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68章 居庸关相逢郭之琮 程县令诉苦防寇难

南海舰队回到了基隆海军基地,种花红玉带着东海舰队回到了浪漫岛,到此程大少的破晓计划完美收官,旧港辖区的人口暴增了一倍,达到了八十万人。

再说程风程大少,在东胜卫和红玉,宋玉成分开后,带着护卫队赶着一千五百多辆马车,二十八日来到了居庸关。

居庸关守军站在城门楼上,突然看见远处来了一千多的马车,只看那车队的人头,少说有近三千人的队伍。

守军也是吓了一跳,不知道来的是敌人还是商队!守军下令关闭了城门,敲响了有敌来犯的铜锣,铜锣声惊动了居庸关的守将。

守将匆忙跑到城头查看,只见远处而来的车队,打头之人小小年纪,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那马身高体长和蒙古马完全不一样,一看就不是凡品。

马背上那小孩虽说穿着比较朴素,但那气质却非凡,一看就不是平凡之人。

守将看清楚来人,有些小激动,伸手给了那士兵一巴掌:“你个蠢货,不知道来的人是谁吗?”

士兵茫然的看着自家老大,一脸的不知所措:“小的不知,是谁啊?”

守将哈哈大笑:“他可是响当当的人物,能够单挑建奴固山额真的小英雄,还是全天下独一无二的大明巡察使,知道啥是巡察使不?”

士兵们都摇头:“不知道!”

守将更得意了:“大明巡察使,见官大一级,除了当今皇上,你官再大都没用,他都比你大一级,你们说这官位牛逼不?

出了皇城,天底下的官就没有比他大的了,你个混蛋还敢关他的城门,你是活腻歪了?赶快的,把城门打开,咱们出城迎接上官。”

守将带着一众士兵匆忙打开城门,士兵们在城门外分左右列队,摆出了一副夹道欢迎的架势。

程风来到关城下,就看见列队欢迎的队伍,正中主位一名大将威风凛凛,还是个认识的熟人。

见程风到来,连忙上前行礼:“下官郭之琮见过程小公子,不知公子此次带着如此庞大队伍前来,是要到那里去吗?”

程风拱手回礼,微微一笑道:“我还以为守居庸关的是谁呢,原来是郭总兵你啊。

上一次德胜门大战之后,听说你失踪了,还以为郭总兵出了什么意外?没想到你竟然躲藏在居庸关。”

郭之琮苦笑一声:“让公子见笑了,当时战场上混乱,我被敌军所伤,昏迷不醒,幸得亲卫用命死保,才杀出一条血路。

下官被亲卫背着逃到西山丛林一道观之中养伤,信得那老道医术了的,加上下官命大,才把下官这条老命救了回来。

二月伤势见好,这才出山回到京城,在得知建奴已经北逃,下官又被兵部调度到这居庸关驻守。

早就听说公子已经南下回南京去了,没想到今日如此好运,竟然在居庸关见到了公子。”

原来如此,程风心里哈哈大笑,郭之琮之经历,原来是走了侯世禄的老路,难怪侯世禄会跑我那里,原来是路被郭之琮走了。

程风忍住心里想笑的冲动,拱手恭喜:“郭总兵大难不死,今后必有后福,本公子本来是要回南京去的,可走到半道又想起我家在陕西还有产业。

听说那边旱灾极其严重,本公子有些担心下人们的安危,所以让下属带了物资前往延安府相助。

只是这次送过去的物资实在太多,这通关过卡的怕不方便,所以才亲自带队前往,今日我等要过这居庸关,还望郭总兵行个方便。”

郭之琮眼睛一亮,“据下官所知,公子至去年进京就守护着京城,没有一日放松,数月过去,定是万分辛苦。

以前下官只是客军,帮不上公子的忙,可今日不一样,公子到了下官的管辖地,下官甚是欢喜,公子不如就在居庸关多休整几日,我也好尽地主之谊。”

程风看着这个威风凛凛的老将,心里直犯嘀咕:这老头如此热情,一口一个下官的到底要干啥?莫不是想要坑我?

