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奋斗在激情岁月 > 第43章 接触西医理论,思考中西医结合

1949 年 11 月底,初冬的第二场雪比第一场密,纷纷扬扬落在绒线胡同的青石板上,积起薄薄一层。王卫国刚把诊所里的铜药碾擦干净,就听到胡同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 兵工厂的李大勇背着一个工人,跌跌撞撞跑过来,工人脸色惨白,双手捂着肚子,疼得直冒冷汗,嘴里断断续续喊着 “疼…… 疼死了”。

“卫国!快救救他!” 李大勇把工人放在诊床上,自己也喘得直不起腰,“他叫老吴,刚才在车间搬钢板,突然就肚子疼,俺们给他揉了半天也没用,你之前治好了那么多疑难杂症,肯定有办法!”

王卫国赶紧蹲下身,空冥感知立刻聚焦在老吴的腹部 —— 他 “看到” 老吴的阑尾部位肿得像个小灯笼,周围的组织还在发炎,疼得厉害时,炎症甚至波及到了周围的肠管。这不是普通的腹痛,是急性阑尾炎,靠中医的草药和针灸根本缓解不了,更别说治好。

“大爷,您这是急性阑尾炎,得赶紧送医院做手术!” 王卫国的声音有点急,他魂穿前有浅薄的现代医学记忆,知道急性阑尾炎拖久了会穿孔,甚至危及生命,“俺这诊所没手术器械,治不了,再晚就危险了!”

李大勇愣了一下,眼里满是疑惑:“手术?就是开刀?俺听说开刀很危险,好多人开了刀就下不了手术台……”

老吴也摇着头,疼得声音发颤:“俺不做手术…… 俺信中医,你再用草药试试,哪怕慢点好也行……”

王卫国心里急得慌,空冥感知里,老吴的阑尾炎症还在加重,再拖半小时,很可能就会穿孔。他一边用针灸刺 “合谷穴” 和 “足三里” 缓解疼痛,一边解释:“大爷,这病不一样,是阑尾里有脓,草药化不开,必须开刀把脓排出来,不然会有生命危险!俺认识中央医院的医生,俺陪您去,肯定安全!”

这时,胡同里的张大爷拄着拐杖走过来,听到 “手术” 两个字,也皱起眉:“卫国,开刀可不是小事,城里之前有个街坊开刀治胃病,最后没挺过来…… 要不你再想想别的法子?”

王卫国知道街坊们对西医手术有顾虑 —— 建国初期,西医还不普及,大部分人只信中医的草药和针灸,觉得 “开刀伤元气”,甚至认为是 “折腾人”。可现在老吴的情况危急,根本没时间犹豫。他看向诊所门口,突然想起昨天居委会刘主任说的,中央医院有个从协和医学院出来的医生,医术很好,或许能帮上忙。

“俺们没时间等了!” 王卫国扶起老吴,“李大勇,你帮俺背着他,俺去叫车!要是出了问题,俺负责!”

李大勇咬咬牙,背起老吴就往胡同口走。王卫国锁好诊所的门,踩着积雪跟在后面,空冥感知一直盯着老吴的阑尾 —— 炎症还在扩散,得尽快到医院。

北平中央医院的门诊楼是西式建筑,白墙红瓦,门口挂着 “北平中央医院” 的木牌,门口的护士穿着白色大褂,胸前别着听诊器,身上飘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和社区诊所的药香截然不同。王卫国刚背着老吴走进门诊楼,就看到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女子正在给病人量体温,女子留着齐耳短发,眼神专注,胸前的工作证上写着 “秦小凤”。

“医生!快救救他!” 王卫国快步走过去。

秦小凤抬起头,看到疼得直冒冷汗的老吴,立刻放下体温计,让护士推来平车:“先放平车上,我给他做检查。” 她拿出听诊器,放在老吴的腹部,一边听一边问:“疼了多久?是一直疼还是一阵一阵的?”

“疼了快一个小时了,一直疼,越来越厉害。” 老吴艰难地回答。

秦小凤又用手按压老吴的右下腹,老吴疼得叫出声。“是急性阑尾炎,得马上手术!” 她站起身,对护士说,“快去准备手术室,通知外科医生,再备点青霉素!”

“青霉素?” 王卫国忍不住问,他魂穿前知道青霉素是抗生素,能预防感染,可现在是 1949 年,青霉素还很稀缺,没想到中央医院会有。

“是能预防感染的药,手术后用,能让伤口好得快。” 秦小凤看了他一眼,注意到他身上沾着的草药屑,“你是社区诊所的医生?刚才用针灸给他缓解疼痛了?”

