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巴图虎 > 第834章 汗廷来使

巴图虎 第834章 汗廷来使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2 16:08:12 来源:全本小说网

884 章:汗廷来使(忽必烈的远程制衡之术)(至元四十三年夏?虎都)

虎都北门的驿道上,一队黑马踏尘而来。为首的驿马披着紫茸鞍鞯,这是蒙古汗廷特赐的 “驰驿” 标识 —— 按《大扎撒》规定,持此鞍者可直入行省官署,无需通报。骑士翻身下马时,腰间的鎏金符牌闪着光,牌面 “辅国” 二字昭示着他的身份:忽必烈的近侍帖木儿不花。

驿卒引着他穿过白虎旗列阵的街道,帖木儿不花目不斜视,却暗暗记下两侧商铺的招牌:“江南绸缎铺”“淮盐转运栈”—— 这些南货出现在虎都,已说明萧虎对江淮的掌控远超汗廷的预期。行至虎豹阁前,他故意在虎头铡下驻足,指尖划过铡身的猛虎噬羊纹:“萧将军倒是会立威。” 身后的随员低声提醒:“大人,按礼应先呈手谕。” 他才整了整袍角,拾阶而上。

萧虎在虎豹阁中层接旨,案上铺着明黄色的毡毯 —— 这是他特意备的,既显对汗廷的恭敬,又暗合 “以黄承天” 的汉礼。帖木儿不花展开手谕,羊皮纸边缘烫着金边,忽必烈的蒙古文笔迹遒劲如刀:“江南初定,萧卿之功;然临安未下,宋祚尚存,何时可毕其功?”

读到 “何时可毕其功” 六字时,萧虎的指尖在案上轻轻一顿。他精通蒙古文,看得出这行字的墨色比前文深半分 —— 显然是忽必烈反复描摹过的。周显在侧垂眸,注意到 “功” 字的捺笔拖得极长,像一柄悬而未落的剑。帖木儿不花盯着萧虎的脸:“大汗在开平府日夜问讯,听闻将军在扬州休兵,朝中已有议论。” 这话半是转述,半是试探。

“请使者移步顶层。” 萧虎没直接回应,转而引着帖木儿不花登上虎豹阁三楼。这里的密议室刚挂起一幅新绘的《水军整训图》,羊皮纸铺了半面墙,用不同颜色标注着:红色是已建成的虎头船,蓝色是待修的楼船,黑色圆点则是新选的水师营地。

“使者请看,” 萧虎指向长江下游的标注,“南宋虽失中段,却在镇江集结了十艘残楼船,且闽地水师正溯江而上。” 他又点向图中浅滩:“秋汛将至,这些水域水深会减三尺,虎头船吃水太深,易搁浅。” 帖木儿不花皱眉:“蒙古铁骑踏冰都能过江,何惧浅滩?” 萧虎反问:“若楼船守在深水区放箭,我军舟船困于浅滩,岂不变成活靶?” 这话戳中了蒙古人不善水战的痛处,帖木儿不花一时语塞。

萧虎在灯下起草回奏,周显研墨时低声道:“需显忠心,亦需留余地。” 他提笔先写:“臣蒙大汗天恩,得掌江淮,日夜思报,不敢稍怠。” 继而笔锋一转,详述难处:“南宋楼船余威未灭,长江支流凡三百六十处,皆可藏兵;淮南宋民虽附,然乡绅多暗通临安,若轻进,恐腹背受敌。”

最关键的段落,他写了三遍才定稿:“臣请允三年,练‘吞江军’十万,造改良楼船五十艘,待水网、民情尽在掌握,必水陆并进,一举荡平临安。届时,宋室降表将献于大汗阶前,江南岁贡倍于今日。” 周显读后点头:“‘倍于今日’四字,最合大汗心意。” 萧虎却将 “三年” 改为 “三载”—— 汉人用 “年”,蒙古用 “载”,一字之差,暗藏兼容之意。

萧虎命粮道司清点贡品时,特意排除了金银,只选三样:龙团龙井(杭州特产)、蜀锦百匹(南宋贡品同款)、影青瓷器(景德镇新作)。“为何不送些珍奇?” 帖木儿不解。萧虎笑道:“大汗久居漠北,龙井可解腻,蜀锦可制冬袍,瓷器可宴群臣 —— 实用之物,方显江南之利。”