程风怀疑心重,笑着婉拒:“郭总兵好意我心领了,只是陕西灾情你严重到什么程度,我们都不得而知,我实在不敢耽搁。

怕去晚了死了人就不好了。还望郭总兵通融通融,让我等尽快过关。”

郭之琮见程风拒绝,也不再强求,连忙说道:“公子说得是,这救灾如救火,确实也是耽误不得,下官这就安排人给公子通关放行。

只是现在时辰不早,公子也须进午食。下官在城中已备好酒席,还望公子赏脸。”

程风心想确实也是到了饭点,吃顿饭还能拉近双方的关系,便点头答应。

说罢,郭之琮一挥手,示意士兵们放行,士兵不敢怠慢,赶忙安排人在前面开路,让队伍通行。

进入居庸关后,沿街的百姓见到如此壮观的车队,还有守军护卫过关,皆投来好奇的目光。

百姓心里都在嘀嘀咕咕:也不知是哪个狗官家的商队,面子竟然能大到让守军保护过关的程度。

程风带着车队在郭之琮的陪伴下走过居庸关主街,在居庸关百姓的注视下缓缓前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此时已经入春,北方建奴退走,拖家带口躲进居庸关的百姓,已经陆陆续续的返乡。居庸关内还算安静,难民所剩无几,似乎感觉不出来西北正在发生着旱灾。

进入居庸关城,郭之琮将程风迎进了一处宽敞的酒楼,酒席上,美酒佳肴不断,山珍海味齐出,确实让程风感觉到了什么叫**。

西北年年旱灾,北直隶被建奴抢成了白地,百姓们民不聊生,可官老爷们依然能够花天酒地,没有人会真正的去关心百姓的死活,这种官场社会的普遍现象,让程风无论如何也喜欢不起来。

吃饱喝足,程风提出要尽快启程,郭之琮也不再挽留,亲自带领士兵为程风的车队打开城门,目送他们远去。

程风坐在马背上,回头望了望居庸关,心中对郭之琮的印象有了改观,随后便带着车队朝着娘子关方向疾驰而去。

车队行了两日,来到了娘子关。娘子关守军同样被这庞大的车队惊到,紧闭城门,如临大敌。

守将得到军士报告,也是吓的两股战战,马上派出斥候出关打听情况。

听闻是大明巡察使的车队到来,守将总算是安下心了,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赶忙开城迎接。

守将拱手躬身,一脸谄媚道:“下官徐良友见过虚谷公子,久仰虚谷公子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下官之荣幸。只是不知公子带如此多物资所为何事?”

程风笑笑,拱手回礼:“徐将军客气了,实不相瞒,陕西灾情严重,我家中在那里有些产业,家母放心不下,便着我带了物资前去相助一二,今日要借道走这娘子关,还望徐将军多多照顾。”

徐良友一听,眼睛放光,连忙说道:“这物资运输责任重大,公子进了娘子关还算安全,只是出了娘子关,山高林密,路途遥远,路上恐会不太平。

下官近日听闻路上有小股流寇出没,恐对公子的车队不利。下官愿派一队精兵护送,以保公子安全,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程风见这守将如此殷勤,怕是有什么企图。笑道:“劳累徐将军操心了。路上不过一小股流寇而已,没多大影响,他们再强还能强个黄台吉去。

如果一路上遇不到也就罢了,如果流寇非要找死送上门来,那本公子也只好大发慈悲的送他们一程。”

守将见程风拒绝,脸上没有一丝不悦,脸上还是堆满笑容:“公子英勇过人,自然不把流寇放在眼里,下官多嘴了。

只是公子这一路车马劳顿,不如在娘子关歇息一晚,明日再启程?”

