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奋斗在激情岁月 > 第65章 入营驻军及安置

奋斗在激情岁月 第65章 入营驻军及安置

作者:秦蜀一书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7:50: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冬风裹着沙砾,刮过北平西郊的黄土坡,狠狠砸在日军遗留军营的铁皮大门上,发出“哐当”的巨响。王卫国站在道医队的队伍里,望着眼前这座被战火熏黑的军营,空冥天赋下意识展开——眉心的发烫感像探照灯,扫过营区的每一个角落:锈迹斑斑的铁门挂着“大日本皇军北平西郊驻屯所”的残破木牌,门柱上的“武运长久”标语被人用黑灰涂得斑驳;往里是杂草丛生的操场,跑道上散落着日军的旧军靴、弹壳,还有几处被炮弹炸出的弹坑,积着半坑冰雪;远处的营房区一片狼藉,有的屋顶塌了半边,有的窗户只剩下空洞的木框,墙面上布满弹孔,像无数双空洞的眼睛。

“这就是咱们的临时驻地了。”带队的张营长指着营区,声音里带着无奈,“军区刚接管没几天,还没来得及清理,委屈大家先凑活住,等后续物资到了再修缮。”

王卫国的心里沉了沉。空冥状态里能“闻”到营区里的霉味、铁锈味,还有日军遗留的劣质烟味,这些气味混杂在一起,让人胸口发闷。他想起马家堡的地道虽然简陋,却干净温暖,而这里,处处透着战争的残破与荒芜——这就是日军留下的“遗产”,是民族伤痛的又一见证。

“别愣着了,先分配营房。”王破军拍了拍他的肩膀,手里的罗盘指针在营区上空转了一圈,最终指向东侧的一排营房,“那边地势高,通风好,离水源也近,适合咱们住。”

队伍跟着张营长往东侧营房走,脚下的碎石子硌得脚生疼。路过操场时,几个战士忍不住捡起地上的日军军靴,靴筒上还印着番号,鞋底却已经磨穿。“狗汉奸穿的玩意儿,扔了都嫌脏!”小吴气不过,把军靴狠狠摔在地上,靴底的泥土溅了一地。

“别冲动。”王破军拦住他,指着军靴上的血迹,“留着,当成罪证,以后建纪念馆能用上。”

王卫国蹲下身,摸了摸军靴上的血迹,空冥状态里仿佛看到了被日军压迫的百姓,心里泛起一阵酸涩:“俺们不仅要住在这里,还要把这里的罪证都清理出来,让后人都知道鬼子的恶行。”

走到东侧营房,眼前的景象比想象中更糟——三间营房有两间屋顶塌了,只剩下中间一间还能勉强住人,墙壁上的日军画报被撕得粉碎,地上堆着发霉的稻草,墙角还有几只老鼠窜过。“这咋住啊?”小吴皱着眉头,踢了踢地上的稻草,“晚上不得冻死人?”

“慢慢收拾,总能住人。”王破军挽起道袍的袖子,拿起墙角的扫帚,“先把稻草清理出去,再找些木板补窗户,烧点热水消消毒,总能凑活。”

战士们立刻分工合作:有的清理稻草,有的寻找木板,有的去附近的井里打水。王卫国跟着养父去井边打水,井台是用水泥砌的,上面还刻着日军的樱花图案,井绳磨得发亮,显然被用了很多年。“这井是鬼子抓百姓挖的,听说挖井时累死了三个老乡。”张营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沉重,“咱们现在用的每一口水,都沾着百姓的血汗。”

王卫国的手顿了顿,握着井绳的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他想起在马家堡,乡亲们一起挖井、一起担水,那是温暖的记忆;而这里的井,却浸着血泪,让他心里格外沉重。“俺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这里的百姓,不能再让他们受委屈。”他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承诺,也像是在对井里的亡魂承诺。

清理营房时,战士们发现了不少日军遗留的东西:旧步枪、军用水壶、印有天皇头像的画报,还有一本日军军官的日记。王卫国翻开日记,上面的日文他能看懂一些(在根据地学过基础日语),写满了对中国百姓的蔑视和对战争的狂热,其中一页还提到“用百姓做**实验,效果良好”,看得他怒火中烧,把日记狠狠摔在地上:“畜生!迟早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别激动,这是重要罪证。”王破军捡起日记,用粗布包好,“交给军区,让更多人知道鬼子的罪行。”

中午时分,营房终于清理出个样子:稻草被搬到外面晒干当床垫,窗户用木板钉好,地上铺了层干土,还生起了炭火盆,虽然简陋,却有了点“家”的样子。张营长送来些红薯和玉米面,战士们围坐在炭火盆旁,烤着红薯,吃着玉米饼,虽然简单,却吃得格外香。

“同志们,委屈你们了!”张营长坐在炭火盆旁,喝了口热水说,“军区已经在调配物资了,过几天就送棉衣、棉被来,还会派工匠来修缮营房。”

“不委屈!”王卫国咬了口烤红薯,甜香在嘴里散开,“比起根据地的地道,这里已经很好了。俺们是来做事的,不是来享受的。”

“好样的!”张营长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道医队刚进城就帮百姓抢回了医疗物资,现在又这么能吃苦,北平的百姓没看错你们!”

