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第148章 晋高祖石敬瑭:中原千古第一罪人,认爹割地,赌上中原

起自军中小校郎,铁枪曾护旧朝堂。

为登龙位甘称子,敢割燕云十六乡。

媚契丹,虐忠良,千年骂名背身扛。

纵然得国成君主,终是遗羞万古长。

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温把唐哀帝踹下龙椅,自己当了皇帝,大唐算是彻底凉了。这时候的中原大地,跟烧开的粥似的乱——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你灭我,明天我打你,节度使们抢地盘比抢过年红包还积极。就在这乱糟糟的年月里,一个叫石敬瑭的年轻人,正攥着一把生锈的铁枪,在军营里摸爬滚打。

石敬瑭这人生得五大三粗,脸黑得像刚从煤窑里出来,胳膊粗得能跑马,打起仗来不要命。《旧五代史·晋高祖纪》里说他“性沉厚,寡言笑,读兵法,重李牧、周亚夫行事”——意思是这人心眼实,不爱说话,却爱读兵法,把战国的李牧、汉朝的周亚夫当成偶像。不过那会儿他还没机会学偶像带兵,只能跟着后唐明宗李嗣源当“马前卒”,说白了就是拎包打杂的。

机会这东西,有时候就藏在刀光剑影里。后梁隆德三年(公元923年),李嗣源跟着后唐庄宗李存勖打后梁,在杨刘镇被梁军围了个水泄不通。庄宗的大军被挡在外面,李嗣源身边就几百号人,眼看就要成瓮中之鳖。就在这时候,石敬瑭拎着铁枪站了出来,对李嗣源说:“将军,跟他们拼了!”

说完,他带着十几个兄弟,像疯了似的冲进梁军阵里。梁军士兵见这黑大个跟不要命似的,吓得连连后退。石敬瑭趁机砍倒梁军的大旗,大喊:“梁军败了!”李嗣源一看机会来了,赶紧率军跟上,居然真的冲破了包围圈。经此一役,李嗣源彻底记住了这个“不要命的黑小子”,把他当成心腹,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石敬瑭这下从“马前卒”变成了“驸马爷”,算是一步登天。

后来李嗣源发动兵变,推翻了庄宗,自己当了皇帝(后唐明宗)。石敬瑭因为拥立有功,被封为河东节度使,镇守太原。太原这地方,是北方的军事重镇,手里握着几万兵马,石敬瑭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可他知道,乱世里手里有兵才硬气,所以天天抓训练,把河东的军队练得跟饿狼似的,还偷偷囤积粮草,为自己留后路。

明宗当了几年皇帝就死了,他的儿子李从厚继位(后唐闵帝)。这李从厚是个软蛋,刚登基就想削藩,把凤翔节度使李从珂和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当成眼中钉。李从珂一听就火了,直接起兵造反,一路打进洛阳,把李从厚赶下了台,自己当了皇帝(后唐末帝)。

李从珂当了皇帝,比李从厚还猜忌石敬瑭。为啥?因为石敬瑭是明宗的女婿,手里又有兵权,李从珂总觉得这黑大个要抢自己的皇位。有次石敬瑭来洛阳朝拜,李从珂在宫里设宴招待他。酒过三巡,李从珂醉醺醺地说:“妹夫啊,你在太原待得挺舒服,还舍得回洛阳来看朕吗?”

石敬瑭一听就慌了——这话说得阴阳怪气,明显是怀疑自己。他赶紧装作醉了,趴在桌子上嘟囔:“臣就是陛下的狗,陛下让臣去哪,臣就去哪……”可心里早就把李从珂骂了八百遍:你个篡位的货,还好意思怀疑我?

回到太原后,石敬瑭更不安了。他知道李从珂迟早要对自己下手,就开始偷偷跟契丹人联系——契丹是当时北方的强国,首领耶律德光兵强马壮,要是能拉上这靠山,李从珂就不敢轻易动自己了。可他没想到,这一步棋,最后把自己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清泰三年(公元936年),李从珂终于动手了。他下旨把石敬瑭调离太原,改任天平节度使。石敬瑭心里门儿清:这是要夺自己的兵权,一旦离开太原,自己就是案板上的肉。他召集手下的将领,拍着桌子说:“李从珂这小子,篡位夺权,还想害我!今天我要反了,你们愿意跟我干吗?”

