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奋斗在激情岁月 > 第63章 进入北平城

奋斗在激情岁月 第63章 进入北平城

作者:秦蜀一书生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7:50: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冬阳刚爬过西直门的城楼,就被城砖反射出冷白的光。王卫国站在道医队的队伍里,棉帽的耳罩上还沾着未化的霜花,指尖却因激动而发烫。空冥天赋下意识地展开,眉心的发烫感像一团温润的火,将眼前的景象清晰地拓印在脑海里——两扇朱漆斑驳的城门缓缓敞开,门轴发出“吱呀”的呻吟,像在诉说着数百年的沧桑;城楼的匾额上,“西直门”三个鎏金大字虽被炮火熏得发黑,却依旧透着皇家规制的庄重;城墙的砖缝里还嵌着弹片的残痕,是八年抗战留下的刻骨印记。

“立正——”队伍前方传来队长的口令。道医队的战士们立刻挺直腰板,灰布军装在寒风中猎猎作响,队伍最前面的红旗上,“晋察冀道医队”六个黑字格外醒目。虽然不是主力作战部队,但作为根据地派来参与北平接收的代表,他们的入城仪式简单却庄严。

王破军站在王卫国身侧,手里的罗盘轻轻垂在身侧,道袍的下摆被风吹得紧贴裤腿。他抬头望着西直门的城楼,眼神里满是敬畏:“这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历经明清两朝,抗战时被日军用作了望哨,楼顶的机枪孔就是他们凿的。”他指着城楼西侧的一道裂缝,“那是 1937年日军攻城时炸的,至今没修,倒是成了历史的见证。”

王卫国的目光顺着养父指的方向望去,那道裂缝像一道伤疤,刻在城楼的青砖上。空冥状态里,他能“闻”到城砖上残留的硝烟味,能“听”到风穿过机枪孔的呜咽声,仿佛看到了 1937年日军攻城时的场景:百姓的哭喊、士兵的呐喊、炮弹的轰鸣。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他突然明白,这道城墙不仅是建筑,更是民族抗争的丰碑。

“入城——”随着队长的口令,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走进西直门的城门洞。城门洞宽约三丈,高约两丈,顶部的拱券由青砖砌成,砖缝里长满了青苔,有些地方还挂着冰棱。地面的石板被车轮和马蹄磨得发亮,中间凹下去一道浅浅的沟槽,是数百年岁月留下的痕迹。

“快看!是八路军的队伍!”城门洞外传来百姓的喊声。王卫国侧头望去,只见城墙下挤满了人,有的踮着脚尖张望,有的抱着孩子挥手,还有的提着篮子,里面装着鸡蛋、红薯,想塞给队伍里的战士。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一朵纸做的小红花,挤到队伍边,踮起脚尖递给王卫国:“叔叔,给你!俺娘说,八路军是好人!”

王卫国蹲下身,接过小红花,纸花的边缘有些粗糙,却透着真诚的暖意。“谢谢你,小姑娘。”他摸了摸女孩的头,空冥状态里能“感觉”到她手心的冻疮,心里一阵酸涩,“你娘呢?俺教你个治冻疮的法子,用生姜煮水泡泡手,很快就好了。”

女孩的娘赶紧挤过来,眼里满是感激:“同志,不用麻烦您,你们进城办事要紧!北平能有你们来,俺们就有盼头了!”

队伍继续前进,走出城门洞,德胜门内大街豁然开朗。街道宽约五丈,两旁的建筑新旧交织——有的是灰瓦灰墙的四合院,门楣上挂着褪色的春联;有的是西式的洋楼,窗户上装着彩色玻璃;还有的房屋被炮火炸得只剩半截墙,用木板临时挡着,上面贴着“重建家园”的标语。

“这就是北平的大街啊……”扛着药箱的小吴忍不住感慨,眼睛瞪得圆圆的,“比咱们根据地的集市热闹十倍!你看那拉洋车的,还有卖糖葫芦的,真新鲜!”

“别光顾着看,注意纪律。”王破军轻声提醒,却也没苛责——小吴是第一次来北平,和当年的自己一样,对这座古都充满了好奇。他指着街道北侧的一座四合院:“那是座清代的老院子,门楼上的砖雕是‘福禄寿’图案,日军占领时被当成了仓库,现在应该还给百姓了。”

王卫国的目光扫过街道,空冥状态里能清晰地捕捉到细节:一个穿长袍的老者在门口观望,眼神里满是复杂;两个国民党士兵在抢小贩的苹果,小贩敢怒不敢言;一个穿西装的商人匆匆走过,脸上带着焦虑。这些画面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战后北平的混乱与矛盾。

“住手!”王卫国突然停下脚步,对着那两个国民党士兵大喊。他能感觉到血液在胸腔里沸腾,不是愤怒,是不平——同样是穿军装,有的人为百姓做事,有的人却在欺负百姓。

那两个士兵愣了愣,转过头,看到道医队的红旗,脸上露出不屑:“哪来的土包子?敢管老子的事?”

