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昌国卫的码头灯火通明。
赵奎站在栈桥上,看着郑家商船将粮食卸入临时粮仓,脸上露出焦虑的神色。
身旁的郑家管事低声道:“赵大人,只要这批粮食运到,事成之后王大人承诺的升迁绝不会少。”
赵奎皱眉道:“就怕太孙殿下那边起疑心,最近卫所的巡查比往常严了三倍。”
“疑心也晚了。”
管事冷笑一声,“等粮食运够了数,倭寇的船队一到,整个浙东都要乱起来,谁能知道大人做了什么?”
他拍了拍赵奎的肩膀,“明日还有最后一批粮食到,到时候咱们就……”
两人的低语被海风卷走,却不知不远处的礁石后,一个伪装成渔夫的锦衣卫暗线正屏住呼吸,将这一切记在心里,准备连夜将消息传回。
宁波府驿站内,朱高炽仍在对着舆图沉思。
妙千户走进来,见他盯着昌国卫的位置出神,轻声道:“殿下,夜深了,歇息片刻吧。”
朱高炽摇头:“我在想,昌国卫若真不可信,那他们的目标绝不止走私这么简单。
这么多粮食,足够一支军队用上数月……”
他忽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觉,“难道他们想配合倭寇攻占昌国卫,以此为据点长期盘踞?”
这个念头让帐内的空气瞬间凝重起来。
妙千户刚想说话,却见亲兵匆匆进来:“殿下,昌国卫方向传来急报!
暗线回报,昌国卫的临时粮仓不仅有粮食,还发现了大量兵器,赵奎刚刚调派队伍封锁了通往内陆的唯一陆路。
另外,监视王锐的暗线传回消息,王锐带着亲信悄然离开驻地,踪迹指向东霍山!”
“看来,昌国卫已经不值得信赖了。”
朱高炽将密信放在案上,语气带着一丝冷冽,“他们这是要切断退路,准备动手了。
王锐去东霍山,怕是要接应倭寇船队。”
他对妙千户道,“立刻草拟信件,快马送往太孙殿下。
浙江水师不可信,咱们兵力不够,需要支援。”
朱雄英收到信件……
朱雄英正站在崖边。
蒋瓛捧着朱高炽的信快步走来,他接过信,拆开火漆,借着晨光仔细阅读,眉头随着内容渐渐拧紧。
“昌国卫封锁陆路,王锐东霍山接应,浙江水师不可信……”
朱雄英低声重复着信中关键信息,指尖在信纸边缘微微用力,将纸张捏出褶皱。
他转身走进营帐,将信摊在案上的沿海舆图旁,目光在昌国卫、东霍山、杭州湾、鱼山列岛几个点之间反复移动。
“太孙殿下,燕王世子的判断很明确,昌国卫已不值得信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