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 > 第206章 以退为进

日子像松江的潮水,涨了又退。英哥儿在云麓书院安心读了七八天书,把刘山长布置的功课啃得差不多了。

山长看他学得扎实,心里喜欢,只是给他布置了厚厚一叠功课,又列了长长的书单。

“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即便在外奔波,这些功课亦不可荒废,书目上的书也要找来细读,每月需将读书笔记与文章寄回书院与我批阅。”刘山长谆谆叮嘱,眼中满是期许。

英哥儿郑重行礼:“学生谨记山长教诲,定不敢懈怠。”

辞别山长,英哥儿便忙碌起来。他雇了好几辆宽敞的马车,亲自去接了那五位愿意远赴松江任教的女先生。

先生们简单的行囊早已收拾妥当,她们衣着朴素却整洁,眼神里透着靠手艺吃饭的人才有的那种韧劲。

一行人乘车来到码头,登上了北去松江的客船。船行数日,再次踏上松江府的地面时,英哥儿竟生出几分“回来了”的亲切感。

他先带着女先生们去了城北的女子学堂。远远望去,灰墙青瓦,簇新整齐,在一片低矮破旧的房屋中格外显眼。王木匠果然没骗人,活儿干得又快又好。

学堂里面更是亮堂。窗明几净,新做的织机一排排摆着,空气里还有淡淡的木头和石灰味儿。后院隔出了一排小屋,是给女先生们住的宿舍,虽然简单,但干净结实。

女先生们里领头的姓赵,是个利落的中年妇人。她里里外外看了一遍,脸上露出笑:“小公子费心了,这地方真好,比我们想象的还好!”其他几位先生也点头,眼里有了光,看得出对这份新差事很期待。

英哥儿心里高兴,但还是说:“委屈各位先生先暂住几天客栈,等里面彻底打扫干净,散了味儿,再搬进来,住着也舒服。”

安顿好先生们,英哥儿立刻去找旺儿。

旺儿正指挥着几个工人在院子里洒扫,一见英哥儿,立刻笑着迎上来:“小少爷,您可回来了!瞧瞧,这学堂盖得可还满意?都是按您的图纸来的!”

英哥儿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心中满意。学堂分了几个区域,有教授纺织的大工间,有学习绣艺的明亮静室,还有识字算数的讲堂,后院则盖了一排小屋作为女先生和远路学生的宿舍,虽然简陋,但胜在干净坚固。

“旺儿叔,辛苦你了,做得很好。”英哥儿点头称赞。

报名的日子,学堂门口挤满了人。来的女孩们大多面黄肌瘦,穿着打补丁的旧衣,眼神怯生生的,被父母推搡着上前。她们的手,很多都粗糙皲裂,沾着洗不掉的污渍,或是冻出了通红的口子。

一位姓宋的女先生看得直皱眉头,她拉起一个女孩的手,那手心的老茧刮得她生疼。

她找到英哥儿,语气严肃:“小公子,不是我们挑剔。只是这织造丝绸,尤其是珠光锦那样的精细料子,最怕的就是粗糙的手。一丝刮痕,整匹料子可能就毁了。您看这些孩子的手……若不好生将养一阵,根本没法碰丝线。”

英哥儿看着那些女孩的手,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明白宋先生说的是实情。

旺儿在一旁听了,有些发愁:“这可咋办?让她们养手,又不能干活,家里肯定不乐意。难不成还得咱们倒贴钱养着她们?”

英哥儿却摇摇头,眼神坚定:“旺儿叔,眼光放长远些。我们不是做慈善,是在培养未来的工人。手,必须养。这样,你去告诉所有报了名的人家,学堂免费教手艺,还管一顿午饭。但有一个条件,学员必须听从先生的指导,用药膏养护双手,不能做粗重活。愿意的,就留下;不愿意的,也不强求。”

命令传达下去,果然又劝退了一小半人家。有些家长嘟嘟囔囔地拉着女儿走了:“真是娇气!学个手艺还这么多讲究!手粗怎么了?不能干活白吃饭有什么用!”

最终,只有二十来个女孩留了下来。英哥儿并不气馁。他对旺儿和女先生们说:“就这些,好好教。等她们学成了,赚了钱,让左邻右舍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到时候,不用我们去请,自然会有人抢着把女儿送来。”

几位女先生相互看看,都觉得这小东家年纪虽小,见识却不凡,句句都说在点子上。她们放下心来,开始细心筛选和教导第一批报名的学生。

安顿好学堂这边,英哥儿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西郊佘山脚下的工坊。

比起学堂,工坊的规模更大。三排高大宽敞的厂房已经拔地而起,墙体厚实,屋顶铺着新烧制的青瓦,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工匠们正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地砖都铺好了,通风和采光都按小少爷说的留足了窗户。”工头在一旁介绍,“织机正在陆续打制,等生丝一到,立刻就能安装调试。”

英哥儿仔细检查了一遍,很是满意。母亲王熙凤从南宁调拨的第一批优质生丝已经在路上,不日即将抵达。一切都在按计划推进。

忙完这两桩大事,英哥儿才终于回到了府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进书房,就见父亲贾琏正对着桌上一幅巨大的松江水利图叹气,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满脸都是疲惫和焦躁。

“父亲。”英哥儿轻声唤道。

贾琏抬起头,见是儿子回来,勉强挤出一点笑容:“英哥儿回来了?金陵之事可还顺利?”