“我们是晋察冀道医队,奉军区命令来北平接收医疗物资。”王破军走了过来,声音沉稳却带着力量,“你们身为**士兵,不为百姓办事,反而抢百姓的东西,不觉得丢人吗?”

周围的百姓立刻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指责那两个士兵:“就是!人家八路军都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你们倒好,光天化日抢东西!”“快把苹果还给人家!”

那两个士兵见众怒难犯,悻悻地把苹果扔给小贩,骂骂咧咧地走了。小贩赶紧走到王破军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同志!要是没有你们,俺这小本生意就完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用谢。”王卫国帮小贩捡起散落的苹果,“以后他们再欺负你,就去西郊找我们,我们住在临时营房。”

队伍继续前进,街道两旁的百姓越来越多,有的送水,有的送食物,还有的跟着队伍走,想看看八路军的驻地在哪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拉着王卫国的手,眼里满是泪水:“俺活了七十岁,见过清军、见过北洋军、见过日军,就数你们八路军最规矩!北平有救了!”

王卫国的心里暖暖的,眼眶却有些发酸。他想起在马家堡的赵婶、刘奶奶,想起那些为了保护家园而牺牲的乡亲,突然明白,入城仪式不是“炫耀”,是“承诺”——承诺要为北平的百姓做事,承诺要让这座古都恢复生机。

走到护国寺街时,一阵熟悉的草药香飘了过来。王卫国抬头望去,只见街北侧有一家中药铺,门楣上写着“同仁堂分号”,门口挂着“暂停营业”的牌子,却有个老中医在门口张望。

“李大夫!”王破军突然喊了一声。老中医愣了愣,仔细看了看王破军,突然激动地走了过来:“王道长!是你啊!没想到能在北平见到你!”

原来,李大夫是王破军年轻时在北平认识的朋友,擅长中医内科,日军占领时拒绝为日军看病,被关了半年,直到日军投降才被放出来。

“我现在是晋察冀道医队的队长,来北平接收医疗物资,顺便为百姓义诊。”王破军握着李大夫的手,“你这药铺还开吗?要是缺药材,我们可以支援你。”

李大夫的眼睛亮了起来:“开!当然开!只要能为百姓治病,俺就算搭上身家性命也愿意!你们要是需要帮忙,尽管开口!”

离开护国寺街时,天已经过了正午。队伍走到西郊的临时营房时,夕阳正斜照在营房的屋顶上,给灰瓦镀上了一层金边。营房是日军留下的,经过先遣队的整理,已经很干净,门口挂着“晋察冀道医队临时驻地”的牌子。

王卫国放下背包,走到营房的院子里,望着远处的北平城墙。夕阳下,城墙的轮廓格外清晰,像一条沉睡的巨龙,守护着这座古都。他摸了摸胸口的手帕(母亲的遗物),又摸了摸颈间的桃木吊坠(养父给的),心里满是坚定。

“在想什么?”王破军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两杯刚煮好的柏叶水。

“俺在想,咱们一定要把北平的事做好。”王卫国接过水杯,温热的水顺着喉咙滑下,暖了全身,“俺要让这里的百姓像马家堡的乡亲一样,能安心看病,能安稳过日子。”

“会的。”王破军望着远处的城墙,声音沉稳,“北平是座有魂的城,它经历过太多苦难,也孕育了太多希望。咱们只要守住初心,一步一步来,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晚饭时,队伍吃的是百姓送的红薯和玉米饼,却比任何山珍海味都香。战士们围坐在一起,聊着今天的入城见闻,有的说百姓的热情,有的说北平的繁华,有的说接下来的任务。王卫国坐在养父身边,听着大家的讨论,心里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入城仪式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接收医疗物资、为百姓义诊、应对国民党的刁难等诸多挑战。但他不害怕——他有养父的指导,有战友的陪伴,有百姓的支持,还有母亲的遗愿和根据地的期盼。他要和大家一起,用自己的本事,让北平这座古都恢复它应有的样子,让它成为民族复兴的希望之地。

夜幕降临,北平的街道渐渐亮起灯。王卫国站在营房的院子里,望着远处城楼的剪影,心里突然踏实起来。空冥状态里,他仿佛看到了母亲的笑脸,看到了赵老栓在铁匠炉里挥锤,看到了吴哥举着手榴弹冲锋——他们都在看着他,看着北平,看着这个正在慢慢变好的国家。

“娘,俺在北平挺好的。”王卫国轻声说,“俺会好好干,不丢您的脸,不丢马家堡的脸,一定能让北平的百姓过上安稳日子,一定能让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强。”

远处的城楼在夜色中沉默着,却仿佛在回应他的话。王卫国知道,前路漫漫,但他的脚步坚定,眼神明亮——因为他知道,自己走的路,是正确的路,是为了守护和平、为了民族复兴的路,再难也要走下去。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