正说着,营门外传来一阵喧哗。王卫国和王破军出去一看,只见几个国民党士兵正围着送柴火的老乡,抢老乡的柴火,还推搡着老乡。“住手!”王卫国大喊着冲过去,空冥状态里能“看到”老乡的胳膊被推得通红,心里的火一下子上来了,“你们凭什么抢百姓的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哪来的土包子?敢管老子的事!”国民党士兵的小头目叼着烟,傲慢地打量着王卫国,“这柴火是军管物资,我们征用了!”

“征用?有征用百姓东西不给钱的吗?”王破军走过来,声音沉稳却带着力量,“我们是晋察冀道医队,奉军区命令驻守这里,你们要是再欺负百姓,我们就向城防司令部举报!”

这时,营区里的战士们都冲了出来,围着国民党士兵,眼神坚定。小头目见势不妙,悻悻地把柴火扔给老乡,骂骂咧咧地走了:“等着瞧!”

老乡握着王破军的手,眼里满是感激:“多谢同志们!要是没有你们,俺这柴火就白送了!”他把柴火递给战士们,“这是俺们村凑的,你们烧着暖和,别嫌弃。”

“多谢老乡!”王卫国接过柴火,心里暖暖的,“以后您要是有困难,就来营里找我们,我们能帮的一定帮。”

下午,战士们在营房旁搭起了临时医疗棚,把昨天接收的医疗物资分类摆放好,准备明天开始义诊。附近村落的乡亲们听说后,都来看热闹,有的送鸡蛋,有的送咸菜,还有的帮着搭棚子,营区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一个老大娘抱着发烧的孙子来求医,王卫国用空冥状态“感知”到孩子是风寒引起的高烧,立刻用紫苏叶煮水,配合揉腹静功,没过多久,孩子的烧就退了。“真是神医啊!”老大娘激动地给王卫国磕头,“俺孙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俺也活不成了!”

“大娘快起来!”王卫国赶紧扶起她,“这是俺们应该做的。以后孩子有不舒服,随时来营里找俺。”

夕阳西下时,营区已经焕然一新:营房的窗户贴上了老乡送的窗花,医疗棚前挂着“晋察冀道医队义诊点”的红布,操场上的弹坑被填上了土,战士们和老乡们一起坐在炭火旁聊天,笑声传遍了营区。

王卫国坐在营房门口,望着远处的北平城墙,心里格外踏实。空冥状态里能“闻”到炭火的暖意、红薯的甜香,能“听”到老乡们的笑声、战士们的歌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温暖的歌。他摸了摸胸口的手帕(母亲的遗物),又摸了摸颈间的桃木吊坠(养父给的),突然明白,驻军安置不是“凑活住”,是“建家园”——不管环境多简陋,只要有战友的陪伴、老乡的支持,就能把地方变成家。

“在想什么?”王破军走过来,递给她一杯柏叶水。

“俺在想,这里会越来越好的。”王卫国接过水杯,温热的水顺着喉咙滑下,暖了全身,“俺们会建好医疗点,治好百姓的病,修缮好营房,让这里成为北平西郊的‘安心窝’。”

“会的。”王破军望着营区的灯火,声音沉稳,“玄真派说‘境由心生’,只要咱们心里有百姓、有信念,再简陋的地方也能变成乐土。”

夜深了,营区里的炭火还没灭,老乡们都回了家,战士们也渐渐睡了。王卫国躺在稻草床垫上,听着窗外的风声,心里充满了坚定。他知道,驻军安置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义诊、修缮营房、应对国民党的刁难等诸多任务,但他不害怕——他有养父的指导,有战友的陪伴,有老乡的支持,还有母亲的遗愿和根据地的期盼。他要在这里好好扎根,为北平的百姓做事,按照异界时空的记忆,新中国快要随着伟人在**城楼宣布成立了,到时北平改名成为北京,而自己正是这个盛世开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段时间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旧时代的腐朽终将扫锦历史的尘埃里,被滚滚洪流埋葬。自己当努力活着、好好活着、王破军知道自己的天赋,更具有异时空记忆,自己有成为国之栋梁的潜力,更有为民族复兴的事业添砖加瓦而名垂青史的机会,何其有幸。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