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3章 紫钗记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13章 紫钗记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01 14:05:10 来源:全本小说网

本故事文出自唐代蒋防传奇小说《霍小玉传》,参考了明代汤显祖戏曲《紫钗记》中“紫玉钗定情”的经典桥段。

-李益:陇西书生,自幼饱读诗书,相貌俊朗,初入长安时怀揣才情与赤诚,却在功名利禄诱惑下渐失本心,最终负心薄幸,终身受悔恨纠缠。

霍小玉:霍王庶女,因霍王薨后家道中落,被迫沦落风尘。她貌若天仙,精通琴棋书画,心性坚韧且痴情,将紫玉钗视作爱情信物,终为情耗尽性命。

黄衫客:长安游侠,性情豪爽,路见不平,因同情霍小玉的遭遇,出手相助,促成她与李益的最后相见。

贞元年间,长安,初夏,李益提着半旧的书箱,站在石桥上,他是陇西来的书生,此番来长安赶考。风掠过水面,吹得他青色的布衫下摆轻轻晃,他抬手理了理领口,正要转身回客栈,却听见一阵琵琶声。

琵琶声从池畔的画舫里飘出来,曲调婉转,却带着点说不出的哀愁。李益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艘雕花木舫泊在柳荫下,窗纱半掩,隐约能看见里面坐着个女子,素手拨弦,鬓边插着一朵白茉莉。

“公子可是陇西李益?”画舫的窗忽然推开,女子的声音传出来。

李益愣了愣,点头:“正是在下。姑娘如何识得我?”

女子起身走到窗边,李益这才看清她的模样:眉如远山,眼似秋水,穿一身月白色的襦裙,腰间系着银铃,走动时轻轻响。她手里还抱着琵琶:“前几日在西市的书坊,听公子与先生论诗,谈吐不凡,便记在了心里。我叫霍小玉。”

原来她是曲江池畔小有名气的乐伎。李益倒也听过“霍小玉”的名字——她原是霍王庶女,霍王死后,家奴卷走财物,她才被迫流落至此。他望着霍小玉清澈的眼睛,觉得这双眼睛里没有半分风尘气,倒像山间的泉水,干净得很。

“小玉姑娘的琵琶,弹得极好。”李益拱手。

霍小玉笑了,眼睛弯成了月牙:“公子若不嫌弃,不如上船喝杯茶?”

李益犹豫了片刻,终究抵不过对小玉姑娘的好感,顺着搭在舫边的木板走了上去。画舫里布置得素雅,桌上摆着青瓷茶具,香炉里燃着檀香。霍小玉给他倒了杯茶,茶水清绿,浮着几片茶叶:“这是江南来的雨前茶,公子尝尝。”

李益端起茶杯,只见霍小玉从抽屉里取出一卷诗稿:“我平日里也爱写诗,这是我写的几首,公子若有时间,可否帮我指点一二?”

诗稿上的字迹娟秀,李益逐首读下去,有写曲江荷景的,有叹身世的,字句间满是才情,竟不输男儿。他指着其中一句“荷露凝愁照晚妆”,轻声说:“‘凝愁’二字极好,只是稍显凄苦,若姑娘不介意,或许可改作‘荷露沾衣照晚妆’,多几分自在。”

霍小玉眼睛亮了,握着诗稿的手紧了紧:“公子说得对!我之前总觉得差了点什么,经你这么一改,果然好多了。”

那天,他们从诗谈到琴,从长安的风物谈到各自的家乡。李益说起陇西的黄土坡,说起母亲缝的棉衣;霍小玉说起霍王府里的海棠树,说起父亲教她读书的日子。夕阳落在水面,把画舫染成金红色,蝉鸣也渐渐歇了。

临走时,霍小玉送李益到舫边,轻声说:“公子明日若有空,还来这里吧?我新学了一首琵琶曲,想弹给你听。”

李益点头:“好,我明日一定来。”

