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307章 李大恩大败苑君璋

大唐凌烟志 第307章 李大恩大败苑君璋

作者:凌云朗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3 11:40: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武德四年的五月,长安城刚被一场透雨洗过,空气里还带着泥土和槐花的微腥,但满城的议论比雨后冒出的蘑菇还快。唐朝统一战争前线的消息像长了翅膀的麻雀,扑棱棱飞进了每一条坊曲。

自五月初秦王李世民在洛阳城下把河北夏王窦建德击败后,连带着逼得困守洛阳孤城的郑主王世充也麻溜儿地打开城门,举了白旗。紧接着,依附夏、郑两大军事集团的各方势力纷纷派遣使臣,主动递上降表归顺唐廷,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太极宫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看着案头堆着报捷的文书,嘴角难得地向上弯了弯,仿佛已经嗅到了新朝鼎盛的气味。中原腹地这盘大棋,眼看就要被大唐稳稳地收入囊中。

然而,帝国的版图上,总有些边边角角的小割据势力不那么熨帖。就在唐军忙着清点战利品,琢磨着如何把洛阳的牡丹快马加鞭运回长安装点宫苑的当口,北边代州,一股带着羊膻味和铁锈气的风,却吹得人不那么舒坦。

代州总管李大恩,是一位名字敦厚、骨子里浸透了战场血火的老将,正对着刚送达的一卷黄麻纸诏书拧紧了眉头。

“啧,”他喉间滚出一声低沉的咕哝,“陛下这是……刚啃完硬骨头,就惦记上咱这塞牙缝的肉筋了?”诏书被他拍在案上,震得旁边的粗陶茶碗一跳。他身形魁梧,一道醒目的疤痕自眉骨斜贯至嘴角,那是早年与窦建德部血战时,险些被敌将一刀开瓢,自此留下的显赫荣誉。如今这道疤,倒成了他戎马半生的无言勋章。

诏书上,墨迹犹新,言简意赅,朝廷旨意,趁秦王李世民部河南大捷之威,着他这位代州总管,即刻发兵,剿灭盘踞朔州(今山西朔州一带)的苑君璋。

说起苑君璋此人,亦有其“独到”之处。他本是依附突厥的刘武周旧部,刘武周势力被唐军荡平后,苑君璋便接过了这份残破的“家业”,或者说,是接过了这副沉重的枷锁。他蜷缩在马邑那片饱经战火、贫瘠不堪的土地上,最大的依仗,便是认了北方的突厥颉利可汗为靠山。靠着为突厥人看守南大门,不时南下劫掠些粮秣,维持着一种朝不保夕、仰人鼻息的尴尬局面。

李大恩私下与心腹议及苑君璋时,语气总会带着鄙夷:“那姓苑的?不过是个仗着突厥令箭虚张声势的破落户罢了,囊中空空如洗,排场倒摆得比长安城里的勋戚还要足。”

李大恩本人,也是在武德四年开春,才被朝廷从后方调至这代州(治所在今山西代县)担任总管。代州毗邻雁门雄关,历来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咽喉锁钥。李大恩曾自嘲道:“这鬼地方,朔风刮骨,飞沙走石,突厥的游骑说来便来,比回自家毡帐还要勤快!”

李大恩说的着实不错,代州这总管之位,枕戈待旦是常态,安眠反倒成了奢望。

五月二十二日,日头难得晴好,将代州城头的夯土晒得一片惨白。李大恩点齐麾下兵马。队伍中,既有历经隋末乱世、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卒,也有闻听唐军河南大捷、天下归心而踊跃投效的青壮健儿,甚至不乏昔日啸聚山林、如今欲在新朝谋个出路的剽悍之士。

但见李大恩翻身上了那匹同样饱经风霜的战马,马儿喷了个响鼻。李大恩环视一周,目光扫过一张张或坚毅或热切的面孔,清了清嗓子,声音粗粝却透着力量:“弟兄们!秦王在河南,已荡平窦、王二贼,天下震动!此正是我辈男儿建功立业之时!陛下有令,北疆之疥癣,当为我大唐所涤荡!今日,随我出塞,犁庭扫穴,擒拿那依附突厥、为祸边陲的苑君璋!”

