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196章 团聚

从窑洞到省府 第196章 团聚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盛夏的热浪被医院病房的空调滤去大半,只剩下微凉的风裹着消毒水的淡味,轻轻拂过床头的白色纱帐。苏晴靠在铺着软垫的床头,怀里抱着刚出生三天的儿子,指尖轻轻蹭过孩子柔软的胎发——那胎发带着淡淡的**,像极了青川县老家春天里刚抽芽的嫩棉絮。她低头看着孩子熟睡的小脸,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浅浅的阴影,嘴角忍不住弯起——这是她和泽岚的孩子,是两个家庭跨越千里的牵挂凝结成的小生命。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带着外面的一丝热气。苏晴的父母提着两个保温桶走进来,脚步放得格外轻,像是怕惊扰了床上的小生命。苏母穿着件浅蓝色的碎花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的保温桶还冒着热气,一进门眼睛就黏在了孩子身上,声音瞬间软了下来:“晴晴,快让我瞅瞅我的外孙!哎哟,这小模样,真是长到我心坎里了!”

她快步走到床边,小心翼翼地俯下身,手指悬在孩子脸颊上方,想碰又怕碰坏了这娇嫩的小肉团,最后只轻轻捏了捏孩子蜷着的小拳头。“你看这小手,指节多分明,长大肯定像泽岚一样有劲儿!”苏母越看越欢喜,转头对苏晴说,“昨天我跟你爸去商场,给孩子买了套小衣服,纯棉的,穿着不硌皮肤。”

苏父跟在后面,手里拎着个更大的保温桶,里面是刚熬好的鲫鱼汤。他把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动作轻得像怕吵醒孩子,脸上却藏不住笑意:“泽岚昨天说孩子半夜醒了两次,你肯定没睡好。我早上五点就去菜市场挑了最新鲜的鲫鱼,让你妈熬了三个小时,你快趁热喝点,补补身子。”他凑到婴儿床旁,掏出老旧的翻盖手机,对着孩子拍了好几张照片,“得给我那帮老战友发一张,让他们也看看我外孙多精神——当年他们总说我以后肯定是‘女儿奴’,现在我可是‘外孙奴’了!”

苏晴笑着接过母亲递来的汤碗,乳白色的鱼汤飘着葱花,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她刚喝了两口,病房门又被推开,李泽岚拎着两个鼓鼓囊囊的行李箱走进来,额头上还带着汗,身后跟着一对穿着朴素的老人——正是从青川县赶来的李泽岚父母。

“爸!妈!你们怎么来了这么快?”李泽岚又惊又喜,连忙放下行李箱迎上去。他昨天才给家里打了电话,说孩子出生了,没想到父母今天就到了。李母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外套,手里紧紧攥着个蓝布包,快步走到床边,目光落在孩子身上,眼圈瞬间就红了:“接到你电话,我和你爸连夜就去镇上买了火车票,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硬座,就想早点看看我孙子。”

她打开手里的蓝布包,里面整整齐齐叠着几件小棉衣、小棉被,针脚细密,还带着淡淡的阳光味:“这是我从去年冬天就开始做的,用的是咱们青川老家的新棉花,软和得很,孩子穿了不硌得慌。还有这双小布鞋,是我照着你小时候穿的样子做的,鞋底纳了千层底,结实!”

李父站在一旁,穿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袖口还卷着,显然是赶路时怕热挽起来的。他看着婴儿床里的孩子,嘴角一直没合上过,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他从口袋里掏出个用红绳系着的布包,递到李泽岚手里:“这是家里养的老母鸡下的蛋,我和你妈挑了最新鲜的,煮了茶叶蛋,你和晴晴都尝尝。还有这里面的两千块钱,是我和你妈攒的,给孩子的见面礼,不多,也是份心意。”

李泽岚接过布包,触手温热,心里一阵发酸。他知道,父母在青川县的农村,靠种几亩玉米、养十几只鸡过日子,这两千块钱不知道要攒多久——春天卖玉米的钱要留着买化肥,秋天卖核桃的钱要给家里添农具,平时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爸,您和妈能来我就很高兴了,这钱您拿着,家里还需要用。”他想把布包塞回去,却被李父按住了手。

“你这孩子,怎么还跟你爸客气?”李父的语气带着几分固执,眼神却很温和,“这是给我孙子的,又不是给你的。你在阳山当干部,操心的事多,晴晴生孩子你又不在身边,我和你妈帮不上什么忙,就只能给孩子做点衣服、煮点茶叶蛋。这钱你要是不收,就是嫌你爸你妈穷。”

苏晴见父子俩僵着,连忙开口:“爸,您别跟泽岚争了,这钱我收下了。等孩子长大了,我就告诉他,这是爷爷奶奶从青川带来的心意,是爷爷奶奶省吃俭用攒下来的。”她笑着对李母说,“妈,您做的小棉衣真好看,比商场里买的还精致,孩子穿着肯定暖和。”

