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125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125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算学标准量器在考工室量产的第七日,长安东市的晨雾被朝阳染成金纱,沿街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刘妧踩着青石板路过"万泉号"钱庄,见银发老者王伯时正趴在雕花柜台上,骨制算筹在泛黄的竹简账本上划出细密的沙沙声。他的算盘袋搭在肘边,袋上"筹算传家"四字已褪成浅灰,露出底下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袋口露出的算筹尾部,还刻着斑驳的"一退六二五"口诀,边缘被磨得发亮。案头的青铜珠算盘泛着冷光,算珠在轴承上轻轻晃动,与王伯时手中的筹算形成静默对峙。

"王掌柜这账算得可顺心?"刘妧驻足询问,指尖轻叩柜台,柜面上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回响。

王伯时抬起头,老花镜滑到鼻尖,眼角的皱纹里嵌着细密的汗珠:"公主您瞧,"他抖了抖竹简,算筹在掌心码得整整齐齐,"我这'九归除法'练了三十年,百笔账算下来分毫不差..."话音未落,一枚算筹从指间滑落,骨碌碌滚到刘妧脚边,他慌忙弯腰捡拾,腰间的皮质筹袋发出吱呀声响,"咳...人老了,手不稳当,到底不如年轻时利落。"

刘妧弯腰拾起算筹,指尖触到筹身的温润包浆,仿佛能感受到三十年的时光痕迹:"去年西市胡商那笔**账,您用筹算耗了半日,最后错记三十斤。若是用珠算盘..."她指尖轻拨算盘,上珠落下时发出清脆的"啪"声,震得案头的粟米粒轻轻跳动,"三下五除二便算出结果,还能同步记入账简。"

王伯时苦笑摇头,用粗布擦拭额头:"公主有所不知,筹算讲究'运筹于帷幄之中',每一根筹都是心眼相通。"他摩挲着算筹,忽然望向窗外熙攘的街市,远处胡商的驼队正缓缓经过,"想当年我爹教我筹算时说,'筹算如做人,要一笔一划见真章'。这珠子拨拉起来哗啦哗啦,听着热闹,却少了份琢磨的功夫。您看这账本,每道筹痕都是心思堆出来的,哪是几个珠子能比的?"

未时初刻,东市的"聚贤楼"前,关中商会会长李公带着三十名商户拦路。李公身着簇新的蜀锦长袍,腰间玉牌"士商一体"四字擦得发亮,手中的筹算袋用金线绣着"士农工商"古纹,袋口红绳系着的圆形算筹泛着象牙光泽。"珠算乃市井奇技!"他抬手时,袖口露出半截《货殖列传》竹简,竹简边缘卷着毛边,"我等商户出入朝堂,靠的是'心算如镜'的口碑,用珠子记账,传出去岂不让匈奴笑我汉商无智?"

"李公可知,"刘妧指了指绸缎庄敞开的库房,老掌柜正愁眉苦脸地拍打受潮的蜀锦,霉味混着樟脑香飘来,"去年您府上的蜀锦因记账延迟,霉变了十二匹。这些蜀锦若及时入库晾晒,能卖上百金,如今只能当次料贱卖。若是用珠算配合电子秤,账册与库存实时对应,何至于此?"

"住口!"李公猛地跺脚,震得廊下铜铃乱响,胡须随动作颤动,"范蠡三致千金,靠的是筹算韬略;子贡聘享诸侯,凭的是筹算机谋。算学此举,是要断了我等与士大夫的香火!"他身后的商户们纷纷点头,却有年轻掌柜悄悄将袖中的珠算盘 pamphlet 往怀里藏了藏,耳尖泛红。

"李公既知范蠡,可知他曾用'石秤铁斗'统一量器?"刘妧反问,"商道随世而变,当年筹算取代结绳,如今珠算改良筹算,不过是顺应民心。您看这东市,每日万贯家财过手,筹算再精,能快过算珠飞转?"她转身对围观的商户们道:"诸君做买卖,谁没因筹算错账赔过钱?谁没因记账慢错过行情?"

申时三刻,算学记账速度对比实验在粮行展开。王伯时撸起袖口,露出青筋嶙峋的手臂,算筹在他掌心飞快翻转,嘴里念念有词:"三七二十一,逢六进一..."却在计算"三归七除"时卡壳,额头汗珠滴在竹简上,晕开一片墨渍。对面的年轻账房先生气定神闲,青铜珠算盘在指尖如蝴蝶振翅,"五去四进一"的口诀混着算盘声,竟似唱曲般流畅。围观的商户们不自觉地凑近,有人小声数着算珠,有人用手指在衣襟上比划,就连街边卖茶汤的老妇也探头张望。

"时辰到!"张小七敲响铜钲。验账先生捧着两摞竹简上前,朗声道:"筹算组百笔账,错七处,涉粟米三千石;珠算组无误。"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王伯时盯着竹简,嘴唇微动,忽然长叹一声:"老了,跟不上趟了...这珠子,确实快。"他转头对年轻账房说,"后生,教我拨拉两下?"年轻账房忙不迭点头,递过算盘:"王掌柜,您看这上珠代表五,下珠代表一..."