“都很顺利。”英哥儿走到父亲身边,看着他面前的地图,“父亲为何事发愁?可是疏通河道的事?”

“除了这事还能有什么!”贾琏没好气地一拍地图,指着上面标注的几条主要水道,“你看看,这几条河淤塞成什么样子了!汛期一到,必成水患!可恨那漕帮,处处使绊子,联合一些短视的商户,死活不肯配合清淤疏浚,说什么耽误他们运货,影响生意!真是鼠目寸光!”

英哥儿安静地听着,边听边思考。他等父亲发泄完,才轻声问:“父亲,疏通河道,对漕帮应该是天大的好事才对。河道畅通,他们的船只能跑得更快更安全,运的货也能更多,他们为什么要反对呢?”

贾琏哼了一声:“漕帮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些头目眼光长远,自然知道这是好事。但更多的,是些只顾眼前利益的!清淤要暂时让出部分河道,会影响他们眼下的生意。而且……有些人是靠在不好走的河道上拉纤运货赚钱,河道修好了,行船方便了,他们就没生意了!”

“那……支持疏通的人呢?他们为什么不说话?”

“支持的人?”贾琏冷笑,“他们要么怕得罪人,不敢出声,要么就是想待价而沽,等着我上门去求他们,好多捞些好处!”

英哥儿的小手抚摸着地图上蜿蜒的河道,忽然抬起头,问了一个问题:“父亲,如果您现在放弃疏通河道,不理会他们了,转而先去全力修建港口,漕帮那些真正想疏通河道的人,会怎么样?”

贾琏一愣,下意识地回答:“那他们肯定急啊!港口若是先建好了,大宗货物直接从海港走,谁还走他们内河漕运?他们的生意岂不是要大受影响?……嗯?”

话说到一半,贾琏猛地停住,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看向儿子,只见英哥儿正用那双清澈的眼睛看着他。

“父亲,您说,如果让他们觉得,您不是非疏通河道不可,甚至有了更好的选择,比如去建港口,他们那些小心思,是不是就该收一收了?”英哥儿的声音像颗小石子,投入贾琏纷乱的心湖,“到时候,着急的,恐怕就该是那些指望着河道吃饭,又盼着它好,又不想付出的人了。说不定,他们会主动来找您呢?”

贾琏也是极聪明的人,之前只是被气糊涂了,此刻被儿子一点,顿时如同醍醐灌顶!

他猛地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越想眼睛越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疏通河道,最大的受益者本就是他们漕帮自己!我若摆出要放弃的样子,转而先去修那新港,那些真正想把生意做大的漕帮头目肯定要急!他们内部自己就得先闹起来!”

他越想越觉得此计甚妙,用力一拍桌子,震得茶杯哐当响:“好!就这么办!明日我便放出风声,就说疏通河道阻力太大,暂且搁置,先全力兴建新港!”

他兴奋地揉了揉英哥儿的脑袋,脸上的愁容一扫而空,哈哈大笑:“好小子!真不愧是我贾琏的儿子!这招以退为进,真是绝了!”

英哥儿被父亲夸得有点不好意思,抿嘴笑了笑,心里却也为能帮父亲分忧而感到高兴。

接下来的几天,贾琏果然依计行事。他不再催促河道之事,反而大张旗鼓地开始勘察新港址,召集工匠,调拨物资,摆出一副要全力扑在港口建设上的架势。

消息传开,漕帮内部果然炸开了锅。

那些原本盼着河道疏通后能扩大经营的头目们坐不住了。

他们比谁都清楚,淤塞的河道限制了船队规模和运力,长远看损失更大。之前不敢出声是怕被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顽固派打击报复,如今眼见着贾大人要放弃疏通河道,转而去搞那个新港,他们顿时急了。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几批做寻常商人打扮的汉子,分别被悄无声息地从府衙后门引进了贾琏的书房。

英哥儿隐约听到里面传来压低的交谈声。

“……大人明鉴,疏通河道实乃我等心声……”

“……只望大人莫要放弃,我等愿竭力支持……”

“……帮内那些鼠目寸光之辈,我等自会处理……”

英哥儿没有进去打扰,他知道,父亲的难题,快要解决了。而他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喜欢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请大家收藏:()红楼:王熙凤儿子,自带金手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