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281章 程名振投降唐朝

大唐凌烟志 第281章 程名振投降唐朝

作者:凌云朗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3 11:40:29 来源:全本小说网

武德四年(621年)三月,当窦建德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厉兵秣马驰援王世充之际,黄州陷落的烽火猝然灼痛了他的脊背——唐将刘世让虽因突厥犯边仓促回援太原,洺州城头暂息战鼓,然漳水粮台焚尽的余烬已化作毒刺,狠狠扎进十万夏军北连河北、南输洛阳的命脉。

更致命的是,窦建德的统治集团内部此时已出现裂痕,当黄州失陷的余震在河北大地蔓延时,其亲授的普乐县令、平恩豪强程名振,正于洺水之畔的城堞上眺望唐军旌旗,降意如淬冰的刀锋在袖中渐次出鞘。

隋末唐初的普乐县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境内。普乐县为隋代所设,属武安郡(后改洺州),唐代初年仍存。其治所在今鸡泽县东南部,地处洺水(今洺河)流域,西邻平恩县(今丘县),东接永年县(窦建德都城洺州所在地)。

鸡泽县现存“普乐村”(今名普高村),村内保留唐代古井及夯土城墙基址,佐证其为普乐县治所在。普乐县当时扼守洺州西南门户,是窦建德政权粮储要地,程名振任内“盗贼不敢犯其境”。唐代贞观年间因行政区划调整,普乐县并入鸡泽县,地名逐渐湮没,仅存村落名及零散遗迹。

普乐县令程名振生年不详,卒于662年,隋末唐初名将,洺州平恩(今河北丘县)人,其生平堪称乱世豪杰转型王朝柱石的经典范本。平恩程氏为洺州大族,程名振出身豪强,世为着姓,雄长边朔,掌控乡里武装。

窦建德称夏王后,为笼络河北豪族,授程名振普乐县令(治今河北鸡泽县风正乡),任内其剿匪安民,以“盗不敢犯境”闻名于河北。

黄州失守后,漳水粮仓焚毁如同斩断河北命脉。作为主管地方民生的县令,程名振比旁人更清楚此战后果,窦建德倾巢救援王世充已耗尽河北存粮,而今补给线断绝,十万大军困守河南必成孤军。

程名振代表河北本土豪强势力,窦建德政权早期依靠他们维持地方统治,但随着夏军南下扩张,核心资源向嫡系部队倾斜。当黄州陷落暴露窦建德根基薄弱,豪强们开始观望自保。

程名振独依普乐县城墙角楼,夜风猎猎,洺水对岸隐约可见唐军斥候火把游弋。想到李唐李渊父子重用降将(如李积、秦琼),而窦建德部将刘黑闼等人结局未明。对比之下,携城降唐既能保全身家,又可能在新朝博取功名,他心中不禁暗自说道:“漳水粮台的火光烧尽了夏王的底气…没有河北的粟米支撑,身在滑州的窦建德大军能撑多久?待唐军回头,洺州便是瓮中之鳖。”

这时,忽听脚步声传来,原来是心腹家将程武。程武躬身行礼,并递上手中信报,说道:“请大人过目。”

程名振收回思绪,接过信报。只见他就着角楼油灯看了片刻,信报写道“李世民主力正围攻洛阳,而刘世让部唐军已控制黄州要道。”

程名振看罢,将暗报揉入掌心,说道“窦建德封我为县令,却从未让我掌兵…乱世之中无兵便是鱼肉。如今唐军已截断河北,若等李世民收拾完王世充,我等便是待宰羔羊!”

家将程武压低声音道“主公,洺州城内已乱作一团。窦建德的堂弟窦宗在催征存粮,可百姓仓廪早被掏空…听说昨日有饥民冲击官仓,被当场格杀三十余人。”

程名振冷笑道“他还在做梦!以为烧几座粮仓就能逼唐军退兵?李世民狠起来连虎牢关都敢强攻,洺州这残破城墙挡得住唐军铁蹄么?”

程武问道:“那咱们…?”

程名振攥住雉堞边缘,眼神西望远方,那是大唐长安方向,片刻后,言道:“你速带死士出城,把我亲笔信送给唐营司马刘德威,就说普乐县愿献城门,只求唐王保我宗族性命!”

