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3章 倩女离魂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13章 倩女离魂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5 16:11:35 来源:全本小说网

故事出自元代大戏曲家郑光祖所着杂剧《倩女离魂》,郑光祖乃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尤擅写儿女情长,笔下人物多有至情至性者。此剧又脱胎于唐代陈玄佑的传奇《离魂记》。

张倩女:东昌府太守张公的独生女,年方十六。生得眉如远黛描轻翠,眸似秋水漾清波,。温婉如春水,一腔痴情。自幼便与表兄王文举定了婚约,只待文举功成名就,便行合卺之礼。

王文举:乃张太守内侄,也就是倩女的表兄,年方十九。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苦读圣贤书,眉目清朗,言谈温雅。一心想赴长安应科举,求个一官半职,一来光耀门楣,二来也能早日迎娶倩女,不辜负这桩自幼定下的姻缘。

时维暮春,东昌府连日晴好,张府后园的海棠开得正盛,一簇簇压在枝头,红的似火,粉的如霞,风一吹,花瓣便簌簌落在青石板上,铺了层“花毯”。

这日清晨,张府前厅的伙计刚扫完地,就见巷口来了个青衫少年,背着个蓝布包袱,手里还提着个小礼盒,他刚走到府门口,守门的老仆就认出来了,忙笑着迎上去:“文举公子来了!快里边请,老爷太太刚在前厅说话呢!”

王文举作揖谢了,跟着老仆往里走。穿过游廊,就见前厅的槅扇半开,张太守正坐在太师椅上喝茶,张太太坐在一旁,手里捏着串佛珠。他忙紧走两步,躬身行礼:“姑父、姑母,小侄文举,给您二位请安。”

张太守放下茶盏,笑着摆手:“快起来,一路辛苦。你这是……要往长安应试去了?”

“正是。”王文举直起身,把礼盒递过去,“小侄明日便启程,今日特来辞行。”

张太太接过礼盒,放在桌上,拉着王文举的手细细看了看:“好孩子,瞧你这模样,比去年又清瘦了些,定是读书累着了。长安路远,你路上可得注意身体。”

正说着,就听后园传来一阵轻缓的脚步声,伴着丫鬟春桃的声音:“小姐,前厅有客人,咱们绕着走罢?”

王文举顺着声音望去,就见廊下走来个少女,穿一件月白绫袄,系着条水绿罗裙,鬓边插着支银质海棠簪,手里还捏着个刚绣了半朵兰草的香囊。那少女眉眼弯弯,肤色莹白,正是张倩女。

倩女原是要去后园摘花,没料到前厅有客人,刚想绕开,却被张太太喊住了:“倩女,过来见见你表兄。”

倩女脚步一顿,脸颊微微泛红,低着头走到前厅,对着王文举屈膝福了福,声音细得像蚊蚋:“见过表兄。”

王文举看着她,心里不由一动——去年见她时,她还带着些孩子气,如今却出落得这般亭亭玉立,像后园刚开的海棠,娇俏又动人。他忙躬身回礼:“表妹安好。”

张太守见两人这般模样,忍不住笑道:“你们俩自幼便定了婚约,往后就是一家人,不必这般生分。文举,你此去长安,若能考中,回来便把你和倩女的婚事办了,也了了我和你姑母的一桩心事。”

倩女听了这话,脸更红了,忙低下头,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她偷偷抬眼,见王文举正望着自己,眼神温和,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便又慌忙低下头,连耳根都热了。

到了午饭时分,张府摆了桌酒席,为王文举践行。倩女坐在下首,面前摆着一碟她平日里最爱吃的蟹粉豆腐,却没动过几筷子。她总忍不住往王文举那边瞟——看他端杯喝酒的模样,看他夹菜时的动作,连他跟父亲谈诗文时认真的样子,都觉得格外顺眼。

张太太见她心不在焉,便用公筷给她夹了块水晶肘子:“倩女,多吃些,看你这几日都没什么胃口。”又转向王文举,“你表妹素日最爱绣些小玩意儿,你到了长安,若见着好的丝线,便给她带些回来,她定欢喜。”

王文举应了声“好”,目光又落在倩女身上,见她垂着眼,脸颊泛着浅红,像熟透的桃子,便又低下头,慢慢喝了口酒,心里竟有些舍不得离开。

饭后,王文举要去收拾行李,便起身告辞。倩女送他到府门口,手里还攥着那个兰草香囊,犹豫了半晌,才把香囊递过去:“表兄,这个你带着……”

王文举接过香囊,捏在手里,针脚细密,兰草的叶脉都绣得清清楚楚,顿时心里暖烘烘的:“多谢表妹,我定会好好收着。表妹回去吧,风大,仔细着凉。”

