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奋斗在激情岁月 > 第64章 新旧社会的交织更替

奋斗在激情岁月 第64章 新旧社会的交织更替

作者:秦蜀一书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7:50: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冬风卷着碎雪,掠过护国寺老街的灰瓦屋顶,把“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吹得很远。王卫国跟着养父王破军走在青石板路上,棉鞋踩过积雪融化的水洼,发出“啪嗒”的轻响。空冥天赋悄然展开,眉心的发烫感像一张细密的网,将眼前的景象一一收纳——老街两侧的店铺挂着褪色的幌子,“同仁堂”的黑漆牌匾上还留着日军刺刀的划痕,“瑞蚨祥”的绸缎庄门口堆着日军撤退时丢弃的弹药箱,几个穿棉袄的孩童正围着弹药箱打闹,手里攥着捡来的弹壳。

“这就是北平的‘新旧交织’。”王破军停下脚步,指着街角的一座四合院,院墙被炮火炸塌了半截,露出里面的垂花门,门楣上的砖雕“喜上眉梢”图案却依旧完整,“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还在,可战争的痕迹也抹不去。咱们来北平,不光是接收物资,更要帮着百姓把‘断了的根’重新接上。”

王卫国的目光落在那座四合院上,空冥状态里能“看到”院墙倒塌时的场景:日军的炮弹呼啸而来,百姓尖叫着躲避,青砖碎瓦散落一地。他心里泛起一阵酸涩,却又在看到垂花门的砖雕时生出一丝暖意——即使历经战火,北平的“魂”还在。

“王叔,您看那边!”队伍里的小吴突然喊了一声。王卫国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老街尽头的空地上,几个工匠正在修复一座被炸毁的戏台,戏台的木梁上还缠着日军留下的铁丝,工匠们却已经架起了新的椽子,一个老木匠正拿着刨子,专注地打磨着木料,木屑在阳光下纷飞。

“走,过去看看。”王破军带着众人走了过去。老木匠看到他们的道医队红旗,停下手里的活,笑着打招呼:“同志们,是来义诊的吧?俺们这几个工友,有的冻了手,有的闪了腰,正愁没人看呢!”

“大爷,俺先给您看看。”王卫国蹲下身,握住一个年轻工匠冻得发紫的手,“用生姜和艾叶煮水泡泡,再配合揉按,很快就好。”他一边教工匠揉按的手法,一边问,“这戏台修好了,要唱什么戏?”

“唱《岳母刺字》!”老木匠的声音洪亮,“俺们要让北平的百姓都记住,啥叫‘精忠报国’!鬼子能炸了咱们的戏台,炸不了咱们的骨气!”

王卫国的心里一热。空冥状态里,他能“感觉”到工匠们手上的老茧,那是常年劳作留下的印记,也是重建家园的力量。他想起在马家堡和赵婶一起锻打枪管的日子,突然明白,不管是根据地的铁匠炉,还是北平的戏台,百姓的“精气神”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离开护国寺老街,队伍往日军遗留的医疗仓库走去。穿过两条胡同,眼前的景象突然变了——原本古朴的街道旁,出现了几座西式洋楼,楼前停着几辆美军吉普车,几个穿皮靴的美军士兵正靠着车门抽烟,眼神傲慢地打量着过往的百姓。一个卖豆腐脑的小贩不小心撞到了一个美军士兵,士兵一脚踢翻了小贩的担子,豆腐脑洒了一地,小贩却只能跪在地上磕头道歉。

“太过分了!”小吴气得攥紧了拳头,“他们凭什么欺负老百姓!”

“别冲动。”王破军拉住他,声音低沉,“咱们现在的任务是接收仓库,不能节外生枝。但这笔账,咱们记着——总有一天,要让百姓挺直腰杆做人。”

王卫国的拳头也攥得发白。空冥状态里,他能“闻”到美军士兵身上的酒气,能“听”到他们嘲笑百姓的话语,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他想起在根据地时,张连长说“咱们打仗,就是为了让百姓不受欺负”,可眼前的景象,让他意识到和平的背后,还有太多的屈辱需要洗刷。

走到医疗仓库门口,只见几个国民党士兵正搬着箱子往卡车上装,箱子上印着“日军陆军医院”的字样。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叼着烟,指挥着士兵:“快点!这些药都是好东西,先拉回咱们的驻地!”

“住手!”王破军走上前,拿出军区的命令,“这是日军遗留的医疗物资,属于晋察冀军区接收范围,你们无权私自挪用!”

