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69章 吴堡县善心帮百姓 出阴招设计套士绅

程风都笑了:“这就是杨鹤一个人忙着灭火。陕西三司衙门就忙着添柴呗。照这么搞别说是杨鹤了,就是让张居正来也得死翘翘。”

程世培:“谁说不是了?这灭火的还没添柴的多,这民变怎么压得下去?”

程风思索片刻,说道:“算了不说这些了,我们还是说说眼面前的情况吧,现在守卫县城需要大量的钱粮,吴堡县周边可有囤积粮食的大户?”

程世培道:“有好几家,他们的粮仓比官府的还大。可是有粮食也没用,他们一粒粮食都不愿意拿出来赈灾。

反而还借着这个饥荒大肆抬价,现在吴堡县里的粮食已经涨到三两一石,下官都要吃不起了。”

程风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如此不顾百姓死活,他们是真不怕这老百姓造了反,那刀会砍在他的脖子上?”

程世培道:“下官也与他们提过,如果真逼得百姓造了反,他们也不会有好结果。这些当地的士绅都说了,那民乱也是先杀官的,保境安民也是官府的事情。

保护各地士绅的人身财产安全,也是各地官府应该做的,这些都是朝廷的责任,又不是他们士绅的责任,关他们士绅什么事?”

程风忍不住的鼓起掌来:“好,说的真好,一个铜板不给朝廷上,反而要朝廷保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这真把自己当蛀虫了,程县令,你想不想守住这吴堡县城?”

“想啊,可是没钱没粮,流寇真的要过来攻打,下官怕是守不住。”

程风看看在场的众官员笑道:“各位大人,本使有些私事要同程大人商议,麻烦各位大人先回避一下,等会儿咱们再聊。”

县丞等几个大人笑着起身:“那下官等就先到隔壁值房去喝茶,大人如有什么需要,只管派人来喊一声。”

程风点头:“辛苦各位。”

等所有人都退出了县衙大堂,程风示意月儿带着几位女护卫到县衙大堂后面去,不让县令的家眷靠近大堂。

左右清理干净,没了外人,程风这才笑道:“要想干成一件事,就得和这些有钱人捆绑在一起,无论是输赢大家都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程县令你敢不敢玩票大的?把这整个县城的富户全绑在你的战车上。”

程世培一愣,忙问道:“大人,您说的玩票大的,是何计策?”

程风凑近低声道:“我不是带的有一千五百多辆马车吗?你召集那些富户到县衙来开会,告诉他们,我从京城带来了两万石粮食赈灾。你就告诉他们,本使想把那两万石粮食私卖了。

让他们来商量商量,谁家愿意出多少钱购买这批粮食,我想有这个买粮食条件在,他们肯定一家不落的都会来,还要告诉他们把签协议的印章全部带过来,商量好了一次性就可以盖章分粮食。”

程世培不解:“大人就算你真的把这两万石的粮食低价卖给他们,他们也不会让价卖给灾民,这样还是解决不了灾民吃饭的问题。”

程风笑笑:“谁说我要把我的粮食卖给他们的,我只是用这个做噱头,把他们全部诓骗过来。只要他们全都到了,那就好办。

程大人你就写一个讨伐朝廷的造反檄文,把县里最有钱的那个大户的家主推出来当皇帝。檄文就得用那个大富的口气来写。咱们用刀逼着他们所有的富户在檄文上签字画押盖章。

然后我把盖好章的檄文带走,他们要是听你的话老老实实的出钱出粮帮你守城,那就皆大欢喜。

他们要是敢炸毛,我就把那檄文递上去,到时候皇上看到了,不管是真是假,皇帝都得灭他们九族,他们还百口难辩,我就不信他们舍得九族也舍不得钱粮。”

程世培脑门上的汗,哗的一下就流了下来,心跳立马加倍:好家伙,难怪是皇上看中的人,小小年纪这心够黑的,真要这么干,那谁还敢说个不字,一个不如意,那九族都得消失。

“大人,这是不是太……那个了?”

