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 > 第207章 姑苏访亲

松江西郊,佘山脚下的工坊终于完全建好了。

旺儿办事利落,早就按照英哥儿的吩咐,招齐了第一批各环节需要的女工。这些女工大多是熟手,当她们提着行李,怯生生地走进工坊,看到分配给她们的集体宿舍时,都惊讶得说不出话。

宿舍是崭新的砖房,每间屋子住四个人,床铺结实,窗户贴着洁白的窗纸。这对许多从小挤在破旧漏雨的茅草屋里的女孩来说,简直像做梦一样。

“这……这真是给我们住的?”一个姑娘小声问,手指都不敢碰那干净的被褥。

领队的赵先生笑着点头:“自然是。东家说了,住得好,身子爽利,干活才有力气,才能织出好锦缎。”

工坊里面更是宽敞。高大的厂房亮堂堂的,新做的织机一排排安放整齐,看着就气派。

更让女工们稀奇的是,这里的活计和别处不一样。

英哥儿采用了娘亲王熙凤在南宁琢磨出来的法子,把织造珠光锦分成了好多道工序:选丝、煮练、络丝、织造、练染……每个人只专门负责其中一道工序,做熟了又快又好。不同工序的人组成一个小组,一起轮流休假。

这样一来,速度快了,质量也稳了。而且每个人只需要专心学一样,上手特别快。

每日都有定时的马车往返于工坊和松江府城之间,方便工人们休息时回家看看。

最让女工们惊讶的是从南宁运来的生丝。那丝线又细又韧,光泽还好,纺出来的绸缎胚子轻薄结实,带着隐隐的光泽。

“我织了这么多年布,从没见过这么好的丝!”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傅摸着丝线,连连赞叹。

工坊里的伙食简单,但顿顿有荤有素,管饱。角落里还设了澡堂,花上几文钱就能买到两桶热水洗去一天的疲惫。工坊门口甚至还有个小杂货铺,卖些姑娘家常用的头绳、针线、便宜的胭脂水粉之类,方便得很。

大家对这工作环境满意得不得了,干起活来格外卖力。很快,工坊里就响起了织机规律的咔嗒声,像是欢快的乐章。

英哥儿每天都乘着马车过来,有时看得入神,或者需要琢磨改进工艺,就直接住在工坊里给他预留的那个安静小院里。他年纪小,但工坊里上下下都知道这小东家聪明又仁厚,对他又喜欢又尊敬。

他还特意在工坊通往外面大路的必经之路上,设了一个护卫所,雇了些身手不错、人品也可靠的人手日夜巡逻,保证工坊的安全,但也严令他们绝对不许进入女工们的宿舍区。

很快,一匹匹流光溢彩的珠光锦就织了出来。那锦缎在光线下变幻着柔和的珠光色,漂亮得让人移不开眼。

旺儿立刻联系了栖霞坊在江南各地的分店掌柜。掌柜们一看这品质极高的珠光锦,喜出望外,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工坊生产出来的锦缎立刻变得供不应求。

这天,旺儿笑着对英哥儿说:“小少爷,咱们这工坊,可算是成了!照这个势头,很快就能回本赚钱了!”

英哥儿看着忙碌的工坊,心里也充满成就感。但他还没忘了另一件事:“金陵那边的工坊怎么样了?”

“正要跟您说呢,”旺儿忙道,“刚收到舅老爷的信,金陵的工坊进展顺利,预计下个月就能开工了。就是熟练的人手还缺些。”

英哥儿点点头:“我知道了。我正好要去一趟金陵交功课,顺便解决人手的事。”

这时,旺儿又递过来一封信:“还有,小少爷,林家姑奶奶家来信了。”

英哥儿接过一看,是林表姑写来的。信上说,怀瑾表叔已经到苏州学政任上安顿好了,她与两个孩子也随行到了苏州,住在林家祖宅。信里还问起英哥儿的情况,言语间满是关心。

英哥儿看完信,眼睛一亮。苏州离松江不算太远,是金陵回松江水路的必经之地!他立刻对旺儿说:“旺儿叔,准备一下,我明天先去金陵,然后回来时去苏州看望林表姑!”

旺儿吓了一跳:“小少爷,老爷那边……”

“父亲正忙着港口和河道的事,咱们别打扰他。我去去就回,顺便也能去看看金陵工坊的进度。”英哥儿主意已定。

第二天,他就坐上了南下的船。先到了金陵,看了看舅舅王仁督建的金陵工坊。果然如信上所说,一切顺利,场地更大,织机也备得更齐。

他又去找了四姑姑。惜春听说他的来意,立刻帮忙联系了不少愿意到工坊做事的熟练女工,加上之前留在金陵的熟手,人手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英哥儿又抽空去了云麓书院,把厚厚一叠功课交给刘山长批阅。刘山长看他文章越发老练,见解也更深刻,心里十分欣慰,又给他布置了新功课,解答了他积攒的疑问。

在书院留了两天,英哥儿便再次出发,坐船前往苏州。

船行水上,两岸风光渐渐变得不同。比起松江的繁忙开阔,苏州一带更多了份水乡的温婉秀丽。河道纵横,石桥林立,白墙黛瓦的民居临水而建,时不时有乌篷船吱呀呀地摇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英哥儿靠在窗边,看得入神。他想起很久以前,林表姑跟他提过,她就是在这如水墨画般的地方长大的,这里还有她念念不忘的林家祖宅。

船到苏州码头,英哥儿刚下船,就看到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见到他便快速迎了上来,询问是否是贾英少爷。

英哥儿答应道:“我是贾英。”

那管家又惊又喜,连忙行礼:“贾英少爷可算到了!我家夫人日日念叨,派小人天天在这儿等着呢!快请,马车备好了。”

马车穿过热闹的街市,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在一处清雅的巷子口停下。宅子门楣上挂着“林府”的匾额,看起来并不张扬,却自有一股书香门第的沉静气度。

早有机灵的小厮跑进去通报了。英哥儿刚下马车,还没站稳,就听见一个温柔的声音:“英哥儿!”

