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色香味俱全不说,关键是一下子菜品的档次就上去了。
“就是在时下的梧郡城中,这样的一道竹筒肉饭,也一定会大受欢迎的。”
于是李卉便对自己即将开始的梧郡食店生涯充满期待。
而这份期待就正是从这份竹筒肉饭开始的。
五月的初夏,天气已经渐渐炎热,树上的蝉,也“知了知了”
地催她离开。
真到要走的时候,还真就舍不得了,尤其是在阿侪“卉姐姐你是不是嫌弃我做工了?”
和阿荇“我一定回去再跟阿爹阿娘说一说,就让我跟你们一道走吧”
之间,她也左右为难。
不过最终,她还是搞定了——
对阿侪说的是,“你是我雇的第一个帮工,地位跟旁人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你眉姐姐如今对食肆中还没有你熟悉,你要是跟我走了,她不得抓瞎呀?”
对阿荇则是,“我还是从前那番话,司农监那边很稳定,还有那么好的临姐姐,你就把食肆这边当成你一个赚小钱的就成,不要有太大压力,万不可为了一段友谊,就丢掉自己的饭碗,这是大忌。
往后我们还可以时常通信嘛。”
况且,他们俩不管好坏,都有家人的托举,就跟她的情况一样。
阿姳就不同,她必须靠自己,所以她就必须要跟着一起走,祖母的腿疾才有钱治。
当然最后的这些话她并没有说得太明白,但她还是跟阿嫂再叨叨了一番,又把河娘叫到跟前,让她一定好好帮衬着阿嫂,不能让阿嫂后院起火。
这些事情都处理好之后,李卉这才打点行囊准备上路。
她原本是想和阿姳独自上路,但家人亲朋都不同意。
后来又挑了一只大黑生的一只小狗崽带上,可他们还是不同意。
道是这么远的路,虽是跟着茵娘家的商队,但到底不放心,最后便由阿爹一路护送,坐的牛车走了将近十日,一路上走走歇歇,住了七八日的客社,才进的城。
进了城,在四方旅店歇够了,这才拿出上次原房东给的地图,一点点地找过去。
这可是郡城,虽然远离国都咸阳,但因为观众移动的地方,商贸都较为发达,所以这里的人们看上去都很有钱的样子。
阿爹和阿姳的局促她尽收眼底,李卉明白,她虽然在大秦只有十四岁的年龄,但这一刻,她必须成为他们二人的主心骨啦:
“阿爹,您的女儿卉娘是不是很厉害?”
她试图用玩笑话来缓解老实巴交老父亲第一次进省城的尴尬。
“嗯……是……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