李母听了,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连忙凑到床边,小心翼翼地抱起孩子。她抱孩子的姿势很熟练,显然是当年抱李泽岚时练出来的:“来,让奶奶抱抱我的乖孙子。哎哟,这么轻,这么软,真是个宝贝疙瘩。”她轻轻晃着怀里的孩子,嘴里哼起了青川的童谣,调子轻柔,带着山间的质朴:“月亮光光,照进窗窗,宝宝睡觉,长得胖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孩子似乎听到了熟悉的调子,小嘴动了动,还咂了咂嘴,引得一屋子人都笑了起来。苏母走到李母身边,看着孩子的样子,忍不住说:“还是你有经验,我昨天抱孩子,手都抖得不行,生怕把孩子摔了。”

“多抱几次就熟了。”李母笑着说,“当年泽岚小时候,我也是这么抱过来的。那时候条件不好,没这么好的衣服穿,就用旧衣服改改,现在日子好了,得让孩子穿得舒舒服服的。”

苏父和李父坐在病房的椅子上,慢慢聊了起来。苏父问起青川县的情况,李父叹了口气:“去年冬天雪下得大,有些玉米地被压坏了,不过政府给了补贴,损失不算大。今年春天种了些核桃树,等过两年结果了,就能多赚点钱。”他话锋一转,又问起阳山的情况,“泽岚说你们那边在搞高标准农田,修了灌溉渠,农户们的日子是不是好过些了?”

李泽岚坐在一旁,耐心地回答:“是啊,现在江英镇的西洋菜基地修了灌溉渠,再也不怕旱了,今年预计能增产两成。还有七拱镇的家庭农场,政府给奖补,农户们搞规模化养殖,收入比以前高多了。赵书记还帮我们申请了阳山鸡的地理标志,以后咱们阳山的鸡就能卖个好价钱了。”

“那就好,那就好。”李父点点头,眼神里满是欣慰,“你在那边要好好干,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别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家里你不用操心,我和你妈身体都好,能照顾好自己。”

正聊着,李泽岚的手机响了,屏幕上显示着“赵东来”的名字。他连忙走到走廊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赵东来爽朗的声音:“泽岚,跟你说个好消息!咱们阳山鸡的地理标志证书下来了,我刚从县农业局拿回来,红彤彤的本子,看着就喜庆!还有,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的地基已经打好了,施工队说年底就能完工,到时候咱们的西洋菜、阳山鸡就能搞深加工了。”

“真的?太好了!”李泽岚又惊又喜,“赵书记,真是谢谢您,这段时间辛苦您了。”

“跟我还客气什么!”赵东来笑着说,“你安心在医院陪嫂子和孩子,阳山这边有我呢。对了,昨天我去江英镇,老周他们听说你生了个儿子,特意让我给你带个话,说等你回来,要给孩子送只刚出生的小母鸡,让孩子喝鸡汤,长大了身体壮壮的。他们还说,等孩子满月,要给孩子送个长命锁,是瑶胞手工打的,保佑孩子平平安安。”

挂了电话,李泽岚回到病房,把赵东来的话告诉了大家。苏晴笑着说:“没想到阳山的农户们这么有心,等孩子满月,咱们得请他们吃顿饭,好好谢谢他们。”

李母抱着孩子,对李泽岚说:“泽岚,你在阳山要好好跟赵书记合作,多帮老百姓做点实事。你看,咱们一家人能在这儿团圆,都是因为你工作稳定,咱们得懂得感恩,多为别人着想。以后孩子长大了,你要告诉他,他的爸爸是个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干部,让他以你为荣。”

李泽岚点点头,心里满是感慨。他看着病房里的家人:岳父岳母忙着给孩子整理衣服,父母抱着孩子轻声哼着童谣,苏晴靠在床头,眼神温柔地看着这一切。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

他突然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不仅要照顾好这个小家,还要守护好阳山的那个“大家”。那些在田间劳作的农户,那些在工地忙碌的工人,那些期待着产业发展的乡亲们,都是他的牵挂。而眼前的家人,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是他在基层奋斗的动力。

傍晚时分,苏母和李母一起去食堂打饭,苏父和李父坐在病房里,继续聊着家常。李泽岚坐在苏晴身边,握着她的手,看着熟睡的孩子,轻声说:“晴晴,等你身体恢复好了,我带你和孩子去阳山看看。看看咱们修的灌溉渠,看看农户们种的西洋菜,尝尝阳山鸡的味道。”

苏晴笑着点点头:“好啊,我早就想看看你天天念叨的阳山是什么样子了。我还想跟那些农户聊聊,听听他们的故事。”

孩子似乎听到了父母的对话,突然动了动,小嘴又咂了咂,引得李泽岚和苏晴都笑了起来。病房里的笑声,和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构成了一幅温暖的画面——这是一个家庭的团圆,也是一份责任的传承;是眼前的烟火气,也是远方的牵挂与期许。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