程风白了他一眼:“现成的诱饵就在这里,下次都没这个机会。主意也给你出了,干不干是你的事。

你要有胆子敢干,这事我帮你,如果你胆小不敢干,那就当我没有说过,你也从来没听过,反正明日我就走了,这吴堡的事情也不关我的事。

程大人,陕西的局势你也看得清楚,上面的官员瞎搞,根本不顾下面百姓的死活。百姓活不下去肯定会造反,陕西只会越来越乱。

你可要记住了,这吴堡县只是个小县,这民乱再严重一点,这是吴堡县肯定逃不掉。

如果流寇真打来了,这些有钱人可以拍拍屁股就跑,没有人管得住他们。而你敢跑吗,你又跑得掉吗?”

程世培心里难受,这话一点也不错。这城要被破了,自己除了死没有别的路。

既然自己横竖死的可能性都很大,那把富人绑在一起,大家一起死也不失是个好的办法。

程世培想明白了,那是眼睛一亮,觉得此计可行,可又有些犹豫:“大人,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岂不是也要在上面签字,到时候如何说得清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程风笑笑:“你们官府的人全部都要签字,毕竟他们都是本地的地头蛇,不把他们捆在一起,你就得不到好。

至于你这个县令,那肯定是不能签的,因为你是流官,他们杀官造反杀的是你,你要签了字就说不明白了。”

程世培咬了咬牙,一跺脚道:“好,下官就听大人的,拼这一回!”

程风笑笑:“就对了嘛,人生能得几回博,博他一次又如何?看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

剩下的事我就不出面了,你自己安排好,别让第三人知道,万一走漏了风声,少了一个富户到场,这事都很麻烦,我先回客栈了,安排好了通知我。”

程世培满脸笑容,躬送程风出了县衙,其它官员看见县令大人直接送巡察使大人出了衙门口,有些莫名其妙。

忙着师爷过来询问情况:“老爷,程巡察使大人怎么直接走了?”

程世培道:“程大人是巡察使,自然有他的安排。你们先别管这些了,去把同僚们都找过来,咱们商议商议大事。”

众官员们不知道这屁股大个县城有什么笑大事,但县令都发的话只得到大堂里来。

等到大家都坐定,程世培道:“各位同僚,巡察使大人刚同本官说了,他老人家从京城带来了两万石粮食,就是大家看到的那一千五百多辆马车,上面装的全是粮食。

巡察使大人说了,带着这么多的粮食出门游玩,实在是影响他的兴致,所以准备把这个粮食低价售卖。

各位同僚,现在兵荒马乱的,粮食价格飞涨。难得有一次机会,这么多的粮食愿意留在我们这里。

各位同僚,这么多的粮食,咱们官府也吃不下来。本官建议,把咱们县里所有大户全都召集到县衙来,让他们带上签协议的印章,速来商议,如何吃下这批粮食,大家以为如何?”

众官员一听,皆露出惊喜之色。有人连忙说道:“县令大人,此计甚好,若能让大户们吃下这批粮食,既能缓解县城缺粮之急,又能让巡察使大人满意。”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程世培接着道:“此事事关重大,为了不耽误行程,还望各位大人出马,各自通知那些大户。

务必让他们在明日辰时三刻准时到福满楼客栈会谈。”

