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126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126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墨家工坊的工匠技能认证推行第十日,刘妧在长安西市的粮行后院见到茂陵田氏家主田丰时,日头正毒。

蝉鸣声中,西市的粟米商贩们围在田氏粮铺前叫骂,有人挥着空布袋指向紧闭的铺门,有人蹲在地上捡拾散落的粟米。田丰身着织金锦袍,袍上"耕读传家"四字绣得鲜亮,却掩不住眼底的焦虑。他正对着一台青铜质地的仓储记录器皱眉,器上的刻度显示其私仓的粮食周转率仅为每年三次,铜锈斑驳的指针在"3.2次/年"处停滞不前,底座还沾着些许陈年米糠。

"公主可知,谷贱伤农乃古训?"田丰强作镇定,用象牙扇柄敲了敲记录器,扇面上"义仓济世"的题字与记录器上的陈旧刻度形成讽刺对比,"自文景之治以来,我田氏累世设仓储粮,实为防患于未然。如今算学横插一脚,反说我等囤积......"他话音未落,远处传来百姓的叫嚷:"田氏粮铺又涨价啦!一斗粟米涨到八十钱!"一名老妇人被挤出人群,手中的陶罐摔碎在青石板上,花白的头发上沾满米粒,坐在地上拍着大腿痛哭:"天杀的奸商!我家老汉卖了三亩粟米,换不来半块盐巴啊!"

"伤农者非谷贱,乃囤积居奇。"刘妧打断他,袖中竹简"啪"地展开,竹简边缘还沾着昨夜算筹推演时留下的墨渍,"去岁秋收,你以每石三十钱收粟,今春以百钱抛售。这价差里,藏了多少农户的血泪?"她指着记录器,"此器算出你家私仓粮食周转率不足市井传闻算学标准的一半——当粟米贱如泥土时,你闭门收粮;当百姓饥肠辘辘时,你高价抛售。这究竟是'损有余补不足',还是'损不足补有余'?"

未时初刻,未央宫前殿的穿廊下,田丰带着二十名世族子弟拦路。这些子弟们手持《盐铁论》,竹简边缘描着象征祥瑞的云纹,却有几人偷偷将竹简倒拿,露出里面夹着的绸缎商单。田丰振振有词,腰间玉佩随动作撞在石阶上发出清响:"桑弘羊行平准法,导致'商贾无利,国用不足',公主难道要重蹈覆辙?我等世族,本应与朝廷共掌'轻重之权'......"

"商贾之利在流通,不在垄断。"刘妧指着远处的算学平准仓储中心,青铜仓门缓缓开启,露出里面整齐码放的粮袋,每袋都印着"平准"二字红戳,"我设平准仓,不过是效仿古之常平仓,低买高卖,使物价波动不过五分。你看这东市——"她指向熙攘的街市,算学粮铺前百姓排着长队,年轻工匠正用青铜斗斛量米,斗斛边缘刻着"足斤足两"的篆文,"算学粮铺的米价稳如泰山,百姓拎着空袋来,背着满袋去,这才是真利国。你家粮铺呢?昨日有个孩童摔在抢购的人群里,被踩断了胳膊,他娘到现在还在医馆哭天抢地!"

墨家钜子禽滑厘拨开人群,他的粗布短褐上沾着木屑,腰间挂着的工匠徽章刻着"墨"字,"我墨门制的机械斗斛,一柱香能过千石粮,你田氏的私仓,三日才出百石粮——究竟谁在阻塞商道,谁在误国害民?"说罢,他掏出一个袖珍斗斛模型,齿轮转动间,粟米从一端流入,另一端立刻堆出标准的圆锥体,惹得围观的小吏们发出惊叹:"这机关术当真神了!"

申时三刻,东市实验粮铺前围满百姓,炎炎烈日下,空气里浮动着粟米的燥香。左边"田氏义仓"的掌柜站在高凳上扯着嗓子喊:"米价又涨啦!百钱一斗!再不买就没啦!"百姓推搡着往前挤,一名壮汉被挤得撞在墙上,闷哼一声;一位老妇人的陶罐被挤碎,坐在地上痛哭流涕。右边算学粮铺的机械斗斛却有条不紊地运作,青铜漏斗下,粟米如金色的溪流注入布袋,年轻工匠站在一旁吆喝:"平价粟米,足斤足两!每人限购五斗,管够!"机械臂精准地将布袋封口,每个布袋上都印着"平准"二字,边角还盖着算学工坊的火漆印,惹得百姓们纷纷赞叹:"这算学的法子,就是透亮!"

