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124章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124章

作者:暴富雅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6 06:48:42 来源:全本小说网

算学智能路碑照亮河西走廊的第七日,刘妧在考工室见到齐国贵族乐通时,这位年逾七旬的老者正蜷在一张油渍斑斑的木凳上,用粗布蘸着橄榄油擦拭祖传的青铜斛斗。晨光透过窗棂的蛛网,在他佝偻的背上投下斑驳光影,斛斗内壁的"齐旧量"三字被磨得发亮,积垢处渗着几代人的手泽,在油光中泛着深沉的铜绿。

乐通的袖口滑落,露出小臂上蛛网般的褐色老年斑,与斛斗上的铜锈相映成趣。他每擦到缺口处,便会停顿片刻,用指尖轻轻叩击那道月牙形痕迹——那是先祖在葵丘会盟时,为丈量诸侯贡粮与晋大夫争执留下的印记,至今已传八代。

"公主可知,这斛斗曾量过孔夫子周游列国的粟米?"乐通忽然开口,声音像晒干的竹简般脆裂,惊起梁上一只麻雀,"当年夫子过临淄,我七世祖用此斛量了五斗粟米相赠,夫子还夸'量正心诚'。"他抬起眼,眼角的皱纹里嵌着几粒米垢,"如今算学却说它'偏大',岂不是说乐氏百年诚信,抵不过几个算筹?"

"乐公可知,"刘妧接过侍女递来的新粟米,捏起一把撒入斛斗,金黄的米粒顺着内壁滑落,在缺口处积成小堆,"此斛铜锡配比失衡,锡蚀后铜身膨胀,看似多量,实则每石少给百姓七斤。"她用竹筷拨弄米粒,"就像这缺口,初时不过半道划痕,百年下来,竟成了贪腐的缺口。乐公可知道,去年陈留郡因量器混乱,百姓多缴的粟米能装满十座粮仓?那些粟米本可让 thousands of 百姓免于饿死,却成了权贵酒桌上的谈资。"

未时初刻,未央宫前殿的丹陛上,乐通带着二十名齐国工匠拦路。老工匠们捧着锈迹斑斑的量器,红丝带上"陶正遗范"的字样已褪成浅粉,其中一位工匠抱器的手臂不住发抖,量器里的陈年老米簌簌掉落,在丹陛上积成几小堆。乐通腰间的青铜权坠子磕在石阶上,发出钝响:"量器者,天地之准也。改量器,犹如改天道!"他身后的王工匠忽然剧烈咳嗽,手忙脚乱地扶住歪斜的量器,露出里面用铜钉修补过的裂痕,补丁处还沾着陈年的米浆。

"天道若在,为何商户用此斛多收三成粟米?"刘妧踏过散落的粟米,鞋尖碾碎一粒米,"乐公可曾去过函谷关?那里的戍卒因量器混乱,每月少领两斤粟米,面黄肌瘦得拉不动弓弦,匈奴骑兵来犯时,只能拿竹矛充数。太学的弟子用算筹推演出,统一量器可使天下粮赋误差不超过半两——这不是改天道,是补天漏。"

馆陶公主拄着鎏金拐杖走来,杖头的算学琉璃珠随步伐轻晃,发出细碎的清响。她上下打量乐通的青铜权,忽然嗤笑一声:"老身的玻璃工坊,从前因量器不准,十炉琉璃九炉废,碎玻璃堆得比城墙还高,不知赔了多少真金白银。自打用了算学量杯,按刻度配料,成色率从六成提到十成。乐公啊,你那破斛斗,能比琉璃还金贵?依老身看,你这权该改改了,刻上'算学正量'才合适,省得再让人戳脊梁骨。"

申时三刻,量器对比实验在殿前展开。乐通深吸一口气,双手捧起祖传斛斗,手臂青筋暴起,却因手部颤抖,倒米时洒出小半捧。围观的宫女们交头接耳,有个小宫女指着斛斗缺口,掩口对同伴说:"瞧那缺口,像不像老鸹窝?怪不得量不准呢。"乐通耳尖通红,勉强堆出的米堆歪歪斜斜,如破土的荒丘,惹得远处的工匠们低声偷笑。

算学量器前的年轻工匠则不慌不忙,将粟米倒入后轻叩器壁,米粒自动堆成标准的圆锥体,分毫不差,如刀切般平整。老工匠们围上前,有人用粗指丈量,有人掏出筹算记录,窃窃私语:"乖乖,这量器会自己找平?可不是,跟变戏法似的,怕是有神仙相助。"

乐通的弟子王工匠突然挤到量器前,袖中掉出个蜡丸。阿瞒的导盲犬"追风"立刻竖起耳朵,猛扑上去,爪子按住蜡丸发出低吼。霍去病掰开蜡丸,里面是细小的铁砂,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乐公教弟子往量器里掺铁砂增重,果然'谨权量'得很!这铁砂怕是从宗庙祭器上刮下来的吧?"王工匠"扑通"跪地,额头磕在石阶上,发出"咚咚"声:"老爷说...说不这么做,怕比不过算学量器,会丢了乐氏的脸面..."

