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67章 义和团扶清灭洋

中国野史大甩卖 第67章 义和团扶清灭洋

作者:一路逆风的80后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5 15:04:1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光绪二十五年冬(1899年),山东冠县梨园屯的场院里,三十多个精壮汉子正围着一尊泥塑的玉皇像磕头。领头的赵三多扯开粗布棉袄,露出胸口刺着的"扶清灭洋"四个字,铜烟杆在冻硬的地上顿出闷响:"洋教士占了咱的庙,官府不管,咱就自己管!"他身后的汉子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大刀长矛,刀锋在残阳下闪着凛凛寒光——这伙以"义和拳"为名的乡民点燃的这把火,将烧遍大半个中国。

义和团运动的起点,是一座破败的玉皇庙。光绪十三年(1887年),梨园屯的教民在法国神父的支持下,强行将庙产改为教堂,村民们多次告官无果,领头的十八位乡绅被斥为"寻衅滋事"。赵三多原是梅花拳师傅,见乡亲们被洋教欺压,便带着徒弟们来"护庙",他在庙墙上贴出的揭帖写道:"兹因天主耶稣欺神灭圣,败坏风俗,当合诸村齐心,约集义民,焚灭教堂,驱逐洋夷。"(《山东义和团案卷》)用白话说就是:因为天主教耶稣会欺辱神明、败坏风俗,各村应当齐心合力,召集义民,烧毁教堂,赶走洋人。

光绪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冲突终于爆发。法国神父指使教民拆毁庙墙,赵三多率拳民手持"义和拳兴,扫清灭洋"的旗帜,在梨园屯外摆开阵势。东昌府知府洪用舟带兵赶来,却只敢远远喊话:"尔等各安本业,勿再滋扰。"(《冠县县志》)这种敷衍态度让拳民们胆气更壮,赵三多当场宣布将"义和拳"改为"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

山东巡抚毓贤,处在两难境地。这位出身旗人的官员素来看不惯洋教跋扈,曾私下对幕僚说:"教民欺压百姓,官府袒护教民,如此下去,民无生路,不反何待?"(《庚子西狩丛谈》)他对义和团采取"抚而用之"的策略,默许他们设坛练拳,甚至给拳民发放"毓"字旗,试图将其纳入官府控制。这种纵容让义和团在山东迅速蔓延,茌平、平原等地的拳民纷纷响应,他们用朱砂在黄纸上画符,声称"饮符水可避刀枪",更有甚者宣称"拆铁路,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拳匪纪事》),将所有西洋事物都视为仇敌。

在山东曹州,另一位首领刘士端领导的"大刀会",以更激烈的方式对抗洋教。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巨野县教民仗着德国神父的势力,强占民田,大刀会众夜袭教堂,杀死两名德国神父。这起"巨野教案"直接导致德国强占胶州湾,刘士端却被清廷斩首示众,临刑前他对着围观的百姓喊道:"俺死了,还有千万个俺!"(《曹州府志》)

他的话果然应验。两年后,曹州的大刀会与义和团合流,他们专杀教民、焚烧教堂,甚至将铁路枕木当柴烧,把电报线剪成铁圈当手镯。在单县,拳民们将一个教民绑在树上,问他"是信洋教还是信神拳",教民刚说"信天主",便被乱刀砍死(《庚子记事》)。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让原本同情他们的乡绅开始恐惧,翰林院编修王懿荣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拳民初起时,尚为护民,今则滥杀无辜,恐成流寇矣。"(《王懿荣文集》)

光绪二十六年正月(1900年2月),袁世凯接替毓贤任山东巡抚,这位靠新军发家的官员深知洋人的厉害,一到任便发布《查禁义和拳告示》:"倘敢仍前聚集,借端煽惑,持械格斗,定即严拿,就地正法。"(《袁世凯奏议》)他派新军围剿拳民,在平原县一仗打死三百多人,赵三多率残部逃往直隶。山东的义和团虽遭重创,却如燎原之火般烧向了京畿腹地。

直隶总督裕禄是个典型的昏官,他见慈禧对义和团态度暧昧,便对辖区内的拳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光绪二十六年三月(1900年4月),义和团已蔓延至保定,他们在总督衙门前表演"刀枪不入",裕禄竟亲自观看,还赏了白银二百两。这种官方默许让拳民更加肆无忌惮,他们烧毁保定火车站,将法国神父樊国梁的教堂付之一炬,甚至闯入藩库抢走库银,声称"此乃洋银,当充军饷"(《保定府志》)。

北京城里很快也出现了义和团的身影。他们头裹红巾,腰系红带,手持大刀长矛,在街上游行示威,高喊"杀洋鬼子"的口号。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区成了他们的主要目标,拳民们多次试图冲闯,都被使馆卫队用洋枪逼退。英国公使窦纳乐在给伦敦的报告中写道:"北京的局势已失控,拳民在街上随意杀人,只要被指为教民,便难逃一死。"(《英国蓝皮书》)

此时的清廷内部,围绕如何处置义和团爆发了激烈争论。吏部尚书刚毅力主"招抚",他在慈禧面前吹嘘:"拳民忠勇可嘉,其术能避枪炮,若用之抗洋,必能成功。"(《清史稿·刚毅传》)而总理衙门大臣许景澄则忧心忡忡:"拳民法术不足恃,无故开衅列强,恐致亡国。"两派争执不下,慈禧一时难以决断,这种犹豫让义和团的势力愈发壮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光绪二十六年五月(1900年6月),义和团涌入北京的人数已达十万之众。他们在庄亲王府设立总坛,每天焚香念咒,宣称"天兵天将即将下凡"。拳民们将所有与"洋"字沾边的东西都视为仇敌:洋布被撕碎,洋油被倒掉,甚至有人因为戴了西洋眼镜,就被指为"二毛子"(教民的别称)而惨遭杀害。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中国乡村生活》中记载:"北京街头尸横遍野,其中不乏无辜平民,拳民的刀斧比洋人的枪炮更令人恐惧。"

最大的闹剧发生在六月初(1900年7月)的西什库教堂。拳民们在端郡王载漪的怂恿下,聚集数万人围攻这座法国教堂,他们用大刀砍砸教堂大门,用土炮轰击墙壁,甚至驱使百姓充当炮灰。教堂内的神职人员和教民凭借洋枪坚守,双方僵持六十余日,拳民死伤数千人,教堂却纹丝不动。有拳民迷信"妇女秽物可破法术",竟强迫妇女脱去衣物站在阵前,这种荒唐举动成了历史的笑柄(《庚子国变记》)。

就在拳民围攻教堂的同时,慈禧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一日(1900年6月17日),她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宣战诏书》,声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清德宗实录》卷469),正式向英、美、法等十一国宣战。诏书下达后,清军与义和团联合进攻外国使馆区,北京城彻底陷入战火与混乱之中。

六月二十四日(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前往总理衙门交涉时,被清军神机营章京恩海击毙。这个事件成了列强扩大侵略的借口,八国联军从天津大沽口登陆,直逼北京。而此时的义和团,在洋枪洋炮面前,那些"刀枪不入"的符咒全然失效,数万拳民倒在血泊中,赵三多等首领或战死或被俘,曾经轰轰烈烈的运动迅速瓦解。

七月二十日(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西逃。逃亡途中,她发布谕旨:"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痛加剿除,以清乱源。"(《义和团档案史料》)曾经被视为"义民"的拳民,转眼间成了"乱匪",遭到清军与联军的双重围剿。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