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巴图虎 > 第883章 阁内议策

巴图虎 第883章 阁内议策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22 16:08:12 来源:全本小说网

883 章:阁内议策(灭宋策略的路线之争)(至元四十三年夏?汴梁虎豹阁)

虎豹阁的檀香混着汗水味,在三层密议室里凝滞成一股紧绷的气息。萧虎坐在虎皮铺就的主位上,指尖叩着案上的《江淮水势图》,图上用朱砂标着已破的南宋水寨,墨迹还带着新干的光泽。侍卫刚换过铜炉里的炭火,火星溅在青砖上,像极了帐外士兵磨刀的寒光。

帖木儿的重甲靴在地板上碾出细微声响,他瞟了眼站在对面的孟珙 —— 这南宋降将今日穿了身新制的紫袍,腰间玉带衬得脸色发白,倒比刚归降时多了几分底气。“孟将军倒是养得滋润。” 帖木儿故意扯着嗓子,甲叶碰撞声惊得烛火跳了跳,“不知还记得江南的水路吗?” 孟珙握着袖中的手炉,炉壁的虎纹硌得掌心生疼,却只淡淡道:“比不得帖木儿万户的马蹄,能踏遍中原。”

周显站在侧首,悄悄展开袖中密报:淮南流民北渡者日增,其中三成是南宋溃兵。他正想开口,萧虎忽然抬手 —— 密议室的铜铃轻响,守在阁外的张诚会意,将偷听的小校拖了下去。这无声的警告,让阁内的空气更沉了。

“某请直取临安!” 帖木儿猛地拍向案几,青瓷笔洗震得跳起,墨汁溅在《江淮水势图》的 “临安” 二字上。他扯开领口,露出锁骨处的箭疤 —— 那是十年前在襄阳城下留下的,“南宋水师残了七成,楼船烧得只剩三艘,此刻不打,更待何时?”

他指着图上的长江下游:“骑兵从镇江登陆,三日可抵临安城下。某愿带五千重甲,凿开宋宫大门!” 说到激动处,竟拔出腰间弯刀,刀光映在他充血的眼底,“那些南人,见了咱们的马刀就腿软,当年襄阳……” “当年襄阳守了六年。” 孟珙突然插话,声音不高,却像冰锥刺破热气。

帖木儿怒视着他:“降将也敢插嘴?” 萧虎把玩着虎钮大印,忽然道:“让他说。” 这三个字轻飘飘的,却让帖木儿的刀缓缓归鞘 —— 他知道,萧虎虽倚重蒙古铁骑,却从不让意气盖过胜算。

孟珙上前一步,指尖点向图上的太湖流域:“此处河道宽不足丈,深不及腰,骑兵进去,马腿都拔不出。”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私绘的《江南水寨图》,上面用蝇头小楷标着每处浅滩、暗桩,“临安外围有七十二水寨,虽不及长江楼船阵,却能以小船袭扰,拖延时日。”

“某在黄州时,曾见乡兵用‘泥鳅船’(仅容一人的小划子),载着硫磺罐顺流而下,能烧穿三层船板。” 他抬眼看向帖木儿,“万户的重甲骑,能追得上泥鳅船吗?” 这话戳中了蒙古军的软肋 —— 他们在开阔地所向披靡,到了水网密布的江南,就像猛虎入了泥潭。

孟珙话锋一转,指向淮南:“此处新附,百姓多持观望。若我军主力南进,后院必生乱。去年黄州降时,某亲见老弱妇孺对着宋旗哭拜 —— 民心未附,纵得临安,也守不住。” 他将《江南水寨图》铺展在案,图角盖着他的私印,那是枚小小的 “孟” 字,此刻却比帖木儿的刀更有分量。

周显趁两人争执的间隙,展开另一卷《秋汛水情表》:“据钦天监奏,今年秋汛比往年早半月,长江水位将涨三尺。” 他用象牙尺量着图上的距离,“此时攻临安,水师需逆水行船,风险倍增;若等秋汛过,水位回落,咱们的虎头船更灵便。”

他看向帖木儿:“万户的骑兵可先驻淮南,清剿宋廷残部,顺便监守新附州府 —— 这既是战功,也是稳后方。” 又转向孟珙:“孟将军熟悉江南,可率降卒编练‘向导营’,标注水寨虚实,待来年春水涨前,必能派上用场。” 这话说得两头圆融,既给了帖木儿台阶,又让孟珙有了用武之地。

萧虎看着周显 —— 这位幕僚总能在剑拔弩张时,找到第三条路。他想起周显昨夜递的密折:“孟珙虽降,心未可知,当借其才,亦防其诈;帖木儿勇则勇矣,需以水战之难挫其锐。” 此刻看来,倒是与自己的心思不谋而合。

“虎豹阁的底层,藏着多少降表?” 萧虎忽然问。周显立刻应道:“现有十二州府,黄州、扬州、滁州……” “不够。” 萧虎打断他,指节轻叩案面,“要让庐州、常州、润州的官老爷们,自己捧着印信来。”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虎头铡前,铡刃上的猛虎噬羊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孟将军说民心未附,是实话。帖木儿想速胜,是勇志。但灭宋如烹小鲜,急不得。” 他转头看向帖木儿,“你的重甲骑,先去修淮南官道,限一月内打通扬州至徐州的驿路 —— 运粮比攻城急。”