乐通的脸涨成酱紫色,手中的《乐氏宗谱》哗啦啦散落,露出夹着的收租账本。刘妧捡起一页,上面用朱砂标着"量器偏大,多收三成",落款处盖着乐氏宗正的私印,印泥还未全干。她抬头望向乐通,目光如刀:"乐公可知,这些多收的粟米,在陈留郡能换多少条人命?你所谓的'礼乐正统',不过是盘剥百姓的遮羞布!"乐通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只能盯着地上的账本,形如泥塑。

亥时初刻,考工室的炉火熊熊,映红了众人的脸。乐通盯着新铸的青铜量器,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仿佛在丈量刻度。墨家钜子禽滑厘递来一把矩尺,尺身上刻着"墨氏规天矩地":"乐公请看,此器内壁弧度与《考工记》'内方外圆'吻合,只是用算筹算出了最佳角度,比旧制更省材料,更合天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算筹...算筹..."乐通喃喃自语,忽然从怀中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羊皮纸,上面用炭笔涂着改良的量器图,斛斗内壁多了几道导流槽:"昨夜我睡不着,照着《考工记》琢磨,试着把斛斗内壁弧度改小三分,算筹推演出误差能减到半钱...只是不知能否成。"

张小七眼睛一亮,立刻铺开竹简,将乐通的图纸与算学模型对照:"乐公这设计,与我们算的分毫不差!您看,这里再添道导流槽,粟米滑落时会更顺畅,误差还能再减。乐公不愧是铸器世家,这巧思绝非寻常工匠能及。"乐通凑近细看,浑浊的眼睛忽然发亮,手指在竹简上比划:"正是,正是!当年先祖铸器时,若有此算筹,何至于留这缺口...看来不是算学要改祖制,是祖制本就该随算学而进。"

子时三刻,黄门官送来汉武帝密旨。乐通捧着竹简,指尖在"天量"印鉴上反复摩挲,忽然老泪纵横:"陛下命乐氏工坊为算学计量所?乐氏愧对百姓久矣...如今能将功补过,甚好,甚好。"他转身对刘妧一揖到底,白发垂地,"乐某明日便率弟子熔了旧器,从头学起算学量器,若再有误,甘受严惩。"

卯时初刻,东市的粮店前,百姓们围得水泄不通,议论声如潮水般起伏。刘妧将刻有"量政维新"的铜牌嵌入门框,铜牌上"一斛十斗,误差半钱"的小篆闪着金光。乐通站在一旁,看着工匠将旧斛斗投入熔炉,火苗腾起时,他腰间的青铜权忽然断裂,坠子滚入炉中,溅起几点火星。"旧物该歇了。"他轻声说,转而接过新铸的量器,器壁上的导流槽在晨光中泛着微光,"往后,乐氏只做'量正心诚'的买卖。"

晨雾中,卖米的王老汉捧着算学量器笑出满脸褶子,缺了门牙的嘴咧得老大:"这下好了,再也不怕东家克扣啦!我这把老骨头,总算等到了量准心平的日子。"他舀起一斗粟米,阳光下,米粒如金砂般透亮,堆尖的弧度像初生的月牙。胡商阿依莎摸着量器上的算学刻度,用生硬的汉语说:"汉家的量器,亚克西!往后咱们大月氏也要用这个,省得被奸商坑骗。"

刘妧望着熙攘的街市,忽然听见太学方向传来朗朗书声:"粟米之法:粟率五十,粝米三十..."她摸出袖中的算筹,筹身上的"量"字被磨得温润,与新量器上的铭文遥相呼应。算学不是摧毁旧制,而是让古老的量器,重新量出天下的公平。

乐通站在一旁,看着自己设计的导流槽在量器上泛着微光,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量器如人心,需常拭常新。"他握紧手中的算筹,对着初升的太阳露出微笑——这一次,乐氏的量器,终于能真正"量正心诚"了。而远处的未央宫前,新铸的算学量器在阳光下闪烁,如同嵌在大汉版图上的一枚铜印,稳稳地烙下"公平"二字,让每一粒粟米都承载着百姓的期盼,每一道刻度都丈量着王朝的良心。

喜欢汉宫娇华:帝女传奇请大家收藏:()汉宫娇华:帝女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