程风本不想停留,但想到连日赶路,护卫们也都疲惫,便点头答应。

守将见程风答应,顿时眉开眼笑,忙不迭地安排起来。程风带着护卫队跟着守将来到了一处宽敞的驿馆。

刚安顿好,就有小厮来报,守将为程风准备了接风宴。

俗话说的好,强龙不压地头蛇,当地守将宴请程风无奈,只好前往。

宴会上,美酒佳肴摆满一桌,守将很想殷勤劝酒,可惜人家是小孩,根本不喝酒,守将只能以茶代酒,程风也茶水相陪。

到了夜里,程风睡不着,总以为这个徐良友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动机。

结果整个驿馆晚上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一百多人的巡逻队那都不叫巡逻,直接是把整个驿馆都围了起来。

加上外面的马车,整个驿馆被围的像个粽子,就这样的安保规模,要拿下娘子关都轻而易举,是个傻子都知道这个地方杀气太重,在不开眼的也不敢来这里搞刺杀。

这疑心病重的大少愣是一晚没睡好,总等着刺客来搞刺杀,一直等到天亮,徐良友带着大小将官来到驿馆,也没等着幻想中的刺客。

告辞了徐良友,车队继续前行,大少很想低调,可现在他的名气太大,加上这个车队实在是庞大,近三千人的队伍,根本就低调不下来。

别说是沿途的土匪不敢打他的主意,就算是沿途的官府都要小心应对,生怕他一个不开心,要来一个冲州撞府,大家都得完蛋。

车队就这样走走停停,走忻州,过吕梁每一次穿州过府,都少不了一场官府的应酬,出于长远考虑,程风又不得不去应酬。

结果就是行走的速度越来越慢,一直到三月中旬,车队渐渐接近陕西地界。

行走在山西地界,各地流民不少,但都没有形成规模,可就隔着一个吕梁山进入陕西,情景完全变了样。

刚进入吴堡县境内,远远望去,干旱并非那么严重,走过了好几条河,河里还是有水的,虽然水流不大,但确实有水。

但是河两岸的土地全是一片荒芜,本来已是春天耕种的季节,地里却不见庄稼生长。只有难民们拖家带口,眼神绝望,朝着外地逃荒。

程风心中一紧,这旱灾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严重啊,山西的灾民怎么还是这么多?那杨鹤到陕西来救灾到底是怎么救的?怎么灾民一点也没减少?

程风正想找个百姓问问具体的情况。不想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的山林里突然冲出来一伙山贼,手持锄头,镰刀,扁担,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农具拦住了车队去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冲出来的山贼把正在逃荒的百姓吓得蜷缩在路边,瑟瑟发抖。

那为首的山贼形容枯槁,两眼无神,颤抖的双手举着把破锄头,也不搭理那些逃荒的百姓,只挡在大道中间大喝:“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程风看着那四肢战战兢兢的山贼,一句话都不说,就等那山贼把口号喊完,可等了半天,竟然没了下文。

程风好奇了,看着那个山贼头目问道:“你口号没喊完呢,怎么就停了?”

山贼额头顿时往外冒汗,那浑身上下的肉抖得更严重了,声音都是打着波浪纹:“啥,啥,啥情况?什么口号没,没,没喊完?”

程风冷笑一声:“你应该说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敢说个不字,管杀不管埋。”

那山贼头目愣了一下,结结巴巴地说:“对……对,敢,敢,敢说个不字,管杀不,不,不管埋。”他虽然嘴上喊着狠话,可双腿却止不住地打颤。

程风身边的护卫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程风勒住缰绳,怕马上前踩踏到人,

仔细观察这群山贼,怎么看怎么也不像个正经的山贼:“各位好汉,你们应该看得清楚,我们的人比你们多了好几倍,而且还个个带刀。你们怎么这么的想不开?敢出来打劫我们?”

山贼头目:“我们就是看见你们人多才来打劫你们的,咋啦?不行啊?有本事把我们全杀了,算你们狠。”

程风无语摇头:“看你们应该很长时间都没有吃饭,这拿着农具的手都是抖的,一看你们就没有抢过人,说说吧,你们为什么要上来找死。”

领头的把脖子一梗,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我们就找死啦,你不服就砍死我们,奶奶的,实在是饿得不行了,说话都费劲。”

程风叹了口气,看着为首的山贼:“你们这些人,看来是真的不想活了。人都被逼到如此的程度,还未造反也是难得。

给我说说吧。为何不好好在家种地,要当这送死的假山贼?好好跟我说说,也许我能我能帮上你呢。”