他抬头,只见林表姑正扶着紫鹃的手快步从门内走出来。她穿着件淡青色的绣花襦裙,外面罩着月白的比甲,乌黑的发髻上只简单簪了支玉簪,却显得清丽脱俗。

“林表姑!”英哥儿笑着快步上前,行了个礼。

黛玉却一把拉住他,上下打量,眼圈微微有些红了:“快让林表姑瞧瞧!几个月不见,又长高了!听说你小小年纪就一个人在外头奔波,又是工坊又是学堂的,吃了不少苦吧?”

她的关心溢于言表。

英哥儿心里暖洋洋的,摇头笑道:“不辛苦,林表姑。我做得开心着呢。倒是您,一路从京城到苏州,舟车劳顿,身体还好吗?”

“还好,还好。”黛玉拉着他的手往里走,“这里好歹是我自幼长大的地方,老宅子收拾出来,住着倒也舒服。怀瑾他公务之余,常带我四处走走,比在京城时自在多了。”

进了花厅,分宾主坐下,丫鬟端上精致的苏州点心和茶水。黛玉不住地给英哥儿拿点心:“这是枣泥麻饼,这是海棠糕,都是苏州特色的,你快尝尝。这一路肯定饿了。”

英哥儿确实饿了,拿起一块海棠糕放进嘴里,甜而不腻,满口香酥:“好吃!”

黛玉看着他吃,眼里满是慈爱。她细细问起英哥儿在松江的情况,问工坊,问学堂,问他的功课,还有贾琏的差事。

英哥儿一一回答了,拣着有趣的事说,比如女工们第一次住进宿舍时的惊喜,织出第一匹珠光锦时的兴奋,还有父亲被漕帮气得跳脚又用计谋反制的趣事,把黛玉逗得掩嘴轻笑。

“你呀,真是个小人精!”黛玉嗔怪地点点他的额头,“比凤姐姐当年还能折腾!不过,做的是正经好事,林表姑为你高兴。”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和一个温和的男声:“听说英哥儿到了?”

英哥儿抬头,只见周怀瑾穿着一身家常的青色直裰走了进来。他眉目疏朗,气质温润,看到英哥儿,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

“怀瑾表叔。”英哥儿起身行礼。

周怀瑾快走两步扶住他:“自家人不必多礼。快坐。刚才在门口就听见你们姑侄俩说得热闹。”

他在黛玉身边坐下,很自然地接过下人递来的茶,先递给黛玉一杯,才自己拿起一杯。黛玉对他微微一笑,默契自然。

英哥儿看着他们之间流动的温情,心里为林表姑感到由衷的高兴。

周怀瑾也问起英哥儿的近况,听说他管理工坊、兴办女子学堂,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和担当,实在难得。农桑工商,皆为民本,你能于此道用心,将来于科举文章亦大有裨益。”

三人正说着话,外头忽然传来一阵欢快的脚步声,伴随着孩童清脆的笑语。

英哥儿转头,只见两个两岁多的小男孩一前一后跑进堂来,长得一模一样,都是粉雕玉琢的模样,穿着同样的天蓝色小褂,像两个会动的瓷娃娃。

“娘亲!”“娘亲抱!”

两个小家伙一左一右扑进黛玉怀里。

黛玉笑着搂住他们,说,“快叫英哥哥,还记得英哥哥吗?”

两个孩子一点也不怕生,奶声奶气地叫道:“英哥哥!”

英哥儿心中柔软,从随身带的包袱里取出两个小布老虎——是松江工坊里的姑娘们闲暇时做的,针脚细密,栩栩如生。

两个孩子一见就喜欢,接过布老虎,甜甜地道谢。

傍晚,苏州味道的家宴精致美味,周怀瑾和黛玉不断给英哥儿夹菜,气氛温馨融洽。英哥儿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属于“孩子”的被宠爱感了,心里软乎乎的。

饭后,黛玉亲自送英哥儿到准备好的客房。

房间布置得雅致舒适,窗台上还放着一盆小小的茉莉花,散发着清香。

“好好歇息,”黛玉替他理了理衣领,柔声说。

“嗯,林表姑也早点休息。”英哥儿点头。

黛玉看着他乖巧的样子,忍不住又摸了摸他的头,这才带着紫鹃离去。

英哥儿关上房门,走到窗边。窗外是小小的庭院,月色如水,洒在青石板上。远处隐约传来苏州评弹的软糯唱腔,吴侬软语,听得人心都安静下来。

他想,林表姑带着家人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林家祖宅,真的很幸福。而他自己,这一路的奔波似乎也都有了意义。他保护了想保护的人,也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带着这份满足和宁静,英哥儿很快进入了梦乡。明天,还有新的旅程在等着他。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