众官员欢喜,全部起身应是,领命而去。

待众官僚走后,程世培又开始仔细琢磨程风的计策,越想越觉得此计虽险,但或许真能解吴堡县的燃眉之急,让自己有所建树,也许两年后自己就能升一级换个地方。

他一边安排着县衙内的事务,确保一切准备妥当,一边焦急地等待着那些富户们的到来。

第二天,天刚亮,吴堡县四门竟然没按正常的时辰打开,而是提前就开了城门,县丞,主薄等官员亲到城门口迎接富户们进了城,来到福满楼客栈等待。

看着客栈外那一辆辆装满粮食的大车,士绅老爷们的黑眼珠子都变形成了元宝的样子。

不少的大户还亲自到了马车旁,伸手摸了摸麻袋来验证粮食的真假。

护卫们也不管他们,随他们去查验,只是关注着每一个靠近马车的人,防备有人使坏。

辰时三刻,程风总算是从楼上下来了,走进大厅直接就坐在了正堂主位上,目光扫视了厅内众大户,面色威严。

大户们没见过这个小孩,但是看这小孩坐在大堂之上那威风凛凛的样子。

身后还跟着五个丫鬟,八名护卫,四个和那小孩年龄差不多的小厮。

如此的派头,如此的架势,毫无疑问这小孩就是巡察使大人无疑了。众士绅见大厅里全是小孩,**岁的都有,心里有了底。

像这样的一群小屁孩,平时在家里被家长保护的很好,养尊处优惯了,怕是从来没被人骗过,社会经验不足,是最容易上当的。

看来可以吃个大的了,至于他们的背后是什么人,谁管那些,谁家朝中没有几个当官的。

自家的小崽倒卖朝廷的赈灾粮已是杀头的重罪,做家长怕是掩盖都来不及,肯定不敢四处张扬上门来找说法,就明知道被骗了,也只能捏着鼻子受。

见程风主位坐定,程世培带着众官员和大户们上前给程风行礼,大少笑问:“程大人,这些就是全县的富户了?”

程世培回:“回大人的话,这里是全县所有的大户,凡是家里土地千亩以上的,城里有大铺面大粮油营生的全都到齐了,共计六十四户。”

程风很满意:“各位士绅老爷,本使手里有两万石粮食,本来是要带到榆林去的,可是这路途难走,带着也不方便。

所以本使决定,在这里就把粮食卖了,各位就在这里商量商量,出多少钱一石,各家分配多少石?商量好了告诉我一声。”

有大户本来想说,就两万石而已,我一家就能吃下,不用分了,不过看看这大厅上的人,还是算了。

怕吃独食会引起众怒!会引起巡察使大人不满,只能耐下性子和大家商议如何分配的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见大家在大厅里争论不休,没人关注周边环境,大少眼神示意一下,曹金虎就出去了。

大约过了一茶一盏茶的时间,曹金虎又回到大厅,但站在了程风的背后一言不发。程风看着大厅内争论的富户,喝着县令大人孝敬的茶,嘴角微微上扬。

过了半个时辰,大户们的争论总算是结束了,为首的一个大户走上前来,躬身递上一份名单。

“巡察使大人,草民已经商议好了,现在市面上的粮食卖一两六钱银一石,大人的粮食我们出一两二钱一石,这是我们商议好的分配名单,请大人过目。”

种花木兰上前接过名单,转递给程风,程风接过看了看,满意点头:“不错,你们很有良心,在家的时候,就听家里管事的说过,我们那里一石卖八钱。

你们给本使一两二钱,很公道,不过咱们可说好,这价钱是你们给的,不是我要的,这可不算受贿。”

众士绅马上堆出一个笑脸:“巡察使大人说笑了,我们心甘情愿开出的价格,绝对的公平公道,没有行贿的意思,大人只管放心,这只是大人你会做生意,算不得受贿。”

程风笑了,非常的满意,小胖手一挥:“月儿,快拿移交凭证来,请士绅老爷们签字。”

“是,少爷。”种花月儿把手里的一只长条形盒子放在案几上打开,从里面拿出一支锦缎卷轴出来递给程风。

程风接过卷轴放在案几上,慢慢的打开了三分之一。

程世培马上端上已经磨好了墨的砚台和毛笔放在案几上,又恭敬的退了下去。种花木兰还从挎包里拿出一盒印泥打开,也放在案几上。

程风左手压住没有打开的卷子,右手向着大户示意:“既然你们都商议好了,那就请士绅老爷们在这粮食移交文书上签字吧。”

众士绅看了一眼桌面上的卷轴,心里感叹,这真是个败家子,一个移交文书竟然用锦缎,还做得如此的华丽,真是可惜了了。

那大户很想拿起这移交文书来看看内容,可见这巡察使大人那只小胖手死死的压在卷轴上,自己也不敢喊他把手挪开。

为首的大户犹豫了一下,想想整个过程好像没什么问题,除了这移交文书用的材质和以前不一样,其他没什么不同的。

虽然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毛笔,在文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盖上印章,按上手印。木兰还好心的递给那大户一张纸巾,让他擦干净手指上的印泥。

他们其他大户见状,也依次上前签字,等所有大户都签完字后,程风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看了看坐在旁边的县丞,主薄,典史,程风笑道:“三位大人也来签个字,证明这事是经过了地方官府的同意的。”

三位官员对视一眼,不知道为什么还需要他们签字?心里虽有些犹豫,但也没有怀疑到其他方面去。

反正大家都有好处拿,出了事也是上官兜做。上官让签,那签了就是,三人虽说有些犹犹豫豫,但还是上前签了字。

等众人签完,程风把签好的文书,来回的吹了好几口气,确保上面的一个字迹,印章都已经干透。这才微微一笑着收起了卷轴。

见事情搞定,众大户满脸笑容:“巡察使大人,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把粮食拿走了?”

