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章 贪吃的饕餮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1章 贪吃的饕餮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5 16:11:35 来源:全本小说网

饕餮最早记载于《山海经·北山经》,原文写道:“钩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饕餮,是食人。”

先说这“钩吾之山”,按《水经注》里的说法,这山在北地漯水北边,离当年黄帝战蚩尤的涿鹿战场不远。那地方搁上古时候,就是荒山野岭,冬天积雪不化,夏天瘴气弥漫,没有人敢往山的深处去,就因为有饕餮这么个凶兽在里头待着!

这饕餮的模样:羊身、人面、腋下长眼、虎齿人爪,比四不像长得还怪。

饕餮诞生于黄帝和蚩尤之间那场最惨烈的战争--逐鹿之战!

蚩尤是九黎部落的首领,生得铜头铁额,能吃石头,麾下八十一个兄弟,个个都是兽身人面,手提石斧能劈断巨木,那叫一个厉害!

当年黄帝跟蚩尤在涿鹿打仗,打了三天三夜!最后黄帝握着轩辕剑,一剑下去,把蚩尤的头给斩了下来!

蚩尤的头,落地之后“嗡”的一声,开始吸地上的血!不光吸血,还吸收战场上的怨气,杀气。

没一会儿,这颗头就开始变样了:先是长出黑毛,跟羊毛似的,可比羊毛粗多了,跟钢针似的;然后身子长出来了,就是那羊身;脸上的眼睛没了,胳肢窝底下冒出俩眼珠,碧绿色的;嘴里的牙也变了,成了虎齿;手上长出人爪,成了《山海经》里写的饕餮。

现在我们常说,狠起来自己都打,而饕餮,是连自己都吃。

饕餮变成凶兽之后,就在钩吾山里待着,见什么吃什么。山里的鹿、野猪、兔子,全被它吃了;天上飞的鹰、雁,只要飞得低,它就跳起来抓,撕烂了就吃。可它的胃跟无底洞似的,永远填不满!一顿能吃一头成年的鹿,吃完不到半个时辰,又饿了,又开始找东西吃。

没过多久,钩吾山里的活物就被它吃绝了——别说鹿和野猪了,连老鼠都见不着了!这时候,饕餮饿坏了,眼睛红得跟血似的,到处找吃的,可山里什么都没有了,它转头看了看自己的前肢,碧绿色的眼珠里满是渴望,没有犹豫,低下头,用虎齿啃向自己的左前肢!

您想想那个画面:黑毛混着血往下掉,伤口处的红肉翻出来,虎齿咬碎骨头的脆响,在空山里回荡,听得人骨头缝里发寒!可饕餮跟没感觉似的,还是一个劲地嚼,嚼碎了就往下咽。啃完左前肢,它又啃右前肢,两只前肢啃完,只剩下光秃秃的肩骨,血顺着肩骨往下滴,把地上的草都染红了。

第二天,它又开始啃后肢。因为没有前肢支撑,它只能趴在地上,用脖子带动头部,一点一点地咬自己的后肢,唾液和血混在一起,流得满地都是,看着就恶心。啃完后肢,它的身子矮了一半,像一团没了腿的黑毛球,只能在地上蠕动。

第三天,它开始啃躯干。弓着脖子,努力把嘴凑到腹部,虎齿撕咬着自己的皮肉,发出“咕叽咕叽”的声响,肚子里的内脏都露出来了,泛着红光,可它还是不停,接着啃!

到了第四天,它的躯干被啃得只剩一层皮,贴在骨头上,像破布一样。最后,它再也动不了了,只剩下一颗人头般的头颅,滚落在地上。腋下的眼珠还在转,盯着周围的石头和草,嘴巴还在张合,似想把石头和草也吞下去——哪怕只剩一颗头,它的贪心也没停!

古人写饕餮“自噬”是为了给后人敲警钟。饕餮吃别人,最后把别人吃光了,只能吃自己;人要是贪别人的东西,最后把能贪的都贪完了,只能贪自己的名声、自己的良心、自己的性命!

