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 第507章 韦孝宽的困惑

襄阳刺史府内。

韦孝宽独坐书房,手中捏着一封刚刚由绣衣卫密使送来的线报。信纸很薄,却仿佛有千钧之重。他的目光在字句间来回穿梭,眉头越皱越紧,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陈霸先...高要郡太守...西江督护..."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这怎么可能?"

两年前,汉王刘璟在他上任襄州刺史之时,特意屏退左右,单独嘱咐他用绣衣卫去南梁搜集一个叫"陈霸先"的人的情报。当时韦孝宽还十分不解——一个建康城中的油库吏,值得汉王如此关注吗?他甚至暗自怀疑汉王是否有些小题大做。

他记得自己当时还特意调阅了这个人的档案:陈霸先,吴兴人,家世寒微,初为乡里司,后得上官赏识,入建康担任油库吏。档案简略得可怜,怎么看都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汉王为何对此人如此上心?"韦孝宽当时曾向心腹耿询发问,"莫非此人与汉王有旧?或是某个隐世高人的弟子?"

耿询摇头,脸上同样写满困惑:"据查,此人从未到过北方,与汉王素无交集。家中世代务农,并无特殊背景。"

韦孝宽更加困惑,但还是严格执行了汉王的命令,派人密切关注这个小小的油库吏。后来听说陈霸先跟随萧映南下赴任广州,他就没再过多关注了——毕竟广州远离中原,一个油库吏在那里能掀起什么风浪?

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这个曾经的油库吏居然摇身一变,成了广州高要郡太守,西江督护!升迁之快,令人叹为观止。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升迁,简直是鲤鱼跃龙门。

"白云山对峙..."韦孝宽的目光停留在最后一段文字上,手指微微颤抖,"与陈庆之旧将周文育、杜僧明交战...胜负未分..."

他放下信纸,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烛火跳动,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一如他此刻复杂的心绪。

"汉王...究竟是如何得知此人的呢?”韦孝宽心中涌起一股寒意,"两年前此人还只是个油库吏,汉王却已预见他今日的成就?难道汉王真是上天之子,有未卜先知之能?”

他想破脑袋也不可能想到,汉王刘璟是一个来自未来的穿越者,自然知道陈霸先就是未来建立南陈的开国皇帝。这个秘密,刘璟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就连最亲近的谋士刘亮也只知道汉王常有惊人之见,却不知其根源。

沉思良久,韦孝宽终于提笔蘸墨。既然想不明白,不如将线报原封不动转给汉王,让汉王自己去判断。毕竟,汉王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来人!"他唤来亲信,"将这封信以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面呈汉王。记住,必须亲自交到汉王手中,不得经他人之手。"

处理完线报之事,韦孝宽的思绪转到另一个重要人物身上——湘东王萧绎。

自从太子萧纲开始监国之后,就听从心腹朱异等人的意见,将几个有威胁的弟弟都赶出了建康。萧绎被任命为江陵太守,明升实贬,远离了权力中心。这一招看似高明,实则埋下了更大的祸根。

韦孝宽很清楚萧绎的心思。这位湘东王表面上温文尔雅,喜好诗文,实则心高气傲,对太子之位一直虎视眈眈。被赶出建康后,他心中积怨已深,一直渴望能够把太子赶下台,自己登上皇位。

但萧绎也很清楚,太子萧纲和汉王有些交情,另一个弟弟萧纶也和汉王关系不错。如果想要与太子抗衡,他必须也和汉国有所来往。于是,这位湘东王上任江陵太守后,积极与汉国开展贸易,大肆出卖梁国的粮食、生铁、船只到汉国。这些物资对汉国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船只和生铁,直接关系到汉军的水军建设和武器装备。

韦孝宽作为襄州刺史,自然成为与萧绎对接的主要人物。一来二去,两人竟然结下了颇为"深厚"的友谊。有文人雅士将他们比作三国时期羊祜与陆抗的交情,但韦孝宽心里清楚,这种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友谊",随时可能因为局势变化而破裂。

"刺史大人,"侍卫在门外通报,"湘东王又派人送礼物来了。"