程风把手里的分配清单递给程世培:“程县令,这是大家商量好的钱粮分配清单。这也是最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你就按上面的比例要东西就是了。”

程世培接过清单,基本上的分配比例顺序,同自己估算的排名也差不多。

程世培放心啦,清了清嗓子,对着众士绅道:“各位士绅老爷,如今吴堡县面临流寇威胁,守卫县城需大量钱粮,还望各位能慷慨解囊,与官府一同保境安民。

现在就根据各位士绅老爷的分配比例出银出粮,保我吴堡县平安。”

众大户一听,脸色瞬间变了。原本以为只是买粮食,没想到又要出钱出力。

有大户当即站出来道:“大人这是只想要我等签个字,并不愿意把粮食分给我们,大人是想自己独吞吗?”

程风冷笑一声,缓缓站起身来:“各位士绅老爷,本使的粮食是要运到榆林去的,可不是拿来卖的,你们想得太多了。”

众大户面面相觑,这位小大人原来是想自己独吞了这一批粮食,只是拿我们当刀使?

众大户不干了,一位富户怒声道:“大人这是何意?莫不是戏耍我等!巡察使大人,虽然我等只是一介草民,无权无势,在哪家没有几个亲朋好友在朝中当官的?巡察使大人如此戏耍我们,难道就不怕朝中的弹劾吗?”

程风看了看众大户,微微一笑:“各位的亲朋好友在朝中做官,那就更好办了,把你们的亲朋好友姓啥名谁,什么官职什么职位都写出来,本使把他们的名字一并添加上去,这样更齐活了。”

众大户没明白啥意思:“巡察使大人是什么意思?大人是不相信我们的人脉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程风冷笑一声:“你等吴堡士绅,世代享受皇恩特权,各自称霸一方,竟然不知感恩,再此福满楼栈聚众,商议谋反之事,被本巡察使抓个正着,人赃俱获还敢狡辩,尔等真的不怕诛九族吗?”

士绅不服:“巡察使大人,凡事要讲究证据,不可信口开河,我等到此可是应了巡察使大人的邀请,你说要卖粮食给我们,我们才来的,何来聚众谋反之说。”

程风哈哈大笑几声,缓缓将卷轴全部展开:“各位士绅老爷看清楚了,这就是你们谋反的证据,铁板钉钉的证据,可以诛你们九族的。”

大户们定睛一看,哪里是什么粮食移交文书,分明是篇讨伐大明朝廷的造反檄文!

富户们一看檄文内容,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面面相觑,恐惧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只见那锦缎文书上书写的人竟然是:

反明讨崇祯帝檄

盖闻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自昔圣王御宇,必以仁政抚民,顺天应人,方得四海归心,社稷永固。

然今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临御以来,倒行逆施,致苍生涂炭,四海鼎沸,天下已无宁日。

吾等吴堡县士绅,忝列乡梓,目睹时艰,义愤填膺,今以大义之名,布告天下,声讨此无道昏君之罪。

一、苛政猛于虎,民生困苦

崇祯即位以来,不思休养生息,反行横征暴敛。吾吴堡之地,土瘠民贫,农桑不兴。每至岁末,家无余粮,野有饿殍。

而官府催征之急,如狼似虎,稍有迟延,便加拷掠。民之血汗,尽入公帑,以供朝廷之挥霍。

吾等士绅虽忝列乡绅,亦感生计维艰,况于普通百姓乎?