倩女点点头,站在府门口,看着王文举的身影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巷口,才转身回府。

自王文举走后,倩女便每日坐在卧房的窗前,手里本《论语》,翻来翻去总停在同一页,字一个也没看进去。

春桃见她这般模样,便劝道:“小姐,文举公子只是去长安应试,过些日子就回来了,您别这么惦记,身子要紧。”可是倩女的心早跟着王文举一起去了长安,这几句安慰有什么用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倩女的身子越来越弱。她茶不思饭不想,夜里总是梦见王文举在长安的街上喊她,她跑过去,刚要抓住他的手,梦就醒了,只剩下满室的冷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太守和张太太见她这样,急得团团转,请了东昌府最好的大夫来诊治。那大夫把过脉后,皱着眉叹了口气:“大人、夫人,小姐这病,不是风寒,也不是体虚,是‘相思郁结’之症。解不开心结,再好的药也没用啊!”

张太太听了,忍不住抹眼泪:“这孩子,怎么就这么死心眼?文举又不是不回来?”

张太守也皱着眉,叹了口气:“罢了,先让她好好歇着,我再派人去长安,给文举捎个信,让他考完试就赶紧回来。”

可送信的人还没出发,倩女的病就更重了。她躺在床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脸色白得像纸,呼吸细得像游丝。张太太守在床边,日夜不离,眼泪都快哭干了。

这日夜里,月色格外亮,透过窗纸照在床铺上,像铺了层白霜。倩女躺在床上,忽然觉得身子轻得厉害,像一片被风吹起来的棉絮。她想坐起来,刚一动,竟直接飘到了半空中——她吓了一跳,伸手去抓床沿,指尖却从床杆上穿了过去,像穿过了一层薄雾。

“这是怎么了?”她小声嘀咕,心里有些发慌。她试着往窗边飘,竟轻轻松松穿过了窗纸,站在院子里的月光下。脚没沾着地,却走得稳稳的,她也顾不上琢磨为什么,只想着:这样是不是就能去找文举表哥了?

夜风裹着她往前飘,飞过张府的朱漆大门,飞过城外的田野,飞过潺潺的河流。一路上,她看不见别的,只盯着前方亮着灯的地方。天快亮的时候,她看见一座驿站,驿站的屋檐下挂着盏红灯笼,里面的灯还亮着,飘进去一看,王文举正坐在桌前读书,桌上放着她绣的那个兰草香囊,压在《春秋》的书页上。

“表哥!”她喊了一声,声音轻得像风。

王文举抬头看见她,眼睛一下子睁大了,手里的书“啪”地落在桌上:“表妹?你怎么会在此处?你一个姑娘家,怎敢独自跑这么远的路?”

倩女飘到他面前,见他眼里满是惊忧,心里有些甜蜜,又有些羞怯:“我……我想表哥,不想在家等,便来了。我不打扰你读书,你别赶我走好不好?”

王文举皱着眉,看着她单薄的身影,身上还是那件月白绫袄,像是从家里匆匆赶来的模样,又气又心疼:“你怎的如此莽撞?姑父姑母若知道了,不知要多着急!罢了,先在此处住下,待我应试结束,便送你回去。”

倩女听了,连忙点头,脸上露出了许久未见的笑容。她落在地上,试着走到桌前,拿起砚台旁的墨锭,想帮王文举研墨,可指尖刚碰到墨锭,墨锭却纹丝不动——她愣了愣,以为是自己没使劲,又试了一次,还是碰不到,只好讪讪地收回手,小声道:“表哥,我给你倒杯茶吧。”

说着便去拿桌上的茶壶,可手还是穿了过去。她心里纳闷:怎么回事?我怎么连个茶壶都碰不到了?

王文举见她动作古怪,便问道:“表妹,怎么了?”

“没……没什么。”倩女忙掩饰道,“许是路上累着了,有些劳累。表哥,你自己倒茶吧,我坐在旁边陪你读书就好。”

王文举也没多想,只当她是真的累了,便点了点头,继续拿起书来读。倩女坐在他旁边,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心里暖暖的,也忘了刚才的疑惑——只要能陪在他身边,别的什么都不重要了。

从那以后,倩女便留在了驿站。每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王文举就起来读书,倩女便坐在他旁边,看着他握笔的姿势,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工整的小楷;他累了,便站起来活动活动,倩女便跟着他在驿站的院子里走一走,听他说些长安的趣事;到了晚上,王文举在灯下整理笔记,倩女便坐在旁边陪伴他,王文举觉得,有她在身边,连读书都不觉得枯燥了。