到了商周的时候,青铜工艺特别发达,王公贵族们用青铜器祭祀天地、祖先,这些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饰就是“饕餮纹”——大多是饕餮“自噬”后剩下的那颗头,双目圆睁,獠牙外露。

当时的工匠,刻饕餮纹可有讲究,先做陶范,把饕餮纹的细节刻在陶范上,比如眼睛要刻成方形,用黑彩填瞳;獠牙要往上翘,能碰到额头;额间要刻云雾纹,一圈圈绕着,显得威严;纹路边缘还要刻细如发丝的雷纹,增加层次感。然后往陶范里灌青铜溶液,待冷却后敲碎陶范,最后打磨纹饰,一件带饕餮纹的青铜器就成了。

现藏在故宫博物院的“饕餮纹鼎”,高有六尺,腹部的饕餮纹比碗还大,您站在它跟前,能感觉到一股威严的气势。

贵族们为什么要在祭祀用的青铜器上刻饕餮纹呢?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镇邪”——饕餮是凶兽,邪祟见了它,就像老鼠见了猫,不敢来捣乱,这样祭祀就能顺顺利利的进行。另一种说法是“自警”——贵族们看着鼎上的饕餮纹,会想起饕餮“贪食自噬”的故事,提醒自己别贪权势、别敛钱财,免得到最后像饕餮一样,把自己给“吃”没了。

后来,饕餮纹不光刻在鼎上,还刻在尊、爵、戈等器物上。比如“四羊方尊”的腹部,就刻着四个小饕餮纹,每个饕餮纹对着一只羊头,既显威严,又藏着“四方平安”的寓意;戈的刃部上方,会刻个小饕餮头,士兵握着戈,会觉得有饕餮的加持,打仗更勇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到了汉代,饕餮纹的应用更广了,画像石上也有饕餮纹。山东嘉祥的武氏祠画像石里,有一幅“饕餮食鬼图”:饕餮的头颅刻在中间,张开嘴,咬着一个小鬼,小鬼的四肢在挣扎,周围还刻着祥云纹。这是“以凶制凶”,用饕餮的凶气吓走作恶的鬼。民间还流行戴“饕餮佩”,用玉雕刻成饕餮的头颅,穿在红绳上,给孩子戴上用来驱邪保平安。

饕餮,到了后来,就不光是凶兽了,成了贬义词——说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叫“饕餮之徒”!

春秋时候有个鲁国的大夫叫季斯,身居高位,在鲁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可他贪得无厌。他看上了邻居的良田,那良田是邻居家传了好几代的,邻居说啥什么不卖。季斯咋办?编造了个罪名,说邻居“不敬祖先”,把邻居抓起来关进大牢,然后派人把良田占了!

他还特别贪财,百姓交的赋税,一半进了他的腰包,家里的金银珠宝堆得像小山,连吃饭的碗都是玉做的,穿的衣服是用丝绸做的,上面绣着金线。百姓们私下里骂他:“这季斯就是活饕餮,占了田,贪了钱,还要吃人!”

后来,季斯得罪了鲁君。鲁君免了他的官职,抄了他的家,把他赶出了都城。季斯没了钱财,又没人肯接济他,最后,他饿死在了街头,尸体被野狗啃了,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唐朝的宰相元载比季斯还贪,元载权倾朝野,收受贿赂收到手软。地方官给他送金银珠宝,他看都不看;送古玩字画,他也觉得没意思;他就喜欢囤胡椒!在唐朝,胡椒非常珍贵,因为胡椒要从西域运来,路途遥远,运输成本很高,在唐朝,胡椒比黄金还贵,寻常百姓一辈子都见不到,连中小官员都舍不得吃!

可元载呢?他囤了八百石胡椒!唐代的一石等于现在的一百二十斤,八百石就是九万六千斤!您想想,这么多胡椒,他这辈子都吃不完,下辈子也吃不完,可他就是要囤,并且越多越好!

后来,元载的罪行被揭发了。当时的皇帝唐代宗知道了之后,气得不行,下令把元载抓起来,斩了他的头,还抄了他的家。

这两个贪官所贪的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反而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古人说:“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不过夜眠七尺。”再多的钱、再大的权、再奢侈的生活,最后不还是一日三餐、一张床吗?何必那么贪呢?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