此等苛政,实乃取民脂膏,绝民活路,崇祯皇帝之罪一也。

二、用人不当,朝纲紊乱

崇祯皇帝用人多疑,朝令夕改。贤良之士不得重用,奸佞之徒却得以升迁。

朝堂之上,党争不断,相互倾轧。如此用人不当,朝纲紊乱,国将不国,崇祯皇帝之罪二也。

三、天灾频仍,赈济不力

近年来,天灾不断,旱灾、蝗灾、水灾接踵而至。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而崇祯皇帝却不施赈济,坐视百姓受苦。

吾吴堡县,亦深受其害。连年大旱,颗粒无收。百姓为求生存,只得卖儿鬻女,甚至易子而食。

而朝廷却不闻不问,不发分毫救济粮款。地方官府,亦层层克扣,中饱私囊。

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呼天不应,叫地不灵。

崇祯皇帝,身为天下之主,本应爱民如子,救民于水火,却如此冷漠无情,视百姓如草芥,其罪三也。

呜呼!崇祯皇帝之罪,擢发难数。吾等吴堡县士……

檄文的最后,全是士绅们的亲笔签名,还是按了手印,盖了印章的。

此文一出,好几个胆子小的只是“啊”了一声,人直接就昏了过去。

其中也有一个胆子稍大的富户颤抖着说:“大人,这……这是诬陷啊,这可是你刚才叫我们签的粮食移交文书,这怎就成了造反檄文了?”

程风冷笑一声:“是不是诬陷,不是你说了算的,朝廷说了才算。

各位造反大王,你们可以啊,那些流民造反都不敢真名实姓,只敢起个外号,就是怕别人知道他们是谁。

你们士绅果然是不一样啊,竟然连国号都想好了,还恢复季汉?官位分配还挺齐全,首辅次辅全都有,尚书,侍郎,大学士,大司马,大将军,大元帅一应俱全啊。这妥妥就是一个朝廷,可本使好像不记得季汉还统治过你们这里啊?

咋的了,刘大财主你家是昭烈帝的后人吗?你咋想起来要恢复季汉的?”

众大户瞬间脸色煞白,纷纷叫嚷起来:“巡察使大人,你如此的栽赃陷害,究竟是有何意?”

程风冷笑一声:“诸位,本使这是给你们一个立大功机会。 这吴堡县总共也没有几万人,现在正闹饥荒,不少百姓都活不下去,要外出逃荒了。

如果全县的老百姓都跑光了,谁来给你们种地,谁来给你们守城?

各位士绅大老爷们,你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应该知道这其中的要害,对县里的百姓好一点吧,给他们口饱饭吃,让他们给你们种地,给你们守城。

若你们听程县令的安排,出钱出粮帮助吴堡县百姓,别让他们被饿死,有这些百姓在,你们就守得住这县城,只要你们守上五年,这吴堡城不丢失,你们就有大功。

各位士绅大老爷的财力,养这几万百姓五年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只要你们做到了,陈大人好好的。县里的百姓好好的,这檄文永远都不会出现在外面。

如果你们你不愿意,那也简单,过不了几天,这檄文就会出现在皇帝的御案上,那个时候你们就得考虑你家的九族还能剩下几人了。”

大户们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自己竟落入了这个圈套。

有士绅气得指着程风鼻子骂:“还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如此的狠毒,我等啥可能都想到了,就没想到也会用这种方法来坑我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程风不为所动,冷冷道:“如今摆在你们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乖乖出钱出粮,保吴堡县百姓平安,保自己九族周全;

二是继续嘴硬,那我就先在这里把你们都杀了,再抄了你们的家,反正我手里有你们造反的凭证,圣上也不会怪罪于我。

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家所有的都是朝廷的。怎样对你们更有利,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当然了,你们也可以假意同意,回去就召集乡勇,来个真的造反,那么本使真得感谢你们,回去又可以升大官了。”

富户们听了,一个个吓得腿软,刚刚还嚣张的气焰瞬间熄灭。

为首的刘大户双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上,颤声道:“大人,我们……我们愿意出钱出粮,只求大人饶我们。”

其他富户也纷纷附和,生怕晚了一步就被灭族。

程风又看着众士绅笑道:“各位士绅老爷们,千万记着要保护好程县令和那些百姓,别让他们被冻死饿死,要是让我知道有百姓被冻饿死了,你们可就麻烦了。”

程风停顿了一下又道:“当然了,各位士绅老爷们,如果你们觉得你们身后的人有能力搞死本使,本使真是非常欢迎你们身后的人去皇帝那里弹劾我。”

众士绅纷纷表示自己身后没有朝中官员,不敢去弹劾大人。”

程风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程县令,你负责监督他们出钱出粮,务必让百姓吃饱饭,守好这吴堡县。”