将领们早就被李从珂的猜忌搞得人心惶惶,纷纷大喊:“愿随节度使反!”于是,石敬瑭正式起兵,还向契丹人发出求救信,信里写了三件事:第一,向契丹称臣;第二,认耶律德光当“爹”(耶律德光比石敬瑭还小十岁);第三,只要契丹帮自己打败李从珂,就把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说到这,有必要给大家解释一下,我们读历史经常提及“燕云十六州”,但具体是什么地方呢?说出来吓你一跳,即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鄚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换今天来说便是以北京和山西大同为中心,东至河北遵化,北到长城,西至山西神池,南至天津、河北河间、保定一带,好家伙,为了个名义上的皇位,将近乎整个华北拱手相让,比起后来的韩主席还硬,好家伙“中原千古第一罪人”实至名归。

话说,这封信一送出去,连石敬瑭的亲信都吓了一跳。他的谋士刘知远劝他:“称臣可以,认爹就太过分了!割地也不行,燕云十六州是中原的屏障,割给契丹,以后中原就无险可守了!”可石敬瑭这会儿满脑子都是皇位,哪听得进劝?他瞪着刘知远说:“不这么干,契丹能帮我吗?你懂个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耶律德光收到信,差点笑出声——这石敬瑭真是个“人才”,居然愿意认自己当爹,还送这么大一块地。他立马率领五万骑兵,从雁门关南下,直奔太原。

李从珂听说石敬瑭造反,还引来了契丹人,赶紧派大军去镇压。可后唐的军队早就没了战斗力,将领们贪生怕死,士兵们士气低落。契丹骑兵一到,后唐军就像纸糊的一样,一触即溃。《新五代史·晋高祖纪》里记载:“契丹主谓敬瑭曰:‘吾三千里来赴难,必有成功。观汝器貌识量,真中原之主也。’”意思是耶律德光见了石敬瑭,拍着他的肩膀说:“我从三千里外赶来帮你,肯定能成功!看你这模样和见识,真是中原的真命天子啊!”

石敬瑭一听,赶紧趴在地上磕头,嘴里喊着:“儿臣谢父皇恩典!”耶律德光比他小十岁,他却喊得比亲爹还亲,旁边的契丹将领都憋不住笑,石敬瑭却脸不红气不喘——为了皇位,这点脸面算什么?

没过多久,石敬瑭在契丹人的支持下,率军逼近洛阳。李从珂知道大势已去,带着太后、皇后和儿子,登上玄武楼,点了一把火,**而死。后唐就这么亡了。

同年十一月,石敬瑭在契丹人的“册封”下,在洛阳登基称帝,国号“晋”,史称“后晋”。登基那天,耶律德光坐在上首,石敬瑭站在下面,恭恭敬敬地接受“父皇”的册封。耶律德光还特意叮嘱他:“以后要好好孝敬我,可别忘恩负义啊!”石敬瑭连忙点头:“儿臣不敢忘,儿臣一定年年进贡,岁岁来朝!”

当了皇帝后,石敬瑭果然没“忘恩”。他每年都要给契丹送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光粮食就送几十万石;每次契丹使者来中原,石敬瑭都要亲自去迎接,好吃好喝招待,生怕得罪了“父皇”。有次契丹使者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故意刁难石敬瑭,说契丹缺战马,让他赶紧送几千匹过去。石敬瑭二话不说,立马下令把皇宫里的御马都送过去,还赔着笑脸说:“父皇需要,儿臣理应孝敬。”

大臣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个叫景延广的大臣实在忍不住了,对石敬瑭说:“陛下,您是中原的皇帝,怎么能对契丹如此卑躬屈膝?再这么下去,百姓们都会骂您的!”石敬瑭却叹了口气:“朕也是没办法啊,要是得罪了契丹,他们再打过来,这皇位就保不住了。”

可他不知道,他割出去的燕云十六州,成了中原百年的噩梦。燕云十六州地势险要,有燕山、太行山作为屏障,契丹人得了这块地,就像打开了中原的大门,以后想什么时候打过来,就什么时候打过来。从后晋开始,北宋、南宋,几代中原王朝都想收回燕云十六州,可打了几百年,都没能成功,反而被契丹、金、蒙古轮流欺负——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石敬瑭。

石敬瑭当了七年皇帝,这七年里,他过得比谁都憋屈。

首先是契丹人的压榨。耶律德光把石敬瑭当成“提款机”,想要什么就直接要,从不客气。一会儿要丝绸,一会儿要茶叶,一会儿要工匠,石敬瑭要是敢说半个“不”字,契丹使者就会拍着桌子骂:“你忘了是谁帮你当上皇帝的?忘了你是谁的儿子了?”