田丰的弟子王管事趁乱往算学粮铺的粮堆里撒虫粉,却被阿瞒的导盲犬"追风"嗅到,猛地扑上去咬住裤脚。霍去病一把拎起王管事,从其袖中搜出一个油纸包,里面的虫粉还带着刺鼻的药味:"好个'义仓',竟与匈奴勾连,借粮荒卖高价粮!你看这密信里写的'汉地粮荒,匈奴可趁',分明是通敌卖国!"田丰脸色惨白,手中的《盐铁论》竹简"啪嗒"落地,露出里面夹着的茶马走私账册,每笔交易旁都用朱砂标着"绕过算学关卡",墨迹还未全干。

亥时初刻,墨家工坊内炉火熊熊,照亮了墙上挂着的《考工记》图谱。刘妧与工匠们围炉而坐,算筹在沙盘上摆出各郡县的平准仓分布模型。"每郡设仓,"她用算筹划出郡县轮廓,"内置机关,以秤杆联动闸门,物价涨过五分则开仓放粮,跌过五分则尽收五谷。就像这炉火,太热了添把柴,太弱了扇扇风,总归是要让这世道平顺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小七敲了敲新铸的青铜控制器,器身刻着"平准如算"四字,边缘还铸着齿轮纹路:"这控制器的机关弹簧,是照乐公改良的量器弧度做的,"他咧嘴一笑,露出缺了半颗的门牙,"乐公前儿个来瞧,直拍大腿说:'这机关比我铸的量器还精巧,当年要是有这玩意儿,何至于留那缺口!'"

子时三刻,黄门官举着灯笼送来汉武帝密旨。田丰接过竹简时手抖如筛糠,烛光照在他苍白的脸上,将"田氏商队接入算学平准系统"的字迹映得忽明忽暗。待看到"利润率提升十成"字样,他忽然从袖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画着粮仓储粮的改良图,仓内分格标注着"低进高出"的字样:"昨晚我照着算学的法子算了一宿,若按'薄利多销'周转粮食,确实......"他顿了顿,抬头望向刘妧,目光少了几分桀骜,多了些颓然,"确实能赚更多。公主,田某愿将私仓改作平准仓,只求能戴罪立功,保我田氏百年清名......"

卯时初刻,第一座算学平准仓开仓。晨雾未散,刘妧将刻有"平准维新"的铜牌嵌入仓门,牌上"物价波动≤±5%"的字样闪着金光。田丰的商队拉着满载粟米的大车驶入,却被守仓的工匠拦住——车上的霉变粟米被工匠们逐袋翻检,用青铜量尺仔细丈量,将霉变者挑出堆在一旁。一旁围观的老农户张大了嘴,用手肘捅了捅同伴:"这铁爪子比我家老黄牛还灵!咋就知道哪袋米坏了?"同伴低声道:"听说算学的工匠能听音辨米,霉变的米倒出来声音都不一样。"

晨雾中,张小七正教胡商阿依莎用算筹计算物价:"粟米价每时辰一换,高过八十钱就卖,低于五十钱就囤,保准不吃亏。您瞧这算筹,横放是五,竖放是一,比你们大月氏的结绳记事清楚多咯。"阿依莎似懂非懂地点头,忽然指着仓边的草丛:"看,那有个破粮票!"众人凑近,见那褪色的票面上"平准祸商"的字样已被踩得模糊,不知是谁啐了一口:"活该!如今平准仓的米又便宜又好,谁还信你们那套鬼把戏!田氏的粮票,不如我家的驴粪蛋子值钱!"

"公主,"霍去病望着连绵的平准仓,护腕的青铜饰件刻着算筹纹路,"公孙弘在太学说,平准法是'均天下之财,便百姓之用'。"刘妧摸出袖中的算筹,筹身映着朝阳,刻着的"平"字清晰可见:"明日去司农寺,该让算赋也量量百姓的家底了。这天下的财富,不该只在权贵的粮仓里,更该在百姓的米缸里——让算筹拨拉出的,不只是数字,更是天下的公平。"

远处,田丰的锦袍在风中扬起,他望着算学粮铺前井然有序的队伍,忽然对管家低声说:"把私仓里的霉米都捐给城西的粥厂,再派些人去墨家工坊,好好学学那机械斗斛......算学这玩意儿,真能让米香飘得更远啊。"说罢,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锦袍,轻轻拂去上面的米糠,转身走进平准仓,身影逐渐消失在晨光中。

长安的风卷起粟米香,算学平准仓的铜铃响起,惊起檐下群鸽。这铃声里,有世族的叹息,有工匠的笑声,更有百姓提着米袋的安稳脚步,一步步量出大汉的清平世道。而算学的算筹,仍在竹简上沙沙作响,算着天下的公平,算着百姓的生计,算着王朝的未来——那是比任何"系统"都更坚实的,人心的尺度。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