程世培连忙点头:“是,大人,下官一定办好。”富户们虽满心不甘,但为了九族性命,不敢去赌大少说的是真是假。

反正就是出些钱粮而已,又不是出不起,没必要用这种拿不准的事情,九族的性命去冒险。无可奈何的富豪们也只能认栽,同意出钱出粮养乡勇守城。

程风看着他们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程风又道:“本使在这吴堡县也耽搁了些时日,如今事情已安排妥当,便要继续赶路了,各位士绅老爷们,再见,本使希望最近这几年都能听见你们的好消息。”说罢,起身准备离开。

这时,一名富户突然上前,犹豫片刻后道:“巡察使大人,我等虽愿出钱出粮,但还望大人能给个期限,不知这五年之约,从何时算起?”

程风微微眯眼,思索片刻道:“就从今日算起,到崇祯八年重阳之后,若吴堡县安稳如初,百姓安居乐业,那就表示檄文本使从来没听说过,五年内,不管这吴堡县的县令还是不是程大人?本使的表态都有效。”

富户们听后,虽仍心有不满,但也只能应下。

程风面带微笑,朝厅内众人挥挥手,带着众人离开了福满楼客栈,来到流民住的地方。

看着那几百流民,程风笑笑:“乡亲们,现在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程县令已经和士绅们说好了,今后五年内,吴堡县的士绅们愿意出钱出粮招募乡勇是守护县城。

现在这个县城有了一线的生机,如果你们不愿意跟着我出塞的,你们可以留下来,我不会强迫你们。

还愿意跟我走的我欢呼,咱们吃过早饭就可以走了,现在还有一顿饭的时间,大家好好想一想是走是留。”

流民们听了程风的话,顿时议论纷纷。一些人面露犹豫之色,他们舍不得离开家乡,但又担心士绅们日后反悔;

另一些人则眼神坚定,他们早已对这破败的家乡失望透顶,一心想要跟着程风去塞外寻找新的生机。

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站了出来,大声说:“大人,一看你就是为我们老百姓着着想的好官,我们愿意跟您走!”

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响应,愿意跟随程风出塞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程风看着这些相信自己的流民,心中很高兴,待大家吃完饭,程风便带着愿意跟随的流民,踏上了前往榆林的路。

沿途逃荒的百姓知道了跟着这支车队就有饭吃后,不断的加入,队伍越来越庞大。

来到米脂县地界,遇见刚从米脂县逃离的百姓带来的消息,米脂县来了一支叛军正在米脂县横山地招兵买马,领头的是一个姓李的壮汉。

现在的米脂县城现如临大敌,官府盘查的十分的紧,没有路引也根本进不了城去。

程风听到这个消息,看看身边的李来享笑道:“这家伙,真的跑回老家来招兵买马来了,还好我运气不错,半道上截胡了他的宝。”

李来享一脸疑惑:“院长,您说的‘宝’是指什么?”

程风本来想说你就是那个宝。可想想还是算了,指着身后的流民队伍:“就是他们啊,那个姓李的壮汉要招兵买马,不就是缺人嘛。

我把这些流民带走,他就少了不少兵源,你说是不是我截了他的宝?”

李来享想想也对,这确实是院长截了别人的宝。

程风笑笑,喊到:“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吴钟,石达开,曹金虎,吕俊豪你们来了。”

七人听到,跑了过来,程风安排了:“曹金虎,吕俊豪,你们俩把车队交给月儿负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其他人安排两百配驳壳枪的护卫队员,每人带好十天的粮食跟我走,我们去李家站点去看位老朋友,马上安排。”

八俩人异口同声:“是。”

程风又把腰带上的巡察使腰牌摘下来交给月儿:“两位姐姐,你们拿着这个腰牌,带着车队先到榆林去等我们,路上如果有官服找麻烦,先和他们讲道理。

如果他们不讲理要硬来,也别和他们客气,打过再说别的。

如果半道上遇着打劫的,先劝其投降,劝不住就缴了他们再说。如果遇着逃荒的要加入也带着一起走,我们十天之内肯定返回。”

