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195章 出生

从窑洞到省府 第195章 出生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暑气像张密不透风的网,把整个县域裹在湿热里。江英镇西洋菜基地的田埂上,新修的灌溉渠刚完成水泥衬砌,山泉水顺着渠槽汩汩流淌,在日光下泛着细碎的光。李泽岚蹲在渠边,指尖轻轻拂过光滑的水泥壁,检查是否有裂缝——这是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核心工程,覆盖着周边五个村的两千多亩耕地,下周就要迎来市级验收。

“李县长,您看这渠底的坡度,正好能保证水流均匀,再也不会出现东边涝、西边旱的情况了。”农技站的老陈蹲在旁边,手里拿着水平仪,“昨天试通水的时候,农户们都来瞧了,老周还说,今年的西洋菜肯定能多收两成。”

李泽岚点点头,刚想开口说话,裤兜里的手机突然急促地响起来。屏幕上跳动着“妻子”的名字,他心里咯噔一下——妻子预产期在月底,这时候来电,怕是有急事。他快步走到田埂边的树荫下接起电话,听筒里立刻传来妻子带着明显喘息的声音:“泽岚……宫缩开始规律了,医生刚检查完,说可能今晚就要生,你……你能尽快回来吗?”

“你别慌,我马上请假回北京!”李泽岚的声音瞬间绷紧,指尖攥得手机外壳发烫。他抬头望向远处的村庄,心里满是焦灼——高标准农田验收的材料还没最终核对,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细则刚起草完,阳山鸡地理标志的申报材料下周还要跟省农科院对接,这些事都等着他拍板。可一想到妻子独自在医院待产的样子,他又狠了狠心:“你先让爸妈陪着,我现在就订机票,争取今晚赶回去。”

挂了电话,李泽岚刚转身,就看见远处的土路上,一辆半旧的黑色摩托车正朝着这边驶来。骑车的人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衬衫,鬓角的灰发被风吹得有些乱,正是赵东来。他停稳摩托车,手里还攥着卷用橡皮筋绑好的设计图,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刚从别的项目区赶过来。

“泽岚,正好找你说事儿。”赵东来把摩托车支在路边,迈着大步走过来,见李泽岚脸色发白,眉头立刻拧了起来,“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出什么急事了?”

“家里来电,孩子要生了,我得马上回北京。”李泽岚语速飞快,眼神里满是焦虑,“这边高标准农田的验收、家庭农场的奖补资金拨付,还有阳山鸡地理标志的申报……本来都跟相关部门约好了时间,这下怕是要耽误了。”

“嗨,多大点事儿,这些事有我呢!”赵东来拍了拍李泽岚的肩膀,掌心的温度带着长辈般的沉稳和踏实。他比李泽岚大十五岁,在基层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从乡镇办事员做到县委书记,什么样的突发情况都遇过。“你今年才三十五,头回当爹,这种时候必须守在跟前。我在县里多待几年,这些项目的门道熟,交给我你放心。”

他说着,掏出手机快步走到一边,手指在按键上快速按动——那是部旧款的诺基亚,屏幕边缘已经磕出了裂痕。“小周,我是赵东来,你马上给李县长办请假手续,按晚育政策批足三十天假,别耽误了。”电话接通后,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再查一下今天去北京的航班,选最早起飞的那班,订好票把信息发我手机上。另外,通知王强,让他把车备好,加好油,直接送李县长去清远机场。”

挂了电话,赵东来又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出个磨了边的牛皮笔记本,翻到记满字迹的一页,递给李泽岚:“这是我昨天跟农业局、财政局核对的清单,首批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有二十三家,每家的奖补金额、拨付时间都标好了,下周就能按这个名单发钱;高标准农田验收的材料,我让老陈再核对一遍,有问题他会直接找我;阳山鸡地理标志的申报材料,我已经让办公室复印了一份,下周省农科院的人来,我去对接,保证不耽误进度。”

李泽岚接过笔记本,指尖拂过上面遒劲有力的字迹,心里一阵暖流——赵东来总是这样,看似粗犷,却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得周全。他刚想说句感谢,赵东来又拍了拍他的胳膊:“别愣着了,赶紧回宿舍收拾东西,就带点换洗衣物就行,其他的不用管。我在这儿盯着工地,你放心走。”

半小时后,李泽岚拎着个半旧的黑色行李袋走出县委宿舍楼。司机王强早已把那辆银灰色的越野车停在门口,见他出来,立刻快步上前帮忙搬行李。“李县长,这是赵书记特意让我装上的。”王强指了指车后座,那里放着一个竹编的篮子,里面装着两只宰杀干净的阳山鸡,还有几截带着泥土的淮山,“赵书记说,这是七拱镇养殖合作社老周早上刚送来的,让您带回去给嫂子补补身子。他还交代,走新修的省道去清远机场,比走老路能省二十分钟,保证误不了飞机。”