那军官瞥了一眼命令,冷笑一声:“晋察冀?在北平,我说了算!这些药,我们征用了!”

“你敢!”王卫国往前一步,空冥状态全力展开,能清晰地“看到”仓库里的物资——不仅有药品,还有手术器械和疫苗,这些都是百姓急需的东西,“这些药是给北平百姓治病用的,不是给你们中饱私囊的!要是你们敢动,我们就向军区汇报!”

军官被王卫国的气势镇住了,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挥了挥手:“行了行了,给你们留一半!别给脸不要脸!”

“必须全留!”王破军寸步不让,“这是命令,不是交易。要是你们再阻拦,我们就联系城防部队来处理!”

正在僵持时,几个百姓围了过来,纷纷指责国民党士兵:“你们怎么能抢百姓的救命药!”“八路军同志说得对,这些药要留给我们!”军官见众怒难犯,只好带着士兵悻悻地离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走进仓库,王卫国的心情却轻松不起来。仓库里的物资虽然不少,却有很多药品已经过期,手术器械上还沾着血迹,显然是日军撤退时匆忙留下的。他拿起一个贴着“青霉素”标签的药瓶,标签已经发黄,瓶底的药液也浑浊了。“太可惜了。”他轻声说,“要是能早点接收,这些药能救很多人。”

“别灰心。”王破军拍了拍他的肩膀,“能保住一半,就是胜利。咱们先把能用的药品整理出来,明天就开始义诊,让百姓能尽快用上。”

傍晚时分,队伍往驻地返回,特意绕路走了王府井大街。这里是北平最繁华的街道之一,两旁的洋楼林立,橱窗里摆着西式的钟表、服装,还有不少外国人在街头散步。可繁华的背后,依旧藏着战争的伤痕——一栋洋楼的墙面被炮弹炸出了一个大洞,用木板挡着;街角的防空洞里,几个乞丐正蜷缩在一起取暖;还有的店铺挂着“停业整顿”的牌子,门口落满了灰尘。

“这就是北平啊……”小吴叹了口气,“有好的,有坏的,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这才是真实的北平。”王破军说,“它经历过盛世,也遭遇过劫难。咱们要做的,就是帮它找回盛世的样子,却不能忘了劫难的教训。”

走到什刹海时,天已经擦黑了。湖边的柳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湖面结了薄冰,几个老人正坐在湖边的石凳上聊天,手里拿着旱烟袋,烟锅里的火星在夜色中一闪一闪。“你们看,那是恭王府的后墙。”王破军指着湖边的一道高墙,“里面的花园在抗战时被日军改成了马厩,现在还没还回来。”

王卫国望着那道高墙,空冥状态里能“闻”到墙内传来的马粪味,和远处传来的戏班子的唱腔。传统与战争的痕迹,在这座古都里交织在一起,像一幅复杂的画,让人既心疼又敬畏。

回到驻地时,战士们已经把整理好的药品分类放好。王卫国坐在院子里,望着远处城楼的灯火,心里百感交集。他想起今天看到的一切:护国寺老街的戏台、美军士兵的傲慢、医疗仓库的药品、王府井的洋楼,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

“在想什么?”王破军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水。

“俺在想,什么时候北平才能真的好起来。”王卫国接过水杯,温热的水暖了手,却暖不了心里的沉重,“百姓要治病,要吃饭,要不受欺负,可咱们现在能做的太少了。”

“做一点,就比不做好。”王破军坐在他身边,望着星空,“玄真派说‘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咱们今天保住了医疗物资,明天能治好几个百姓的病,后天能帮工匠修好戏台,一点一点积累,北平就会慢慢好起来。”

王卫国点点头,心里的沉重渐渐散去。他摸了摸胸口的手帕,又摸了摸颈间的桃木吊坠,突然明白,“新旧交织”的不仅是北平的建筑和街道,更是过去的苦难与未来的希望。他要做的,就是带着过去的教训,朝着未来的希望,一步一步往前走。

夜深了,北平的街道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远处传来的更夫的梆子声。王卫国躺在营房的硬板床上,空冥状态里浮现出母亲的笑脸,她仿佛在说:“卫国,好好干,娘相信你。”他闭上眼睛,心里充满了坚定——不管前路有多难,他都要在北平好好做事,为让自己好好活着,也为给这座古都恢复它应有的光彩尽一点微薄之力。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