“嗯,俺是绒线胡同社区诊所的,用针灸刺了合谷穴和足三里。” 王卫国点点头,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秦小凤的白大褂口袋里装着一本《人体解剖图谱》,封面上还有协和医学院的校徽,“您是协和医学院毕业的?”

“是肄业,战争爆发后就没再上学了。” 秦小凤一边给老吴写病历,一边说,“你用针灸缓解急性腹痛,很有经验,不少中医都做不到这么快见效。”

说话间,外科医生推着手术车过来,把老吴推进了手术室。王卫国站在手术室外,心里既紧张又好奇 —— 他魂穿前只在课本上见过手术,从没亲眼看过,更不知道 1949 年的西医手术是怎样的。空冥感知里,他能 “看到” 手术室内的场景:医生穿着绿色的手术服,手里拿着手术刀,护士递着器械,秦小凤在旁边协助,手里拿着青霉素针剂,准备给老吴注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你要是好奇,可以进去看,但要穿消毒服,别说话。” 秦小凤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套消毒好的蓝色手术服,“我看你对病人很负责,或许能从手术里学到点东西。”

王卫国愣了一下,赶紧接过手术服穿上。走进手术室,消毒水的味道更浓了,手术台上铺着白色的布单,老吴已经被麻醉,安静地躺着。外科医生正在小心翼翼地切开老吴的右下腹,动作精准而快速,秦小凤在旁边递着止血钳,时不时观察老吴的生命体征。

空冥感知里,王卫国 “看到” 医生一点点找到发炎的阑尾,用钳子夹住,然后切除,再用针线缝合伤口。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却比中医治疗急性病快太多。他突然明白,西医在急救和手术方面,有中医无法替代的优势 —— 中医调理慢性病、通筋络很厉害,可遇到需要开刀的急症,还是得靠西医。

手术结束后,老吴被推回病房。秦小凤拿着一瓶青霉素,给老吴注射:“这药很珍贵,全国都缺,能预防伤口感染,你回去后要提醒他,每天来换一次药,别沾水。” 她又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术后注意事项,“饮食要清淡,别吃油腻的,要是伤口疼得厉害,可以用热水袋敷敷,也可以让你用针灸缓解。”

“谢谢您!” 王卫国接过注意事项,心里满是感激,“俺之前只懂中医,今天才知道西医这么厉害,尤其是手术,能救急。”

“中医也很厉害,你用针灸缓解急性腹痛,为手术争取了时间。” 秦小凤笑着说,从白大褂口袋里拿出那本《人体解剖图谱》,递给王卫国,“你要是感兴趣,可以看看这本图谱,了解人体的结构,对中医辨证也有帮助。比如你之前治的筋络淤堵,从解剖学来看,其实就是肌肉和神经的问题,中西医结合,或许能治得更快。”

王卫国接过图谱,指尖抚过书页上的人体器官图 —— 心脏、肝脏、阑尾的位置标注得清清楚楚,和中医说的 “五脏六腑” 位置基本一致,只是描述的方式不同。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图谱上的标注和中医的经络图慢慢重合,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要是把中医的经络理论和西医的解剖学结合起来,是不是能更精准地找到病灶?比如治筋络淤堵,既用中医的针灸通筋络,又用西医的按摩手法放松肌肉,效果会不会更好?

“俺能借这本书看看吗?看完就还您。” 王卫国问。

“可以,你看完还到门诊楼就行。” 秦小凤点点头,“以后要是遇到中医解决不了的急症,随时可以送过来,咱们可以一起商量怎么治。”

从医院回来的路上,王卫国手里捧着《人体解剖图谱》,心里满是思考。雪还在下,落在图谱上,他赶紧把图谱抱在怀里,生怕弄湿。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胡同里的街坊们还在议论老吴的事,有的担心手术危险,有的好奇西医到底能不能治好。

回到四合院,王破军正在西厢房熬药,看到他手里的解剖图谱,愣了一下:“你去医院了?还借了西医的书?”

“嗯,兵工厂的老吴得了急性阑尾炎,俺治不了,送中央医院做了手术,遇到个协和医学院的医生,借了这本图谱。” 王卫国把今天的事说了一遍,“西医的手术真快,还能用青霉素预防感染,要是用中医,老吴肯定撑不住。”

王破军放下药勺,拿起图谱翻了翻,眼里没有排斥,反而带着好奇:“这书把人体器官画得很清楚,和咱们中医说的‘五脏六腑’差不多,只是名字不一样。比如这‘阑尾’,咱们中医叫‘肠痈’,以前遇到肠痈,只能用草药泻下,很多人都救不活,没想到西医能开刀治好。”