他让人在锦盒里放了张《岁贡清单》,标注 “若保南宋存续,岁可献茶三万斤、锦五千匹”,又在页脚用小字注 “若灭宋,需驻军十万,年耗粮百万石”。这账算得直白:留着南宋能持续获利,灭了它反而要贴钱。帖木儿不花翻看清单时,萧虎补充:“这些仅是淮浙之物,闽广更丰。” 他要让使者亲眼看到,江南的价值不在征服,而在 “持续取用”。

帖木儿不花在虎都停留三日,萧虎每日带他观水师操练:看陈六演示改良的虎蹲炮(射程增加二十步),看张诚训练的 “水鬼队”(能潜水凿船),却绝口不提进攻临安的具体日期。夜里,他收到随员密报:“虎豹阁底层藏着辽、金降表,萧将军常独自观览。” 这让他心头一紧 —— 萧虎的志向,或许不止于灭宋。

离行前夜,萧虎赠他一柄镶嵌玛瑙的腰刀:“此刀产自大理,非宋非蒙,愿使者为大汗辨明南北情势。” 帖木儿不花接过刀,忽然明白:萧虎是在提醒他,汗廷需要的是能平衡南北的人,而非只会催战的信使。他暗下决心,回禀时既要陈明萧虎的拖延,也要强调江南的复杂。

忽必烈在开平府的议事殿,把玩着萧虎送来的影青茶杯。杯壁薄如蝉翼,映着烛火能看见指纹 —— 这等巧技,让他想起中原王朝的精致,也想起蒙古贵族对 “汉化” 的警惕。“萧虎要三年,” 他对耶律楚材道,“是真需整训,还是想拥兵自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耶律楚材展开《水军整训图》:“图中浅滩标注详实,确是行家手笔。江南水网复杂,急进恐生祸端。” 他话锋一转:“然需派监军,名为协理,实为观其动向。” 忽必烈点头,却在回旨上只写:“允卿所请,需每季度奏报整训进度。” 既给了萧虎时间,又套上了缰绳 —— 这便是帝王的制衡:既用其才,又防其专。

送走使者后,萧虎立刻召集陈六、张诚:“按‘吞江军’编制,扩水师至五万,造楼船要仿南宋样式,却需加暗桨与炮位。” 周显疑惑:“真要等三年?” 萧虎冷笑:“忽必烈要的是掌控,我要的是时间。三年内,若南宋内乱,可提前动手;若汗廷猜忌,便以‘未练成’为由拖延。”

他让人将《水军整训图》抄录多份,故意泄露给南宋细作:“让赵葵知道我们在练水师,他必加强江防,更没时间北伐 —— 这叫以守为攻。” 虎豹阁的灯光下,他望着墙上的江南舆图,指尖从淮水滑向临安:“三年只是说辞,真正的战机,藏在汗廷的催促与南宋的疲于奔命中。”

忽必烈收到龙井后,召来汉臣演示点茶。茶筅击盏的声音里,他听耶律楚材讲 “茶税乃江南财源之半”;抚摸蜀锦时,又听色目商队说 “萧将军已打通蜀地商路”。这些细节让他渐渐相信,萧虎确实在 “经营” 而非 “停滞”。

最让他动容的是那批影青瓷器,底部都刻着极小的蒙古文 “汗” 字 —— 这是萧虎特意命工匠加的。“他懂分寸。” 忽必烈对侍臣道。却不知萧虎早已让人在宋境散布流言:“大汗喜南物,若宋廷持续进贡,可保平安。” 这流言既稳住了南宋,又让忽必烈觉得 “留宋有利”,一箭双雕。

虎都的白虎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萧虎站在阁顶望向南岸。远处的长江上,南宋的巡逻船与蒙古的哨艇隔着三里对峙,谁也不先动 —— 这像极了汗廷与他的关系:互相试探,彼此牵制。

周显递上刚收到的密报:“史宅之在临安整饬军备,赵葵已募水师新兵两万。” 萧虎却笑了:“忽必烈的回旨会让他们放松警惕,以为我们真要等三年。” 他指着案上的《吞江军章程》:“其实,水师的暗桨已改良完毕,秋汛前就能试航 —— 所谓‘三年’,不过是给所有人的定心丸。”

江风掠过虎豹阁,吹动了那口虎头铡上的铜铃。铃音清越,像在提醒:汗廷的制衡、南宋的挣扎、萧虎的筹谋,都在这风雨欲来的夏末,悄然走向下一个拐点。而那封往返于虎都与开平府的文书,字里行间藏着的,何止是战事的决策,更是一个王朝如何消化江南的深层命题。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