王文举见倩女总不吃饭,便以为是驿站的饭食粗鄙,不合她的胃口。有一日,他去街上买笔墨,看见街边有个卖蜜饯的小摊,想起倩女在家时爱吃金橘脯,便买了一包回来,放在她面前:“表妹,你尝尝这个,是长安有名的蜜饯,甜得很。”

倩女拿起一块蜜饯,刚要往嘴里送,手却一轻,蜜饯掉在了桌上。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对王文举说:“表哥,你吃吧,我没胃口。”

王文举见她这般,便也不再勉强,自己拿起蜜饯吃了起来。倩女看着他,嘴角沾了点糖霜,像个孩子,忍不住笑了——她心里虽然纳闷自己为什么碰不到东西,可看着王文举开心的模样,也就忘了这点疑惑。

日子一天天过去,离科举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王文举也越来越忙,每天读到深夜才睡。倩女见他辛苦,便想帮他做点什么,可除了坐在旁边陪他,什么也做不了,只好在他读书累了的时候,轻声跟他说说话,给她解解闷。

有一日夜里,王文举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叹了口气:“表妹,我怕考不好,辜负了姑父姑母的期望,也辜负了你。”

倩女看着他,轻声道:“表哥,你这么努力,一定能考中的。我相信你,不管你考得怎么样,我都……都陪着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王文举听了这话,看着倩女的眼睛,认真地说:“表妹,若我真能考中,回来便娶你,一辈子对你好。”

倩女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指尖捏着衣角,心里甜滋滋的——她想,等他考中了,他们就回东昌府,再也不分开了。

终于到了科举考试的日子,一大早,王文举便去了考场。倩女在驿站里等他,心里七上八下的,坐立不安。她在驿站的院子里来回走,直到夕阳西下,才看见王文举的身影出现在驿站门口。

“表哥!”倩女连忙跑过去,见他脸上带着笑,心里便松了口气,“怎么样?考得还好吗?”

王文举笑着点头:“还行,题目都是我平日里读过的,应该能考中。”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等放榜。王文举虽然嘴上说不紧张,可心里却也没底,每天都去街上打听消息。倩女陪着他,每天都安慰他:“表哥,别急,你一定会考中的。”

终于到了放榜的日子。那天清晨,王文举早早地就起来了,拉着倩女一起去看榜。街上挤满了人,大家都围着榜单,议论纷纷。王文举挤到前面,一眼就看见了自己的名字——排在最前面,是状元!

“表妹!我中了!我中状元了!”王文举激动地抓住倩女的手,声音都在发抖。

倩女也高兴得眼泪都掉下来了:“太好了!表哥,你真的中状元了!我们可以回家了!”

王文举点了点头,拉着她的手,在人群里欢呼——他终于考中了,终于可以回去娶倩女了!

王文举中了状元后,先是去拜见了朝廷的官员,又谢了主考官,忙了好几日,才腾出时间,带着倩女回东昌府。

马车驶在回乡的路上,王文举坐在车里,跟倩女说:“表妹,咱们回去后,我先去拜见姑父姑母,跟他们说咱们的婚事,然后选个良辰吉日,风风光光地娶你过门。到时候,我要给你备最好的嫁衣,雇最好的戏班,。”

倩女听着,心里甜滋滋的,靠在他肩膀上,轻声道:“表哥,我什么都不要,只要能跟你在一起,就够了。”

王文举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傻丫头,我怎么能委屈你?你是我的状元夫人,自然要风风光光的。”

一路上,两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东昌府。马车刚到张府门口,就听见府里传来一阵哭声。王文举愣了愣,忙掀开车帘,看见春桃跑了出来,脸上还挂着泪。

“春桃,怎么了?府里出什么事了?”王文举忙问道。

春桃看见他,又看见他身边的倩女,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指着倩女,结结巴巴地说:“公……公子,小姐……你怎么把小姐带回来了?可……可府里还有个小姐躺在床上,昏迷了半个月了,大夫都说……都说没救了!”

王文举听了,心里一沉,转头看向倩女:“表妹,这是怎么回事?”

倩女也懵了,她看着春桃,又看了看王文举,小声道:“我……我不知道啊,我一直在你身边,怎么会还有个我?”

王文举也顾不上多想,拉着倩女的手,快步走进府里。前厅里,张太守和张太太正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旁边还站着几个大夫。张太太见王文举进来,刚想说话,就看见他身边的倩女,一下子就愣住了,眼泪也忘了掉:“倩……倩女?你怎么回来了?你不是还躺在床上吗?”

“娘,我一直在表哥身边,没躺在床上啊。”倩女走到张太太面前,想拉她的手,可指尖却从她的手上穿了过去。她心里一惊,终于明白过来——自己这身子,好像真的不对劲!

