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282章 突厥寇汾阴失利

大唐凌烟志 第282章 突厥寇汾阴失利

作者:凌云朗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3 11:40: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前文提到,刘世让在河北攻陷窦建德占据的黄州,正欲乘胜围攻洺州之际,北方突厥突然大举进犯唐朝边境,兵锋直指李唐龙兴之地太原城。高祖李渊闻警,急调刘世让回师驰援太原防务。

那么,突厥此次南侵的缘由何在?让我们追溯其根源。

四个月前,突厥颉利可汗继承其父启民可汗及兄长始毕可汗、处罗可汗的雄厚基业,兵强马壮,实力臻于鼎盛。他野心勃勃,一直觊觎并意图侵凌中原王朝。

依照突厥的收继婚俗,颉利可汗在其兄处罗可汗去世后,迎娶了曾是其父启民可汗可敦(正妻)的隋朝义成公主。这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突厥、蒙古等)常见的婚姻制度。男性成员(通常是儿子、兄弟、侄子等)有权利和义务继承已故男性长辈或同辈的妻妾(生母通常除外)。这既是为了保障家族财产(包括人口)不外流,也是保护寡妇幼子的一种社会制度。

义成公主在隋朝开皇年间,作为和亲公主最初嫁给启民可汗(599年)。启民去世(609年)后,她按风俗嫁给启民的儿子始毕可汗(颉利的大哥)。始毕去世(619年)后,她嫁给启民的另一个儿子处罗可汗(颉利的二哥)。处罗去世(620年)后,她才嫁给了启民的小儿子颉利可汗。因此,她先后是启民、始毕、处罗、颉利四任可汗的可敦。

当时,义成公主的堂弟杨善经在隋朝灭亡后,为躲避中原战乱,前来投靠寄居突厥。杨善经与王世充派往突厥的使者王文素合谋,共同游说颉利可汗道,请求突厥发兵攻打李唐,以解东都洛阳之围。

突厥大帐内,牛油火把在青铜兽首上噼啪作响。颉利可汗踞坐狼皮王座,义成公主垂目抚弄腰间隋宫旧玉。杨善经与伏地行礼,杨善经抬头时喉结滚动,说道:“昔日启民可汗遭兄弟逼迫,走投无路投奔隋朝,全赖祖父隋文帝倾力相助,方得重返故土,建立基业,子孙至今安享其成。而今占据中原的李渊,并非隋室血脉。可汗您理应拥立隋室后裔杨政道,兴兵讨伐李唐,如此方能报答隋文帝对您父兄的再造之恩!”

王文素嗓音绷紧如弓弦,补充道:“英明的撑犁孤涂(天之可汗)!李渊叛臣窃据长安,此刻正举倾国之兵绞杀大隋最后的血脉,东都郑帝王公(王世充)!洛阳城头血浸旌旗十日不干啊!”说罢,他突然重重叩首,金簪落地声刺破帐内寂静。

王文素急接话锋,展开染血绢帛,接着说道:“可汗请看!这是郑帝割袍写就的乞援书。若突厥雄鹰愿振翅南翔,解围之日,洛阳府库百万缗钱、三万匹绢悉归汗庭!更可重开边市…铁器盐茶之利,十倍于前!”

颉利可汗指尖摩挲着弯刀,寒光在瞳中跳跃,微抬眼皮冷冷的说道:“本汗记得,父王启民可汗当年被亲族追杀,是隋文帝赐他蓝突厥金冠。“说着,他将刀尖指向杨善经,以调侃的语气说道:“你们汉人,现在倒求着突厥救命了?”

杨善经猛然抬头,眼泪混着颊边尘泥,颤声说道:“正因文帝对突厥有再造之恩!今李唐伪朝篡国弑君,可汗若扶立杨政道殿下光复大隋,便是草原昆仑神钦定的正道教主!届时黄河以北州郡,皆可为可汗牧马之地!”

义成公主此时悠然起身,言道:“咄苾!当年雁门之围,杨广…我皇兄被始毕可汗困在孤城。如今他儿子杨政道就在定襄帐外,你难道要让隋室血脉断绝在突厥王庭吗?!”

