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283章 刺史王集石州勇退突厥兵

大唐凌烟志 第283章 刺史王集石州勇退突厥兵

作者:凌云朗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3 11:40: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武德四年(621年)三月二十四日,颉利可汗在进攻汾阴县受挫后仅隔八日,便挥师转攻石州(隋离石郡),这并非仓促之举,而是基于其整体南侵战略的灵活调整。颉利的核心目标始终是迫使唐朝屈服、掠夺财富并削弱其北方防御。汾阴虽扼守要冲但唐军已有防备,强攻坚城损失大且效率低。颉利迅速将矛头指向石州,意在发挥突厥骑兵的机动优势,实施“避实击虚”战术,即避开汾阴这类已高度戒备的城池,转而攻击唐军防御相对薄弱或增援不及的区域,通过多点袭扰制造恐慌,破坏河东地区的稳定,同时寻找新的突破口。

石州(隋离石郡)在唐代的战略地位同样关键,其治所位于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该地处于吕梁山脉中段腹地的东川河谷地,是穿越吕梁山、沟通黄河东西两岸的重要通道节点。石州控制着数条穿越吕梁山的古道,如通往黄河碛口渡(今临县碛口镇)的路线,是连接河东(山西)与河西(陕北)的枢纽之一。对突厥而言,夺取石州意味着能打通一条深入唐朝腹地的新路径,既可西渡黄河威胁关中的北方门户(延州、绥州),又可向东俯冲太原盆地西缘。

从方位上看,石州(今离石区)位于太原(唐北都)的西南方向,两地直线距离约200公里。太原地处太原盆地北端,而石州则位于太原盆地以西的吕梁山区。突厥若控制石州,便能从西侧直接威胁太原的安全,因为翻越吕梁山即可进入太原盆地的核心区域。相较于汾阴在太原的西南方(约350公里),石州显然更靠近太原(200公里),且地形上居高临下,对太原构成的军事压力更为直接和迅速。

石州与八日前被攻打的汾阴县(今万荣荣河镇)的相对位置也值得关注。石州位于汾阴县的西北方向,两地直线距离约150公里。从汾阴所在的汾河入黄口区域北上,经吕梁山南麓的丘陵地带即可抵达石州所在的离石河谷。这条路线虽非平川大道,但吕梁山间的河谷通道足以让熟悉地形的突厥骑兵快速机动。颉利选择从汾阴转战石州,正是利用了这两地之间相对便捷的交通联系,在唐军注意力仍集中于汾阴方向时,迅速将主力调往西北方,攻敌不备。

颉利选择石州作为次攻目标,更深层的战略思维还在于试探唐朝在吕梁山区防线的虚实,并试图开辟第二战场。吕梁山是太原的西面屏障,如果突厥能在此打开缺口,不仅可以分散唐军在汾河谷地(太原正南方)的防御力量,还能与北部马邑(朔州)方向的突厥势力形成潜在的夹击太原之势。同时,石州靠近黄河渡口,若能在此立足,突厥便能获得新的渡河点,绕过唐军重兵布防的河东南部(如蒲州、汾阴),直接从西部威胁关中,这比强攻汾阴更具战略灵活性。

石州刺史府议事堂内,更漏指向三更,烛火摇曳,照映着众人凝重的脸庞。案几上摊开着石州城防图和几份紧急军报。窗外隐约传来远处城门关闭的沉重声响和城中急促的脚步声。

王集将一封军报重重拍在案上,声音低沉而急促,说道:“诸位!祸从天降!颉利可汗,狼子野心,汾阴未能得手,竟不过八日,便以迅雷之势扑向我石州!前锋探马已报,突厥轻骑前锋距我境已不足百里,其主力明日恐至城下!形势岌岌可危!”

守城司马眉头紧锁,捋须道:“使君所言甚是。突厥此来,必是泄汾阴之愤,且欲速掠我石州以补充。彼等皆为骑兵,来去如风,利在野战、突击。我军多为步卒,守城尚有一线生机,出城接战断无胜算。依下官之见,当以龟缩死守为上策!将城外所有粮秣、牲畜、百姓尽数迁入城中,令突厥无所得!吾等据城死守,待并州援军!”