韦孝宽微微一笑,整理了一下衣冠:"让他进来。"

来的是一位文士打扮的使者,手持湘东王的亲笔信,身后跟着几个抬着礼箱的仆从。使者举止优雅,言谈得体,一看就是萧绎精心培养的心腹。

"参见韦刺史,"使者躬身行礼,态度恭敬却不卑微,"我家大王听说刺史近日偶感风寒,特命在下送来高丽参十支,江南丝绸百匹,还有...洞庭春茶五十斤。"

韦孝宽接过礼单,心中暗叹萧绎出手大方。这些礼物价值不菲,尤其是洞庭春茶,乃是贡品,寻常人根本得不到。萧绎此举,既显示了自己的诚意,也暗示他在南梁朝廷中仍有一定影响力。

"大王太客气了,"韦孝宽笑道,示意侍从看茶,"本官只是微恙,劳大王挂心了。大王近来可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使者恭敬地说:"托刺史的福,大王一切安好。大王常说,能与韦刺史相交,实乃三生有幸。如今天下纷扰,能得一如韦刺史这般知己,实属难得。"

韦孝宽心中冷笑,面上却保持温和:"本官也对湘东王钦佩已久。大王博学多才,礼贤下士,实乃皇室楷模。若是..."他故意停顿一下,观察使者的反应,"若是大王能在建康辅佐太子,必是梁国之福啊。"

使者面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如常:"刺史说笑了。大王常说自己才疏学浅,能在江陵为朝廷守土安民已是荣幸,不敢有其他奢望。"

两人又寒暄片刻,使者方才告辞离去。韦孝宽看着满桌的礼物,摇了摇头。他与萧绎的交往,就像是在下一盘危险的棋,每一步都必须谨慎。

"耿询,"他唤来心腹,"准备一份回礼。将上次汉王赐我的那对玉璧,再加上襄阳特产的漆器十件,一并送往江陵。"

"大人,那对玉璧可是汉王亲赐,价值连城..."耿询有些犹豫,"送给萧绎是否太过贵重?"

韦孝宽摆摆手:"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萧绎此人,表面豁达,实则心胸狭窄,最重面子。我们礼数周到,他才更愿意与我们交易。记住,我们要的是战船和生铁,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

韦孝宽走到窗前,望向南方。夜色中的襄阳城宁静安详,城墙上的火炬如同繁星点点。但他知道,这种宁静随时可能被打破。南梁的内斗越来越激烈,而汉国正好可以从中渔利。

"对了,"韦孝宽突然想起什么,"萧绎上次说要购买一批战马,朝廷那边可有消息?"

耿询低声道:"朝廷已经批准,但要求我们必须用粮食交换,而且价格要提高三成。尚书省的那帮人精得很,知道我们急需战船。"

韦孝宽眼中闪过一抹精光:"答应他们。顺便告诉萧绎,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战马,只要他愿意用战船来换。告诉他,我们可以用比市价高两成的价格收购。"

"战船?这...萧绎敢卖吗?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啊。"

"他当然敢,"韦孝宽冷笑,"只要利益足够大,他什么都敢卖。毕竟,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增强自己的实力。有了战马,他就可以组建骑兵,这在南梁是极其珍贵的。至于战船...他大可以说是在与'水匪'交战中损失了。"

耿询领命而去。韦孝宽独自站在窗前,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与萧绎的交往就像是在走钢丝,既要从他那里获取最大利益,又不能让他实力增长太快,以免失去控制。

远在长安的刘璟曾经说过:"萧绎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伤敌,用不好则会伤己。此人野心勃勃,但又缺乏容人之量,可利诱而不可深信。"

韦孝宽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他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才能在这场复杂的政治博弈中为汉国争取最大利益。

夜色渐深,书房内的烛火依然跳动。韦孝宽拿起笔,开始给汉王写密报,将近日与萧绎的交往细节一一禀明。在信的末尾,他特意加了一句:"陈霸先此人,臣观其行迹,恐非池中之物,望大王多加留意。"

他不知道的是,这封信中的人物,将在不久的将来,改变整个天下的格局。

喜欢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请大家收藏:()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