这日之后,李益几乎每天都去曲江池的画舫。有时霍小玉弹琵琶,他坐在一旁听;有时他写文章,霍小玉就在旁边磨墨;有时两人就坐在窗边,看池里的荷花从含苞到盛放,看夕阳把水面染成不同的颜色。

应试前一天,李益又去了画舫。霍小玉给他端来一碗莲子羹,莲子炖得软烂,甜而不腻。“明日就要考试了,公子别太紧张,我已在佛前为你祈福,愿你金榜题名。”她说着,从首饰盒里取出一支玉钗。

那是一支紫玉钗,玉质温润,泛着淡淡的紫光,钗头雕着一朵莲花,花瓣上还缀着细小的银珠。“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遗物,”霍小玉的指尖轻轻拂过钗头,“今日我把它送给你,日后不管你是否高中,都要来娶我,可好?”

李益接过紫玉钗,“小玉,”他握住她的手,“若我金榜题名,定不会负你。我要娶你,让你脱离风尘,再也不用受苦。”

霍小玉的眼泪掉了下来,落在他的手背上,“我相信你,”她轻声说,“我等着你。”

李益把紫玉钗郑重地放进怀里,贴在胸口。他想,等他高中,一定要风风光光地把霍小玉接走。

应试那天,李益发挥得极好。走出考场时,他抬头望着长安的天,觉得云都是暖的。他第一时间就去了画舫,告诉霍小玉考试的情况,霍小玉笑着给他倒茶,眼里的光比窗外的阳光还亮。

放榜那天,长安的朱雀大街挤满了人。榜单的榜首是“李益”两个字——他中了状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一路跑着去了画舫,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小玉!我中了!我中了状元!”

霍小玉正在弹琵琶,听见他的声音,猛地站起来,跑过去抱住他,眼泪又掉了下来:“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能行!”

那天,画舫里飘着酒香,霍小玉做了好几道菜,都是李益爱吃的。李益喝了不少酒,握着霍小玉的手,一遍遍说着未来的打算:“我要先回陇西接母亲,然后回来娶你,我们买个带院子的房子,院子里种上你喜欢的海棠树……”

霍小玉靠在他肩上,听着他的话,嘴角一直带着笑。她觉得,自己的苦日子终于要到头了,以后就能和心爱的人相守一生,再也不用独自对着曲江池的荷花叹气。

李益中了状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长安。不少官员都来拜访他,送贺礼的、拉关系的,把他住的客栈挤得水泄不通。他每天忙着应酬,去画舫的时间渐渐少了。

这天,吏部尚书卢大人派人来请他过府赴宴。李益整理好衣冠,去了卢府。卢府的宅院很大,雕梁画栋,比他见过的任何地方都气派。卢大人坐在正厅,身边坐着一位年轻女子,穿一身粉色襦裙,眉眼精致,正是卢大人的女儿卢氏。

“李状元年轻有为,真是难得啊!”卢大人握着李益的手,笑得满脸褶子,“不知你是否婚配,小女卢氏,知书达理,若你不嫌弃,我愿将小女许配给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益心里猛地一沉,想起了霍小玉,想起了那支紫玉钗,想起了曲江池畔的誓言。他刚要开口拒绝,却转念一想,这卢大人是吏部尚书,若能娶他的女儿,日后在官场定能顺风顺水。

他犹豫了。陇西的母亲还在等着他光耀门楣,若能攀附卢家,不仅能让母亲过上更好的日子,自己的仕途也能少走很多弯路。可霍小玉呢?那个在画舫里等他的女子,那个把母亲遗物送给她的女子,那个相信他会娶她的女子……

“李状元,可是有什么难处?”卢大人轻声开口,“若你已有意中人,我绝不勉强。”

李益看着卢氏的模样,又想起霍小玉的风尘身份——若娶了霍小玉,难免会被官场的人嘲笑,说他娶了个乐伎;可娶了卢氏,就能一步登天。他闭了闭眼,把心里的愧疚压下去,对着卢大人拱手:“承蒙大人厚爱,在下……在下愿意。”