张太守也站了起来,看着倩女,又看了看王文举,疑惑地说:“文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倩女这半个月都躺在床上,昏迷不醒,怎么会跟你一起回来?”

王文举刚想解释,就听见后园传来丫鬟的喊声:“老爷!夫人!不好了!小姐……小姐她好像快不行了!”

张太太一听,连忙往倩女的卧房跑。王文举和倩女也跟着跑过去。卧房里,床上躺着一个少女,穿着月白绫袄,系着水绿罗裙,跟倩女长得一模一样,脸色白得像纸,呼吸已经很微弱了。

“倩女!我的女儿!”张太太扑到床边,哭得撕心裂肺。

倩女看着床上的自己,心里又慌又怕——那是她的身子!她终于明白,自己这半个月,是以魂魄的形态陪在王文举身边的!

“娘,我在这里!”倩女想扑到床边,可刚走两步,就觉得身子一沉,像被什么东西拉着往床上靠。她想喊王文举,嘴巴却张不开,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她再睁开眼时,就听见张太太的哭声:“倩女!你醒了!你终于醒了!”

她眨了眨眼,发现自己躺在床上,身上盖着熟悉的锦被,王文举站在床边,眼睛红红的,握着她的手,指尖的温度传过来:“表妹,你感觉怎么样?”

倩女看着他,又看了看周围的卧房,轻声道:“表哥……我好像梦见跟你去长安了,在驿站陪你读书,你中了状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太太抹着眼泪笑:“傻孩子,那不是梦!文举说,你这半个月一直跟他在长安,可你的身子却一直躺在床上,昏迷不醒。如今你醒了,可算是好了!”

倩女这才明白,自己真的是魂魄离体,去了长安。

王文举握着她的手,认真地说:“表妹,不管你是魂魄还是肉身,你都是我的倩女,我都会娶你。”

张太守见女儿醒了,心里也松了口气,看着王文举,笑着说:“文举,你中了状元,又对倩女这般情深,我和你姑母也就放心了。等倩女身子好利索了,咱们就把你们的婚事办了。”

过了一个月,倩女的身子终于完全好了。张府开始忙着筹备婚礼,张太太亲自去街上挑布料,选嫁衣,还请了东昌府最好的绣娘,给倩女绣了件红色的嫁衣。

王文举也没闲着,他去街上雇了戏班,订了酒席,还亲自去给亲朋好友送请柬——他要让所有亲朋都知道,他要娶张倩女为妻了。

婚礼那天,张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前厅里摆了几十桌酒席,亲朋好友都来了,纷纷向张太守和王文举道贺。倩女穿着大红的嫁衣,盖着红盖头,坐在轿子里,心里既紧张又开心。

吉时一到,迎亲的队伍就到了。王文举骑着高头大马,穿着状元红袍,英俊潇洒。他走到轿子旁,亲自掀开轿帘,牵着倩女的手,走进张府。

拜堂的时候,司仪喊着“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倩女和王文举一起鞠躬,脸上都带着幸福的笑容。拜完堂后,两人被送入洞房。王文举掀开倩女的红盖头,见她眉眼含笑,脸颊泛红,忍不住握住她的手,轻声道:“表妹,往后余生,我定不负你。”

倩女点了点头,眼泪掉下来,落在他的手背上,是暖的:“表哥,我也定不负你。”

婚后,王文举要回长安任职,便带着倩女一起去了长安。他在长安买了座大宅院,里面有个很大的花园,他按照张府后园的样子,在花园里种了许多海棠花。

王文举在朝廷里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后来还被升了官。倩女则在家里操持家务,照顾王文举的饮食起居,两人感情深厚,从未红过脸。

后来,他们有了几个孩子,儿子像王文举一样聪明,女儿像倩女一样美丽。每到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王文举给孩子们讲他当年去长安应试的故事,讲倩女魂魄追随他的佳话,孩子们听得入了迷,总缠着他们再讲一遍。

日子一天天过去,倩女和王文举都老了。他们回到了东昌府,住在张府的老院子里。每天清晨,王文举都会陪着倩女去后园散步,看海棠花;晚上,两人坐在窗前,喝着茶,聊着年轻时的往事。

有一日,王文举握着倩女的手,笑着说:“当年若不是你魂魄追随我去长安,我或许也考不上状元,咱们也不会有这么幸福的日子。你说,这是不是老天爷的安排?”

倩女靠在他肩膀上,笑着说:“或许吧。但我知道,只要心里有彼此,就算是魂魄,也能找到对方。”

夕阳落在他们身上,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贴在一起。他们的故事,也成了东昌府的一段千古佳话,代代相传——人们都说,张倩女和王文举的爱情,是“至情能破天地障,魂魄相随终成眷属”的最好证明。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