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197章 夜谈

从窑洞到省府 第197章 夜谈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病房里的空调风裹着夏末的微凉,轻轻拂过婴儿摇篮的白色纱帐。帐内的孩子睡得安稳,小拳头攥着片柔软的棉布,呼吸声轻得像落在花瓣上的雨。苏晴靠在床头,指尖轻轻划过孩子的脸颊,目光里满是母亲的温柔,连李泽岚把洗好的婴儿衣物晾在衣架上的动静,都没让她分神——自从孩子出生,她的世界好像就只剩下这小小的摇篮,装满了细碎的温暖。

阳台的推拉门虚掩着,苏父端着杯温热的绿茶站在窗边,目光望着远处楼群的灯火。那些灯光在夜色里连成一片,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却照不亮他眼底那丝未散的沉郁。直到李泽岚走过来,拉了把椅子坐在他对面,他才缓缓转过身,将茶杯放在阳台的小桌上,杯底与桌面碰撞的轻响,打破了片刻的宁静。

“陈卫国的案子,你跟晴晴说全了吗?”苏父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回避的认真。他没绕圈子,一开口就戳中了李泽岚这段时间刻意藏起的心事。

李泽岚握着膝盖的手轻轻一紧,指尖传来布料的粗糙触感。他想起半个月前,省纪委的人突然进驻阳山,带着陈卫国涉嫌贪腐、滥用职权的证据,只用了三天就把人带走。消息传来时,他正在江英镇的西洋菜基地查看灌溉渠,农户们围着他欢呼,说“坏人终于被抓了”,可他心里却没有想象中的轻松,反倒像压着块石头——他知道,陈卫国落网,不是因为他之前查的补贴款,是省纪委早就布了局,自己不过是恰好撞在了这场风暴的边缘。

“没说太多,怕她担心。”李泽岚低声回应,语气里带着几分复杂,“就跟她说陈卫国被抓了,案子结了,没提我之前遇到的那些事。”

“没提也好,但你自己不能忘。”苏父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落在李泽岚脸上,带着几分锐利,“我从老同事那儿打听了,陈卫国在被抓前,已经让人盯着你了——你宿舍楼下那只死老鼠,还有你去基地时总跟着的陌生车,都是他的人干的。你以为他是怕你查补贴款?他是怕你撞破他更大的事,想让你知难而退。”

李泽岚的后背轻轻一僵。他一直以为那些只是自己的错觉,是查案时太过敏感,现在听岳父这么一说,才知道当时的危险比他想的更甚。他想起陈卫国找他谈话时,那句“做事要懂分寸,别把路走绝了”,当时只当是领导的敲打,现在想来,那根本是带着威胁的警告——如果省纪委没有及时介入,他不知道自己还会遇到什么。

“我当时只想着农户的补贴款被挪用,没顾上想那么多。”李泽岚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几分懊恼,“现在想想,真是太冒失了。如果不是省纪委早就盯上了陈卫国,我可能……”

“没有如果。”苏父打断他的话,语气里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你在基层待了这些年,该知道有些事不能只看‘急’,得看‘深’。陈卫国在阳山经营了五年,把交通、水利的项目都攥在手里,张建军只是他的马前卒,你一上来就盯着补贴款查,跟往虎窝里闯有什么区别?”他顿了顿,指节轻轻敲了敲桌面,“你以为你是在为老百姓办事,可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一冲动,把自己和这个家都放在了火上烤?”

李泽岚的喉结动了动,没说话。他想起父母从青川来的时候,父亲反复叮嘱他“在外面别逞强,平安最重要”,当时他只当是老人的唠叨,现在才明白,那是长辈们用半生经验攒下的箴言。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在“做事”,却忘了“做事”背后的“风险”——他不是孤身一人,身后还有苏晴,还有刚出生的孩子,还有盼着他安稳的父母,他的莽撞,不仅会害了自己,还会让整个家陷入恐慌。

“我不是说你查贪腐不对,是说你做事太急,没顾全‘周全’。”苏父的语气缓和了些,伸手拍了拍李泽岚的肩膀,“你想为老百姓办事,这是好事,但得讲章法。你就不能先把农户的诉求拢一拢,跟赵东来商量着,从工程验收报告入手,一点点摸线索?或者等省纪委的人来了,再配合他们查?你倒好,一上来就单枪匹马往前冲,这不是把自己当靶子吗?”