颉利可汗看到义成公主发话,沉默片刻,大声道:“够了!告诉王世充,二十日内,本汗的附离狼骑会饮马汾水!让他用洛阳粮仓…喂饱我的战马!”

正如义成公主所说,隋炀帝之孙杨政道被突厥安置于其控制下的定襄城,颉利可汗深以为然,最终听取了他们的请求,发精兵攻往太原。

唐高祖李渊因中原群雄割据未平,对突厥始终采取隐忍怀柔之策:岁输金帛、称臣纳贡、开关互市,乃至默许突厥在边境纵兵掠边。然颉利可汗视唐廷退让为软弱,所求日益骄横,索要河东盐池、强征战马十万、勒令割让河套牧场,更屡次遣使直入长安殿堂,倨坐御阶索赏,言辞悖傲如训臣属,这也是颉利可汗此次敢于发兵唐朝属地的原因之一。

武德四年(621年)三月十六日,突厥颉利可汗的军队入侵唐朝的汾阴县。突厥颉利可汗亲率精锐骑兵,自其漠南王庭(约在今内蒙古中部)南下,沿黄河河套东侧快速推进。其主力选择穿越吕梁山与黄河之间的狭窄走廊(今山西西北部河曲、保德一带),避开唐军重兵布防的雁门关等传统要塞,意图利用骑兵机动性实施快速穿插。这条路线可直插河东腹地,既能威胁关中东北屏障,又能劫掠富庶的汾河谷地,是突厥南侵的经典路径之一。

颉利可汗选择首攻汾阴县,核心原因在于其不可替代的战略地理位置。汾阴县(此时为泰州治所,原属蒲州)位于黄河东岸、汾河汇入黄河的河口以南,扼守河东地区西向黄河渡口及南下汾河谷地的咽喉。控制汾阴,突厥骑兵便能获得一个稳固的渡河前进基地,既可向西威胁关中平原的侧翼(隔黄河与长安所在的京畿相望),又能沿汾河南下扫荡晋南富庶地带,或向东进逼河东重镇蒲州(今永济)及盐池产地,更能向北威慑李唐龙兴之地太原的南部门户,可谓一举数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唐代的汾阴县,其核心区域大致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南部的荣河镇一带,地处黄河与汾河交汇形成的三角地带。此地地势相对低平,河岸稳固,是黄河中游的重要古渡口之一(如着名的汾阴渡),历来为兵家必争的水陆要冲。其沃野与便利的水陆交通,使之成为河东粮赋物资的重要集散地。

从地理方位上看,汾阴县(今万荣荣河镇)位于太原(唐北都,今太原市)的西南方向,两地直线距离约350公里。太原地处汾河谷地北端、吕梁与太行山脉环抱的盆地,而汾阴则位于汾河谷地最南端、靠近黄河出口处。突厥若占据汾阴,等于在太原以南的富庶平原打入一个楔子,切断太原与南部州郡的部分联系,并能以此为跳板,对太原形成南、西两个方向的潜在合围态势。

突厥此次入侵来势汹汹。颉利可汗凭借其强大的骑兵优势,迅速突破边境防御,兵锋直抵汾阴城下。唐军方面,并州总管(负责太原及周边防务)的李仲文因"暗通突厥"谋反罪被斩首,李渊紧急任命堂弟襄邑王李神符接任并州总管,主持太原防务。

李神符派部将姜宝谊率精锐驰援汾阴,唐军采取"据城固守 侧翼奇袭"战术,依托汾阴县城及周边有利地形进行防御,战斗颇为激烈。虽然突厥骑兵野战能力强大,但在攻坚战中优势减弱,唐军成功守住了城池,挫败了突厥一举攻占汾阴的战略意图。最终突厥军在城外进行了劫掠,但因未能速克城池且担心唐军援兵,在遭遇一定损失后撤围北返。

此役虽以唐军成功守城告终,但突厥对汾阴的进攻充分暴露了河东防线的脆弱性。颉利选择汾阴作为首要攻击点,精准地击中了唐朝在河东地区防御链条上的关键节点,显示了其利用地理优势进行战略打击的能力。此战也进一步刺激了颉利对河东财富的贪欲,为后续更大规模的入侵埋下了伏笔。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