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68章 八国联军陷京师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68章 八国联军陷京师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8 02:18:14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1900年8月14日)黎明,北京东城的崇文门城楼突然爆出一团火光。英国远征军的阿姆斯特朗炮正轰鸣着,炮弹在城砖上炸开的碎屑如暴雨般倾泻而下。守城的甘军士兵挥舞着大刀试图封堵缺口,却被联军的排枪扫倒一片,鲜血顺着城墙的箭垛蜿蜒流下,在朝阳中泛着刺目的红——这座矗立了五百八十年的帝都,此刻正迎来它最屈辱的一天。

负责主攻崇文门的是英国少将盖斯利,他在望远镜里看到城楼上的清军旗帜摇摇欲坠,嘴角勾起一丝冷笑。三天前,八国联军(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已在天津集结完毕,四万大军分三路向北京推进,沿途的清军和义和团虽拼死抵抗,却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法国公使毕盛在给巴黎的电报中写道:"清国的防线如同纸糊,我们的士兵甚至能在行进中喝咖啡。"(《法国外交部档案》)

东城的战斗最为激烈。董福祥的甘军是清军最顽强的抵抗力量,他们依托胡同民居与联军展开巷战,在东单牌楼一带,一名甘军士兵抱着炸药包与十名俄国士兵同归于尽,炸塌的门楼将街道堵了整整半日。但这种血肉之躯的抵抗终究难敌近代火器,美国第14步兵团用 Gatling 机枪(加特林机枪)在王府井大街扫出一道死亡线,"每分钟六百发子弹织成的火网,让冲上来的拳民和清军像割麦一样倒下"(《纽约时报》记者麦考密克战地报道)。

进攻南城的意大利军队未遇激烈抵抗便攻入永定门,士兵们沿街砸开商铺抢掠,绸缎庄的掌柜跪在地上哀求,却被一枪托砸断了鼻梁。而在西华门,日军第5师团正用炸药包爆破城门,巨响震得紫禁城的太和殿琉璃瓦嗡嗡作响。

翰林院编修王懿荣(就是发现甲骨文的那位)住在锡拉胡同,他听见巷外传来哭喊,推开院门便见两名德国士兵正拖拽着一名民女。这位饱读诗书的学者抄起墙上的古剑冲了上去,却被德军士兵用枪托击倒。"吾义不可苟生!"(《王懿荣年谱》)他爬起来后,带着妻子谢氏、儿媳张氏投井自尽,用生命践行了士大夫的气节。

午后的北京成为人间炼狱。联军攻破内城后,开始分片"扫荡",所谓的"作战"很快演变成无差别的屠杀。在北池子胡同,法国士兵将三十多名义和团民驱赶到一处院落,用煤油点燃房屋,听着里面的惨叫拍手大笑;在朝阳门内,俄国士兵挨家挨户搜查,只要发现有刀枪(哪怕是菜刀),便将男主人当场枪毙,美国记者霍尔多·汉森在日记中记下:"他们杀人就像打死苍蝇,一个孩子因为给死去的父亲哭丧,被俄军用刺刀挑到了墙上。"(《龙旗下的尘埃》)

庄亲王府是义和团的总坛,拳民们在王爷载勋的支持下,用八仙桌、棉被构筑工事,与攻入的英军展开逐屋争夺。英国士兵为节省子弹,常将拳民逼到角落用刺刀解决,王府花园的荷花池被鲜血染红,漂浮的尸体堵住了排水口。当傍晚英军占领王府时,发现载勋已带着家眷逃往西山,只留下三百多具拳民的尸体(《英国陆军战史》)。

此时的紫禁城,已能听见远处的枪炮声。总管太监李莲英催促慈禧赶紧出逃,而这位刚颁布《宣战诏书》的太后,正颤抖着换上蓝色的粗布农妇装。"奴才刚才看见,日军已经到了神武门!"李莲英的声音带着哭腔。慈禧最后望了一眼铜镜中憔悴的自己,将一枚翡翠翎管塞进袖中——这是她仅带走的几件珍宝之一。光绪帝则木然地站在一旁,看着太监们烧毁来不及带走的奏折,火光映着他苍白的脸,没有任何表情(《庚子西狩丛谈》)。

七月二十一日(8月15日)凌晨,慈禧与光绪的銮驾从西华门仓皇出逃,随行的只有少数王公大臣。当车队经过西长安街时,正遇上一队德国巡逻兵,护驾的神机营士兵想上前阻拦,却被德军开枪打散。慈禧的轿夫吓得跪地求饶,幸好德军上尉认出了轿夫服饰的特殊,竟挥手放行,慈禧一行逃过一劫。