山贼头目看唬不住对方,只能哭丧着脸道:“这旱灾闹得,地里颗粒无收,官府还催着交粮纳税,我们实在活不下去了,这才到这里来劫道。

看见你们这么长的车队,一定是带有粮食的,所以才来打劫你们。

要么就给我们一些吃的,让我们多活几天。要么就杀了我们,一了百了。

唉,想多说几句话也没力气,是给我们一口吃的,还是把我们都杀了,你们看着办吧。”

程风听了,心里一阵的发酸:“唉,算了,今天算你们运气好,命不该绝,遇着我这个心慈手软的好人。

正好我又带有些粮食,可以先给你们做顿清粥喝,等你们有了一些力气咱们再聊。

曹金虎,让大家都停下来埋锅造饭,煮粥,请乡亲们吃顿清粥代表心意。”

“是,马上安排,吕俊豪马上安排人手埋锅做饭,煮粥。”

“是。”吕俊豪转身大喊:“队长有令,护卫队全体人员就地休息,负责警卫的保护好马车,不要让人靠近,其余人等寻找合适的地方,埋锅煮粥,请乡亲们吃一顿。”

众护卫得令,留下了大半的人员,保护马车的安全,只出来二百多人,各位从马车上抬下一口大锅,开始就地挖坑造饭。

吕俊豪下令埋锅造饭的声音很大,命令传得很远,那些躲藏在远处的流民都听得清清楚楚。

流民们原本都离大少的车队远远的,都怕双方动起手来,把自己给误伤了,现在一见那帮假山贼不但没被杀,反而还能得到一口饭吃,纷纷激动起来。

藏在各处的那些流民,为了这一口吃的,也是顾不上小命的。几百号人扶老携幼的就围了上来,在距离车队百十步的地方呼啦啦跪了一片。

“求善人开恩,别给我们一口吃的吧,我们已经好多天没有吃过一粒粮食了。”

“求善人开恩,救救我们吧。”

曹金虎抬手大喊:“乡亲们不用磕头,我家少爷说了,今日在场的乡亲人人有份,所有的人都能得到一碗粥喝。”

曹金虎这一嗓子喊得,所有的流民都安静了下来,那空洞的眼睛里,有了一丝丝的光。

很快,大锅里的粥煮好了,虽说那粥煮得有些清汤寡水并不浓稠,但是盐味却是十足。

毕竟不知道他们有多少天没进过食物,大少也怕粥太稠,把人胀死,闻着那香喷喷的气味,流民们有些骚动不安“。

但是看着那一把把明晃晃的刀,饥饿难耐的流民还是忍住了上去抢食的冲动。又等了好长的时间,那粥的温度渐渐降了下来。

护卫们这才示意让流民们按男女分开,各自排队领粥。

也许是流民本来就安分守己,又或者是那明晃晃的刀,着实没人愿意招惹。

流民们很是听话,诸位们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老老实实的排队领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护卫们一碗碗盛出来,分发给流民。流民们狼吞虎咽地吃着,眼里满是感激。

那山贼头目也带着手下们吃了起来,吃着吃着竟落下泪来。

吃饱喝足后,程风把山贼头目叫到跟前,详细询问当地灾情和官府情况。

原来,官府不但救灾不力,还横征暴敛,各地的粮商又借机抬价,原本才卖一两银子一石的粮食,现在都卖到三两,而且还在上涨,老百姓实在是吃不起。

家里有小孩的,把那小孩卖出去给大户人家为奴,一个小孩才能换到半袋粮食,百姓实在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出去逃荒。

程风眉头紧锁:“我记得陕西巡抚杨鹤正在赈灾,这时候不是应该减免赋税吗?怎么官府还要收税?

再说了,这都春天了,我看这地也不是特别干旱得厉害。你们为何不在家种地?非要出来逃荒?还要冒充山贼送死。”

山贼头目泪流满面:“这河里有水有什么用?河岸两边的地是大老爷家的,河是大老爷家的,河里的水也是大老爷家的,不是大老爷家的地,这水都不能用。

往年租士绅老爷家的地种,交了四成地租,再交了田税,多少还能剩个两成。这两年年年干旱,地里收成不好。交了地租之后,田税都交不起。

一年忙到头,不但一粒粮食留不下,还得倒搭进粮种去,这都算好了,更多的人卖儿卖女都交不上田税。

大老爷们的地租一粒不少,官府的田税卖了儿女都交不上。人家就只能逃荒,逃出去了也许还有一条活路。

可逃荒路上也没吃的,许多人都只能吃树皮草根,现在已经饿殍遍野了,我们实在没办法。

实在不想自己被慢慢饿死,又没有勇气自杀,大家就赌一个往来的老爷有心地善良的,能给口吃的让我们多活几天。

又或者是往来的老爷心狠手辣的,正好也借了你们的贵手把我们都杀了一了百了。”

