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金兰厌胜劫 > 第1017章 南亚邻邦的佛光与暗礁(2016年12月29日)

>战略分析室内檀香缭绕,李玄策指尖轻叩桌面。

>年轻研究员推眼镜时镜片反光,遮不住眼底忧虑:“边境摩擦指数上升17%,舆论战火药味浓得呛人……”

>藏学专家丹增措姆轻转经筒:“佛经有云,嗔怒是心中火。那边极端派煽动,恰似泼油入灶。”

>李玄策目光扫过卫星图上闪烁的争议区标记:“暗礁已现。我们需借其本土佛光,化戾气为祥云。”

>他提笔写下“阿育王石柱”五字:“让和平教义穿过历史尘埃,照亮人心沟壑。”

岁末的京城,朔风已带上了刀锋般的锐气。李玄策推开那间位于幽静院落深处的战略分析室厚重的木门,一股沉静而略带暖意的气流扑面而来,恰到好处地驱散了门外的严寒。室内光线经过精心设计,不刺眼,却足够明亮,将中央一张巨大的黑胡桃木会议桌映照得温润厚重。空气里,一缕极淡的檀香若有似无地萦绕,不霸道,却像无声的镇纸,压住了所有可能的浮躁。

他走到主位前,并未立刻坐下,目光先落在了长桌尽头那面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屏幕上分割着数块实时画面:边境线巡逻的实时影像带着风雪的颗粒感;南亚邻国某主要城市街头,不同派别的游行队伍隔着军警紧张对峙,标语横幅在风中翻卷,像不安的旗帜;还有复杂的动态图表,一条代表边境摩擦风险的红色曲线正带着不容忽视的陡峭角度,昂头向上攀升。

“李顾问。” 几位早已等候的专家纷纷起身。负责区域安全动态分析的年轻研究员陈明宇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里带着熬夜的疲惫和一丝掩不住的忧虑,镜片反光一闪,像掠过数据的冰冷锋芒。“最新的态势汇总,不太乐观。” 他的声音有些干涩,指尖在面前摊开的平板电脑上滑动,似乎在寻找最有力的表述,“过去一个月,边境摩擦的各类事件统计,同比上升了17%。对方主流媒体和网络空间的涉华舆论……火药味浓得呛人,针对性非常强。”

李玄策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自己则缓步走向窗边。窗外,一株高大的菩提树在冬日的阳光下伸展着遒劲的枝桠,几片顽强的残叶在风中微微颤动。他凝视着那在风中摇摆的树叶,目光深邃。

“不止是摩擦,” 另一位身着挺括军装、肩章显示大校军衔的中年军官秦振刚沉声道,手指重重地点在电子地图上几个闪烁的红点区域,“这些争议区,对方小动作不断,试探底线。部队调动频率异常,后勤补给线也在加强。我们不能不防。”

沉重的气氛像无形的铅块压在会议桌上。这时,一直静坐在角落,身着绛红色藏式僧袍的藏学与佛学专家丹增措姆轻轻拨动了一下手中那柄光泽温润的黄铜转经筒。细微而持续的“嗡”声,像投入静水的小石子,漾开了某种奇异的安宁波纹。她抬起眼,目光平和地扫过众人,声音带着高原阳光般的澄澈与穿透力:“佛经有云,‘嗔怒是心中火,能焚功德林’。那边某些极端派系,如今所做之事,恰似不断泼油入灶,欲将整个国家引向失控的烈焰。” 她顿了顿,看向窗边李玄策的背影,“那火光虽炽,却终究是虚妄的燃烧。他们国内,并非没有清醒和平的声音,并非没有渴望安宁的百姓。佛光,一直都在。”

李玄策终于转过身,暖色的光线勾勒出他沉静如山的轮廓。他走回主位,没有立刻坐下,一只手轻轻搭在冰凉光滑的桌面上,指尖无意识地、带着某种思考韵律地轻叩着。目光再次投向那块巨大的电子屏,扫过卫星图上那些被特意标注放大、如同毒疮般刺眼的争议区标记点。

“暗礁已现。”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投入深潭的石子,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了然,“风高浪急,硬碰硬,只会船毁人伤,徒令亲者痛仇者快。”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丹增措姆,微微颔首,仿佛接过了她话语中的那缕佛光,“但我们并非无路可走。既然对方国内有佛光,我们为何不能善加引导?借其本土千年传承的慈悲智慧之光,去化解戾气,驱散阴霾,化戾气为祥云?”

这思路让所有人都是一怔。秦振刚眉头微蹙,军人的本能让他更习惯看得见摸得着的应对方案:“李顾问,宗教信仰的力量固然强大,但如何精准切入?如何确保不被对方曲解甚至利用?”

