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东北民间异闻录 > 第346章 红喜字

东北民间异闻录 第346章 红喜字

作者:野山峰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17 18:19: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二零一零年冬,大庆让胡路区一栋待拆居民楼里,寒气比外面轻些,却更潮湿。赵大勇哈出的白雾在头灯前模糊成一团。他身后跟着五个拆迁队员,都是四五十岁的汉子,在这座因油而兴的城市里干着拆毁过去的活计。

“就这栋楼最磨叽,全搬走了,就剩三单元二楼这家死不开门。”赵大勇踹了一脚锈蚀的铁门,回声响彻空楼。

“头儿,撬呗,反正最后一家了,拆完这栋咱就能领钱回家猫冬了。”瘦猴说着已经架起撬棍。

铁门呻吟着打开,灰尘如细雨般落下。几道头灯光柱刺破黑暗,在空气中划出慌乱的光路。

“操,这啥味儿啊?”有人捂住鼻子。

不是预想中霉烂的味道,而是淡淡的、积存多年的胭脂香混合着老木头和布料的气息,若有若无,像一声叹息。

瘦猴摸到开关,按了几下。“没电。”

更多头灯亮起,房间渐渐显露真容。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里完全保持着几十年前的样貌,仿佛时间从未流逝。墙上贴着泛黄却依旧鲜艳的红喜字剪纸,老式组合柜上摆着牡丹花样式的暖水瓶,一台红灯牌录音机静立在五斗橱上,旁边是几只印着“囍”字的玻璃杯。

最扎眼的是那张双人床,大红色缎面被子铺得整整齐齐,枕头并排摆放,只是积了厚厚一层灰。每件物品都保持着使用时的样子,像是主人刚刚出门。

“这他妈是撞进谁家婚房了?”赵大勇喃喃道。

瘦猴已经走到五斗橱前,拿起一个相框,吹去灰尘。“头儿,来看这个。”

照片上是一对年轻男女,穿着八十年代流行的婚纱礼服——新郎蓝色中山装,新娘白色婚纱头戴花环。两人笑得腼腆而幸福,背后是大庆油田地标性的抽油机。

“郎才女貌啊,”老陈凑过来看了一眼,“这得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赵大勇没说话,他心里升起一种异样感。这房间太完整了,完整得不正常。墙上挂历停在一九八八年十月,也就是说,这个房间保持这样整整二十二年了。

“干活干活,”他挥挥手,“把值钱东西清一清,然后砸。”

工人们开始翻找,但很快就发现,这屋里没有任何真正值钱的东西,也没有任何能表明屋主去向的线索。没有信件,没有存折,没有后来的照片,仿佛这一对新人的故事就停止在结婚那一天。

瘦猴抡起大锤,率先砸向那个组合柜。木头碎裂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这婚纱照咋办?”另一个工人指着墙上最大的那个相框,就是那张在抽油机前拍的婚纱照,放大了挂在床头。

“一起砸了,还能咋办。”赵大勇说。

瘦猴吐了口唾沫在手心,举起锤子,对准照片上那双微笑着的年轻男女,用力砸了下去。

就在锤头接触玻璃的一瞬间,所有人都看见了。

照片上,新郎新娘的眼睛里,缓缓流下两道黑色的液体,像眼泪,顺着泛黄的相纸留下痕迹,在头灯光束下微微反光。

瘦猴的锤子停在半空,整个人僵在那里。

“眼、眼睛…”老陈后退一步,声音发颤。

赵大勇走近一看,那黑色液体粘稠如石油,已经流到相框底部。他强作镇定:“老房子渗水了,正常现象,赶紧干完走人。”

没人动。房间里的温度似乎突然下降了好几度。

“听见没有!”赵大勇吼了一声,夺过瘦猴手中的锤子,亲自朝婚纱照砸去。在锤子落下前的瞬间,他仿佛看见照片上的新娘眼睛转动了一下,直直看向他。

玻璃碎裂,相框坠落。

当晚,赵大勇做了一个梦。

梦里是一场婚礼,无声无息,像是在看一部没有声音的老电影。新郎新娘就是照片上那对年轻人,他们在亲友的簇拥下笑着,但每个人的表情都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悲伤。宴席上的菜肴冒着热气,宾客举杯,却没有一点声音。最后画面定格在新娘脸上,她看着赵大勇,嘴巴一张一合,像是在说什么,但他什么也听不见。

赵大勇惊醒,浑身冷汗。看了眼手机,才凌晨三点。微信群里已经炸开了锅,所有参与昨天拆除的工人都做了类似的梦——一场无声而悲伤的婚礼。

“邪门了,”瘦猴发语音,声音发抖,“我梦见那新娘一直看着我,像是有话要说。”

