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8章 鞋业祖师爷·孙膑:狱中制靴传技艺,一针一线踏山河

孙膑被尊为鞋业祖师爷,是因为民间流传的几个故事。

早年间,孙膑在鬼谷学成下山,一路往齐地去。这日走到沂蒙山区的青崖下,正撞见个樵夫倒在路边,两手死死抱着脚,疼得脸都白了。

“后生,救救我……”樵夫见有人来,声音抖得像风中的树叶。孙膑蹲下身一看,只见他两只脚脖子上各有两个黑紫的牙印,伤口周围的皮肉已经肿得发亮,像充了气的皮囊。

“是五步蛇咬的。”孙膑眉头一紧。他在鬼谷学过医道,知道这种蛇有巨毒,半个时辰就能攻心。山里没药,离最近的村子也得走一个时辰,再拖下去,别说脚保不住,命都悬了。

“对不住了。”孙膑咬咬牙,解下腰间的青铜剑。樵夫吓得直哆嗦:“你要干什么?”孙膑没多言,挥剑快如闪电,“咔嚓”两声,竟把樵夫的双脚齐脚踝砍了下来。鲜血喷涌而出,他赶紧撕下衣襟死死勒住伤口,又从背篓里掏出随身携带的草药,嚼烂了敷在上面。

樵夫疼得昏死过去,醒来时见自己没了脚,眼泪哗哗往下掉:“没了脚,我往后咋上山砍柴?怎么养活一家老小?”

孙膑坐在他身边,轻声说:“保住命,比什么都强。”说着,他竟慢慢脱下自己的草鞋,露出一双结实的脚。“我这双脚,先借你用着。”话音刚落,他也挥剑砍下自己的双脚,往樵夫的残肢上一接——奇了,那伤口竟像长在了一起,不流血了。

樵夫惊得说不出话,只看着孙膑用草绳裹住自己的残肢,挣扎着要走。“恩人!你叫啥名?我该咋报答你?”

“我叫孙膑。”他笑了笑,“你若有心,就做些能护着人脚的物件,给山里人用吧。”

樵夫知道,孙膑那是把自己的脚换给了他。他能重新走路了,可恩人却没了双脚。回到家,他跟老婆孩子一说,一家人都红了眼。“恩人给了咱脚,咱就得护住更多人的脚。”樵夫找出家里的旧麻布,老婆纳鞋底,孩子搓麻绳,连夜做了双厚实的布鞋。

第二天,他们把鞋送给村里脚磨出血泡的猎户。猎户穿上走了趟山,回来直夸:“这鞋比草鞋得劲十倍!”消息传开,十里八乡的人都来求鞋。樵夫一家忙不过来,就教邻里做,你传我,我传他,青崖下渐渐有了专门做鞋的人家。大伙儿都说:“这手艺是孙膑换来的,咱得记着他的好。”

谁也没想到,几年后孙膑竟遭了大难。他在魏国做官时,被同窗庞涓陷害,说他通敌,魏王一道令下,就把他的膝盖骨剜了去——这便是史书里说的“刖刑”。

庞涓把他扔进地牢,原想让他在泥水里死掉。孙膑看着墙角乱窜的老鼠,忽然想起当年樵夫做鞋的事:“喔怎么就不能给自己做个‘护腿’?”

地牢里潮湿,麻布不经磨。有回狱卒宰了只野狗,扔骨头时掉了块带毛的皮。孙膑赶紧捡起来,用井水泡泡,又用石头砸软了。他比划着自己的残腿,把皮子剪成筒状,上头留个口,下头缝上块厚麻布当底。没有针线,就用磨尖的竹片当锥子,把麻线穿过去,一针一针缝结实。

第一凑穿上时,暖烘烘的,残腿贴在软毛上,竟不那么疼了。他试着站起来,皮子裹着腿,稳稳当当的,比光脚强太多。“这物件,就叫‘靴’吧。”他摸着皮子上的毛,心里亮堂起来——就算没了膝盖骨,有这皮靴护着,照样能站得住。