卢大人笑得更开心了,当即让人准备婚约,定了下月就成婚。

从卢府出来,李益走在长安的街上,心里像压着块石头。他想去找霍小玉,想跟她解释,可脚步却怎么也挪不动——他不敢见她,不敢看她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

他开始刻意避开曲江池,把霍小玉送的紫玉钗锁在行李箱的最底层,假装那段日子从未存在过。

霍小玉很久没见到李益了,派人去客栈打听,却被告知李益已经搬去了卢府。她拿着那卷改了的诗稿,站在曲江池的石桥上,从日出等到日落,却始终没等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有好心的乐伎告诉她,李益要娶卢大人的女儿了,下月就成婚。霍小玉不信,摇着头说:“不会的,他说过要娶我的,他不会骗我的。”可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掉下来。

她回到画舫,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琵琶放在角落里,弦断了也没修;香炉里的檀香灭了,也没再点。她看着窗外的荷花,从盛放渐渐枯萎,就像她的心,一点点凉了下去。

霍小玉不相信李益会负她。她打开首饰盒,把里面的金钗、银镯都拿出来,托人去当铺当了,换了银子——她要去找李益,要亲口问他,是不是真的要娶别人。

她派人去卢府门口等,可李益每次出门都有随从跟着,根本不给她靠近的机会

霍小玉还是不肯放弃。她把画舫也卖了,换了更多的银子,派人去各个官员的府邸打听,去李益可能去的地方寻找。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身体越来越差,常常咳嗽,脸色苍白得像纸。有大夫说她是忧思过度,开了药,可她根本吃不下,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见到李益,问清楚他为什么要骗她。

这天,她坐在长安街头的茶馆里,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忽然看见一个穿黄衫的男子走过。那男子身材高大,腰间佩着剑,看着像个游侠。霍小玉心里一动,起身拦住他:“壮士,求你帮我一个忙。”

黄衫客停下脚步,看着她憔悴的模样,皱了皱眉:“姑娘有什么事?”

“我叫霍小玉,”她的声音很轻,带着咳嗽,“我要找李益,他是新科状元,如今娶了卢大人的女儿。我想亲口问他一句话,可我根本见不到他。壮士,求你帮我把他带来见我一面,我必有重谢。”

黄衫客听了霍小玉和李益的事,看着霍小玉的样子,心里不忍,点头:“姑娘放心,我定帮你把他带来。”

黄衫客去了卢府,正好碰到李益出门。他上前一步,拦住李益的马车:“李状元,在下有个故人想请你见一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益掀开马车的帘子,看见黄衫客,皱了皱眉:“我不认识你,也没有什么故人要见。”

“霍小玉姑娘,你总该认识吧?”黄衫客的语气带着冷意,“她为了找你,散尽家财,如今病重,就快不行了。你若还有半点良心,就跟我去见她一面。”

李益的脸色瞬间白了。他想起霍小玉的样子,想起那支紫玉钗,心里的愧疚像潮水一样涌上来。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黄衫客一把拉下车:“别废话,跟我走!”

马车后面的卢氏听见了,掀开帘子问:“夫君,怎么了?”

李益不敢看她,只是含糊地说:“我去见个故人,很快就回来。”

黄衫客把李益带到一间破旧的小院里。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只有一棵老槐树,叶子落了一地。房间里很暗,只有一扇小窗透进点光,空气里弥漫着中药的味道。

霍小玉躺在病榻上,脸色苍白,嘴唇干裂,原本清澈的眼睛失去了光彩。她听见脚步声,慢慢睁开眼睛,看见李益,眼里忽然有了点光,很快又暗了下去。

“你终于来了。”她的声音很轻,带着咳嗽,每说一个字都像在用力。

李益站在门口,不敢进去,不敢看她的样子。他的手攥紧了袖口,心里满是愧疚,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还记得曲江池畔的话吗?”霍小玉看着他,眼睛里满是失望,“你说,若你高中,定娶我为妻,让我脱离风尘。你说,我们要一起买个带院子的房子,种上海棠树。这些话,你都忘了吗?”