老陈回复:“我听老辈人讲过,有些执念深的魂儿,会附在它们最在意的东西上。那房间保持结婚时的样子二十多年,肯定有原因。”

第二天,没人愿意去那栋楼。赵大勇只好答应加钱,好说歹说才把人凑齐。

再到那户人家,感觉完全不同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尽管阳光从没有窗帘的窗户直射进来,却感觉不到温暖。

昨天被砸碎的婚纱照还躺在地上,赵大勇小心地捡起来,翻到背面,发现相框夹层里似乎有东西。他拆开残破的背板,取出了一本薄薄的红皮日记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啥?”瘦猴凑过来。

赵大勇翻开日记本,娟秀的字体记录着一段被遗忘的往事:

“1988年10月15日:今天和李明去拍了婚纱照,就在他工作的抽油机旁边。摄影师说我们是最般配的一对。李明说等油田这次技改完成,我们就去北京旅行结婚...”

“1988年11月3日:婚房布置好了,一切都是红色的,真喜庆。李明妈妈执意要按照老规矩贴满喜字,说这样能驱邪避灾,保佑我们白头偕老。”

“1988年11月20日:李明被选上参加紧急抢险任务,说油田有口井出现异常压力。我担心得睡不着,再过一周就是婚礼了...”

日记在这里中断了。

后面几页被撕掉了,只在最后一页找到几行模糊的字迹,像是被水滴打湿过:

“他们不让我见他最后一面...井喷太惨了...连个完整的身体都没留下...婚礼变成了葬礼...李明,我会永远保持我们的婚房,就像你还在我身边...”

赵大勇合上日记,久久无言。他走到那堆被砸碎的家具前,捡起一个破损的红喜字,轻轻拂去灰尘。

“头儿,还拆吗?”瘦猴小声问。

赵大勇没有立即回答。他想起自己结婚时的样子,也是这样的红喜字,也是这样充满希望的开始。二十多年过去了,妻子病逝,儿子去南方打工,他自己从采油工变成了拆迁队长。生活的变迁,就像这座城市一样,新的覆盖旧的,没人关心底下埋藏着什么。

“拆,”他终于说,“但要先把这些东西收拾好。”

工人们默默行动起来,不再像之前那样粗暴。他们把婚纱照、红喜字、日记本和其他还能辨认的物品小心地收集起来,放在一个纸箱里。

赵大勇走到阳台,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老刘,你是在油田档案馆工作吗?帮我查个人,叫李明,应该是在1988年11月底的一次井喷事故中遇难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然后是敲击键盘的声音。“有这么个人,李明,1988年11月22日在南三区抢险时遭遇井喷,与另外两名工人一同遇难。才二十四岁,本来下周就要结婚的...”

“他未婚妻呢?有记录吗?”

“只有个名字,叫王雅娟。事故后她精神受了刺激,一直不肯接受李明已经死了的事实。据说她保持了婚房原样,每天都去打扫,就像在等新郎回来。后来她家人搬走了,她本人好像进了精神病院,十年前去世了。”

赵大勇挂掉电话,走回房间。工人们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正等他下令。

“今晚收工吧,”他说,“明天再来。”

那天晚上,赵大勇又梦见了那场婚礼。但这次,有了声音。他听见新娘对身边的空气轻声说:“他们知道了我们的故事,李明,有人记得我们了。”

新郎的身影在梦中若隐若现,点了点头,然后两人一起望向赵大勇,微微一笑,渐渐消散。

第二天清晨,赵大勇带着工人们和那个纸箱,去了大庆油田烈士纪念碑。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他们找到了“李明”二字。

赵大勇把纸箱放在碑前,点燃了一支烟插在土里。“安息吧,”他轻声说,“你们的婚房虽然拆了,但有人会记得。”

回到拆迁现场,赵大勇最后一个离开那个房间。在关上门的前一刻,他仿佛看见房间恢复如初,红喜字鲜艳夺目,那对年轻人并肩坐在床边,对他点头致谢。

门关上了。

一周后,楼房变成了一片废墟。赵大勇站在瓦砾前,手机响了,是儿子从南方打来的。

“爸,我下个月结婚,你能来吗?”

赵大勇望着那片曾经是一个婚房的废墟,轻轻答道:“一定去。”

风吹过废墟,卷起一片残破的红纸,那是一个褪色的喜字,在冬日的阳光下,像一滴血,又像一团火,在记忆中永不熄灭。

喜欢东北民间异闻录请大家收藏:()东北民间异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