有次契丹人要十万匹绢,当时后晋刚经历战乱,百姓们连饭都吃不饱,哪有这么多绢?石敬瑭没办法,只能下令向百姓强征,有的百姓家里没有绢,就被官兵打得头破血流。《旧五代史·晋高祖纪》里记载:“契丹岁求缯帛,帝苦之,重敛于民,民甚困。”意思是契丹每年都要丝绸,石敬瑭很苦恼,只能加重对百姓的搜刮,百姓们过得越来越困苦。

其次是内部的反对声音。很多将领本来就看不惯石敬瑭认爹割地,再加上他对契丹卑躬屈膝,对百姓横征暴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他。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就是其中一个,他公开说:“契丹人就是蛮夷,陛下怎么能认蛮夷当爹?我要起兵反了,把契丹人赶出去!”

安重荣还真的起兵了,虽然最后被石敬瑭镇压下去了,但这件事让石敬瑭更害怕了。他担心其他节度使也会效仿安重荣,更担心契丹人会因为这件事怪罪自己。那段时间,石敬瑭天天睡不着觉,头发一把一把地掉,人也越来越消瘦。

他的谋士刘知远见他这副模样,又劝他:“陛下,现在百姓怨声载道,将领们心怀不满,契丹人又得寸进尺,再这么下去,后晋就危险了。不如咱们慢慢积蓄力量,以后再跟契丹翻脸?”可石敬瑭早就没了当年的狠劲,他摇着头说:“不行,契丹人太厉害,咱们打不过的。只要能保住皇位,再憋屈也值了。”

可他的“憋屈”并没有换来安稳。天福七年(公元942年),耶律德光又派人来要东西,这次要的是“代北节度使”的职位,还说要亲自来中原“视察”。石敬瑭一听,吓得魂都没了——耶律德光要是来中原,肯定又要大肆搜刮,到时候百姓们更要造反,自己的皇位就真的保不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急得满嘴起泡,整天躲在皇宫里唉声叹气,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没过多久,他就病倒了,刚开始只是感冒发烧,后来越来越严重,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太医们来了一波又一波,开了无数药方,可石敬瑭的身体还是一天比一天差。

临死前,石敬瑭拉着儿子石重贵的手,断断续续地说:“记住……别得罪契丹……好好孝敬……父皇……”话没说完,就咽了气,享年五十一岁。

他到死都没明白,自己为了皇位,认爹割地,压榨百姓,可最后还是落得个众叛亲离、惶恐而死的下场。他以为认了契丹当靠山,就能保住皇位,却不知道,靠“认爹”得来的皇位,从来就坐不稳。

石敬瑭死了,可他留下的“烂摊子”,比唐僖宗还难收拾。

他的儿子石重贵继位后,不甘心当“孙皇帝”,在景延广的怂恿下,跟契丹翻了脸。耶律德光一听就火了:你爹都得喊我爹,你个小兔崽子还敢跟我叫板?他立马率领大军南下,攻打后晋。

后晋的军队本来就没什么战斗力,再加上石重贵昏庸无能,将领们各怀鬼胎,没打几仗就败了。开运四年(公元947年),契丹人攻破开封,石重贵被俘,后晋就这么亡了——从石敬瑭登基到亡国,才短短十一年。

耶律德光进入开封后,纵容士兵烧杀抢掠,把中原搞得鸡犬不宁。百姓们恨透了契丹人,更恨透了石敬瑭——要是没有石敬瑭认爹割地,契丹人怎么会这么容易打进中原?从那以后,“儿皇帝”成了石敬瑭的代名词,千年下来,就没几个人说他好。

有人说,石敬瑭也是被逼的——李从珂要杀他,他要是不找契丹人帮忙,早就死了。可被逼不是“认爹割地”的理由。当时的节度使想反的人多了,比如后来的刘知远,就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后汉,也没见人家认爹割地。石敬瑭之所以这么干,说到底还是为了皇位,为了自己的私心。

《新五代史》的作者欧阳修,对石敬瑭的评价特别狠:“呜呼!晋之事丑矣,而恶亦极也。”意思是后晋的事太丢人了,石敬瑭的罪恶也到了极点。为啥这么说?因为他割出去的燕云十六州,让中原王朝失去了北方的屏障,从此以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可以长驱直入,中原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宋太宗都想收回燕云十六州,可打了好几次都失败了,最后只能年年给契丹送钱送物,跟石敬瑭当年的“孝敬”没什么两样。

更讽刺的是,石敬瑭当年认耶律德光当爹,以为能靠契丹保住皇位,可他死后才五年,后晋就被契丹灭了。他费尽心机换来的皇位,不过是昙花一现;他不惜一切代价讨好的“父皇”,最后成了灭亡自己王朝的凶手。

参考《旧五代史·晋高祖纪》《资治通鉴》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