程风听后,心里有些郁闷,要按以前的历史,是因为朝廷没钱,杨鹤拿不到足够多的银两,造成赈灾就不力,那是情有可原。

可这一次不一样啊,皇帝手里有钱,而且也给了足够的钱,可怎么还是把灾赈成这样?

程风仔细想了想,那杨鹤赈灾,也不可能亲力亲为,估计是下面的官员上下齐手,贪墨的赈灾银两和粮食,才造成了现在的这个局面。

程风无语,官场风气如此,什么东西到手都要扣下三成辛苦费,也不管这些钱是用来干什么的,反正回扣是必须的。

赈灾银过一次手短一截,每一级官僚的回扣,扣的都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官僚系统全都如此的贪婪无厌的官,却还把自己标榜成百姓的救星。

就像某会一样,一年花了一百多万的银子,就干了两千多两的活,还觉得自己功劳大得不得了,是群非常的了不起的大善人。

官场风气如此,那杨鹤再怎么努力也没办法。

“这些该死的贪官。”程风暗骂一句。

想想那杨鹤下发的赈灾银子和粮食,下面的官员要是不克扣,全部给足了百姓,这杨鹤赈灾怎会如此不力。

官员上下齐手,贪没赈灾银两,当地的商人又还借机抬价剥削百姓,真的是处心积虑要把百姓逼反。

程风叹了口气,对身边的伙伴们说:“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粮食的买卖,就不能让私人去做,这些粮商从来不会管百姓的死活,更不会管国家的死活。

粮食生意必须掌握在国家的手里,这可比管控盐铁还要重要。”

程风回头看看那满地的流民,担心的说:“咱们可不能看着这些百姓到处流窜,万一被有心人利用,那可就麻烦了。”

曹金虎点头道:“少爷说得是,如今这局面,得想个法子解决。”

程风沉思片刻,说道:“这样,我们要到关外去开发塞外,正好没有百姓,你就把他们带到河套去,把开平城先修复起来。

咱们携带的粮食能够供一万五千人吃上五个月,五个月后那土豆也成熟了,如果能带走几万流民,你们应该立得住脚。把这些农民汇聚到一起去,我要和他们说谈话。”

曹金虎领命,开始着手安排,很快就汇集到了一处土堆下。

程风站在高高的土堆上,对土堆前的流民自我介绍:“各位乡亲,我叫程风,山东登州府人士,我的老师是南京兵部尚书袁可立。

在前朝的时候,因为我救了京城数万百姓的性命,先帝爷封了我一个大明游玩使的职务,可以在大明管辖的土地上不受任何限制,随意走动。

去年有女真人入关抢劫,我又立了一些小功劳,被当今圣上封为大明巡察使,代天子巡视天下,我这官很奇特,没什么品级,但是见官我就大一级。

我此次路过此地,运气好,看见了大家的遭遇,说实话,我心里实在不好受。

但是我没有办法就近帮助到你们,原因你们也说了,这河是大老爷家的,这水也是大老爷家的,河道两岸的田地也是大老爷家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咱们都是良民,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再怎么没吃的,也不能强抢豪夺别人的财产不是。

我这一次到陕西来,目的就是要出关到赛外去,开发塞外河套地区,修复古开平城,在那里大家可以重新开始生活。

最早的那个开平城,大家应该都知道,那里地广人稀没什么人,只要愿意到那里的百姓,多的是土地可以耕种。而且只有正常的税收,不会有佃租,而且你们的安全还由我们来保护。

在这里不妨告诉乡亲们,我们带的有一些特殊的粮种,高产耐旱,生长时间短,就算是入了秋也可以再种一茬,就算没有长成也能吃,不会因为没成熟而影响食用。

我带的粮食能供一万五千人吃五个月,五个月后新作物成熟,就能有新的口粮,到那时大家就不会再挨饿了。

而且在那里,因为是我开发的土地,那里不归朝廷的法律管,所以没有苛捐杂税,大家可以安心种地。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我知道大家现在对我可能还心存疑虑,但我向大家保证,只要你们愿意跟着我干,我不会让大家再饿肚子,不会让大家再受贪官污吏的欺负。