联军占领北京后,一场持续数日的大劫掠拉开序幕。各**队划分了"占领区":英国占王府井,美国占东单,法国占西四,德国占朝阳门,俄国占北城,日本占南城,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则分得外城的小块区域。各国指挥官默许士兵"战利品",英国将军盖斯利甚至说:"这是对他们焚烧使馆的合理报复。"(《八国联军档案》)

户部银库成了最先遭殃的地方。俄军士兵炸开库门,将两百九十万两白银搬运一空,马车在户部衙门前排起长队,整整运了三天。一名俄**官在日记中炫耀:"我一个人就分到了五千两,足够在圣彼得堡买一栋别墅。"(《俄国人眼中的庚子之变》)而日军则对翰林院情有独钟,他们抢走了《永乐大典》残存的三百多册,还将能找到的古籍堆满了十辆马车,其中包括宋代刻本《资治通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大栅栏,美国士兵用斧头劈开瑞蚨祥绸缎庄的柜台,将绸缎披在身上拍照取乐,然后放火烧毁了整条街;在琉璃厂,法国士兵把古籍字画当柴烧,一位老掌柜试图抢救《四库全书》的抄本,被一枪打死在书堆里。英国记者辛普森记录下这样的场景:"每个士兵都像疯了一样,有人抱着瓷瓶,有人扛着虎皮,还有人用刺刀挑着绸缎,连传教士都参与其中,他们说这是'上帝的惩罚'。"(《华北战记》)

妇女们的命运尤为悲惨。德国士兵在胡同里追逐民女,美国传教士梅子明在日记中写道:"我看见十几个姑娘被拖进教堂,她们的哭喊声让人心碎。"(《梅子明日记》)大学士徐桐的孙女躲在衣柜里,被法军士兵发现后轮番施暴,最后自尽身亡。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曾试图阻止士兵施暴,却被一名军官推开:"这是战争的权利。"

七月二十五日(8月19日),联军开始"参观"皇宫。英国士兵用刺刀挑开慈禧寝宫的锦帐,日本军官则在御花园的太湖石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当他们发现颐和园内的珍宝时,更是陷入疯狂——镀金的铜鹤被拆走,玉佛的手指被敲断,昆明湖底的游船也被凿沉取铁。

在这场浩劫中,也有少数人坚守着良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组织了"救济会",在教堂收留了两千多名难民;英国牧师李提摩太冒险保存了一批国子监的文物;甚至有个别联军士兵偷偷给饥饿的孩子分面包。但这些行为,在漫天火光中显得如此无力。

八月十四日(9月7日),北京已被占领一个月。法国士兵在安定门城楼上竖起各国国旗,城墙下堆积的尸体散发着恶臭,不得不请僧人来焚烧。顺天府尹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记载:"京师尸积如山,腐肉盈路,苍蝇遮天蔽日,每过街巷,必掩鼻疾走。"据不完全统计,这场浩劫中,北京城内平民死亡超过十万,财产损失折合白银达数千万两。

在城郊的破庙里,幸存者赵老汉正掩埋死去的孙儿。孩子是被流弹击中的,小手里还攥着半个没吃完的窝头。赵老汉抬头望见远处联军的旗帜在夕阳中飘扬,忽然想起十年前甲午之战时,他也曾在村口送过兵,那时人们还说"大清会赢"。如今,残破的城门下,外国士兵正用中国百姓的辫子绑成马鞭,在尘土飞扬的街上纵马狂奔。

联军向逃亡西安的清廷提出条件,要求严惩"祸首"、赔偿巨款、驻军京城。而那些参与劫掠的士兵,正将抢来的珍宝寄回国内——在伦敦的拍卖行里,来自颐和园的瓷器拍出高价;在圣彼得堡的博物馆中,《永乐大典》的残页被展出;在东京的商铺里,从北京抢来的绸缎成了热销品。

当瓦德西终于抵达北京时,这座古城已在他脚下化作一片带着血腥味的废墟。他在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中写道:"中国民众的痛苦令人震惊,但这是他们愚昧排外的必然结果。"(《瓦德西拳乱笔记》)

1900年的这个夏天,终将成为刻在中华民族骨血里的一道伤疤,提醒着后人: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必遭欺凌。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