李泽岚点点头,心里又是一阵感动。他坐进副驾驶座,刚系好安全带,就看见赵东来骑着摩托车追了上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文件袋。“差点忘了这个。”赵东来把文件袋从车窗递进来,“这里面是高标准农田项目的验收细则和联系人电话,万一有紧急情况,你在这边也能随时了解进度。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北京给我回个电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越野车缓缓驶离县委大院,李泽岚从车窗回头望去,赵东来还站在路边挥手,蓝色的衬衫在日光下格外显眼。车子沿着新修的县城主干道前行,沿途的变化让李泽岚有些感慨——几个月前还是坑坑洼洼的土路,现在已经铺上了平整的柏油;街边的老旧房屋外墙重新刷了涂料,画着“生态阳山,产业兴农”的宣传画;偶尔能看见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路边给农户分发农业技术手册。

“赵书记这阵子可忙坏了。”王强一边开车,一边忍不住念叨,“为了赶高标准农田的工期,他跟工人一起在工地吃了三天盒饭,晚上还去农户家走访,问他们对灌溉渠有啥意见。上周暴雨,他凌晨三点还去渠边查看,生怕出现塌方。”

李泽岚望着窗外掠过的景象,想起每次开县委常委会时,赵东来总说的那句话:“咱们当干部的,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得把脚踩在泥地里,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这样搞出来的项目才接地气,才能真正帮到老百姓。”

车子驶离县城,往清远机场方向开去。沿途经过七拱镇的家庭农场集中区,李泽岚让王强放慢车速。透过车窗,他看见农户们正围着公示栏讨论,公示栏上贴着家庭农场的名单和奖补政策;不远处的田地里,几台崭新的拖拉机正在作业,农机手们的脸上满是笑容——那是县里刚发放的农业机械补贴,帮农户们省了不少钱。

“赵书记说,等这批家庭农场运转起来,还要组织农户去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王强笑着说,“他还跟我说,等您回来,咱们阳山的农产品就能形成规模了,到时候再找渠道卖到珠三角去,让农户们的腰包都鼓起来。”

李泽岚掏出手机,刚想给赵东来发句消息,就收到了对方发来的一条短信,还附带了一张照片。照片里,老陈正拿着验收细则在工地上核对,旁边的农户们围在一起,脸上满是期待;短信内容很简单:“放心去吧,有我在,阳山不会出岔子。嫂子和孩子平安了,记得报个喜。”

看着短信,李泽岚的眼眶有些发热。他回复了一句“谢谢赵书记,辛苦您了”,然后把手机揣回兜里,靠在椅背上,心里的焦灼渐渐淡了下去——有这样一位靠谱的前辈在阳山盯着,他确实可以安心回去陪妻子待产。

车子行驶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清远机场。王强帮着把行李拎到值机柜台,又反复叮嘱:“李县长,您到了北京一定要注意安全,嫂子生了孩子可得第一时间告诉我们。赵书记说了,每周都会给您发项目进度表,您要是想了解工地上的事,随时给我打电话,我给您拍视频看。”

“辛苦你了,王师傅。”李泽岚拍了拍王强的胳膊,“回去的时候路上慢点,也替我谢谢赵书记。”看着王强的越野车渐渐消失在停车场的车流里,他才转身拿着机票和身份证,走进了航站楼。

下午四点半,飞机准时从清远机场起飞。两个多小时后,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走出到达口,李泽岚一眼就看见岳父举着写有他名字的牌子在等他,老人的脸上满是焦急。“刚从医院打电话来,你爱人已经进产房了,情况很稳定,你别着急。”岳父接过他的行李,拉着他就往停车场走。

车子往医院赶的路上,李泽岚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街道,心里却忍不住想起阳山的夜色——此刻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赵东来或许还在工地巡查,检查灌溉渠的安全;农技员们可能还在农户家讲解土壤改良的要点,帮他们制定下半年的种植计划;家庭农场的农户们,或许正围着篝火,讨论着未来的发展规划。

晚上十一点多,李泽岚终于赶到医院。他刚走进住院部的走廊,就听见产房里传来一阵响亮的婴儿哭声。护士快步走出来,笑着对他说:“恭喜李先生,是个男孩,母子平安!孩子很健康,体重六斤八两。”

李泽岚快步走到产房门口,透过玻璃窗,他看见妻子躺在床上,怀里抱着一个裹在襁褓里的婴儿,脸上满是疲惫却幸福的笑容。他推开门走进产房,妻子虚弱地拉着他的手:“你可算回来了,我跟孩子都等你呢。”她顿了顿,又笑着说,“你总跟我说阳山的事,说赵书记是个特别靠谱的前辈,把阳山的工作交给你俩,我特别放心。等出了月子,我倒想跟你去阳山看看,看看你天天念叨的那些田、那些农户。”

李泽岚坐在床边,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看着他皱巴巴的小脸,指尖轻轻碰了碰他柔软的小手,心里满是前所未有的幸福和踏实。他低头在妻子的额头印下一个吻:“等你身体恢复好了,我就带你去阳山,看看咱们修的灌溉渠,尝尝农户们种的西洋菜和养的阳山鸡。”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