又对孟珙道:“给你三千降卒,编‘安抚队’,带着粮种去淮南各村,告诉百姓:‘今年秋粮,官收半成’。” 最后目光落在周显身上:“水师扩编至五百艘,陈六的火鹞船要改良,下月我要见新样品。” 三道指令,将速胜与稳进拧成一股绳,却没明说何时再议南征 —— 这正是萧虎的高明处,让所有人都盯着眼前的事,不敢懈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阁内静了片刻,帖木儿虽不甘,却也明白修驿路的重要性 —— 大军缺粮,骑兵再勇也不能空腹作战。孟珙抚着《江南水寨图》,忽然道:“若能让常州知府李庭芝归降,江南西路可传檄而定。” 李庭芝是他旧识,素与史宅之不和,正是可乘之机。

萧虎点头:“你修书一封,就说‘虎豹阁为他留着位置’。” 他走到底层,看着那些陈列的降表 —— 黄州的最厚,上面还沾着攻城时的血;扬州的最新,墨迹发亮。“这些纸,比马刀管用。” 他对身后的人说,“当年金灭辽,靠的不只是铁骑,是让更多人觉得‘降了更划算’。”

周显补充:“可遣细作入江南,散布‘早降者保家产’的流言。” 帖木儿哼了一声:“终究是南人懂南人。” 这话里虽有不屑,却没再反对 —— 他见过太多硬攻不下的城池,若能不战而得,省下的力气足够再踏平三个州府。

提到水师,萧虎忽然问:“陈六的火鹞船,为何迟迟不改良?” 周显面露难色:“他说现有桐油黏性不足,火攻效果打折扣,正让人去四川采‘山桐’,说是比淮南的油质好。” 孟珙插话:“四川的山桐多在宋廷控制区,采买不易 —— 某倒知道,江南的‘乌桕油’燃点更高,只是……”

“只是在临安府辖地。” 萧虎接话道。他看向帖木儿:“听到了?没有江南的油,你的马刀再快,也烧不穿临安的城门。” 这话彻底打消了帖木儿的速胜念头 —— 他终于明白,南征不是单纯的武力碾压,是粮草、军械、民心的综合较量。

孟珙望着窗外的日影,心中暗叹:萧虎果然厉害,三言两语就让蒙古将领认了水战的重要性。他忽然想起降宋前,史宅之曾说 “萧虎最可怕的,是他总能让对手跟着他的节奏走”,今日一见,果然不虚。

“安抚队要带三样东西。” 萧虎对孟珙道,“粮种、铁犁、《农桑要术》—— 告诉百姓,跟着咱们,有地种,有饭吃。” 他特意强调,“铁犁要刻上‘虎都’二字,让他们知道,这好处是谁给的。”

帖木儿的骑兵被派去修驿路,实则是监守淮南的交通要道。萧虎给了他一道密令:“凡私藏宋旗者,斩;但敢反抗者,先问清是否有家人在江南 —— 留着他们,将来是招降的筹码。” 这软硬兼施的手段,让帖木儿咋舌,却也不得不佩服。

周显则忙着调粮:“从汴梁调十万石麦种,分发给淮南六州,要让农户在秋汛前种上冬麦。” 他算过一笔账:只要今年秋收有指望,至少五成流民会放弃南返 —— 民心,有时就是靠一捧麦粒焐热的。

议事散时,孟珙刚走出虎豹阁,就被帖木儿的亲兵拦住。“万户请将军过营一叙。” 亲兵的刀鞘故意撞了孟珙的玉带,带着明显的挑衅。孟珙笑了笑:“替我谢万户,某还要去安抚队点卯 —— 萧将军的令,不敢误。” 这话抬出萧虎,亲兵果然不敢再拦。

他走远后,周显的人从树后闪出,悄悄跟上。萧虎早有吩咐:“孟珙是把双刃剑,帖木儿是头烈马,得盯着他们别伤了自己人。” 而帖木儿回到营中,立刻让人去查孟珙的底细 —— 他不信一个降将能得到萧虎如此信任,总觉得那卷《江南水寨图》里藏着猫腻。

这些暗流,萧虎都看在眼里。他站在阁顶,望着汴梁的城郭,忽然对张诚道:“让李默的人盯紧淮南的茶馆酒肆 —— 哪里的人骂咱们最凶,哪里就是安抚队该去的地方。” 权力的博弈,从不在议事桌上结束。

虎豹阁的灯亮到深夜。萧虎在《江淮水势图》上的 “秋汛” 二字旁,画了个小小的虎符。周显进来添茶时,见他正对着黄州的降表出神。“孟珙的投名状,不止那口虎头铡。” 萧虎忽然道,“他把黄州的粮仓账簿都献了,每笔粮去向都标得清清楚楚 —— 这是在表忠心,也是在示能。”

“那帖木儿……” “他会明白的。” 萧虎合上账册,“等秋汛过,水师练好了,淮南稳了,再让他带铁骑南下 —— 那时,他会谢我今日拦着他。” 窗外的月光照进来,在案上投下虎钮大印的影子,像一头蛰伏的猛兽,正耐心等待捕猎的时机。

安抚队的第一队已出发,带着粮种和铁犁,走向淮南的田野。帖木儿的骑兵在驿路上挥汗如雨,马蹄扬起的尘土里,混着新翻的泥土味。孟珙的《江南水寨图》被萧虎锁进密柜,旁边放着空白的降表 —— 只待秋汛过后,让更多州府的名字,出现在上面。

这场阁内的争论,最终以 “稳” 字定调。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结束,是更耐心的开始。秋汛过后的长江,注定不会平静。

喜欢巴图虎请大家收藏:()巴图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