陈明宇也推了推眼镜,补充道:“而且,对方上层对我们的警惕性极高,任何带有‘文化输出’或‘宗教影响’色彩的动作,都可能被过度解读,适得其反。”

李玄策没有直接回答,他缓缓坐下,目光掠过桌面上散放着的资料——几张高清图片格外醒目:那是南亚邻国几处着名的佛教遗迹,历经风雨沧桑的石雕佛像面容悲悯,巨大的佛塔在阳光下闪耀着亘古的宁静光辉。其中一张,是一座着名的阿育王石柱的局部特写,柱身上古老的铭文虽已斑驳,却依旧传递着跨越时空的威严与和平的谕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沉吟片刻,从笔筒里抽出一支样式古朴的狼毫小楷笔,铺开一张素白的宣纸。墨是上好的松烟墨,在砚池中化开,散发出淡淡的墨香。他没有写宏大的战略方针,而是凝神静气,手腕沉稳地落下五个苍劲有力的字:

阿育王石柱。

墨迹在宣纸上晕染开,力透纸背。

“阿育王,” 李玄策放下笔,指尖轻轻拂过纸面上未干的墨迹,声音里带着一种对历史的温情回望,“这位伟大的君王,一生功业始于铁血征服,却终于放下屠刀,皈依佛法。他竖立石柱,刻下法敕,非为炫耀武力,而是布告天下,宣扬仁恕、非暴与众生平等之道。”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些石柱,这些铭文,是他们民族的瑰宝,是他们历史深处最值得骄傲的和平基因!不是我们强加给他们的,而是深埋在他们自己血脉与土地中的精神遗产。”

他拿起那张宣纸,展示着那五个字:“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输出’,而是去‘唤醒’,去‘联结’。让这些承载着和平教义的历史符号,穿透现实政治喧嚣的尘埃,重新照亮他们民众心中的善念,也照亮我们之间被暂时遮蔽的沟通桥梁。人心深处对安宁的渴望,对古老智慧的认同,就是最强大的力量。佛光普照之处,暗礁终将显露其虚妄的本质,戾气自会渐渐消散,化为可渡的祥云。”

他的话语,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荡起一圈圈涟漪。丹增措姆眼中光芒闪动,捻动佛珠的手指停顿了一下,低低诵念了一句藏语经文,满是赞叹与认同。秦振刚紧蹙的眉头并未完全舒展,但眼中锐利的锋芒沉淀下去,代之以深沉的思索。陈明宇则飞快地在平板电脑上记录着什么,镜片后的眼神亮了起来。

李玄策随即转向负责国际文化与宗教交流事务的官员:“立刻着手,以民间学术团体和佛教协会为主导,联络对方国内真正有威望、主张和平对话的佛教领袖和高僧大德。重点推动几个项目:其一,联合申请将几处标志性的佛教遗迹和重要的阿育王石柱点纳入跨国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共同出资、共同维护,将‘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旗帜高高举起。其二,启动一个大型的‘贝叶经与石柱法敕’数字化共享工程,将双方珍藏的古老佛教经典、石刻法敕进行高精度扫描、互译、建立共享数据库,面向全球学者开放。其三,筹备一个高规格但形式务实的‘东方智慧与现代和平’国际论坛,地点可选在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国度,邀请世界范围内的宗教学者、哲学家、伦理学家共聚一堂,探讨古老教义对化解当代冲突的启示。”

他条理清晰,每一个“点”都落在了对方难以公开拒绝的“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的基石上。

“同时,” 李玄策的目光投向秦振刚和负责边境事务的官员,语气转为务实,“秦大校,边境一线,以我们为主导,在双方有共同民生需求的区域,比如那些争议点附近、对方村落严重缺医少药的河谷地带,立刻规划建设两个示范性的跨境医疗站。设备、药品我们出大头,甚至可以定期派我们的医疗队过去,但名义上,邀请对方地方官员和社区代表共同参与管理。另外,靠近我们这边、对方一侧经常发生小型山体滑坡阻断道路的地方,规划一个微型的水土保持和小水电项目,解决照明和灌溉问题。项目名称……” 他略一沉吟,“就叫‘光明与清泉行动’,实实在在给边民带去光,带去水,带去生活的希望。记住,旗帜上只写‘睦邻友好’,‘改善民生’。”

秦振刚这次用力地点了点头:“明白!化剑为犁,以惠促和。我马上组织实地勘察,选点立项。”

李玄策最后总结,声音低沉而蕴含力量:“对于对方高层的某些强硬姿态,以及国际上某些势力别有用心的挑唆,我们要有定力。不接无谓的骂战,不搞对等的军事冒险。要像水一样,”“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他引用了《道德经》的话,“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惠化怨。邻居是搬不走的,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时输赢,而是长久的和平共处之道。不惹事,不怕事,更要学会‘化事于无形’。这‘佛光计划’,便是我们‘化’字诀的第一步。让阿育王石柱上沉寂千年的和平箴言,再次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去抚平那些被煽动起来的伤痕。”

会议结束时,窗外的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穿过高大的窗棂,斜斜地投射进来,恰好笼罩在桌面那张写着“阿育王石柱”的宣纸上。未干的墨迹在金色的光线下,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幽幽地反射着内敛而坚韧的光泽,如同历史深处透来的一盏明灯,静静等待着去照亮那些被现实迷雾笼罩的崎岖前路。

檀香的气息似乎更沉静了,与墨香、纸香交融在一起。李玄策独自在会议室多坐了一会儿,手指再次抚过宣纸上那五个字,温热的指尖下,是历史的冰冷刻痕,也是策略的滚烫心跳。暮色四合,远处隐约传来悠扬的钟声,不知是来自哪座古刹。那钟声穿透冬日黄昏的寂静,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悲悯,轻轻叩击在心上。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