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51章 仁孝徐皇后:徐氏凭啥让朱棣独宠一生,死后不再立后?

洪武二年的濠州城,春风卷着淮河的湿气漫过青石板路,魏国公徐达府里的海棠开得正盛。后院书房内,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正踮着脚够书架上的《孙子兵法》,额角沾着点墨汁,眼神却亮得像藏了星子。丫鬟刚要上前帮忙,就见小姑娘已经抱着书卷跌坐在蒲团上,自顾自翻得入迷——这便是徐达的嫡长女徐氏,后来让明成祖朱棣爱到骨子里的仁孝皇后。

彼时谁也没想到,这个被街坊邻里称作“女诸生”的小丫头,未来会成为搅动大明风云的关键人物。要知道在明初,女子能识几个字已是稀罕事,徐氏却凭着过目不忘的本事,把经史子集、兵法谋略读了个遍,连徐达跟部下议事时,她躲在屏风后听着,偶尔插一句点评,都能让这位开国大将刮目相看。有次徐达故意考她:“丫头,这‘声东击西’怎么用?”徐氏头也不抬:“爹打陈友谅时,不就是先佯攻武昌东门,实则重兵围西门吗?不过要是对方防备严密,倒不如‘围点打援’更省事。”徐达哈哈大笑,拍着桌子说:“我徐家这丫头,比你几个哥哥都强!”

这事儿很快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老朱本就跟徐达是过命的兄弟,一听老友有这么个奇女儿,当即拍板:“好小子,藏得够深啊!我家老四朱棣,跟你家丫头年纪相仿,不如亲上加亲?”徐达自然乐意,一来二去,这门亲事就定了下来。洪武九年,十七岁的朱棣迎娶了十五岁的徐氏,大婚当天,南京城的红绸从午门一直铺到燕王府,朱元璋看着一对新人,乐呵呵地对马皇后说:“这俩孩子,一个勇猛,一个聪慧,将来定能成大事。”

谁也没料到,朱元璋这话竟一语成谶。只是当时的朱棣,还只是个奉命镇守北平的藩王,而徐氏,也只是个打理王府内务的燕王妃。可即便如此,徐氏也没闲着。她跟着朱棣前往北平后,把燕王府治理得井井有条,府里的下人没人敢偷懒耍滑,连朱棣的谋士们都私下说:“王妃这本事,比府尹还厉害。”更难得的是,她还把马皇后教的“仁厚”二字刻在了心里。北平的百姓遭了灾,她就悄悄打开王府粮仓赈灾;士兵的家属有困难,她就亲自上门慰问,送衣送粮。久而久之,燕王府在北平的口碑越来越好,朱棣也越发离不开这个既能打理家事,又能帮他收拢人心的妻子。

不过最让朱棣佩服的,还是徐氏的胆识。有一年北平闹兵变,乱兵都快冲到王府门口了,朱棣恰好不在府中。府里的下人吓得魂飞魄散,徐氏却镇定自若,一边让人紧闭大门,加固城墙,一边把府里的家丁和士兵家属组织起来,拿起武器守城。她亲自登上城楼,对着众人喊话:“现在城外乱兵横行,一旦王府被破,我们谁也活不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说着,她拿起弓箭,一箭射穿了带头乱兵的肩膀。众人见王妃如此英勇,顿时士气大振,硬是守住了王府,直到朱棣带兵赶回。事后朱棣抱着徐氏,后怕地说:“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可怎么办?”徐氏却笑着说:“夫君是做大事的人,我怎能拖你后腿?”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徐氏为朱棣生下了三子四女,夫妻俩感情好得让人羡慕。据说朱棣在北平的那些年,府里连个妾室都没有,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徐氏身上。有次朱元璋赏赐了几个美女给朱棣,朱棣硬是原封不动地送了回去,还特意上书说:“臣有贤妻徐氏足矣,无需其他女子侍奉。”这在三妻四妾的古代,尤其是帝王家,简直是破天荒的事。

可平静的日子终究没能长久。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建文帝朱允炆继位。这位年轻的皇帝一上台,就听信黄子澄、齐泰等人的建议,急于削藩。周王、湘王、代王等人接连被削,一个个要么被废为庶人,要么**而死。眼看刀就要架到自己脖子上,朱棣再也坐不住了。他召来谋士姚广孝,商议对策,徐氏则在一旁默默听着,时不时补充几句。姚广孝主张“先下手为强”,朱棣却有些犹豫:“我兵力不足,要是打不过朝廷怎么办?”徐氏这时开口了:“夫君,如今陛下削藩之心已明,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北平百姓感念夫君恩德,定会支持我们;军中将士也大多愿意为夫君效命。至于兵力,我们可以暗中招募勇士,再联合宁王的朵颜三卫,胜算不小。”

不仅如此,徐氏还提醒朱棣:“打仗不仅要靠武力,还要靠民心。建文帝削藩过于急切,已经失了民心,我们起兵时,就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这样既能师出有名,又能招揽天下贤才。”朱棣一听,茅塞顿开,当即决定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元年七月,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在北平起兵,一场持续四年的叔侄之争,就此拉开序幕。