程武稍有迟疑,又试问:“可窦宗监军使在城内驻有五百亲兵…”

程名振眼中寒光乍现,斩钉截铁道:“三日后子时,你举火为号。届时城内粮仓‘意外’失火,监军必去救粮,你提前安排刀斧手,听令行事!”

武德四年三月中旬,程名振派心腹携降表昼夜西奔长安,三日后在普乐县(今河北鸡泽)设伏斩杀窦建德监军使,闭城易帜,同时发兵控制洺州至漳水要道,阻断窦建德情报传递。

普乐县距长安1400余里(唐代驿程),往返需20日左右,因事态紧急,程名振心腹驿使星夜未停,十日后抵长安时,李渊正为刘世让撤兵忧心河北局势,得表大喜,当即口授中书省拟诏:“授程名振永年县令,使徇河北!”

李渊任命程名振为永年县令(治洺州)实为心理战,当时唐朝未得洺州先授其职,昭示唐廷必胜信念,以“未陷之都,已属降将”刺激窦建德旧部离心。同时并赐程名振免死铁券,授予县令印信,由宣慰使携返普乐县。

半月后(三月底),程名振在普乐县衙遥拜受诏,持永年县令印信,治所即窦建德都城洺州,随即开始招募乡勇,因其家族名望,七日便集兵两千余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正值窦建德主力准备进击虎牢关(距普乐500里),程名振必须即刻在河北腹地点火,策应李世民决战。程名振将李渊诏书高悬谯楼,铁券在日光下泛着青光。他剑指东北方洺州城阙,对乡勇大声宣告道:“弟兄们可见百里外灯火?彼处宫苑本属窦建德,而今我唐朝陛下已赐程某为永年县令!”

士卒哗然中,他劈断夏军赤旗,接着大声号令道:“明日太阳照到洺州城墙时,我要让窦建德的龙椅——”只见他将剑锋猛然贯入地图上洺州位置:“烧起来!”

程名振白马素甲,马鞍前拴着永年县令铜印,以唐廷旗号所至风靡,连克南和、平恩等县,守城夏军看见其印绶上“洺州永年”四字,竟弃戈痛哭,故乡城池未陷,却已被唐皇“赐”予敌将,信仰之柱轰然崩塌。

期间,程名振率军夜袭邺城(今河北临漳),俘虏了男女一千多人。得胜之师裹挟着人潮南撤,行至八十里外,日头渐高,队伍暂歇。程名振的目光落在俘虏群中,忽然看到有妇人在哺乳婴儿。他立即命令士兵进行筛查,最终将九十余名怀抱婴孩儿、或襦衫隐现乳汁痕迹的妇人小心甄别出来。

看着这些妇人惊惶疲惫的面容和怀中嗷嗷待哺的稚子,程名振神色凝重,他大声说道:“为母者,哺育儿,天伦也;乳子幼,失怙恃,惨不忍言。今日我纵尔等归家,并非施恩,实乃不忍见人伦断绝、婴儿啼泣荒野!”

随之,其看向身旁亲卫,高声下令:“速将她们悉数释放,护其行至安全之地,任何人不得阻拦!”

被释放的乳母们惊愕过后,纷纷掩面泣谢,跌跌撞撞踏上归途。此举传回邺城,城中父老原以为遭此劫难,骨肉离散已是定局,未料这位唐军新附之将竟有如此恻隐之心!这份乱世中意料之外的仁慈,如苦寒中透下的一线微光,深深烙在了邺城百姓心上。

邺城百姓深感此等恩德远超寻常,为感念程名振仁义之心,亦为告慰那场纷乱中的人伦温情,城中百姓自发备办斋饭,延请僧众诵经祈福。寺庙之中,袅袅青烟与诵经之声萦绕在邺城上空,那虔诚的“饭僧”之举,与其说是献给佛祖的香火,不如说是对一个武夫将领心中残留人情的沉重祭奠与无声颂扬。

这件事发生不久,程名振更是以永年县令身份招降洺州周边七县,直接切断洺州与山东的联络,加速了窦夏政权的崩溃。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

喜欢大唐凌烟志请大家收藏:()大唐凌烟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