后来他被齐国使者救走,临走时还带着那双皮靴。到了齐国,他把做皮靴的法子教给百姓。有人嫌野狗皮硬,就换成羊皮;有人觉得筒太短,就接长到膝盖,成了“过膝靴”。

再后来,孙膑成了齐国的军师,跟着齐威王打天下。那会儿士兵打仗,穿的都是草鞋,夏天磨脚,冬天冻裂,走不了远路,更别说冲锋陷阵了。

有回打了场小仗,孙膑在营里巡查,见伤兵里倒有一半是脚伤——有的草鞋磨穿了,脚心烂得流脓;有的冻得脚趾头紫黑,连马都骑不了。他心里不是滋味,想起自己那双皮靴,又想起青崖下的布鞋:“兵卒的脚,就是行军的根基,根基不稳,怎么能打胜仗?”

他把军中的裁缝和皮匠叫到一起,说:“咱得给弟兄们做双经穿的鞋。”他让人找来厚实的牛皮,裁成鞋底,比草鞋底硬实,却不硌脚;鞋面用粗麻布,比皮子透气,夏天穿不闷;鞋帮做得比寻常鞋高,能护住脚踝,爬山时不容易崴脚。他还琢磨着在鞋帮两侧缝上带子,能系得紧些,跑起来不掉。

第一批改良的军鞋做出来,孙膑让最能跑的斥候试穿。斥候穿了三天,走了两百里路,回来笑着说:“军师,这鞋跟长在脚上似的,比草鞋得劲多了!”

消息传到各营,士兵们都盼着能穿上新鞋。孙膑索性在军营里开了个“制鞋坊”,让老兵教新兵,皮匠带裁缝,日夜赶制。有个老兵原是鞋匠出身,照着孙膑的法子,在鞋底纳上“米字纹”,说这样“走泥路不打滑,走石子路不硌脚”,后来这法子还传到了民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阵子,齐国士兵穿着新鞋打仗,跑得比敌军快,站得比敌军稳,打了不少胜仗。

日子久了,孙膑的故事越传越广。青崖下的鞋匠们说,是孙膑的仁心换来了手艺;做皮靴的匠人说,是他的坚韧创出了皮靴;军营里出来的鞋匠说,是他的智慧改良了鞋样。不管是做布鞋的、做皮靴的,还是做军鞋的,都认他是祖师爷。

后来,各地的鞋铺都有了个规矩:开店先请孙膑像。像上的他,有的坐着轮椅,手里拿着锥子;有的站着,脚下踩着一双皮靴。逢年过节,案上总得摆上几样东西:一双新做的布鞋,感念他换脚救樵夫的善良;一块软牛皮,记着他地牢制靴的苦难;还有一双纳满针脚的军鞋,想着他改良军鞋的智慧。

鞋匠收徒弟,头一课就是讲孙膑的故事。师父会拿出锥子,让徒弟攥着,说:“祖师爷当年用竹片都能缝出皮靴,咱有这铁锥子,更得把活儿做根管扎实。”徒弟学纳鞋底,得先练“七七四十九针”,少一针都要拆了重纳,师父说:“祖师爷给人换脚都不含糊,咱纳双鞋底还能偷懒?”

有回潍县遭了水灾,水退了之后,泥地里满是碎石子,好多人脚都磨破了。当地鞋匠们连夜赶制厚底鞋,送的送,捐的捐。老鞋匠对着孙膑像作揖:“祖师爷,您当年护着樵夫的脚,今日咱也护着乡亲们的脚。”

如今走在老街里,还能看见有些鞋铺门楣上挂着“孙膑传艺”的木牌。老师傅坐在案前纳鞋底,线穿过布面他出“沙沙”声。他们说,鞋这物件,看着简单,却是连着人心的——孙膑祖师爷用一双脚换来了一份真情,又用一双靴撑起了一份坚韧,最后用一双军鞋凝聚了一份力量,这才让这门手艺,传了两千多年,还在传承。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