朱棣起兵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北平城。他知道,建文帝一定会派大军围攻北平,而城中兵力空虚,仅凭世子朱高炽很难守住。临走前,朱棣握着徐氏的手说:“北平就交给你和高炽了,务必守住!”徐氏坚定地点点头:“夫君放心,只要我在,北平就不会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果然,朱棣前脚刚走,建文帝就派大将军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北上,直扑北平。五十万对一万,这简直是鸡蛋碰石头。李景隆站在北平城外,看着眼前的孤城,得意地说:“不出三日,我定能拿下北平!”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比朱棣还难对付的对手。

当时北平城的守军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人,而且大多是老弱病残。朱高炽虽然仁厚,但缺乏作战经验,一时没了主意。关键时刻,徐氏站了出来。她先是安抚将士们的情绪,说:“李景隆虽有五十万大军,但都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我们只要守住城池,等王爷率军回援,就能里外夹击,大败敌军!”接着,她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城中的妇女都上城楼守城。

消息一出,将士们都愣住了。在古代,妇女上战场简直是闻所未闻。徐氏却解释说:“如今城中兵力不足,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将士们的妻子姐妹,平日里受了王府不少恩惠,现在正是报答的时候。”说着,她亲自穿上铠甲,拿起兵器,带头登上城楼。将士们的家属们见王妃都如此英勇,纷纷响应,拿起剪刀、木棍,甚至炒菜的铁锅,涌上城楼。

李景隆见城中竟然有妇女守城,顿时哈哈大笑,认为徐氏是黔驴技穷。他下令大军攻城,可北平城的城墙本就高大坚固,再加上徐氏指挥得当,守军和妇女们齐心协力,竟然一次次打退了李景隆的进攻。更绝的是,当时正值寒冬,徐氏让人在城墙上浇水,水一结冰,城墙就变得光滑无比,李景隆的士兵根本爬不上去,不少人还滑倒在地,被守军趁机斩杀。

就这样,徐氏带着朱高炽和全城百姓,硬是守住了北平城,撑到了朱棣回援。朱棣回来后,看到完好无损的北平城,又听说了徐氏的英勇事迹,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他抱着徐氏,哽咽着说:“你真是我的福星啊!没有你,我就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了。”徐氏却只是笑着帮他擦去脸上的尘土:“夫君能平安回来,比什么都好。”

经此一役,徐氏的名声传遍了天下,人们都称赞她是“女中诸葛”。而朱棣也更加坚信,自己娶了一个既能同甘,又能共苦的好妻子。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朱棣率领大军南征北战,徐氏则在北平坐镇,为他筹措粮草,安抚后方。她还时常写信给朱棣,提醒他“善待士兵,体恤百姓”,“勿滥杀无辜,以免失了民心”。朱棣对她的话言听计从,每次打下城池,都严令士兵不得烧杀抢掠,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投靠到他麾下。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率军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七月,朱棣在南京奉天殿登基称帝,改元永乐。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朱棣就下旨册封徐氏为皇后。册封大典那天,南京城再次披上红绸,徐氏穿着华丽的皇后礼服,一步步走上奉天殿的台阶。朱棣看着她,眼中满是爱意和敬重:“朕能有今日,全靠皇后相助。往后余生,朕定与你携手共治天下。”

成为皇后的徐氏,并没有恃宠而骄,反而更加勤勉。她深知“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但也明白,一个贤明的皇后,不仅要打理好后宫,还要能为皇帝分忧。当时朱棣因为靖难之役,杀了不少建文旧臣,朝堂上人心惶惶。徐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一天,她趁着和朱棣吃饭的机会,委婉地说:“夫君,那些建文旧臣,并非都是奸佞之徒,他们只是各为其主罢了。如今天下已定,不如既往不咎,重用那些有才华的人,这样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朱棣听了,沉默了片刻。他知道徐氏说得有道理,但心中对那些反对自己的人还是有些芥蒂。徐氏又接着说:“当年太祖皇帝打天下,收纳了多少敌人的部下?正是因为他知人善任,才开创了大明的基业。夫君如今登基,更应该效仿太祖,广纳贤才,这样才能让百姓信服,让朝堂稳固。”朱棣被她说服了,当即下令,停止追究建文旧臣的罪责,只要愿意为永乐朝效力的,一律既往不咎,量才录用。

这一举动,让朝堂上的气氛缓和了不少,不少有才华的建文旧臣也纷纷出来为官,为后来的“永乐盛世”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徐氏还十分重视官员的家风建设。她召见了六部尚书和翰林学士的夫人,赐予她们冠服和钱币,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的丈夫都是朝廷的栋梁,肩负着治理国家的重任。作为妻子,不仅要照顾好丈夫的饮食起居,还要时刻提醒他们廉洁奉公,以百姓为重。丈夫贤明,国家才能安定,我们才能安享太平。”这些夫人听了,都深受感动,纷纷表示会牢记皇后的教诲。

徐氏还十分注重抑制外戚。她的弟弟徐增寿,在靖难之役中因为暗中帮助朱棣,被建文帝所杀。朱棣登基后,想要追封徐增寿为侯,徐氏却坚决反对:“弟弟私通藩王,本就是死罪,陛下不追究徐家的责任,已经是天恩浩荡了,怎能再追封他?”朱棣不听,还是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让他的儿子徐景昌继承爵位。徐氏知道后,始终没有向朱棣道谢,还特意召见徐景昌,告诫他:“你父亲的爵位,是陛下格外开恩,你今后一定要谨言慎行,不可仗着外戚的身份胡作非为,否则不仅会丢了爵位,还会连累徐家。”徐景昌听了,吓得连连点头,此后一直安分守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