李泽岚低下头,看着阳台地面的瓷砖缝。他知道岳父说得对,自己太执着于“尽快解决问题”,却忘了“稳妥”二字。陈卫国的关系网盘根错节,县里的很多部门都有他的人,自己一个刚调来没多久的副县长,既没有根基,也没有人脉,硬拼只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甚至可能打草惊蛇,让陈卫国毁了证据,到时候不仅补贴款要不回来,还会让更多农户吃亏。

“现在陈卫国被抓了,案子结了,但这教训你得记一辈子。”苏父的声音软了些,却依旧带着郑重,“你现在有孩子了,做事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不管不顾。你得想清楚,你肩上扛的不只是老百姓的期待,还有这个家的责任——晴晴需要你,孩子需要你,你爸妈还在青川盼着你平安,你要是出点事,这个家怎么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句话像块石头砸在李泽岚心上,让他瞬间红了眼眶。他想起陈卫国被抓前,苏晴总在电话里问他“什么时候回来”,语气里满是担心却不敢多问;想起父母在电话里说“要是太累就回家歇歇”,却从没提过自己有多怕他出事。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在为“大家”奔波,却差点忽略了身边最亲近的“小家”——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牵挂,才是他最该守护的东西。

“爸,我记住了。”李泽岚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时,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以后做事,我会先想清楚风险,把家里人和老百姓都放在心上,再也不冒冒失失的了。”

“记住就好。”苏父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陈卫国落网,对阳山是好事,对你也是个机会。你在阳山抓的产业,申请的地理标志,建的加工集中区,都是实实在在的政绩,上面有人看在眼里。你现在在县级这个层面打转,看似慢,其实是在攒‘底子’——攒老百姓的口碑,攒干事的经验,攒上面的认可。”

他端起茶杯,跟李泽岚的杯子轻轻碰了一下,语气里多了几分隐晦的深意:“你从青川到阳山,跨了两个省,基层的苦吃了,实事也办了,这些都是你的资本。以后的路还长,别只盯着眼前的事,得往远了看。但你要记住,不管走多远,‘稳’字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远。”

李泽岚的心跳轻轻一快。他想起赵东来之前跟他说的“多听少说,多做少争”,想起省农科院王教授提到的“阳山产业做好了,就是你最好的名片”,这些话此刻都和岳父的叮嘱重叠在一起。他突然明白,自己之前总想着“把事办成”,却忘了“把事办稳”——真正的干事,不是横冲直撞,是懂得在风险里找平衡,在稳妥中求突破。

“对了,晴晴出了月子,你打算什么时候回阳山?”苏父突然问道,语气又恢复了平时的温和。

“我想等晴晴满月了再走,还有十几天。”李泽岚回答,“赵东来昨天给我打电话,说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的土地补偿有点问题,几户农户不太配合,我回去正好能帮着处理。这次我打算先跟农户聊聊,听听他们的诉求,再找办法解决,不着急动手。”

“这样就对了。”苏父点点头,脸上的笑容更明显了,“跟农户打交道,不能只讲政策,得讲人情。你可以跟他们说说你爸妈在青川种庄稼的事,用自家的例子跟他们聊,比讲大道理管用。老百姓要的不是空头承诺,是你能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让他们觉得你是真心为他们好。”

李泽岚把岳父的话记在心里。他想起之前在江英镇,只要提起父母种玉米的辛苦,农户们就会跟他掏心窝子说话,或许这次处理土地补偿,也能用这个办法——用真心换真心,比什么都管用。

病房里传来孩子的哭声,苏晴的声音随之响起:“泽岚,孩子醒了,你进来抱抱他。”

两人起身走进病房,李泽岚快步走到摇篮边,小心翼翼地抱起孩子。孩子在他怀里蹭了蹭,小脑袋靠在他的胸口,哭声渐渐停了,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他,小手紧紧攥着他的衣角。苏父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眼底的沉郁彻底散去,只剩下温和的笑意。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