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章 助纣为虐的穷奇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2章 助纣为虐的穷奇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5 16:11:35 来源:全本小说网

穷奇,最早记载于《山海经·西山经》,原文写道:“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

邽山为古山名,地处今甘肃省境内,荒寂无人,瘴气弥漫。穷奇身形虽类牛,体毛却如刺猬般坚硬尖锐,根根似铁针,风起时沙沙作响,触之易致血伤。“音如獆狗”者,“獆狗”非家养之犬,乃野外疯狗,其声满含戾气,入耳令人头皮发麻。“是食人”以人类为食。

在《山海经·海内北经》中又记载道:“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又云: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

此记载与《西山经》差异显着:穷奇身形从“类牛”变为“类虎”,并且有了翅膀。“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描述其进食方式,以头部为起始,且所食之人多披散头发。“知人言语”,能听懂人言,辨明善恶却反行之:见人争执,便吞食有理之人;见人忠厚守信,便咬食其鼻——鼻为人之颜面,咬之不仅致痛,更令伤者失却尊严;见人为恶,则捕杀野兽赠予恶人。

唐代《史记正义》引用《神异经·西北荒经》说:“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 此记载延续《海内北经》“虎形有翼”之说,更明确“能飞”之能,进一步强化穷奇“助恶欺善”的行为特征。郭璞注《山海经》则提及其另一属性:“似虎,猬毛,有翼,铭曰穷奇之兽。厥形甚丑,驰逐妖邪,莫不奔走,是以一名,号曰神狗。” 此处首言穷奇可“驰逐妖邪”,获“神狗”之称,揭示其从凶兽向驱邪神兽的属性转变。

穷奇外形随着历史发展在史籍记载中各有不同。最开始是两种外形:《西山经》记载“状如牛,猬毛”;《海内北经》则记载“状如虎,有翼”。汉魏以后,“虎形有翼”成为主流,高诱注《淮南子》补充了“足乘两龙”的细节。

穷奇通人语辨善恶,可清晰理解人类语言及行为的道德属性,却主动选择与正义对立,展现出“清醒的恶意”。但是它又在汉代“大傩”驱疫仪式中作为“十二神兽”之一吞食蛊毒恶鬼,承担驱邪功能。

在史书中,有不少关于穷奇的记载。《左传·文公十八年》中写道:“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舜帝辅佐尧帝时,见混沌、穷奇、梼杌、饕餮四者为害百姓,决意处置。时人曾建议舜帝直接诛杀穷奇,舜帝则摇头回应:杀之仅除一凶兽,流放之却可令众人知晓颠倒善恶者当受惩戒。遂遣勇士将穷奇放逐至南方丹穴,此地瘴气密布,荒无人烟,实为绝地囚困之所;混沌被流放至北方幽都,梼杌至西方流沙,饕餮至东方孤岛。

《史记·五帝本纪》载:“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 少皞氏有一子,背信弃义,厌恶忠良,专好宣扬恶言,其行为与穷奇“助恶欺善”一样,天下人遂以“穷奇”称之。此记载标志穷奇形象从“异兽”向“人性之恶”的隐喻延伸,成为“恶人”的代名词。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汉代“大傩”仪式:“穷奇、腾根共食蛊。” “大傩”为古代腊月驱鬼逐疫的重要祭仪,仪式中巫师率神兽队伍驱邪,穷奇与腾根共同承担吞食蛊毒与恶鬼的职能。郭璞注《山海经》时亦提及穷奇“驰逐妖邪,莫不奔走”,进一步印证其在汉代作为驱邪神兽的角色,完成从凶兽到瑞兽的功能性转变。

在出土文物中,也发现了穷奇的踪迹, 商代青铜器上常见“虎形带翼”纹样,如妇好墓出土器物中,部分带翼虎形纹饰因造型与《海内北经》中穷奇“状如虎,有翼”的记载吻合,被学者推测为穷奇原型。西周时期宝鸡出土的青铜方鼎,鼎身刻有一兽形纹饰:虎头带翼,口衔人鼻,旁侧铸“穷奇”二字。考古学者考证,此鼎为当时贵族用于“明刑”之器,将穷奇咬食善人之形刻于其上,意在告诫族人勿效此兽行径,否则必遭惩戒。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中明确提及穷奇为驱鬼之神,与文献中“逐疫”的功能记载相互呼应,印证战国时期穷奇已具备神性。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上部异兽区,出现“虎形有翼”的形象,结合汉代将穷奇纳入“十二神兽”的习俗,学者推测该形象与穷奇相关,承担守护墓主人免受恶鬼侵扰的职能。汉代墓砖与陶俑中,穷奇常与神荼郁垒等门神形象共处,造型多为“虎头钩爪、身覆尖刺”,明确承担镇墓驱邪的功能。

山西大同北魏墓葬壁画中,发现由多种异兽组成的纹饰组合,其中一“虎形带翼、状甚凶丑”的兽类,因形态延续汉代“虎形有翼”的传统,且融入北方游牧文化的刚劲风格,被部分研究者认定为穷奇,为其形象传承提供实物佐证。

作为上古凶兽,穷奇最初象征人类对未知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恐惧,其“牛身虎形、有翼带刺”的怪诞外形,是先民对不可掌控之力的想象投射。而其从“凶兽”到“驱邪神兽”的转变,则体现古人“以凶制凶”的生存智慧——承认恶的客观存在,却能通过引导与转化,令其成为了守护善良的力量。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