李益声音结巴:“那时……那时年少无知,说的都是玩笑话,当不得真。”

“玩笑话?”霍小玉忽然笑了,笑得眼泪都流了下来,“我把母亲的遗物送给你,把我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你却说只是玩笑话?李益,你好狠的心!”

“我今天找你,不是要你道歉,只是想让你看看,我为你变成了什么样子。我散尽家财,四处寻你,日夜思念,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李益,你告诉我,我到底哪里对不起你?”

她看着李益,眼睛里满是绝望和愤怒。“我曾以为,你是个有才华、有良心的人,可我错了。你眼里只有功名利禄,没有半点真情!”

李益低着头,不敢看她,只是不停地说:“对不起,对不起……”

霍小玉忽然咳嗽起来,咳得很厉害,嘴角溢出了血丝。她用手擦了擦,看着手上的血,“我这辈子,错就错在认识了你,错就错在信了你的话。”她说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支紫玉钗——和她送给李益的那支,一模一样的,这钗子原本就是一对。

“这支钗,代表着我对你的情意。”她握着紫玉钗,看着李益,“如今,情已尽,钗也该碎了。”说完,她猛地把紫玉钗摔在地上。

“啪”的一声,紫玉钗断成了两截,紫色的玉片散落在地上,像破碎的心。

霍小玉看着地上的碎钗,忽然笑了,笑得很释然。“终于……终于结束了。”她说完,头一歪,靠在黄衫客的怀里,再也没了呼吸。

李益猛地抬头,看着霍小玉的脸,她的眼睛还睁着,里面满是不甘和绝望。他冲过去,抱住她的身体,她的身体已经凉了,像块冰。

黄衫客看着他,眼神里满是鄙夷:“李状元,你害死了她,这辈子都别想心安!”

霍小玉死后,李益让人把她好好安葬了,葬在曲江池边,离他们初遇的画舫不远。可他的心里,却再也无法平静。

他娶了卢氏,住进了卢府的宽敞宅院,仕途也一帆风顺,很快就升了官。可他每天都过得不开心,夜里总是做噩梦——梦见霍小玉拿着碎掉的紫玉钗,站在曲江池边,眼神里满是怨恨,对他说:“李益,你为什么要骗我?”

他常常在夜里惊醒,冷汗湿透了衣衫。卢氏见他这样,心里不满,常常和他争吵:“你到底在想什么?我们现在过得这么好,你还不知足吗?”

李益只是沉默,他不敢告诉卢氏,他心里有一个女子,一个被他害死的女子。

他再也不去曲江池,再也不读诗,再也不听琵琶——那些都能让他想起霍小玉,想起那段被他辜负的时光。他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孤僻,身边的人都说他变了,变得冷漠、寡情,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被愧疚和悔恨纠缠住了,再也无法解脱。

岁月流逝,李益渐渐老了。他的头发白了,背也驼了,仕途虽然顺利,却没有半点快乐。卢氏早早就去世了,子女也各自成家,很少来看他。他独自一人住在空荡荡的宅院里,每天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夕阳,想起霍小玉的模样。

他常常想起曲江池的荷香,想起画舫里的檀香,想起霍小玉笑着给他倒茶的样子。他想,如果当初没有娶卢氏,而是遵守誓言娶了霍小玉,是不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孤独、凄凉?

可世上没有如果。他负了霍小玉,也负了自己的初心,最终只能在无尽的悔恨和噩梦中度过余生。

临终前,他让人把他埋在曲江池边,离霍小玉的坟不远。他想,或许这样,他就能在地下见到她,能亲口对她说一句,对不起。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