惜你家的羊,圈门也关好了。但是,”他指了指菜畦,“你看看小赵兄弟家的菜苗,这确实是被羊啃的痕迹。他和他妈妈指着这点菜过日子,辛辛苦苦种出来,一下子全没了,心疼是人之常情,换了你,你也一样,对不对?” 艾力江张了张嘴,看着那片惨状,又看看小赵通红的眼圈,怒气明显消了一些,但还是有些不服气地嘟囔:“那…那也不一定就是我家的羊…”

巴哈尔又转向小赵,同样带着理解的语气:“小赵兄弟,菜被糟蹋了,我知道你心里难受。艾力江说他早上关好了圈门,羊可能真不是故意跑出来的。你看这菜苗,”他指了指几株被啃掉叶子但根茎还在的,“根还在土里呢,好好养养,浇点水,说不定还能再长出新叶来。损失是有的,但还没到绝收的地步,对吧?”

他这番对双方立场都表示理解的话,让原本紧张的气氛稍稍缓和了一些。巴哈尔没有急于评判对错,而是话锋一转,带着一丝回忆的温暖笑意,看向两个年轻人:“艾力江,小赵,你们俩都忘了?去年夏天刮大风,把你家房顶的油毡都掀开了,是谁冒着大雨,带着他爸爸,扛着梯子拿着锤子钉子,帮你家把房顶重新钉牢的?还有小赵,你忘了?你妈妈做的拉条子,劲道爽滑,艾力江每次路过你家门口闻到香味,都忍不住夸‘亚克西’(好),馋得流口水呢!你妈妈还特意给他盛过一大碗,对吧?”

这番关于邻里互助、温情往事的提醒,像一股暖流,瞬间冲散了两人心头的戾气。艾力江和小赵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尴尬和回忆带来的暖意。紧绷的身体不自觉地放松了下来,脸上的怒气也消散了大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