安排好车队的事情,程风带着八名小将,二百护卫骑兵直奔米脂河西二百里的李继迁寨,他要去找那李鸿基谈谈心。

二百多人快马加鞭,在第二天来到横山地,程风一行人,刚到横山地,便遇到了李自成的斥候。

斥候们没想到在这荒山野岭的偏僻之地,竟然还能遇着这么多的骑马之人,开始以为来的是官兵,也是吓了一跳。

不过在看清楚这群人里没有一个穿铠甲的,而且全是小孩,一个成年人没有。

便知道他们并非是官兵,不过是有钱人家的纨绔子弟出来游玩的。

二百多的纨绔子弟,骑的还都是战马,这不就是妥妥送战马来的财神吗?斥候们的眼睛里的贪婪之火都快冲到半天空去了。

几位斥候急匆匆的跑回李继迁村,老远就喊:“大当家,大当家,来喜事哩,来喜事哩。”

正在村子里想着到哪里去搞武器装备的李鸿基,听到斥候的大喊大叫,心里很不高兴,站起身来骂道:“蹦锅,你个瓜皮柳娃子,颇烦很 ,莫事瞎咧咧啥?”

斥候被骂,也不生气,笑呵呵的跑进院子:“大当家的,来大财哩。”

李鸿基骂道:“你就是个瓜皮,哪来的大财哩?”

“横山地来了二百多个碎娃子,个个都骑的是上好的战马,一个大人也没有,这不就是给俺们送战马来地吗?”

李鸿基砰的一声,从石阶上站了起来:“此话当真?”

“真的,正朝我们这里来呢,也许一会就到村口了。”

李鸿基大喜:“快呢,叫上兄弟们,咱们去接收战马。”

程风带着护卫一路跟随,看着那些斥候跑进了村子,这才停下来,在村子外二里地等待。

果然没过多长一段时间,村子里乌泱泱的跑出来了几百上千号人,嚎叫声,呐喊声,口哨声,乱七八糟就像一群鸭子。

这乱七八糟的场景把大少看得摇头无语,叹息一声:“这家伙,好歹也是当过边军的,再怎么垃圾也干过几天百夫长, 咋把兵带的像山里的土匪。”

曹金虎笑道:“看出来的人估计要上千人,如果他真的只干过百夫长,那想带好一千人,还是要费些事才行。”

李鸿基带着他的乌合之众兴高采烈的走出了村口,原想着怎么也得走个三五里地才能劫到那群碎娃子。

没想到这才走了一里多地,就看见了一群小孩骑着高头大马正挡在大路中间。

看到了一匹匹高大英俊的战马,李鸿基心里乐开的花。

他给李过示意,李过省得,快走冲到前面,手里的镔铁长枪往地上一杵,大喊:“你们这些碎娃子听好啦,俺们是杀富济贫的好汉,今日你们运气好,遇到了俺们。

咱们只要你们的马,不要你们的命,不想死的乖乖的下马投降,把马交出来,可饶你们不死,敢说个不字通通的砍头。”

程风笑笑,叫来李来享:“你过去告诉那个李鸿基,就说救他出监狱,还送他三本书和二十两跑路银子的恩人来了,让他赶紧过来拜见。”

李来享重复了一遍院长的话,打马来到李过面前,拱手一礼:“这位兄台,请问你可是李鸿基李英雄?”

李过还以为这小孩是过来打架的,没想到人家文质彬彬的非常有礼貌,过来就先行礼。

这李过刚当流寇没几月,工作经验不足,还没有学到多少流寇的习性。

见来人彬彬有礼,自己也不好发威,只得回礼:“俺叫李过,李鸿基是俺叔,咋啦,你找俺叔有事?”

李来享笑道:“不是我找你叔有事,你过去告诉你叔李鸿基一声,就说救他出监狱,还送他三套书和二十两跑路银子的恩人来了,让他赶紧过来拜见。”

李过一愣,这事他知道,送书的时候自己就在旁边,他俩说的话自己也记得清楚。

二叔还经常拿着那书在自己面前读,虽说很多自己都听不明白,但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

送书的事总共只有四个人知道,除了自己和二叔,就只有米脂县的李掌柜和他的小东家程小公子知道。

看对面并没有李掌柜的身影,莫非是那正主恩人大明游玩使程小公子来了。

“你等着,俺马上去通报。”李过不敢耽误,那可是堂叔救命的恩人,万一怠慢了怕是要挨揍。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