队伍中顿时响起一片低沉而整齐的应和,兵器甲叶碰撞声铿锵有力。秦王的大胜如烈火烹油,点燃了这些边军将士胸中的豪情。他们渴望着军功,渴望着在新朝统一的大业中留下自己的功名。至于朔州的贫瘠与苑君璋的穷蹙,反倒更衬出此战乃是彰显唐军威仪、剪除边患的义举,而非为求财货。 此去,为的是大唐的旗帜,插上那北疆的土堡。

与此同时,朔州苑君璋的所谓“王庭”(实则是座稍大的土堡),气氛也骤然紧张起来。苑君璋坐在铺着半旧狼皮的胡床上,手指焦躁地叩击着桌面。他面相阴沉,眼神里总盘踞着算计与不安。一名斥候踉跄奔入,声音发颤:“主……主公!李大恩那厮,已率代州兵马,朝我们杀来了!”

苑君璋眼皮都未抬,只从鼻中哼出一声:“慌什么?李大恩?哼,不过是当年在窦建德刀下捡回条命的残卒!他有何斤两?”说着,他端起案上一碗浑浊的马奶酒,猛灌一口,酒液顺着胡须滴落,语气刻意带着轻蔑,又竭力维系着对靠山的盲目笃信,“我辈有突厥铁骑为后盾!何惧之有?速速再遣快马,向颉利可汗求援!就说……就说唐朝要断他的南进财路!”

话音刚落,他身旁几名亲信面面相觑,一人低声嗫嚅:“主公,求援信使,上月、上上月……已派出数波了……突厥那边,至今杳无音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尔等岂知!”苑君璋将酒碗重重顿下,溅出的酒液污了袍袖,更添几分烦躁,“可汗必有深谋!定是在集结大军!李大恩敢来?正好!让他尝尝突厥弯刀的锋利!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守住寨子!援兵……援兵指日便至!”这话出口,连他自己都觉出几分底气不足。突厥人的“指日”,往往意味着石沉大海。

李大恩的部队行军虽缓,却异常坚定。他知道苑君璋部色厉内荏,更洞悉突厥人的目光此刻必被河南那片新降服、富庶得多的土地牢牢吸引,对苑君璋这枚棋子,未必肯耗费真章。他择了一条相对隐蔽的路径,避开了苑君璋可能重兵布防的关隘。当前锋如沉默的狼群骤然出现在苑君璋营寨外围哨卡时,守军顿时一片惊惶。

“敌……敌袭!是李大恩!”凄厉的锣声与嘶喊瞬间撕裂了塞北沉寂的空气。

战斗猝然爆发。李大恩身先士卒,长槊在手,亲率锐卒直扑寨门。烈日下,他脸上那道旧疤显得格外狰狞,仿佛活了过来。他口中厉喝:“苑君璋!滚出来!让老子瞧瞧你那突厥爹在何处!”声若洪钟,饱含讥讽。

守军本就人心浮动,被这悍勇气势一冲,加之期盼中的突厥铁骑踪影全无,抵抗顷刻土崩瓦解。苑君璋在亲信死命拖拽下,狼狈不堪地从后寨翻身上马,连象征身份的狼头大纛都顾不及收取,仓惶如丧家之犬,向北夺路而逃,只遗下满地狼藉的营盘与一群面如土色的俘虏。

战事结束得比预想更为迅捷。残阳将战场浸染成一片暗红。李大恩拄着沾有血污的槊杆,立于残破的寨门前,看着部属清点那寥寥无几的战利品,几匹羸弱的马匹,一堆残破的皮甲,半窖业已发霉的粟米。他啐出一口混着沙尘的唾沫,对身旁副将道:“瞧见否?此便是依附异族、甘为鹰犬的下场。纵然喊破喉咙,他那‘靠山’亦如泥牛入海。胡骑,终是信不过的。”

身旁副将默然颔首。

捷报以八百里加急飞驰长安,奏疏之上,不过寥寥数字:“李大恩击苑君璋,破之。”这轻描淡写的七个字背后,是塞外的风沙漫卷,是仓皇的败军之影,是一个依附者被无情抛弃的冰冷宿命。

长安城或许正为河南大捷而举杯相庆,代北这场规模不大却透着荒凉与决绝的胜利,宛如投入深潭的一粒微石,涟漪未及漾开,便已被更宏大的凯歌喧嚣所吞没。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