统蕃镇将闻言,霍然起身,手按腰刀,大声道:"司马之言固是正理!然守城非止决心,更需器械与兵丁!使君,末将早已命人清查武库。现存强弩尚有三十余张,弓一百二十副,箭矢不足五千!滚木礌石仓促间备不齐整!守城精兵,连同城防兵、州府衙役及能战之民壮,勉强可凑两千!然敌骑如潮,若无充足箭矢、檑石,如何支撑持久?突厥攻城,必先以骑射压制城墙,再驱俘虏、降人填壕蚁附!此乃彼之惯技!"

王集眼神锐利地扫向镇将,言道:“箭矢檑石不足,便无计可施?将军不可大意,城中之砖瓦、梁柱、甚或滚水沸油,皆可为利器!立即征调全城所有可用之物!青壮民夫编组成队,归属你直接指挥,日夜不休加筑城防,收集石块砖木!告知百姓,家国一体,守城即是保家!有胆敢违令或制造恐慌者,军法从事!”

刺史王集所说不是没有道理,武德初年,唐朝尚未统一天下,治下兵农未分,府兵平日务农,战时自备武器集结,每火备六驮马,兵器粮草自给。尤其是边城胡汉混编,边州军中突厥降人、稽胡猎户占比可达30%。而且军中层级精简,一州常备战斗兵力大约2000人,依赖临时征发团结兵作为补充,当年石州之战动员五千民夫即此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王集部署防御之时,一旁参军参快速记录,此时抬头,语速飞快道:“使君,将军!下官已按令执行坚壁清野,四乡百姓十之七八已入城安置。然…然仓促间涌入如此多人口,现有存粮只怕仅够军民…支撑半月有余!水源虽在城内,暂无忧虑。但药材、火油、牛马草料、守城器具所耗木料,缺口甚大!城中富户、粮商处…”

说罢,他看向刺史王集。

王集果断挥手,语气不容置疑,道:“不必瞻前顾后!此非寻常时日,乃存亡之秋!即刻以本州名义征调所有富户存粮、商铺物资!告诉他们,突厥破城,玉石俱焚!今日助我守城,来日本官必上奏朝廷,加倍偿还!若有不从,休怪王集无情!参军,你亲自督办,务必在明晨前将所有可用守城物资分发至四面城墙!将库中所有麻布、兽皮取出,赶制皮帘、布幔,遮挡敌军箭矢!”

待刺史王集说罢,司马补充道:“使君明断!另外,当传令全城:入夜后严格灯火管制,除必要岗哨外,全城戒严!其次烽燧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若有援军或敌情异动,速速来报!且城内要广布巡查,严防奸细作乱!突厥惯于派细作入城制造混乱、里应外合!”

镇将抱拳道:“末将遵命!末将这就去安排,将最精锐士卒置于突厥主攻方向(预计为北门、西门),强弩手集中使用。箭矢必须省之又省!守军轮番登城,养精蓄锐。另,末将提议在城内主要街巷,利用车驾、石料设置街垒,步步为营,万一…万一城破,亦可在巷战中阻敌!’

王集目光灼灼地看向众人甚;‘’好!将军思虑周全!当如此!此战并无花巧,唯‘死守’二字!我王集誓与此城共存亡!颉利在汾阴受挫,此来气焰虽凶,然其深入我境,亦惧被抄后路!并州援军虽未至,秦王(李世民)大军在关东扫平诸雄,威名赫赫!颉利岂敢久留?我等只需咬牙坚持数日,突厥锐气必挫!河东豪杰亦未必坐视!城内人心稳定,同仇敌忾,方是根本!我即刻亲自巡视城防,安抚民心!”

司马、镇将、参军等将领齐齐躬身抱拳:“诺!谨遵使君钧令!我等必死守石州,以报国恩!”

天刚放亮,刺史王集迅速集结州兵及地方武装,依托石州城(今离石古城遗址)及周边山险进行防御。突厥骑兵在吕梁山区的复杂地形中难以完全展开其野战优势,攻城能力不足的弱点再次暴露。而王集部众凭借地利顽强抵抗,挫败了突厥的攻势,迫使其在未能达成战略目标的情况下再次退走。

虽然石州之战同汾阴之战一样以突厥撤退告终,但颉利在短短八日内连续发动两次大规模攻势,深入河东腹地数百里,充分展现了突厥军队的机动性和颉利可汗的侵略野心,同时也暴露了唐朝在广袤的河东地区仍存在防御空隙,迫使李渊不得不持续投入资源加强北部边防建设。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