李公的管家见状,偷偷往珠算盘中塞入磁石,试图干扰计算。阿瞒的导盲犬"追风"忽然低吼着扑上前,爪子按住管家的手。霍去病几步上前,拎起管家的后领,从其袖中抖出一张羊皮纸:"好个'心算如镜',原来用筹算错账拖延军粮结算,竟是受了匈奴的好处!"李公脸色惨白,绸缎庄的霉变账本散落一地,商户们围上去翻看,纷纷斥骂:"原来你家的账都是假的!难怪总说我们货不对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亥时初刻,墨家工坊内的松烟墨香混着炭炉暖意。刘妧与工匠们围坐,用算筹在沙盘上讨论改良方案。老朝奉接过青铜玉简,指尖抚过冰凉的青铜表面,忽然哽咽:"老朽当年为算一笔茶账,在油灯下熬瞎了右眼。如今这玉简...要是早有此物,多少账房先生能保住眼睛。"他颤巍巍地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半副磨损的算筹,"这是我瞎眼后留下的,如今...该让它们歇了。"

子时三刻,黄门官举着灯笼冲进工坊:"公主,陛下密旨!"刘妧就着烛光展读,笑意渐浓:"陛下赐关中商户三月试用珠算,成效显着者赐金匾。"王伯时闻言,眼睛一亮,从袖中掏出皱巴巴的图纸,纸上七珠算盘已被涂改成五珠,旁边注着"拨弄更捷"四字:"我琢磨了一宿,把七珠算盘改成五珠,框体窄了,手指活动空间大,拨起来更快。公主您看,这样可行不?"刘妧接过图纸,点头笑道:"王掌柜果然用心,就按此改良。"

卯时初刻,东市牌楼前,刘妧将刻有"账政维新"的铜牌嵌入牌楼。王伯时站在一旁,新换的帆布算盘袋上"珠算兴商"四字还带着针线香,他忽然扯着嗓子招呼街对面的商户:"老李家的!来拿珠算盘!教你家小子咋拨拉!这玩意儿比筹算快三倍,还不容易错!"老掌柜犹豫着走近,王伯时立刻拉着他坐下,手把手教起珠算口诀:"你看,这叫'一上一,二上二',比筹算简单多咧..."

晨雾中,张小七正教胡商阿依莎使用记账玉简:"您看,这笔骆驼毛生意,先拨上珠五,下珠三,再去九进一...妥了!再往玉简里一输,库存、货款一目了然。"阿依莎摸着玉简上的算学纹路,用生硬的汉话笑道:"汉家算学,神了!以后我们大月氏也要用这珠子!"阿瞒的导盲犬在废墟里拱出半块刻着"珠算乱商"的竹简,却被路过的货郎踢进了排水沟,溅起的水花里,隐约映着珠算盘的影子。

"公主,"霍去病望着远处的算学金融数据中心,"公孙弘在太学说,珠算让商户也能通算学,将来或可入朝为官..."刘妧点头,摸出袖中的算筹,筹身映着初升的朝阳:"明日去墨家工坊,该让《墨经》里的机关术见见天日了。珠算开了商道,墨经要开的,是工匠入仕的天门。"

东市渐渐热闹起来,王伯时的算盘声与胡商的笑谈声此起彼伏。阳光穿透晨雾,照在珠算盘的算珠上,映出一片细碎的金光,如同撒在商道上的星星,照亮每一笔清楚的账,每一颗明白的心。而街角的老字号绸缎庄里,年轻的账房先生正用珠算盘重新核账,霉变的蜀锦被逐一搬出晾晒,在阳光下展开的,不仅是色泽艳丽的绸缎,更是汉商走向革新的新篇章。王伯时看着这一切,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商道如水,顺势而流。"他握紧手中的珠算盘,嘴角露出释然的微笑——这小小的珠子,或许真能拨算出大汉商道的新天地。

此刻,东市的晨钟响起,惊起檐下群鸽。王伯时望着熙攘的街市,忽然站起身,将筹算袋郑重地收进柜底,转而捧起珠算盘,拨弄出一串清亮的声响。这声响里,有旧时光的余韵,更有新岁月的希望,在长安的晨光中,渐渐融入商道的喧嚣与生机。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