“俺也觉得中西医能结合。” 王卫国坐在炕边,拿出纸笔,一边画中医的经络图,一边说,“比如治筋络淤堵,中医用针灸通筋络,西医用按摩放松肌肉;治急性腹痛,先用针灸缓解,再送医院手术;术后用中医的草药调理身体,再用西医的青霉素预防感染,这样既快又安全。”

王破军点点头,眼里满是赞许:“玄真派说‘不拘一格,唯效是从’,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能治好病、救好人,就是好医术。你能想到结合,比俺当年强多了,俺年轻时还排斥西医,觉得‘开刀伤元气’,现在才知道,是俺太固执了。”

第二天一早,王卫国就去医院看望老吴。老吴已经能坐起来了,看到他,笑着说:“卫国,多亏了你送俺来医院,这手术真管用,现在一点都不疼了!医生说再过几天就能出院了!”

“您好好休息,俺给您带了点熬好的小米粥,清淡,好消化。” 王卫国把粥递给老吴,又拿出一张药方,“这是俺给您开的术后调理方,用当归、黄芪、山药熬水喝,能补气血,让伤口好得更快。”

秦小凤刚好来查房,看到药方,拿起看了看:“当归补气血,黄芪增强抵抗力,山药健脾,很适合术后调理,和青霉素配合起来,效果肯定更好。” 她对老吴说,“你要是信任他,就按他的药方喝,中西医结合,恢复得会更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吴赶紧点头:“俺信!卫国是‘小神医’,他的药方肯定管用!”

接下来的几天,王卫国每天都去医院看望老吴,给老吴送熬好的草药水,秦小凤则给老吴换伤口、注射青霉素。老吴的恢复速度比预期的快,第五天就出院了,伤口愈合得很好,没有感染。

“俺以前觉得西医开刀吓人,现在才知道,西医也很厉害,中医也很厉害,结合起来更厉害!” 老吴出院那天,特意拉着王卫国和秦小凤一起拍照,“俺要把照片挂在兵工厂,让大家都知道,中西医结合能救急,也能调理!”

消息很快传遍了绒线胡同和兵工厂。街坊们对西医的态度渐渐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排斥,有的甚至主动问王卫国:“卫国,要是俺以后得了急症,送中央医院做手术,你能陪着去吗?俺信你。”

“能!俺肯定陪着去,还能帮你们和医生沟通,用中医辅助调理。” 王卫国笑着回答,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街坊们眼里的信任,比以前更坚定了 —— 这不仅是对他的信任,更是对中西医结合的认可。

这天下午,秦小凤来到社区诊所,手里拿着一本《西医内科学》:“这书给你,里面有很多急症的诊断方法,你要是遇到类似的病例,能更快判断。上次你说的中西医结合,我和外科医生商量过了,以后社区诊所遇到急症,随时可以转来中央医院,我们也可以去社区诊所坐诊,教街坊们一些西医的急救知识。”

王卫国接过书,心里暖暖的。他拿出自己画的中西医结合药方草稿,递给秦小凤:“这是俺想的几个结合方案,比如治哮喘,先用西医的雾化缓解症状,再用中医的草药调理肺功能;治高血压,用西医的药控制血压,再用中医的针灸和食疗辅助,您看看行不行。”

秦小凤接过草稿,仔细看了看,眼里满是惊喜:“这些方案很实用,有的比我们医院想的还周全。比如哮喘的雾化加草药,很多孩子哮喘反复发作,用这个方法肯定能减少发作次数。”

两人坐在崭新的榆木诊桌前,一边翻书,一边讨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案,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人体解剖图谱》和《玄真派百草经》上,两本书并排放在一起,像两座桥梁,连接着中医和西医的世界。

空冥感知里,王卫国 “看到” 未来的场景:社区诊所里,既有铜药碾和草药包,也有听诊器和急救箱;街坊们生病时,既能喝到温热的草药水,也能用到西医的急救药;他和秦小凤一起坐诊,遇到慢性病用中医调理,遇到急症用西医急救,中西医结合,让更多人能健康地生活,能安心地参与建设新中国。

天黑的时候,秦小凤走了,王卫国坐在诊桌前,手里拿着《西医内科学》和《玄真派百草经》,心里满是坚定。他知道,中西医结合的路还很长,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有的中医排斥西医,有的西医不认可中医,还有街坊们的认知需要慢慢改变,但他不怕。因为他有养父的支持,有秦小凤的协作,有街坊的信任,更有建设国家的目标 —— 让百姓健康,让国家强大,这才是最重要的。

窗外的雪已经停了,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中西医结合的药方草稿上,“雾化 草药”“降压药 针灸” 的字样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王卫国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微笑 —— 他知道,自己的医学之路,不再是单一的中医,而是中西医结合的新道路,这条路上,有挑战,更有希望,能为新中国的医疗建设,添上一份独特的力量。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