愿意跟我走的,就站出来,跟着我去河套,到那里有地种,有饭吃。”

流民们很动心,可是想去并没那么容易:“这位小老爷。俺们家倒是想去,可是俺们家没有粮食,怕是走不到那里去。”

程风笑了:“这位乡亲你只管放心,只要你们决定跟着我出塞去打天下的那一刻起,你们就是我的人,我就保证你们的吃喝不会断,从你加入的那一刻起,保证你每天两顿,一顿都不会少。”

其他的流民还在窃窃私语,还没来得及表态,假山贼头目已经激动地抢先跪地磕头:“多谢公子大恩,我等愿跟随公子出塞,纵是千难万难,只要公子不放弃我等,我等愿为公子肝脑涂地,绝不后悔。”

其他流民见山贼头目带头响应,也纷纷跪地,高呼愿跟随程风出塞。

程风心中一喜,正愁着没有人手跟着出塞,没想到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竟然轻轻松松的,就得了几百个跟随者。

程风看着跪地的流民,心中感慨万千,大声说道:“大家放心,我程风定不会让你们失望。从现在开始,你们饿饭的日子就算过去了,大家起来吧,收拾收拾,咱们去吴堡。”

流民们欢呼起来,就会收拾起自家的破破烂烂,在护卫队的安排下,往吴堡县行进。

路上又有逃难的灾民听说跟着这支车队有饭吃,也放弃了外逃,纷纷勒紧裤腰带,也跟着车队走。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听说到了饭点,这支车队就会做很多的粥,免费让大家吃。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等到了吴堡县城外的时候,跟随的人数已经有了六七百人。

然而,车队来到了吴堡县城外,便看见吴堡县城的城门紧紧关闭,城头上旌旗招展,人头攒动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

“这是把咱们当做流寇啦?”看着城墙上那些严阵以待的守军,程风也是无可奈何。为了不引起误会,队伍离城门远远的便停了下来。

“石达开,上前去叫门。”

石达开拍马上前,高声喊道:“城上守城的军爷,大家守城辛苦,我们是从山东来的商队,要往榆林卫去,请军爷快快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城,定有重谢。”

城墙上一名将领模样的人伸头朝下喊道:“你们带着这么多流民,谁知道是不是流寇伪装,不能开门!”

石达开又解释了一番,可对方就是不为所动。石达开只好狐假虎威起来。

石达开语气陡然一变:“城上的守军听好,我们乃是大明巡察使程风的队伍,正代天子巡视天下,马上去通知你们的县令,大明巡察使到了,让他速开城门迎接上官。”

城墙上的将领一听,脸色顿时变了变,大明巡察使,听都没听过,也不知是真是假,自己一小小巡防守卫,也没本事分辨真假,赶紧派人前往县衙通知县令大人。

吴堡县令程世培,崇祯元年的进士,二榜第四十二名,排名也算中规中矩,按说可以到一个中等县去当县令。

只是因为没关系,上县中县或者中等偏下的县,都被别人占了,好的地方也去不了。

没关系的程世培只能到这吴堡县,一个小的不能再小,全县也就几万人口的垃圾小县城当了个县令。

因为这几个月陕西的民变越来越严重,吴堡县周边已经有流寇出现,听说那米脂县都已经被流寇占了。

程世培为了吴堡县城的安全,也是招募了不少的乡勇协助守城。

可守城就需要钱粮,吴堡县太小,实在养不起几个人,程世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就请了八百多人不到的乡勇, 加上那三班的衙役总共也不到一千人守这小县城。

这请的乡勇多了,花费就大,钱粮便捉襟见肘,这不,今日程大县令正坐在县衙正堂,盘算着手里的钱粮唉声叹气,愁眉不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